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一个人均收入不足3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发展到一个中等收人水平的国家,而中国经济像过去一样连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已经不太可能,经济增长速度在逐渐放缓,貌似出现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等于中国已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到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之列?本文旨在说明,我国目前状况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而“中等收入陷阱”或并不适用于中国,并指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劳动力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超大人口规模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科技创新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含义;
世界银行总结之前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情况和特征,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人力成本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中等收入经济体是指人均GDP是从4000美元到12000美元之间,“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始终不能跨越12000美元的状态。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达到10276美元,我国已经是一个中等收入的经济体,距离“中等收入陷阱”上限12000美元越来越近,迈入高收入国家指日可待。大部分处于这个水平的国家,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呈现出一种“中等收入陷阱”现象,典型的代表就是南美,特别是巴西、阿根廷,以及南非、墨西哥等这些国家。巴西人均GDP从1千美元到1万美元,虽然用36年时间也实现了这一目标,但很快又跌回了1万美元以下,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给一个经济体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低端制造业伴随而来的污染和低质低价,却是不能给这个经济体带来高收入。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是需要依靠高科技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是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提高的,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所以科技能力得不到快速提高是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我国目前状况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差别;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确是在放缓,但是这种速度放缓的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已经从数量扩张型的增长,转型到高质量的增长,即是稳定的增长阶段。从经济周期角度来讲,我国的经济会是一个长周期,虽然这中间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波动,但只要我们坚持稳定的高质量的增长,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增长。
其次,我们也看到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有很多现象:经济增长速度0或为负数、贫富差距扩大、缺乏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下降、过度城市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都凑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多个指标。当然我国有一些指标与以上罗列的现象有一些相似性,但是在本质的方面确有显著的不同。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关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用形象的比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达19657亿元,是1991年的138倍,1992-2018年年均增长20.0%,远超同时期按现价计算的GDP年均增速[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是屡创新高,2014年首次突破2%,2018年提升至2.18%,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3]。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
中国的科技创新在全球名列前茅。嫦娥四号、北斗三号、载人航天、大飞机、中微子振荡等重大创新成果举世瞩目;高铁网络、移动支付、数字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等战略高技术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下一轮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劳动力素质。拉美那些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劳动力素质没有提高,也就是说教育没跟上去。《广西跨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万美元的对策研究》课题组在《广西经济》2013年第06期发表的《对拉美国家教育发展及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对拉美国家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文章指出拉美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一是拉美地区尚未全面普及初等教育。二是中等教育的入学率和普及率仍较低。三是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这些都是由于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引起的,带来的直接后果:1.毕业生失业,人才外流;2.辍学率和留级率增加;3.教育与中小工业、工业的需求脱节。
截至2021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申請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研发经费规模和强度实现历史性突破。随着经济实力跃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按汇率折算,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也就是说科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下一轮增长的重要力量、重要引擎。
(三)超大人口规模优势
由于全球化、科技进步等因素,后起国家并不会完全按照前面国家的路径走,各国的差异非常大。比如,以往跌入或者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最多也只有1亿人口,和中国的人口规模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所以,“中等收入陷阱”等实证经济学结论或定律未必适用于中国。人口规模优势足以支撑中国经济再增长几十年。
人口规模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庞大的人口规模可以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提供基础。因为人口规模巨大,所以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国会由“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中国目前正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些都要以我国超大规模人口的经济增长特点作为基础。
三、结语
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近年来很多中外学者积极探讨的话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本文从我国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突破口来分析,中国有世界最多的大学毕业生、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最庞大的大数据等等,这些条件足以支撑中国经济再增长几十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直就是“前无古人”的,在未来十几年中国更不会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或者是错路,所以“中等收入陷阱”,不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石丹.吴晓求:用创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商学院. 2020,(10):51.
[2]韩永辉,谭舒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基于拉美和日韩国际经验的比较和启示[J].南方金融,2021(6):34-48.
[3]罗新祜,陈亚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高等教育可以何为——基于东亚和拉美8个经济体数据[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 42(4):53-60.
[4]杨海珍,李昌萌.“中等收入陷阱”存在与否及其影响因素[J].管理评论,2021,33(4):40-46.
