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的天敌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kldafk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本性中确实存在好奇心。当这种好奇欲望指向自然时,会引导人获得知识和经验,推动文明的发展;而当好奇欲望指向别人的隐私时,就是不应该被鼓励的“偷窥”了。从心理学角度看,偷窥可能是一系列复杂欲望和动机的反映。性变态者的偷窥,如窥阴癖、窥淫癖,受扭曲的性欲望的驱使;而普通人的偷窥则可能是出于想了解别人的真实情况,或想控制别人,或想获取某种秘密等目的。
  让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些案例:
  偷窥——群体的狂欢:有这样一个数码产品的广告,广告的名字叫《偷窥》。三五个美丽的女人在木墙搭建的浴室里洗澡,一缕光线照射进来,原来在墙上有一个小洞,其中一人凑到了洞口,并尖叫起来,于是,同伴们一同凑过来,争相从洞口征外看,原来墙的另一面是男子浴室,几个英俊的青年正在沐浴,女孩子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狂喜不止。
  貌似合理的偷窥——家长对孩子的监控:美国一家机构对1100住家长进行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家长使用偷窥软件监视孩子在网上的举动。现在很多中国家长也开始采用类似做去。接受采访的大部分人说不清楚究竟什么程度的监视才是合适的,但是很多家长认为,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检查孩子的思想言行不仅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的义务。家长们承认监视本身暗示着一种不信任,但是他们觉得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们的自觉性。但也有人认为窥视孩子的网上行为同偷看日记一样不道德。
  二人世界——偷窥的高发地带:一位女青年这样叙述,在和男朋友还不很熟悉的时候,我们同居了。对于他,我尚有很多问号,我爱他,并想知道他的一切。一天早上5点,我醒了,发现枕边是空的,所有屋子的灯都亮着,他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我难以入睡,在房子里闲逛,无意中我发现了床下有个纸盒,里面放满了信件,我知道那是他私人的东西,但我还是看了。其中有他前女友从英国寄来的贺卡。这些东西使我的好奇心更强烈了,我看了很多信件,居然还找到了他的日记,由此我知道了他一些内心的秘密,也了解到他并非完美。看完后,我将一切归于原处,心想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
  上面这些事例,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难怪有人发出这样的惊呼:这是一个隐私被到处甩卖和窥视的时代。的确,现代人一边在玩味着别人被自己眼球蹂躏的快感,一边又在为自己的隐私可能被偷窥而提心吊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生活中似乎每天都在不停地上演着“为看少妇哺乳摔下高楼”,“如厕女猛推门撞翻偷窥汉”之类的闹剧。此外,高科技时代的偷窥设施——红外摄像机、针孔摄像、窃听器……,似乎无处不在,偷拍事件沸沸扬扬。总之,人们在被人偷窥的同时,也在暗自享受着偷窥别人的快感。这是一个让人没有安全感的时代!
  
  偷窥的内容
  
  一般认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偷窥,其涉猎的对象是人们不愿公之于众的隐私。只有在能偷看到那些每个人私底下都可能会做,但又在别人面前避而不谈的事情时,偷窥者才会乐此不疲。隐私与窥视本是一对冤家。每个人都很看重个人隐私,竭力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想要偷窥他人。弗洛伊德说过,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这种欲望显然是不道德的,必须加以抑制。
  当然,隐私的内容在不同时代会各不相同。在封建禁欲时代,养在深闺中的女子的面容会成为偷窥的对象,因此女孩子在他人面前都难免露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随着时代的发展,露臂装、三点式粉墨登场,现在可能只有女性的三点才会引起偷窥者的兴趣了。据说文革期间,老百姓生活都很清贫,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好东西,所以一些闲得无聊的老太太就常常把她们的偷窥聚焦在左邻右舍的灶台和餐桌之上,当她们得意地发现了别人的“奢华享用品”,并窃窃私语相互转告“李家屋里又在炖肉”,“张家屋头又在烧鸡”时,语气中的艳羡、嫉妒、惊奇甚至仇视淋漓尽致地宣泄了出来。在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极左时代,除了偷窥异端的“腐化”生活外,政治偷窥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文革时代政治偷窥之所以惊人,在于它是全民的、自发的,没有道德负罪感相伴随,最终演变为一场集体式的狂欢。偷窥者不以对他者外部行为的窥视为满足,而自觉扮演思想警察的角色,随时捕捉他者灵魂深处与某种意识形态相背离的部分,然后一举将其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在封建极权社会和新社会的极左时期,每个人都是被偷窥者,同时又是偷窥者,在偷窥别人的同时,自己也难逃被偷窥的厄运。偷窥——告密——保全自我或求升迁,这成为当时人们自我拯救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让偷窥者感兴趣的对象就像女性在夏天穿的衣服一样,越来越少了。但人类对性内容的偷窥兴趣,却似乎从来没有减弱过。
  
