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对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新的改革环境和发展前景,进一步推进落实财务管理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有些高校在财务内控建设方面,或存在控制管理环境不足,或出现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而削弱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高校内部控制旨在能够合理保证财产安全完整,合理保证各项资产切实有效地使用,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高校经营状况,为高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提供合理的安全保障。内部控制目标是高校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更是高校治理的关键环节。文章根据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试着讨论了应该怎样优化与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在经济快速发展及鼓励教育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各大高校逐渐扩大了办校规模,在办学形式上逐渐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规模化、综合化。以前高校筹集资金多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办校筹资的渠道较为单一,如今高校筹资方式多样化,比如政府投入、学费收取、科研经费、接受捐赠、其他投资及负债融资等。但是,高校也是经济事件的高频地带,一旦曝出经济问题事件,形式上直接威胁着财产安全,形象上带来不良影响,更严重的会形成高校声誉负面的利空。高校管理层应该重视治理结构,注重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内控专业素质,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保证高校的财产安全,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建立健全并有效地运行内部控制体系,是预防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失控的重要手段。高校进一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对重大经济事件的针对性,预防经济业务的风险,杜绝管理人员出现滥用权力、越权不当等行为,尝试从管理理念的角度做出改变,定期展开案例学习与专项讨论,从正面管控引导及反面案例教育着手,提升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的综合素质,合理地防止恶性经济事件的发生。
二、高校财务内控建设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内控意识不强
面对高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高校管理者能否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能否站在治理结构的高度去理解内部控制,能否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值得深思与考究。在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经营范围也在不断充实的背景下,如何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内控控制系列活动,需要提高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行之有效的内控设计与运行,是高校管理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检验高校建设与发展护航法宝。
(二)忽视了财务内部控制
高校部分管理层对财务内部控制了解不够,对内控管理意识相对单薄,对财务实施内部控制的理解不够深入。随着国家不断重视学校教育方面的发展投入,高校的各项经费支出也开始变得十分频繁和繁琐,但仍然存在缺少内部控制程序、过程管理失控的现象,导致学校的财务出现混乱;更有些管理人员认为只要认真对待年初制定的预算,后期无需过多的关注与管控。对财务内部控制措施保留传统意识形态,对内控制度体系没有认真贯彻执行。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高校内控建设不断健全,但也很难做到内控制度全覆盖,或存在新生事物管控的盲点,或存在制度过时、管控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虽然大多数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形成雏形,具体实施情况却未必达到了理想效果,片面地认为财务工作内容仅为财务核算和资金管理,造成工作重心偏移,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设计或内控运行存在缺陷。
(四)預算管理缺乏科学性和及时性
很多高校预算以上年度收支为基础,简单地用增量方法完成预算的编制,不能全面有效地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编制方法不科学、不合理、不全面。甚至有一些高校在预算编制上存在误区,片面的认为预算仅仅是一种形式,把预算当成应对主管单位检查的手段工具,并没有结合具体项目做出科学预算。有的高校虽然形式上落实了预算管理制度,但实际财务收支却严重偏离预算指标;在实际营运过程中随意更改和调整预算,导致预算无法发挥管理作用。
整体责任意识不强,对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预算编制启动过迟,实际执行过程不能有效地遵循既定的预算;有些高校预算监督力不够或机制不全,在预算的执行中缺乏过程跟踪和绩效考核;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调整,预算的成效不能落到实处。
(五)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和资源分配不当
建立效益型、节约型的高校,合理配置资源,也是顺应高校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有些高校只是片面重视日常资金管理、财政经费的申请和学费的收入,忽略了资金需求量的预测,盲目融资导致资金闲置,估计不足导致资金短缺。存在资金存放相对分散、重复购置固定财产形成闲置财产、不当收购或处置资产等现象。类似现象发生基于两个根本原因:一方面可能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缺乏资源合理分配及成本管控的观念;另一方面是管理责任意识淡薄,资产管理责任没落到实处。专项资金、资产等各种学校资源是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做到资源合理分配,才能做到支撑高校的发展建设。
三、针对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内控体系逐步完善
逐步完善内控制度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高校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尝试转变管理理念,通过加大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投入,通过组建高效管理团队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高校管理者积极协助财务部门工作,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岗位风险管理意识;定期开展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讨论,将全面的风险管控、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植入每一位工作人员心中,提高岗位工作责任意识,健全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定期评估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结合实际运行定期总结,必要时按程序予以调整完善,做到内控制度的可执行性。 (二)完善预算机制及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引入和完善高校预算机制,结合自身规模及发展的实际,合理运用各种预算编制的方法,科学全面地制定预算。定期跟进预算各项指标完成进度,分析执行偏差的原因,借助预算工具推动在内部控制上发挥管理功效。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点有效工具。运用多指标、多维度对财务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原因及总结。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不仅仅是资金收支和资产规模等情况,更应该站在管理层的高度,定期全面地开展指标分析,包含但不限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指标,定期梳理学校为办学筹集资金的能力;债务偿付能力指标,揭示相关偿债能力指标变化;金融业务效率的指标,如设备利用率、师生比率;收集或自我评价社会责任;科研经费等财务发展指标。