[5]寇宏伟,陈璋.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性讨论及跨越机制分析[J].科学学研究,2020,38(9):1579-1586+1705.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科技创新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含义;
世界银行总结之前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情况和特征,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人力成本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中等收入经济体是指人均GDP是从4000美元到12000美元之间,“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始终不能跨越12000美元的状态。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达到10276美元,我国已经是一个中等收入的经济体,距离“中等收入陷阱”上限12000美元越来越近,迈入高收入国家指日可待。大部分处于这个水平的国家,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呈现出一种“中等收入陷阱”现象,典型的代表就是南美,特别是巴西、阿根廷,以及南非、墨西哥等这些国家。巴西人均GDP从1千美元到1万美元,虽然用36年时间也实现了这一目标,但很快又跌回了1万美元以下,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给一个经济体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低端制造业伴随而来的污染和低质低价,却是不能给这个经济体带来高收入。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是需要依靠高科技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是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提高的,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所以科技能力得不到快速提高是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我国目前状况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差别;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确是在放缓,但是这种速度放缓的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已经从数量扩张型的增长,转型到高质量的增长,即是稳定的增长阶段。从经济周期角度来讲,我国的经济会是一个长周期,虽然这中间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波动,但只要我们坚持稳定的高质量的增长,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增长。
其次,我们也看到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有很多现象:经济增长速度0或为负数、贫富差距扩大、缺乏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下降、过度城市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都凑成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多个指标。当然我国有一些指标与以上罗列的现象有一些相似性,但是在本质的方面确有显著的不同。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关于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用形象的比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达19657亿元,是1991年的138倍,1992-2018年年均增长20.0%,远超同时期按现价计算的GDP年均增速[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是屡创新高,2014年首次突破2%,2018年提升至2.18%,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3]。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
中国的科技创新在全球名列前茅。嫦娥四号、北斗三号、载人航天、大飞机、中微子振荡等重大创新成果举世瞩目;高铁网络、移动支付、数字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等战略高技术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下一轮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劳动力素质。拉美那些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劳动力素质没有提高,也就是说教育没跟上去。《广西跨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万美元的对策研究》课题组在《广西经济》2013年第06期发表的《对拉美国家教育发展及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对拉美国家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文章指出拉美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一是拉美地区尚未全面普及初等教育。二是中等教育的入学率和普及率仍较低。三是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这些都是由于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引起的,带来的直接后果:1.毕业生失业,人才外流;2.辍学率和留级率增加;3.教育与中小工业、工业的需求脱节。
截至2021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申請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研发经费规模和强度实现历史性突破。随着经济实力跃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按汇率折算,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也就是说科技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下一轮增长的重要力量、重要引擎。
(三)超大人口规模优势
由于全球化、科技进步等因素,后起国家并不会完全按照前面国家的路径走,各国的差异非常大。比如,以往跌入或者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最多也只有1亿人口,和中国的人口规模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所以,“中等收入陷阱”等实证经济学结论或定律未必适用于中国。人口规模优势足以支撑中国经济再增长几十年。
人口规模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庞大的人口规模可以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提供基础。因为人口规模巨大,所以中国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国会由“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中国目前正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些都要以我国超大规模人口的经济增长特点作为基础。
三、结语
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近年来很多中外学者积极探讨的话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本文从我国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突破口来分析,中国有世界最多的大学毕业生、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最庞大的大数据等等,这些条件足以支撑中国经济再增长几十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直就是“前无古人”的,在未来十几年中国更不会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或者是错路,所以“中等收入陷阱”,不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石丹.吴晓求:用创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J].商学院. 2020,(10):51.
[2]韩永辉,谭舒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基于拉美和日韩国际经验的比较和启示[J].南方金融,2021(6):34-48.
[3]罗新祜,陈亚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高等教育可以何为——基于东亚和拉美8个经济体数据[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1 42(4):53-60.
[4]杨海珍,李昌萌.“中等收入陷阱”存在与否及其影响因素[J].管理评论,2021,33(4):40-46.
[5]寇宏伟,陈璋.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性讨论及跨越机制分析[J].科学学研究,2020,38(9):1579-1586+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