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高校绘画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与过去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之处,比起学历及毕业院校,如今的企业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实践操作经验及能力,以及其知识更新的具体程度,这让许多绘画专业的学生在求职时遭遇了诸多尴尬,由此进而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1]。想要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有更为乐观的就业前景,就需要绘画专业在高校教育中实现从学习型向应用型转型。本文结合本人近两年教学经验,从高校的绘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如何推动绘画专业在高校教育中转型。
关键词:绘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停进步与发展,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高校的绘画专业毕业大学生在社会中越来越难找工作。目前用人单位在人事方面有着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及工作经验的趋势,且这趋势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2]。在校招面试中,企业总是会问绘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是对该趋势的应该重要应证。因此,如何推动绘画专业高校教育从学习型转型为应用型,已经是高校刻不容缓的重点任务了。
一、高校绘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现状
(一)教学内容陈旧,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
多年以来,我国绘画专业的教学大纲及课程设置基本上都保持不变,通过陈旧的教育资源来给学生灌输落后的教育内容。例如,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中绘画专业教育,所依循的仍旧是美术型教育的固有模式,通过美术教育的落后方式进行绘画教育在我国是绘画教育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一些高校绘画教育也没有让企业介入其中,忽视了社会的现实需求。学生由此获得的的知识和企业现实中需求的相关专业技能产生了很严重的脱节现象,甚至用人单位不认可学生的能力,认为其设计能力弱,缺乏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绘画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强大的实际动笔绘画的能力以及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落后的教学内容会严重阻碍该专业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难以培养绘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目前,绘画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时,常常会以学科的主要内容为中心,按照其知识的逻辑体系来进行教学安排,侧重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培养。虽然大学生在毕业前的学习阶段内要进行一段实习,但是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越来越多,一已渐渐超过了企业所能接受实习的能力范围,学校对于学生实习的状况无法进行科学的安排和跟踪指导以及认真进行考核等,因此绘画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十分欠缺。
(三)扩招带了的某些学校教育质量下降
因为扩招,绘画专业面临着许许多多复杂的变化,而学校管理教学的模式越来越显得难以适应[3]。常常一个教师同时教导的学生人数,大大地超过了按其教学能力最多所能进行教学的数量,从而让学校教育的质量因此大打折扣,导致高校绘画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及能力无法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真正需求。
二、培养绘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途径
(一)转换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进步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促进高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过去重知识而轻实践的落后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让绘画专业和课程设置能够有效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及企事业单位具体需求,学生在经过系列的培养后能成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要突出地培养学生对日新月异的岗位变化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及技能的适应;第二,要突出培养地学生作为绘画工作者所应该有的职业素质及道德的相关养成教育。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找到自身所学和现实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适时地调整学生就业的相关取向,引导他们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从而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绘画相关的行业需要的技术及基本技能等,提高其实践经验及能力,在那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较好的学校中,技能好且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的学生更容易在社会竞争中实现就业。同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较好的那些学校,其生源质量比起其他学校也能更好地得到保障。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该要对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深入了解,然后从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研发等方面进行入手,从而培养出能真正符合企业所需要的实干型人才,这就是实践能力培养的精髓及意义所在。
(三)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实际环境氛围的熏陶,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巩固其基础,提高学生对市场发展的预见能力,提高其良好的实践心理素质[4]。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给学生锻炼其综合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都具有非常良好的的作用,这是学生将来走上绘画相关工作岗位后所应该具备的一些素养。
(四)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及综合素养
此外,根据近两年进行课程传授的经验,我认为学生尤其需要加强其创新思维,拓展自身思路,开阔自身视野,并在学习中能够着眼于社会实践。如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是高校进行质量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及转型的一项关键举措。而人文艺术学院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目标也应该由过去的学习型及研究型转向应用型转变,从而适应社会对于绘画专业技能人才的真正需求。同时,教学培养目标的转变也必须引起其教育方式变革,建设实训中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是一座让学生由知识学习型转型为社会需求型人才的重要桥梁。
三、结语
人文艺术学院是鼓励并支持学生可以从学习型转变为应用型的。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进行一些比较系统的绘画专业训练,还能培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傍身,从而满足在当下市场化社会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邓效芬.影响大学生就业要素的调查与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3,03(05):25-26.
[2]张建平.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要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J].教育探索.2013,04(07):63-64.
