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初中)对语文性质所作的界定,体现出语文教育应突破纯“工具”观而更多地关注“人”。语文阅读鉴赏教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一个关键。新课标除在“总目标”中规定“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外,在“阶段目标”中,更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正如语文学家庄文中所说“文学作品教学要上成文学鉴赏课”,探索语文阅读鉴赏教学可谓意义深远。
那么,如何上好文学作品的鉴赏课呢?盘点自己近二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经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四重奏”)着手。
第一、用“创新”拓展教学视野
平常,许多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一切照“教参”讲授,窒息了学生创新的愿望和灵感,或停留在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上,不让学生主动感知文学形象;或者机械地肢解作品,要么是千篇一律的“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何果”的肢解,要么是千篇一律的“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几大块的演练。教师生硬地传授概念术语,课堂气氛冷淡,学生兴趣索然……文学鉴赏课应采用文学教学法,必须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让学生进行情感参与,鉴赏文学作品其实就是鉴赏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诸如人物、景物、场面甚至意境等。每个形象都具有可感性、生动性和个别性,既带有客观真实成分,又带着作者个人的情趣和意识。因此要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必然需要敏感的人,并且要动情、移情、生情。同时,艺术跟科学一样,本质上都是创造,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开拓力量。教师若能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那所获得的审美愉悦将是最强烈的。
第二、用“同情”走进作者心灵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⑴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流传不衰,不仅因为其深厚的语言功力,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烈的感情。作为语文教师,文学作品鉴赏的任务如果只是让学生读懂作品,从而达到理解或记忆作品中的形象以及作品表达的社会意义,是远远不够的。在鉴赏作品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接受美的洗礼,调动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与情感美等因素去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与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渠道四处搜集与作品相关的故事。我们翻阅安徒生的生平故事;接近郭沫若与流沙河的心灵窗口;感悟着宗璞述说文革及小弟辞世在自己心灵世界留下的伤悲……不论是喜剧色彩还是悲剧色彩,只有当我们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时,才真正发现那个世界里充满着对人类或民族的同情与赞许,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美的源头就是作者身上流着的民族血液。要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走进情感美的漩流,就必须与作品作者对话。只有破解了作者情感世界的密码,才能完成审美主体成功的审美体验。
第三、用“真情”解读课文佳作
文学鉴赏的审美生活与学生内心道德情感需要建立共鸣。审美生活是建立在情感活动基础上的感受美、识别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进而发展到高层次的树立美。(2)《“诺曼底”号遇难记》(3)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与电影《泰坦尼克号》有类似之处,作者雨果歌颂了在海难事件中出现的英雄船长——哈尔威。分析人物形象是鉴赏小说的关键所在。教学时,为了加深对英雄船长的理解,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中人们在海难紧急关头逃生的片段。影片中人们惊慌失措紧急逃生的场面、急促悲壮的交响乐、人们的尖叫哭泣声,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短短五分钟,在场的每位学生都为之焦急、恐慌,随即教师顺势引导:“在同样紧张、恐怖、惊心动魄的海难事件中,‘诺曼底’号上出现了一位不寻常的人物——哈尔威船长,读了课文,看了刚才的电影,你对哈尔威船长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纷纷各抒己见。接着教师要求学生仔细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船长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并借此说明自己如何理解船长的性格,学生们更来劲了!显然,学生与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因为有了生命主体参与,又可以进一步激发主体的生命体验,使他们在本质上产生道德情感:学习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高尚品德,同时更希望船长既救活他人,也保全自己,这样才能为社会作更大贡献。在教学中,除了以情境架设、情境暗示等方法把学生带入文学作品的特定情境之中,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之外,还要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哲理美和悲壮美,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完成美好人格的塑造。
第四、用“形象”作出审美判断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具有“召唤结构”,其特征在于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4)文学语言、意象本身就具有多义性,何况作家有意双关、暗示、储蓄甚至有意空白。为此,教师可找一些文学作品中意义不确定和意义空白的地方,让学生参与再创造活动,写出想象作文。如学了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后,教师让学生想象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会怎么做?任学生凭其学习所得和生活阅历去设计、去描绘。当课堂交流时,听到那么多异彩纷呈、浸润着个性情趣的新奇作文,学生们必将惊讶不已,兴奋异常。无形之中,他们享受到了将人的本质自由外化的真正的美育。而且,对那些似乎已成定论的东西,教师也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审美活动是双向的,主体对客体形象总是能动地观照、感知,带着他独特的角度、切入口和情感体验。学生作为审美主体时,他感受到的“哈姆雷特”跟别人的不一样,这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应当完全允许。有位教师一反“教参”说法认为《爱莲说》承袭了佛教思想⑸,尽管有拾人牙慧之嫌,但他考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形象,源自于佛教中“莲花宝座”的形象,而且两者寓意均为高洁,却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鼓励、引导作用。
审美判断是文学鉴赏过程中最后的步骤,是读者对自己的审美感受、体验、认识,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怎样作出正确的判断呢?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头将全文再完整地浏览一遍,通过进一步的艺术感受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和创造,理清思路,作出综合性的审美判断,将那些正确的、独到的、符合作品实际的发现和创造,作为鉴赏阅读的成果肯定下来,使美感由清淡而浓郁,使认识由肤浅而深刻。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2)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国标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韦志成:《语言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长城中学)