  引起偷窥的原因
  
  引起偷窥的原因较复杂,偷窥的动机多种多样,对不同的偷窥行为需要做具体分析。一般认为,偷窥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
  首先,好奇心与探究欲导致人们对隐私的打探。心理学家说,偷窥源自于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欲望。人们总是想了解别人的一切,有些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获取时,偷窥可能就成为一条不错的获取途径。对偷窥的兴趣还来源于人们对真实的危机感:一种对表演的厌恶,对“面具”的反感,对矫揉造作剧情的怀疑。人们迫切地想知道,在光鲜华丽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哪一张脸才是真实的。美国作家米歇尔说过:“我们迷失了感受的尺度,总认为能从他人身上找到生活的真相。”就这样,人们乐此不疲地通过偷窥别人而满足自己对生活中某些“真相”的认知。
  其次,安全需要驱使人们获取社会行为的参照信息。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人们需要从外部世界获得适宜程度的刺激来维持正常的心理活动,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对自己有参照价值的种种信息,以便使自己能够较好地适应未知世界,以利于自我生存和发展。这种心理需求在社会情境不确定、信息模糊和个体缺乏安全感时尤其强烈。当前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工作的竞争、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空前提高,社会成员普遍缺乏安全感。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下,一部分社会成员为了舒缓内心压力、寻找行为参照依据、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采取了偷窥别人隐私的越轨行为。
  再次,逆反心理与压抑的欲望通过偷窥以获得舒缓。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既有向他人公开的一面,也有不愿为他人获知的隐秘的一面,前者可称为“公我”,后者可称为“私我”。私我的内容 构成个人隐私,保护私我或隐私也成为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而人的基本心理规律是,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就越容易激发人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禁忌越多,偷窥的欲望便越强。这是逆反心理的基本表现。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意味着对人的本能欲望的压抑和禁锢。而被禁并不等于消失,它们被压在潜意识之中,变本加厉地寻找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还有欲望被深深压抑的人,就会有挖空心思地揭露别人隐私的人,借着别人的隐私,宣泄自身的欲望。
  
  理性看待偷窥
  
  在一定程度上说,偷窥的确能满足人多方面的心理需要,如满足人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安全感,宣泄人的逆反心理和被压抑的欲望。这些需要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它们渴望满足。这些需要满足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但偷窥的确也可能给被偷窥的人带来各种麻烦或伤害,如是这样,将受到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谴责或惩罚。此外,普通人或正常人的偷窥与变态者的偷窥也没有绝然的鸿沟,普通人的偷窥超出一定的频率、程度,难于受理智的管束而自控,则可能演化为变态,那将严重危害行为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
  有隐私存在,就有偷窥相伴随。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一方面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树立尊重他人隐私的文明观念,通过正当渠道,在他人容许的限度内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开放的观念,勇于自我暴露,向他人展现自己,这也是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有效合作的基础。
  对社会管理而言,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尊重隐私、维护人格尊严的现代社会文明观念,对违背道德和法纪的偷窥行为予以谴责和惩罚;另一方面,又要为公众满足合理的信息需要提供广泛的渠道,使信息交流畅通,从源头上减少偷窥。
  
  相关链接:
  病态的偷窥——窥阴症
  窥阴症是指寻求各种机会偷看异性裸体状态、性交过程,以此作为满足性欲的偏爱方式或唯一方式。这种症状一般只见于男性。窥阴症患者一般性格内向、害羞、缺乏接近女性的交际技能。受窥阴欲望的支配,他们会冒险潜入女厕所、女浴室等地方去窥视女阴。
  需要指出的是,正常人或普通人的偷窥和变态性窥阴者的心理行为表现有着实质的不同。正常人或普通人的偷窥一般出于好奇、猎奇、追求安全等欲望的驱使,窥阴症患者则是受变态的性欲所驱使,正常人的偷窥涉及他人广泛的隐私范围,可能包括窥阴者窥视的对象,而窥阴者只对异性裸体或他人间的性交过程感兴趣;正常人的偷窥可以受理智的管束而自控,而窥阴者难于抑制自己的窥阴欲望。
  
