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对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华疼痛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DRG)行连续射频(CRF)和脉冲射频(PRF)对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治疗中心确诊的胸背部PHN患者116例,将其分为倍他米松组(B组,n=37)、连续射频热凝组(CRF组,n=39)、脉冲射频调控组(PRF组,n=40)。根据疼痛范围及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确定神经痛受累节段,3组均在CT引导下经皮椎间孔内穿刺,B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CRF组和PRF组分别对DRG行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各360 s,同时注射复方倍他米松。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7 d及1、3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3个月时评价优良率和有效率,以及观察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B组治疗后1和7 d时VAS降低、CRF组和PRF组治疗后1、7 d及1、3个月时VAS降低;与B组比较,CRF组和PRF组治疗后1、7 d及1、3个月时VAS降低(P均<0.05)。B组、CRF组和PRF组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51%(19/37例)、85%(33/39例)和83%(33/40例),优良率分别为22%(8/37例)、72%(28/39例)和63%(25/40例)。CRF组中13例出现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5例出现痛性麻木,1例出现神经损伤伴同侧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PRF组6例出现神经支配区感觉稍减退,B组5例出现神经支配区感觉稍减退。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孔内近DRG行CRF和PRF复合复方倍他米松给药治疗胸背部PHN疗效均优于单纯复方倍他米松给药,PRF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RF,安全性较高。

其他文献
为实现在离心机上的高频高量级地震模拟振动试验,以工控机、嵌入式实时控制器、FPGA机箱、数据采集模块等硬件为基础设计了一套地震波再现数字控制系统;通过工控机上的上位机程序实现与用户交互,根据设定的参考地震波形,计算并输出驱动数据给伺服控制系统;同时利用运行于RT上的控制程序以及FPGA底层程序来实现振动台面响应加速度的同步采集,其中采集信号通过DMA FIFO传送给RT,可确保数据不丢点;控制系统
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方法有多种,经过作者20余年的疼痛临床实践观察,硬膜外置管患者自控治疗和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方法独特,对于缓解诸多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且此法属微创,患者依
我曾经在这绿阴下发呆,在这篮球架下上篮,在这司令台上升国旗……是的,我曾经在这里起飞。现在,眼前的一切如同油画般慢慢展开:阳光一如既往,温暖地照耀着让人迷醉的紫藤架,操场上挤满的是一张张带笑的脸,空气里永远有着那样一股被汗水沾染过的味道,一排排黑色的课桌椅就这样静静地候在那,泛着陈旧的岁月的光芒。  站在操场,立在这红色的跑道上,我,又在这里降落了,只为了心中那个傻傻、甜甜的梦想——做一个永远的孩
颈丛神经阻滞疗法是疼痛科基本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头颈肩部疼痛的治疗,及某些手术的局部麻醉。本专家共识介绍了颈部和颈丛神经解剖,系统描述了颈丛神经阻滞疗法的各种操
目的研究小鼠脊髓中miR-365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与骨癌痛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及连续鞘内注射miR-365反义锁核酸(LNA-anti-miR-365)对骨癌痛小鼠疼痛行为的影响。方法(1)将48只SPF级C3H/HeJ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肿瘤组(T组),每组24例。两组小鼠分别于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注射不含肿瘤细胞的α-MEM和纤维肉瘤细胞NCTC 247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迅速,但传感器的高能耗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高效节能的路由协议设计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常用的LEACH路由协议存在的簇首能耗过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辅助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状态以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就诊并确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迷走神经组(n=10)和非迷走神经组(n=10)。全部患者在给予普瑞巴林口服(75 mg/次,2次/d)基础上,迷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