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许多名川大山,但陕西的秦岭和渭河最为重要和独特。
先说秦岭。中国许多山虽然有名,但大多数山假如从不存在,对中国也没什么,可是假如没有秦岭,中国将不成其为中国。地理学家认为秦岭和淮河把中国分成南方与北方,但站在淮河边上,你很难看出两岸景观有南北之分,因为淮河作为分界线是中国南北过渡带之间的一条虚拟线(就分界而言,可以认为淮河只不过是秦岭的延长线而已,有没有淮河,对分界影响不大,但对表述有意义),但秦岭就不同了,在中国的中心和中部,秦岭这座大山东西这么一横,山南山北的景观就骤然变了。其实南北景观的分界,并不是从秦岭山顶的脊线开始的,因为高山能使气温降低,因此北方的植被等景观在秦岭南坡的某一海拔高度就开始出现了,因此有的地理学家主张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不应划在秦岭的山脊上,而应划在秦岭南坡的某一自然带上,当然这是地理学家之间争论的事,作为非专业者,笼统地把秦岭看作南北分界线也就可以了。
秦岭的主体在陕西。陕西的自然环境可以由秦岭为界划为三大区域。秦岭以南为陕南,秦岭北面是由渭河冲积而成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再向北,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陕北。秦岭东西横亘,挡住了由东南往西北从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带来的水汽,使秦岭以北气候干旱,黄尘飞扬,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而秦岭以南则降雨丰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黄土高原给人以苍凉和贫瘠的感觉,但秦岭以南的汉中和四川盆地则完全享受着秦岭的庇护和恩惠,是秦岭挡住了北方频频南下的寒流,造就了汉中盆地和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的富裕。据气象学家林之光研究:在冬季,每当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把霜冻区一直推进到位于热带南海之滨的广东时,由于秦岭的屏蔽,远在广东之北800多公里的四川盆地竟可以无霜无冻,因此秦岭使四川盆地成了一个远离霜冻之害的比南方更南方的大暖盆,这就是秦岭的贡献。假如没有秦岭,黄土高原将南扩,四川盆地将被黄土所填满;假如没有秦岭,就没有天府之国——四川。
如果仅从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文化的统一性,尤其是从行政管理的效率考虑,陕西与四川的省界以秦岭的山脊为界,最为合理,但历代统治者偏偏让陕西的南界跨过秦岭,把自然和文化性质属于南方的秦岭以南的汉中盆地划归陕西。如果说陕西的版图像一个跪射的兵马俑,那么陕南的汉中就像是兵马俑伸进四川的一只脚。
这只脚很有说法,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划分行政区划的一个重要原则:用犬牙交错的边界防止地方割据和独立。四川盆地四周大山围合,盆地内土地膏腴、资源丰富,极易脱离中央而独立,自古就有“天下未乱蜀先乱”之说。如果以秦岭山脊为界划分陕西与四川的边界,无疑有助于蜀的割据,因此历代的统治者都要跨过秦岭,让陕西向四川伸进一只脚。尽管越过秦岭,管理秦岭之南的汉中,行政成本很高,但统治者也不愿把它交给蜀来管理。
统治者出于控制蜀的意愿将陕西的省界推到了秦岭之南。但这一举措客观上造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陕西一省之内包容了中国南方和北方两种不同的景色。
同样是河流,秦岭之南的汉江因两岸植被繁茂,土地侵蚀弱,泥沙含量小,因此水碧若玉,装入瓶中,可直接做矿泉水饮用,因此南水北调要调汉江的水去北京,这一带已成为北京的水源区。而秦岭之北的渭河却浊流滚滚,胜似黄河,这是秦岭南北河的差异。
秦岭南北的动物差异更大。秦岭之南,有专吃竹叶的大熊猫、有离不开水田的珍稀鸟类朱、还有羚牛和金丝猴,而秦岭之北,却见不到这些动物的踪影。
陕南多茶园、橘园、稻田,而陕北则多苹果园、枣园、麦田……人们所說的中国人的南北差异:譬如在饮食上南稻北麦、在交通上南船北马等现象的确在秦岭南北存在。
因此,中国之内没有哪个省能像陕西那样集南北景观于一身。在中国,你想体会南方与北方的不同、看南方与北方景观的差异,那么到陕西去,更具体地说,穿越秦岭去。