  责任编辑 姜 冰
其他文献
电影《巴山夜雨》中的插曲《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曾给当时无数看过电影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歌词中说: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悲伤。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让我在宽阔的天地间飘荡,飘荡,小伞儿带着我飞翔,飞翔……  植物,一生都只固定生长在一个地点,主要是靠传播它们的繁殖体——种子和果实来扩大其分布区域。因为种子和果实传播得愈远,该种植物的后代就愈有可能占据更大的“领土”,这一属种也
杜蕾斯公司又在忽悠中国人了!这是看了杜蕾斯公司发布的2005年全球性调查报告后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比如,调查的一项结果说,中国人的平均性伴侣数为3.1个,但去年却是19.3人。为啥只过了一年中国人的性伴侣就减少了16个?  不过换个角度,杜蕾斯公司的性调查也许并非完全是在忽悠人。看看这个调查的关于人们患性病的结果及其他结果,并比照比较科学的参照系就可以明白。    美国的性病    杜蕾斯的调查
用植物净化水质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植物净化水质的新方法,这一办法就是改造蓝翅蝴蝶草(俗名蓝猪耳)基因,使其能够大量地吸收水中的磷。湖泊和人一样,“营养过剩”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果富含磷、氮等化学物质的工农业污水排入湖泊,就会导致湖水“营养过剩”,水中微生物过度繁殖,水质下降。日本研究人员从十字花科植物拟南芥中选取一些和吸收、蓄积磷密切相关的基因,将其“移植”到蓝翅蝴蝶草中,这
为了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积极打造“阳光检察”,2021年1月21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检察院主动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和人民监督员,通报2020年度检察工作,并听取意见建议。  一年来,东宝区检察院在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展现检察作为,依法助力疫情防控,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发展中守护公平正义,强化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力度,强化刑事诉讼监督,强化
2007年6月27日,英国原财长、执政党工党领袖布朗觐见英女王,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正式就任英国第52任首相,成为唐宁街10号的新主人。布朗是在英国国内和国外的诸多利益调和的背景下接替布莱尔出任工党领袖而成为英国首相的。    解密布朗    虽然布朗是英国现代史上在职最久的财政大臣,可是,他的性格和本质,依然令人觉得像谜一般难以理解。他凭着掌理英国经济成功的纪录,使大家都认定布朗是一位有
英国圣·玛丽医院用一名睾丸癌患者自己冷冻了21年的精子成功地孕育了一名健康的男婴。这个消息不仅令世界震惊,而且可能催生生殖时尚一族。因为主持这项研究和治疗的圣·玛丽医院的高级胚胎学家格雷格·霍恩还透露说,从理论上讲人的精子能冷冻保存5000~6000年仍可复苏并用以授精和孕育后代。由于冷冻精子婴儿使用的是男人年轻时留下的精子,因而比年老时想要孩子而使用的精子质量更好,尽管前者是冷冻的,后者是新鲜的
马来西亚彭亨州金马仑地区部分菜农近年来逐渐弃用农药,转而引入寄生蜂来防治蔬菜害虫吊丝虫(又称小菜蛾),取得了一定效果。吊丝虫专吃农作物的叶子。由于一些农药目前无法消灭吊丝虫,菜农便引入吊丝虫的天敌——姬蜂等寄生蜂。这些蜂能分别将卵产在害虫的卵、茧内部或幼虫、成虫体内,它们内部的营养液或体液就成了寄生蜂幼虫的食物,害虫也就无法繁殖、存活了。    智能摄像头在欧洲问世    欧洲科学家历时两年,耗资
4000年前玉米来到高原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南美低地早期农业的认知激增,但对高地早期农业的认知比较缺乏。而后者却是人们非常需要的,因为安第斯山脉是印加文化和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的其他文化的发源地。  美国科学家佩里及其合作者报告了在秘鲁南部高地的考古遗址韦努纳发现的4000年前的玉米和其他植物的遗迹。这一发现将安第斯山脉南部玉米的历史纪录至少提前了1000年,为人类有意地将植物类食物从热带森林
超低温世界的难题  成 宇    在超低温世界里,有很多奇特的现象。比如超流体,就是超低温下具有奇特性质的流体。在超流体内部,完全没有粘滞性。人们在研究低温世界的时候,发现了流体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性质。20世紀30年代,苏联科学家首先观测到液态氦的超流体特性。这一奇特的物理现象很快被另一位苏联科学家朗道用凝聚态理论成功解释。  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又观测到氦3的超流现象,氦3出现超流体现象的
如今电力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电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了……    食品保存    在电冰箱发明并普及之前,人类采取各种方式来保存食品。冷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法,用来长期保存从河海中捕捞上来的鱼。人们把捕到的鱼存放在盛满冰和雪的容器或地窖中,从那时起人们就把这种储藏室称作“冰窖”。  风干技术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但直到19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