(三)加强审计监督,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实施力度
高校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社团活动基本职能外,还有食堂、学生公寓物资、宿舍管理、能源供应、物业服务、校内营业网点租赁等很多后勤服务的辅助职能,而这些后勤服务有些实行自行管理、有些采用内部承包、而有些推向市场化。作为辅助职能的经济活动,主要服务的对象面向校内学生,自然地形成了相对垄断的市场机会,但也是滋生经济问题的温床,需将后勤服务市场有序开放,引入招投标采购机制,在降低后勤运行成本的同时,推动后勤服务能力和质量;形成后勤管理各项管理机制,利用市场化公开透明的竞争比较机制,尽可能减少经济问题的发生。
高校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过程控制和审计监督,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鼓励内部自查自纠,发现漏洞和隐患,及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各高校应结合内部控制建设实际进展、取得的成效,总结问题吸取经验,按规定定期编制内部控制报告,并向主管部门报送。利用政府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督促高校经济活动依法有序的进行,起到弥补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不足的作用。社会中介组织根据独立审计准则,以第三方的视角基于公正立场,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发挥社会审计评价作用,针对有缺陷的部分提出改进建议,全面加强审计监督制度体系,确保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四)提高金融风险意识,建立金融风险控制机制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高校的诸多经济活动向市场化转变,金融风险逐渐增加,需要高校管理人员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符合自身高校特点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准备进行大型收购项目、建设项目、维修改造项目时,需要建立相关的工作领导小组,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充分研判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预测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结合多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来预测研判,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确保高校能够有效安全地使用资金。
四、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兼顾着新时代的社会责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等重任,更是落实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实践承载基地。就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的体系建设整体情况而言,高校的管理意识逐步增强,財务管理人才水平也日益提升。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财务高校内部控制实施相关的建议,从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团队建设,完善监管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以供参考。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推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发挥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积极促进的作用,为高校教育事业的既快又好的发展,落实高校内部的财产安全,引导高校投资发展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云.高校财务内控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8(08).
[2]王晓敏.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7(23).
[3]林玮鹭.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7(10).
[4]高庆峰.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3(02).
(作者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在经济快速发展及鼓励教育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各大高校逐渐扩大了办校规模,在办学形式上逐渐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规模化、综合化。以前高校筹集资金多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办校筹资的渠道较为单一,如今高校筹资方式多样化,比如政府投入、学费收取、科研经费、接受捐赠、其他投资及负债融资等。但是,高校也是经济事件的高频地带,一旦曝出经济问题事件,形式上直接威胁着财产安全,形象上带来不良影响,更严重的会形成高校声誉负面的利空。高校管理层应该重视治理结构,注重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内控专业素质,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保证高校的财产安全,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建立健全并有效地运行内部控制体系,是预防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失控的重要手段。高校进一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对重大经济事件的针对性,预防经济业务的风险,杜绝管理人员出现滥用权力、越权不当等行为,尝试从管理理念的角度做出改变,定期展开案例学习与专项讨论,从正面管控引导及反面案例教育着手,提升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的综合素质,合理地防止恶性经济事件的发生。
二、高校财务内控建设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内控意识不强
面对高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高校管理者能否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能否站在治理结构的高度去理解内部控制,能否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值得深思与考究。在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经营范围也在不断充实的背景下,如何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内控控制系列活动,需要提高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行之有效的内控设计与运行,是高校管理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检验高校建设与发展护航法宝。
(二)忽视了财务内部控制
高校部分管理层对财务内部控制了解不够,对内控管理意识相对单薄,对财务实施内部控制的理解不够深入。随着国家不断重视学校教育方面的发展投入,高校的各项经费支出也开始变得十分频繁和繁琐,但仍然存在缺少内部控制程序、过程管理失控的现象,导致学校的财务出现混乱;更有些管理人员认为只要认真对待年初制定的预算,后期无需过多的关注与管控。对财务内部控制措施保留传统意识形态,对内控制度体系没有认真贯彻执行。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高校内控建设不断健全,但也很难做到内控制度全覆盖,或存在新生事物管控的盲点,或存在制度过时、管控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虽然大多数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形成雏形,具体实施情况却未必达到了理想效果,片面地认为财务工作内容仅为财务核算和资金管理,造成工作重心偏移,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设计或内控运行存在缺陷。
(四)預算管理缺乏科学性和及时性