说了秦岭,就不能不说渭河。这条流淌在秦岭北面关中平原之上的河流,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但在中华民族文明(尤其是汉民族)发生和形成的意义上,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黄河。我们看一下黄河,其实黄河的上游和中游地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并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地方是黄河的三条支流——陕西的渭河、山西的汾河、河南的洛河所围成的“三河地区”,汾河谷地是尧、舜、禹的故乡;洛河是夏、商王朝的所在;如果说汾河与洛河流域诞生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童年;那么渭河所孕育的文明则是中华民族的“花样年华”——青年期。这只要看一下中华民族最重要最辉煌的四个朝代——周、秦、汉、唐皆建都于此就足以解释了。
据地质学家研究,黄河曾经沿着今日渭河的河道流淌,后来才从今日兰州处改道向北走了一个“几”字形的大拐弯。假如黄河仍旧沿着渭河的河道流淌,那么还会有“八百里秦川”的富饶吗?还会有“周、秦、汉、唐”中华文明之辉煌吗?以黄河之汹涌暴烈、泛滥无常,难以设想在它的两岸会有秦之宫殿,汉之长安;黄河两岸的文明都是产生在黄河的支流而不是主流上,这是因为文明的产生,需要自然环境提供不大不小的挑战和刺激,人类成功的应战产生了文明,黄河主流的挑战太大了,人类的童年承受不了,无法应战。而像汾河、洛河、渭河这样的水量适中、温顺驯服的河流,正适合人类的童年。也许,天谙其道,欲兴中华,因此黄河改道北上,形成一个“几”字形的屏障一样的大拐弯,留下一个襁褓般的关中盆地让渭河发育成长。如果说黄河是摇篮,那么摇篮中的宝贝是渭河。
从地理的角度看,渭河无疑是黄河的支流,但是从文化的角度而言,渭河是主流,是正源,它与陕西潼关以下的黄河流淌方向一致,从西向东,直至大海,在中国的中部形成一条轴线,这条轴是中华的文化之轴,中华文明的书页是以此来翻动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渭河的意义。
(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6期)
先说秦岭。中国许多山虽然有名,但大多数山假如从不存在,对中国也没什么,可是假如没有秦岭,中国将不成其为中国。地理学家认为秦岭和淮河把中国分成南方与北方,但站在淮河边上,你很难看出两岸景观有南北之分,因为淮河作为分界线是中国南北过渡带之间的一条虚拟线(就分界而言,可以认为淮河只不过是秦岭的延长线而已,有没有淮河,对分界影响不大,但对表述有意义),但秦岭就不同了,在中国的中心和中部,秦岭这座大山东西这么一横,山南山北的景观就骤然变了。其实南北景观的分界,并不是从秦岭山顶的脊线开始的,因为高山能使气温降低,因此北方的植被等景观在秦岭南坡的某一海拔高度就开始出现了,因此有的地理学家主张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不应划在秦岭的山脊上,而应划在秦岭南坡的某一自然带上,当然这是地理学家之间争论的事,作为非专业者,笼统地把秦岭看作南北分界线也就可以了。
秦岭的主体在陕西。陕西的自然环境可以由秦岭为界划为三大区域。秦岭以南为陕南,秦岭北面是由渭河冲积而成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再向北,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陕北。秦岭东西横亘,挡住了由东南往西北从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带来的水汽,使秦岭以北气候干旱,黄尘飞扬,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而秦岭以南则降雨丰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黄土高原给人以苍凉和贫瘠的感觉,但秦岭以南的汉中和四川盆地则完全享受着秦岭的庇护和恩惠,是秦岭挡住了北方频频南下的寒流,造就了汉中盆地和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的富裕。据气象学家林之光研究:在冬季,每当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把霜冻区一直推进到位于热带南海之滨的广东时,由于秦岭的屏蔽,远在广东之北800多公里的四川盆地竟可以无霜无冻,因此秦岭使四川盆地成了一个远离霜冻之害的比南方更南方的大暖盆,这就是秦岭的贡献。假如没有秦岭,黄土高原将南扩,四川盆地将被黄土所填满;假如没有秦岭,就没有天府之国——四川。
