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是“树人”的第一步,是一个无形、无痕迹的过程。真正有效的德育如一缕春风,轻轻拂去,一切都将脱离伪装,接受无抵抗的洗礼。“道不落文,文不生道”。语文学科具有德育渗透的优势,是重要的学科德育渗透平台。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我们有义务探索语文教学中德育观念的渗透途径,优化自己的德育渗透方法,实现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目标。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语文学科是以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为教育内容的学科,其学科蕴藏的德育扩展材料非常丰富,其所具备的德育渗透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但目前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尚未明确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优势,对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直接的关联思考不够深入,导致语文教材中大量德育素材被搁置、被浪费,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效果差。那么,语文学科所具备的德育渗透优势如何在教学中无痕迹地实行呢?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找到德育渗透点。现结合个人教育经验,就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索做如下归纳。
一、从文本中寻找渗透点
课本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现实依据,解读课文是语文课堂上最常做的事。“文非道不生”,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都蕴藏着一定的思想意义,而语文课文更是教育专家们精心挑选的经典文本。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文本中找到德育渗透点,在教学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扩展,进而实现德育渗透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从文本标题渗透德育观點。上《背影》时,我准备了多张不同状态下的背影照片,分析文中的背影后,我让学生们比较父亲的背影和其他背影的不同,归纳出父亲背影的特征,并深切感受到隐藏在沉重背后对儿子深深的爱。最后,我带着学生讲述自己父亲的背影故事,在文本和现实中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确立感谢父母,并树立回报父母的敬爱意识。
从语句解读中渗透德育观点。《龟虽寿》中有句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最能体现作者雄心勃勃的志向。我问学生这两句话为什么好,有学生说:“生命虽短,志向永恒,生命之长不在于时间之长,而在于质量之高。”这样,学生在寻找古典语言的过程中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达了个人诗歌解释的观点,吸收了自己在诗歌中的正确能量,使自己更接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从教育中寻找渗透点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影响学生个人行为、个人思想的主要阵地。要实现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教师要从教学过程中找到德育渗透点,把握生成的教育机会,在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动态的同时,推进德育渗透工作。
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但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组异常安静。我给他们提了一个简单问题,但小组成员都没能回答出来,原因是小组内出现了矛盾,影响了学习任务的完成。我抓住这个时间,对他们说:“虽然不知道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但现在你们既然在同一个学习组,就必须知道你们是荣辱与共的家人。家庭之间没有什么事是交流不能解决的。另外,老师给大家时间,不是因为这而冷战,而是让你们商量学习。”在我的劝说下,小组成员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调整情绪,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去,同时他们也和好了。在这个案例中,我既维护了学习秩序,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团队视角和良好的大局意识,有效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也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三、从生活中寻找渗透点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引导学生人生成长道路的人,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要存在于语文课堂中,而且要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教师的德育渗透点不仅分布于学科教育领域,也应分布于广阔的生活空间,我们同样要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德育渗透点。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当我们积极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与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学习模范的学生交谈时,能够给学生们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受到学生们尊重的同时学习尊重他人的方法。学生如果恶意地打乱教育秩序,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催促学生改正错误,通过点滴间的严格制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良好的习惯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等。由此可见,生活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德育渗透空间。
综上所述,无痕渗透是学生逐步感知特征、确实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中学语文教学无痕迹渗透德育教学,我们必须深刻感受德育渗透的特点,感受无痕渗透春风化雨的渗透特性,从文本资源利用、教学过程利用和生活点滴利用等多方面寻找合适的德育渗透点,构建多维、全方位的德育渗透空间,使学生们多样化,在多维德育感觉过程中自觉接受正确德育观点的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房蕴.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53.
[2]夏安.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开展[J].学周刊,2019(28):1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赵亚丹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语文学科是以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为教育内容的学科,其学科蕴藏的德育扩展材料非常丰富,其所具备的德育渗透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但目前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尚未明确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优势,对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直接的关联思考不够深入,导致语文教材中大量德育素材被搁置、被浪费,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效果差。那么,语文学科所具备的德育渗透优势如何在教学中无痕迹地实行呢?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找到德育渗透点。现结合个人教育经验,就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索做如下归纳。
一、从文本中寻找渗透点
课本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现实依据,解读课文是语文课堂上最常做的事。“文非道不生”,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都蕴藏着一定的思想意义,而语文课文更是教育专家们精心挑选的经典文本。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文本中找到德育渗透点,在教学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扩展,进而实现德育渗透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从文本标题渗透德育观點。上《背影》时,我准备了多张不同状态下的背影照片,分析文中的背影后,我让学生们比较父亲的背影和其他背影的不同,归纳出父亲背影的特征,并深切感受到隐藏在沉重背后对儿子深深的爱。最后,我带着学生讲述自己父亲的背影故事,在文本和现实中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进而确立感谢父母,并树立回报父母的敬爱意识。
从语句解读中渗透德育观点。《龟虽寿》中有句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最能体现作者雄心勃勃的志向。我问学生这两句话为什么好,有学生说:“生命虽短,志向永恒,生命之长不在于时间之长,而在于质量之高。”这样,学生在寻找古典语言的过程中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达了个人诗歌解释的观点,吸收了自己在诗歌中的正确能量,使自己更接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从教育中寻找渗透点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影响学生个人行为、个人思想的主要阵地。要实现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课堂教学不能忽视。教师要从教学过程中找到德育渗透点,把握生成的教育机会,在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动态的同时,推进德育渗透工作。
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但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组异常安静。我给他们提了一个简单问题,但小组成员都没能回答出来,原因是小组内出现了矛盾,影响了学习任务的完成。我抓住这个时间,对他们说:“虽然不知道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但现在你们既然在同一个学习组,就必须知道你们是荣辱与共的家人。家庭之间没有什么事是交流不能解决的。另外,老师给大家时间,不是因为这而冷战,而是让你们商量学习。”在我的劝说下,小组成员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调整情绪,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去,同时他们也和好了。在这个案例中,我既维护了学习秩序,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团队视角和良好的大局意识,有效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也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三、从生活中寻找渗透点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引导学生人生成长道路的人,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要存在于语文课堂中,而且要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教师的德育渗透点不仅分布于学科教育领域,也应分布于广阔的生活空间,我们同样要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德育渗透点。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当我们积极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与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学习模范的学生交谈时,能够给学生们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受到学生们尊重的同时学习尊重他人的方法。学生如果恶意地打乱教育秩序,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催促学生改正错误,通过点滴间的严格制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良好的习惯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等。由此可见,生活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德育渗透空间。
综上所述,无痕渗透是学生逐步感知特征、确实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中学语文教学无痕迹渗透德育教学,我们必须深刻感受德育渗透的特点,感受无痕渗透春风化雨的渗透特性,从文本资源利用、教学过程利用和生活点滴利用等多方面寻找合适的德育渗透点,构建多维、全方位的德育渗透空间,使学生们多样化,在多维德育感觉过程中自觉接受正确德育观点的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房蕴.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53.
[2]夏安.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开展[J].学周刊,2019(28):1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赵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