很多高校预算以上年度收支为基础,简单地用增量方法完成预算的编制,不能全面有效地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编制方法不科学、不合理、不全面。甚至有一些高校在预算编制上存在误区,片面的认为预算仅仅是一种形式,把预算当成应对主管单位检查的手段工具,并没有结合具体项目做出科学预算。有的高校虽然形式上落实了预算管理制度,但实际财务收支却严重偏离预算指标;在实际营运过程中随意更改和调整预算,导致预算无法发挥管理作用。
整体责任意识不强,对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预算编制启动过迟,实际执行过程不能有效地遵循既定的预算;有些高校预算监督力不够或机制不全,在预算的执行中缺乏过程跟踪和绩效考核;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调整,预算的成效不能落到实处。
(五)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和资源分配不当
建立效益型、节约型的高校,合理配置资源,也是顺应高校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有些高校只是片面重视日常资金管理、财政经费的申请和学费的收入,忽略了资金需求量的预测,盲目融资导致资金闲置,估计不足导致资金短缺。存在资金存放相对分散、重复购置固定财产形成闲置财产、不当收购或处置资产等现象。类似现象发生基于两个根本原因:一方面可能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缺乏资源合理分配及成本管控的观念;另一方面是管理责任意识淡薄,资产管理责任没落到实处。专项资金、资产等各种学校资源是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做到资源合理分配,才能做到支撑高校的发展建设。
三、针对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存在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内控体系逐步完善
逐步完善内控制度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高校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尝试转变管理理念,通过加大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投入,通过组建高效管理团队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高校管理者积极协助财务部门工作,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岗位风险管理意识;定期开展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讨论,将全面的风险管控、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植入每一位工作人员心中,提高岗位工作责任意识,健全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定期评估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结合实际运行定期总结,必要时按程序予以调整完善,做到内控制度的可执行性。 (二)完善预算机制及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引入和完善高校预算机制,结合自身规模及发展的实际,合理运用各种预算编制的方法,科学全面地制定预算。定期跟进预算各项指标完成进度,分析执行偏差的原因,借助预算工具推动在内部控制上发挥管理功效。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点有效工具。运用多指标、多维度对财务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原因及总结。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不仅仅是资金收支和资产规模等情况,更应该站在管理层的高度,定期全面地开展指标分析,包含但不限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指标,定期梳理学校为办学筹集资金的能力;债务偿付能力指标,揭示相关偿债能力指标变化;金融业务效率的指标,如设备利用率、师生比率;收集或自我评价社会责任;科研经费等财务发展指标。
(三)加强审计监督,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实施力度
高校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社团活动基本职能外,还有食堂、学生公寓物资、宿舍管理、能源供应、物业服务、校内营业网点租赁等很多后勤服务的辅助职能,而这些后勤服务有些实行自行管理、有些采用内部承包、而有些推向市场化。作为辅助职能的经济活动,主要服务的对象面向校内学生,自然地形成了相对垄断的市场机会,但也是滋生经济问题的温床,需将后勤服务市场有序开放,引入招投标采购机制,在降低后勤运行成本的同时,推动后勤服务能力和质量;形成后勤管理各项管理机制,利用市场化公开透明的竞争比较机制,尽可能减少经济问题的发生。
高校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过程控制和审计监督,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鼓励内部自查自纠,发现漏洞和隐患,及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各高校应结合内部控制建设实际进展、取得的成效,总结问题吸取经验,按规定定期编制内部控制报告,并向主管部门报送。利用政府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督促高校经济活动依法有序的进行,起到弥补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不足的作用。社会中介组织根据独立审计准则,以第三方的视角基于公正立场,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发挥社会审计评价作用,针对有缺陷的部分提出改进建议,全面加强审计监督制度体系,确保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四)提高金融风险意识,建立金融风险控制机制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高校的诸多经济活动向市场化转变,金融风险逐渐增加,需要高校管理人员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符合自身高校特点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准备进行大型收购项目、建设项目、维修改造项目时,需要建立相关的工作领导小组,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充分研判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预测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结合多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来预测研判,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确保高校能够有效安全地使用资金。
四、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兼顾着新时代的社会责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等重任,更是落实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实践承载基地。就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的体系建设整体情况而言,高校的管理意识逐步增强,財务管理人才水平也日益提升。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财务高校内部控制实施相关的建议,从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团队建设,完善监管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以供参考。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推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发挥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积极促进的作用,为高校教育事业的既快又好的发展,落实高校内部的财产安全,引导高校投资发展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云.高校财务内控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8(08).
[2]王晓敏.高校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7(23).
[3]林玮鹭.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会计,2017(10).
[4]高庆峰.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3(02).
(作者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