如果仅从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文化的统一性,尤其是从行政管理的效率考虑,陕西与四川的省界以秦岭的山脊为界,最为合理,但历代统治者偏偏让陕西的南界跨过秦岭,把自然和文化性质属于南方的秦岭以南的汉中盆地划归陕西。如果说陕西的版图像一个跪射的兵马俑,那么陕南的汉中就像是兵马俑伸进四川的一只脚。
这只脚很有说法,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划分行政区划的一个重要原则:用犬牙交错的边界防止地方割据和独立。四川盆地四周大山围合,盆地内土地膏腴、资源丰富,极易脱离中央而独立,自古就有“天下未乱蜀先乱”之说。如果以秦岭山脊为界划分陕西与四川的边界,无疑有助于蜀的割据,因此历代的统治者都要跨过秦岭,让陕西向四川伸进一只脚。尽管越过秦岭,管理秦岭之南的汉中,行政成本很高,但统治者也不愿把它交给蜀来管理。
统治者出于控制蜀的意愿将陕西的省界推到了秦岭之南。但这一举措客观上造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陕西一省之内包容了中国南方和北方两种不同的景色。
同样是河流,秦岭之南的汉江因两岸植被繁茂,土地侵蚀弱,泥沙含量小,因此水碧若玉,装入瓶中,可直接做矿泉水饮用,因此南水北调要调汉江的水去北京,这一带已成为北京的水源区。而秦岭之北的渭河却浊流滚滚,胜似黄河,这是秦岭南北河的差异。
秦岭南北的动物差异更大。秦岭之南,有专吃竹叶的大熊猫、有离不开水田的珍稀鸟类朱、还有羚牛和金丝猴,而秦岭之北,却见不到这些动物的踪影。
陕南多茶园、橘园、稻田,而陕北则多苹果园、枣园、麦田……人们所說的中国人的南北差异:譬如在饮食上南稻北麦、在交通上南船北马等现象的确在秦岭南北存在。
因此,中国之内没有哪个省能像陕西那样集南北景观于一身。在中国,你想体会南方与北方的不同、看南方与北方景观的差异,那么到陕西去,更具体地说,穿越秦岭去。
说了秦岭,就不能不说渭河。这条流淌在秦岭北面关中平原之上的河流,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但在中华民族文明(尤其是汉民族)发生和形成的意义上,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黄河。我们看一下黄河,其实黄河的上游和中游地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并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地方是黄河的三条支流——陕西的渭河、山西的汾河、河南的洛河所围成的“三河地区”,汾河谷地是尧、舜、禹的故乡;洛河是夏、商王朝的所在;如果说汾河与洛河流域诞生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童年;那么渭河所孕育的文明则是中华民族的“花样年华”——青年期。这只要看一下中华民族最重要最辉煌的四个朝代——周、秦、汉、唐皆建都于此就足以解释了。
据地质学家研究,黄河曾经沿着今日渭河的河道流淌,后来才从今日兰州处改道向北走了一个“几”字形的大拐弯。假如黄河仍旧沿着渭河的河道流淌,那么还会有“八百里秦川”的富饶吗?还会有“周、秦、汉、唐”中华文明之辉煌吗?以黄河之汹涌暴烈、泛滥无常,难以设想在它的两岸会有秦之宫殿,汉之长安;黄河两岸的文明都是产生在黄河的支流而不是主流上,这是因为文明的产生,需要自然环境提供不大不小的挑战和刺激,人类成功的应战产生了文明,黄河主流的挑战太大了,人类的童年承受不了,无法应战。而像汾河、洛河、渭河这样的水量适中、温顺驯服的河流,正适合人类的童年。也许,天谙其道,欲兴中华,因此黄河改道北上,形成一个“几”字形的屏障一样的大拐弯,留下一个襁褓般的关中盆地让渭河发育成长。如果说黄河是摇篮,那么摇篮中的宝贝是渭河。
从地理的角度看,渭河无疑是黄河的支流,但是从文化的角度而言,渭河是主流,是正源,它与陕西潼关以下的黄河流淌方向一致,从西向东,直至大海,在中国的中部形成一条轴线,这条轴是中华的文化之轴,中华文明的书页是以此来翻动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渭河的意义。
(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