那么,如何上好文学作品的鉴赏课呢?盘点自己近二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经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四重奏”)着手。
第一、用“创新”拓展教学视野
平常,许多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一切照“教参”讲授,窒息了学生创新的愿望和灵感,或停留在记忆、练习、再现的聚敛性思考上,不让学生主动感知文学形象;或者机械地肢解作品,要么是千篇一律的“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何果”的肢解,要么是千篇一律的“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几大块的演练。教师生硬地传授概念术语,课堂气氛冷淡,学生兴趣索然……文学鉴赏课应采用文学教学法,必须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让学生进行情感参与,鉴赏文学作品其实就是鉴赏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诸如人物、景物、场面甚至意境等。每个形象都具有可感性、生动性和个别性,既带有客观真实成分,又带着作者个人的情趣和意识。因此要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必然需要敏感的人,并且要动情、移情、生情。同时,艺术跟科学一样,本质上都是创造,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开拓力量。教师若能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那所获得的审美愉悦将是最强烈的。
第二、用“同情”走进作者心灵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⑴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流传不衰,不仅因为其深厚的语言功力,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烈的感情。作为语文教师,文学作品鉴赏的任务如果只是让学生读懂作品,从而达到理解或记忆作品中的形象以及作品表达的社会意义,是远远不够的。在鉴赏作品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接受美的洗礼,调动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与情感美等因素去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与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渠道四处搜集与作品相关的故事。我们翻阅安徒生的生平故事;接近郭沫若与流沙河的心灵窗口;感悟着宗璞述说文革及小弟辞世在自己心灵世界留下的伤悲……不论是喜剧色彩还是悲剧色彩,只有当我们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时,才真正发现那个世界里充满着对人类或民族的同情与赞许,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美的源头就是作者身上流着的民族血液。要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走进情感美的漩流,就必须与作品作者对话。只有破解了作者情感世界的密码,才能完成审美主体成功的审美体验。
第三、用“真情”解读课文佳作
文学鉴赏的审美生活与学生内心道德情感需要建立共鸣。审美生活是建立在情感活动基础上的感受美、识别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进而发展到高层次的树立美。(2)《“诺曼底”号遇难记》(3)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与电影《泰坦尼克号》有类似之处,作者雨果歌颂了在海难事件中出现的英雄船长——哈尔威。分析人物形象是鉴赏小说的关键所在。教学时,为了加深对英雄船长的理解,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中人们在海难紧急关头逃生的片段。影片中人们惊慌失措紧急逃生的场面、急促悲壮的交响乐、人们的尖叫哭泣声,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短短五分钟,在场的每位学生都为之焦急、恐慌,随即教师顺势引导:“在同样紧张、恐怖、惊心动魄的海难事件中,‘诺曼底’号上出现了一位不寻常的人物——哈尔威船长,读了课文,看了刚才的电影,你对哈尔威船长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纷纷各抒己见。接着教师要求学生仔细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船长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并借此说明自己如何理解船长的性格,学生们更来劲了!显然,学生与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因为有了生命主体参与,又可以进一步激发主体的生命体验,使他们在本质上产生道德情感:学习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高尚品德,同时更希望船长既救活他人,也保全自己,这样才能为社会作更大贡献。在教学中,除了以情境架设、情境暗示等方法把学生带入文学作品的特定情境之中,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之外,还要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哲理美和悲壮美,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完成美好人格的塑造。
第四、用“形象”作出审美判断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具有“召唤结构”,其特征在于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4)文学语言、意象本身就具有多义性,何况作家有意双关、暗示、储蓄甚至有意空白。为此,教师可找一些文学作品中意义不确定和意义空白的地方,让学生参与再创造活动,写出想象作文。如学了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后,教师让学生想象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会怎么做?任学生凭其学习所得和生活阅历去设计、去描绘。当课堂交流时,听到那么多异彩纷呈、浸润着个性情趣的新奇作文,学生们必将惊讶不已,兴奋异常。无形之中,他们享受到了将人的本质自由外化的真正的美育。而且,对那些似乎已成定论的东西,教师也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审美活动是双向的,主体对客体形象总是能动地观照、感知,带着他独特的角度、切入口和情感体验。学生作为审美主体时,他感受到的“哈姆雷特”跟别人的不一样,这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应当完全允许。有位教师一反“教参”说法认为《爱莲说》承袭了佛教思想⑸,尽管有拾人牙慧之嫌,但他考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形象,源自于佛教中“莲花宝座”的形象,而且两者寓意均为高洁,却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鼓励、引导作用。
审美判断是文学鉴赏过程中最后的步骤,是读者对自己的审美感受、体验、认识,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怎样作出正确的判断呢?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头将全文再完整地浏览一遍,通过进一步的艺术感受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和创造,理清思路,作出综合性的审美判断,将那些正确的、独到的、符合作品实际的发现和创造,作为鉴赏阅读的成果肯定下来,使美感由清淡而浓郁,使认识由肤浅而深刻。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2)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国标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韦志成:《语言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长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