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促进城市供水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提高水质检测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出发,对水质检测过程中影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如何保证水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希望对水质监测与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排水官网;水质监测;水质管理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质检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尽管近些年我国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水环境保护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得到完善,因此就需要针对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治理。这就需要对我国水质质量进行监测,了解我国水环境的污染来源,污染程度,从而做出正确的治理措施和防治举措。水质检测有助于我们掌握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浓度与变化情况,从而有利于我们对水质状况展开良好评价。水质检测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被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泊水以及生活排水、地下水等。
检测的水质指标主要有色度、浊度、COD、BOD、污染物含量等等。对水质进行监测,有利于我们日常饮用水水质的评价,有利于实现对海洋水质与江河状况的评价,也有利于实现相关水资源质量的平判,是我国水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二、水质监测影响分析及质量保证措施
(1)、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因此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等过程是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的首要环节,也是保证水质监测结果正确的首要前提。在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环境监测规范》、《水质采样技术规范》、《程序文件》中的抽(采)样管理程序中的要求进行采样,分析所用的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对于采样地点比较偏远的地方,在样品运输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措施,并且对于一些在采样现场就能进行的项目做好记录。样品运回实验室后要做好保存工作,尽量避免样品变质,确保样品的物理、化学、生物数据不发生变化,从而确保水样的代表性。另外监测部门还应该根据监测任务和要求,从分的考虑到当地的水文要素和地质条件,制定有效完善的采样计划,如采样地点、采样人员和分工、现场需要测定的项目以及采样质量保证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2)、人力因素
人力因素对于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保证分析测试质量的首要条件。随着许多现代化的分析仪器投入使用,因此对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发展的需要,硬件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并且对所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另外,还需要对实验室人员简历完善的档案,包括学历、培训上岗证书、考核成绩等情况。
(3)、仪器设备
检验过程中离不开人,同时也离不开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是检测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装备,是开展水质监测工作的物质基础。分析仪器的好坏对分析结果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除了需要对仪器进行正确的使用和坚持日常维护之外,还需要严格按照计量认证的要求,请有关部门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定,从而保证仪器设备产生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4)、实验室基础条件
实验室的基础条件对水质监测结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影响。监测工作人员需要再进行实验任务之前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并且检查仪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还要检查实验室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条件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化学试剂的纯度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标准溶液是否还在保质期内,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外界条件对监测数据的影响。
(5)、监测方法
一般来说,监测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当地所需要测量水体环境的条件以及设备的类型,通过合理的监测方法才能够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选择水质监测方法的过程中,检测人员首先应当对水体水质进行全面分析,水质的不同决定了监测方法的差异,例如在对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我们选用的监测方法也就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对监测方法引起高度重视,以求水质监测稳定度与与准确度。
(6)、精确处理数据
处理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取舍和小数位部分的确定,因为许多样品都是经过稀释后再测定的,因此为保证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检测结果已经精确到个位以上时,仍保留小数点后三位。照最低检出限上报结果,若出现 1/2 最低检出限有該项目的实验室给出最低检测限。统计师按 0 参加以计算。产生的环节要将责任明确到个人,整个过程经过严格且有侧重的审核。一旦发现错误,须由分析人员进行更改最后签字确认后生效。
(7)、审核检测结果
监测结果在得出后须通过完整地报告发出,在监测报告的分析环节中,时常出现审核人员为了图方便就将计算结果修改的情况,但是监测分析工作是具有法律性和权威性的,报告中包含了采样人员,分析审核人员等各个环节的人员的努力。应全面完善每个环节,不得回避和遗漏任何相关参数。每个监测数据都应有三级审核对其进行全面的审核,最大限度的避免错填、漏填数据,保证数据的吻合性。经确认后方可进入档案。
(8)、后期措施
