孙中山思想中的共同体理念探究

来源 :长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的共同体理念萌芽于1895年兴中会成立之时;在1897年《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中较为模糊的提出该理念;在1904年《支那问题真解》中首次具体提出,后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其在实践中主要包括华人共同体、亚洲共同体、世界共同体三个层次。虽然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新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超越了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直面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军队院校应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并从实验室开放的模式,管理机制做了初步探讨,提出应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更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多种激励方法、提高教员队伍素质的设想。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 实验教学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b)-0079-01  实验教学是军队院校教育的重
摘 要: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实训教学中,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师资欠缺、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教学中应根据专业技能实训操作的特点采用“分组—导生制”来进行教学。“导生制”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实践教学氛围,能更好地提高技能实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导生制 分组—导生制 机械专业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