[3]张琳琳,张桂春.论教育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功能有限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5(10):50-51.
[4]甄勇宏,何婷燕.艺术教育课与艺术实践结合模式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 2015,01(01):69-70.
关键词:绘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停进步与发展,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高校的绘画专业毕业大学生在社会中越来越难找工作。目前用人单位在人事方面有着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及工作经验的趋势,且这趋势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2]。在校招面试中,企业总是会问绘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是对该趋势的应该重要应证。因此,如何推动绘画专业高校教育从学习型转型为应用型,已经是高校刻不容缓的重点任务了。
一、高校绘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现状
(一)教学内容陈旧,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
多年以来,我国绘画专业的教学大纲及课程设置基本上都保持不变,通过陈旧的教育资源来给学生灌输落后的教育内容。例如,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中绘画专业教育,所依循的仍旧是美术型教育的固有模式,通过美术教育的落后方式进行绘画教育在我国是绘画教育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一些高校绘画教育也没有让企业介入其中,忽视了社会的现实需求。学生由此获得的的知识和企业现实中需求的相关专业技能产生了很严重的脱节现象,甚至用人单位不认可学生的能力,认为其设计能力弱,缺乏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绘画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强大的实际动笔绘画的能力以及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落后的教学内容会严重阻碍该专业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难以培养绘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目前,绘画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时,常常会以学科的主要内容为中心,按照其知识的逻辑体系来进行教学安排,侧重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培养。虽然大学生在毕业前的学习阶段内要进行一段实习,但是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越来越多,一已渐渐超过了企业所能接受实习的能力范围,学校对于学生实习的状况无法进行科学的安排和跟踪指导以及认真进行考核等,因此绘画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十分欠缺。
(三)扩招带了的某些学校教育质量下降
因为扩招,绘画专业面临着许许多多复杂的变化,而学校管理教学的模式越来越显得难以适应[3]。常常一个教师同时教导的学生人数,大大地超过了按其教学能力最多所能进行教学的数量,从而让学校教育的质量因此大打折扣,导致高校绘画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及能力无法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真正需求。
二、培养绘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途径
(一)转换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进步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促进高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过去重知识而轻实践的落后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让绘画专业和课程设置能够有效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及企事业单位具体需求,学生在经过系列的培养后能成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要突出地培养学生对日新月异的岗位变化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及技能的适应;第二,要突出培养地学生作为绘画工作者所应该有的职业素质及道德的相关养成教育。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找到自身所学和现实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适时地调整学生就业的相关取向,引导他们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从而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绘画相关的行业需要的技术及基本技能等,提高其实践经验及能力,在那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较好的学校中,技能好且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的学生更容易在社会竞争中实现就业。同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较好的那些学校,其生源质量比起其他学校也能更好地得到保障。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该要对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深入了解,然后从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研发等方面进行入手,从而培养出能真正符合企业所需要的实干型人才,这就是实践能力培养的精髓及意义所在。
(三)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实际环境氛围的熏陶,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巩固其基础,提高学生对市场发展的预见能力,提高其良好的实践心理素质[4]。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给学生锻炼其综合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都具有非常良好的的作用,这是学生将来走上绘画相关工作岗位后所应该具备的一些素养。
(四)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及综合素养
此外,根据近两年进行课程传授的经验,我认为学生尤其需要加强其创新思维,拓展自身思路,开阔自身视野,并在学习中能够着眼于社会实践。如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是高校进行质量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及转型的一项关键举措。而人文艺术学院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目标也应该由过去的学习型及研究型转向应用型转变,从而适应社会对于绘画专业技能人才的真正需求。同时,教学培养目标的转变也必须引起其教育方式变革,建设实训中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是一座让学生由知识学习型转型为社会需求型人才的重要桥梁。
三、结语
人文艺术学院是鼓励并支持学生可以从学习型转变为应用型的。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进行一些比较系统的绘画专业训练,还能培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傍身,从而满足在当下市场化社会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邓效芬.影响大学生就业要素的调查与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3,03(05):25-26.
[2]张建平.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要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J].教育探索.2013,04(07):63-64.
[3]张琳琳,张桂春.论教育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功能有限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5(10):50-51.
[4]甄勇宏,何婷燕.艺术教育课与艺术实践结合模式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 2015,01(0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