在水质监测工作结束之后还要实施后期质量保证工作。首先对于所得的监测数据和实验记录要进行校验,从而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数据记录中除了有监测数据之外,还应该有实验流程,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等内容,从而保证检测报告的公信力。如果发现有超过规定的判据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从而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最后,还要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在水质检测过才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档案,对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也要做好认真记录,定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保证检测资料的完整系统性。
三、水质管理措施
(1)、净化管理
水源水质净化的主要目的是将水中含有的污染物降低到最低,或者降低到允许的范围内。为了达成这一工艺,水质管理时就必须配备完善的净化设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水质净化技术,以便更好的保证水质。从城市自来水供应的工艺流程来看,为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自来水应用需求,自来水“产—供—销”三个环节不可中断,必须保持连贯性,这要求相关部门在供水期间做好全套水质处理,确保投药的科学、正确性。水质净化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两点:
1、注意混凝剂的投加
水质净化会向水中投入适量的混凝剂,考虑到混凝剂投加举措的科学与否会影响水质质量,因此要求混凝剂投加时做到合理选药、计量投加和准确调节。
2、注意消毒剂的投加
消毒剂在投加时同样要注意投加的剂量和剂型。目前国内普遍使用氯和氯制剂来消毒水源,但在近几年内,某些日供水厂开始使用二氧化氮来代替氯化剂,这一方法起到的水源净化作用更好,可作为日后水质净化与管理的主要药剂。
(3)、管网管理
水质管理中,管网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同样会对水质优劣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大多数供水厂在管理水质时都更加重视出厂水质,忽略了管网管理,进而导致水质管理不当,质量不保。相关部门在管理水质时同样要重视管网管理,防止自来水在供送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进而降低水质质量。管网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合理选择管材,并定期对管网进行冲洗。
(4)、化验管理
水质化验是水质管理工作最关键的一环,因此化验员必须有极强的责任心。目前,在大、中型供水企业都有正规的检验制度,检验设备齐全,分工明确。这些企业的化验员,应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试验数据,在制水厂在水质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指导生产服务车间改进工作,调节外加剂用量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影响水质监测结果的因素有很多,首先环境监测人员要按照规定操作,熟悉专业技能,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于监测仪器要定期维护保养和检定。要想保证水源质量,实现安全用水,就必须做好水源水质管理,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水质管理方法,对水源水质实施科学管理,切实提高水质管理水平,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赵冬泉,王浩正,陈吉宁,盛政.监测技术在排水管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2,08:11-14.
[2]赵旭雯,张敏芳.水质监测技术及问题处理讨论[J].水工业市场,2012,5:7-21.
[3]焦健,陈子坤,赵阳.水质监测精细化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98,100.
[4]华广山.浅谈城市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与分析系统[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03:37-39+134.
[5]罗侃,温馨,诸云强,等.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信息世界,2013,20(5):69-73.
关键词:排水官网;水质监测;水质管理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质检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尽管近些年我国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水环境保护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得到完善,因此就需要针对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治理。这就需要对我国水质质量进行监测,了解我国水环境的污染来源,污染程度,从而做出正确的治理措施和防治举措。水质检测有助于我们掌握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浓度与变化情况,从而有利于我们对水质状况展开良好评价。水质检测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被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泊水以及生活排水、地下水等。
检测的水质指标主要有色度、浊度、COD、BOD、污染物含量等等。对水质进行监测,有利于我们日常饮用水水质的评价,有利于实现对海洋水质与江河状况的评价,也有利于实现相关水资源质量的平判,是我国水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二、水质监测影响分析及质量保证措施
(1)、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因此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等过程是水质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的首要环节,也是保证水质监测结果正确的首要前提。在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环境监测规范》、《水质采样技术规范》、《程序文件》中的抽(采)样管理程序中的要求进行采样,分析所用的水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对于采样地点比较偏远的地方,在样品运输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措施,并且对于一些在采样现场就能进行的项目做好记录。样品运回实验室后要做好保存工作,尽量避免样品变质,确保样品的物理、化学、生物数据不发生变化,从而确保水样的代表性。另外监测部门还应该根据监测任务和要求,从分的考虑到当地的水文要素和地质条件,制定有效完善的采样计划,如采样地点、采样人员和分工、现场需要测定的项目以及采样质量保证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2)、人力因素
人力因素对于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保证分析测试质量的首要条件。随着许多现代化的分析仪器投入使用,因此对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发展的需要,硬件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并且对所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另外,还需要对实验室人员简历完善的档案,包括学历、培训上岗证书、考核成绩等情况。
(3)、仪器设备
