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应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网络教学的普及,是21世纪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旧有的不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学手段正逐步被信息化、网络化所取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一、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网络包括了各种地域的文化,海量的资源开阔了教师的视野。随着我市“校校通”工程的开通,学校也在计划实施“班班通”工程,学校里的网站已对外开放,服务器上安装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还购买了东北师范大学的信息平台,这样我们所需的课件、教案、素材等就可以直接从网站上下载,让我们的备课更加得心应手,上课自然也就游刃有余。同时,网络还能给我们节省许多时间,它让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去了解最新的信息,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各类素材。还能和同行、专家联络,一起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多媒体为教学创建了一个新的言语环境,创造了一种新的倾听和言论的方式。比如作文修改,如何才能将一个学生的作文传给所有学生,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对它进行修改呢?用投影将该学生的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这样就可以集体进行修改了。再说语文教学生活化,那就要沟通课内外,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种沟通是间接的、困难的。现在,有了网络就容易多了:我们可以连接网上的名师,调用资源。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是人文范畴中的一门学科,教材中有情节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说,有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散文。那朦胧幽静的月下荷塘,高大巍峨的雨中泰山,都令人无限神往。但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常常是表层化、抽象化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的图像,创设出最佳的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如:在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课时,我先以一组灰暗的图片导入,说明在这个盲孩子是如何生活一个黑暗的世界上的,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后运用动画让“影子”把他身边一切变的美丽起来,点点萤火虫在他的飞来飞去、牛儿在哞哞地叫,羊儿也在咩咩地叫、潺潺的流水声、还有太阳、月亮和美丽弯弯的彩虹,一片片的灰暗变成小草和鲜花,他和他的影子快乐地生活在—起,这一切织成了一种绚丽的境界,吸引、感染读者,使读者获得美的熏陶。以此可以加深时课文的理解。
四、激发兴趣,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传统教学中,知识传输方法比较单一,“讲、评、练”的教法,不能使学生大脑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极易抑制学生思维,降低学习效率。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把图像、文字、音乐、朗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大脑皮层交替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兴趣浓厚了,思维活跃了,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如:传统的作者简介往往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介绍作家朱自清时首先出现朱自清的头像,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再把作者简介编成字幕分页展示并配以朗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的测试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准确无误的回答出所有问题,这一事实足以证明,这种声像结合的教学手段确有成效。
五、设计教学环节,多角度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核心。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能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型人才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进一步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讲授莫怀成先生的《散步》时,通过大屏幕展示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这可以说明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最后再通过动画体现“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走过“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再配以三代人的对话,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形成深刻的印象。
但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些许不足。
如:在教学实际中只重视先进手段,却轻视了一些先进教学理念;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权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千万不要让课件成为“主体”;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切记不要全部以视听来代替朗读,这样将会限制学生的想象能力。
(作者单位:青海囊谦县)
(责任编校:白水)
一、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网络包括了各种地域的文化,海量的资源开阔了教师的视野。随着我市“校校通”工程的开通,学校也在计划实施“班班通”工程,学校里的网站已对外开放,服务器上安装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还购买了东北师范大学的信息平台,这样我们所需的课件、教案、素材等就可以直接从网站上下载,让我们的备课更加得心应手,上课自然也就游刃有余。同时,网络还能给我们节省许多时间,它让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去了解最新的信息,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各类素材。还能和同行、专家联络,一起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多媒体为教学创建了一个新的言语环境,创造了一种新的倾听和言论的方式。比如作文修改,如何才能将一个学生的作文传给所有学生,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对它进行修改呢?用投影将该学生的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这样就可以集体进行修改了。再说语文教学生活化,那就要沟通课内外,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种沟通是间接的、困难的。现在,有了网络就容易多了:我们可以连接网上的名师,调用资源。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是人文范畴中的一门学科,教材中有情节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说,有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散文。那朦胧幽静的月下荷塘,高大巍峨的雨中泰山,都令人无限神往。但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常常是表层化、抽象化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的图像,创设出最佳的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如:在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课时,我先以一组灰暗的图片导入,说明在这个盲孩子是如何生活一个黑暗的世界上的,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后运用动画让“影子”把他身边一切变的美丽起来,点点萤火虫在他的飞来飞去、牛儿在哞哞地叫,羊儿也在咩咩地叫、潺潺的流水声、还有太阳、月亮和美丽弯弯的彩虹,一片片的灰暗变成小草和鲜花,他和他的影子快乐地生活在—起,这一切织成了一种绚丽的境界,吸引、感染读者,使读者获得美的熏陶。以此可以加深时课文的理解。
四、激发兴趣,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传统教学中,知识传输方法比较单一,“讲、评、练”的教法,不能使学生大脑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极易抑制学生思维,降低学习效率。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把图像、文字、音乐、朗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大脑皮层交替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兴趣浓厚了,思维活跃了,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如:传统的作者简介往往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介绍作家朱自清时首先出现朱自清的头像,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再把作者简介编成字幕分页展示并配以朗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的测试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准确无误的回答出所有问题,这一事实足以证明,这种声像结合的教学手段确有成效。
五、设计教学环节,多角度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核心。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能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型人才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进一步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讲授莫怀成先生的《散步》时,通过大屏幕展示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冬去春来,“大块小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这可以说明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最后再通过动画体现“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走过“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再配以三代人的对话,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形成深刻的印象。
但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些许不足。
如:在教学实际中只重视先进手段,却轻视了一些先进教学理念;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权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千万不要让课件成为“主体”;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切记不要全部以视听来代替朗读,这样将会限制学生的想象能力。
(作者单位:青海囊谦县)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