检验过程中离不开人,同时也离不开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是检测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装备,是开展水质监测工作的物质基础。分析仪器的好坏对分析结果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除了需要对仪器进行正确的使用和坚持日常维护之外,还需要严格按照计量认证的要求,请有关部门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定,从而保证仪器设备产生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4)、实验室基础条件
实验室的基础条件对水质监测结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影响。监测工作人员需要再进行实验任务之前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并且检查仪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还要检查实验室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条件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化学试剂的纯度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标准溶液是否还在保质期内,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外界条件对监测数据的影响。
(5)、监测方法
一般来说,监测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当地所需要测量水体环境的条件以及设备的类型,通过合理的监测方法才能够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选择水质监测方法的过程中,检测人员首先应当对水体水质进行全面分析,水质的不同决定了监测方法的差异,例如在对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我们选用的监测方法也就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对监测方法引起高度重视,以求水质监测稳定度与与准确度。
(6)、精确处理数据
处理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取舍和小数位部分的确定,因为许多样品都是经过稀释后再测定的,因此为保证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检测结果已经精确到个位以上时,仍保留小数点后三位。照最低检出限上报结果,若出现 1/2 最低检出限有該项目的实验室给出最低检测限。统计师按 0 参加以计算。产生的环节要将责任明确到个人,整个过程经过严格且有侧重的审核。一旦发现错误,须由分析人员进行更改最后签字确认后生效。
(7)、审核检测结果
监测结果在得出后须通过完整地报告发出,在监测报告的分析环节中,时常出现审核人员为了图方便就将计算结果修改的情况,但是监测分析工作是具有法律性和权威性的,报告中包含了采样人员,分析审核人员等各个环节的人员的努力。应全面完善每个环节,不得回避和遗漏任何相关参数。每个监测数据都应有三级审核对其进行全面的审核,最大限度的避免错填、漏填数据,保证数据的吻合性。经确认后方可进入档案。
(8)、后期措施
在水质监测工作结束之后还要实施后期质量保证工作。首先对于所得的监测数据和实验记录要进行校验,从而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数据记录中除了有监测数据之外,还应该有实验流程,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等内容,从而保证检测报告的公信力。如果发现有超过规定的判据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从而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最后,还要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在水质检测过才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档案,对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也要做好认真记录,定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保证检测资料的完整系统性。
三、水质管理措施
(1)、净化管理
水源水质净化的主要目的是将水中含有的污染物降低到最低,或者降低到允许的范围内。为了达成这一工艺,水质管理时就必须配备完善的净化设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水质净化技术,以便更好的保证水质。从城市自来水供应的工艺流程来看,为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自来水应用需求,自来水“产—供—销”三个环节不可中断,必须保持连贯性,这要求相关部门在供水期间做好全套水质处理,确保投药的科学、正确性。水质净化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两点:
1、注意混凝剂的投加
水质净化会向水中投入适量的混凝剂,考虑到混凝剂投加举措的科学与否会影响水质质量,因此要求混凝剂投加时做到合理选药、计量投加和准确调节。
2、注意消毒剂的投加
消毒剂在投加时同样要注意投加的剂量和剂型。目前国内普遍使用氯和氯制剂来消毒水源,但在近几年内,某些日供水厂开始使用二氧化氮来代替氯化剂,这一方法起到的水源净化作用更好,可作为日后水质净化与管理的主要药剂。
(3)、管网管理
水质管理中,管网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同样会对水质优劣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大多数供水厂在管理水质时都更加重视出厂水质,忽略了管网管理,进而导致水质管理不当,质量不保。相关部门在管理水质时同样要重视管网管理,防止自来水在供送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进而降低水质质量。管网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合理选择管材,并定期对管网进行冲洗。
(4)、化验管理
水质化验是水质管理工作最关键的一环,因此化验员必须有极强的责任心。目前,在大、中型供水企业都有正规的检验制度,检验设备齐全,分工明确。这些企业的化验员,应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试验数据,在制水厂在水质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指导生产服务车间改进工作,调节外加剂用量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影响水质监测结果的因素有很多,首先环境监测人员要按照规定操作,熟悉专业技能,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于监测仪器要定期维护保养和检定。要想保证水源质量,实现安全用水,就必须做好水源水质管理,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水质管理方法,对水源水质实施科学管理,切实提高水质管理水平,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赵冬泉,王浩正,陈吉宁,盛政.监测技术在排水管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2,08:11-14.
[2]赵旭雯,张敏芳.水质监测技术及问题处理讨论[J].水工业市场,2012,5:7-21.
[3]焦健,陈子坤,赵阳.水质监测精细化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98,100.
[4]华广山.浅谈城市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与分析系统[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03:37-39+134.
[5]罗侃,温馨,诸云强,等.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信息世界,2013,20(5):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