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走出了乡村,再回到乡村是越来越难了,因而彻底离开乡村的人和家庭是越来越多。那么,他们在打工谋生的城市里能够留下来吗?他们能够融入城市的生活吗?得到的回答是:难!很难!非常难!
农民进了城,成了各种各样的“工”。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社会上的人们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带上他的职业名称来称呼他,以示尊敬。比如,开车的叫“驾驶员师傅”,瓦工叫“瓦匠师傅”,姓刘的是干会计的叫“刘会计”,当然,大小是个管理者的更加乐于人们叫他“张局长”、“李处长”、“王董事长”、“赵经理”,等等。但是,成了“工”的农民们却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在很多人的心底里:“农民工”永远是农民,即使你进了城,你的脸上已经打下了“农民”两个字的印记,是不可能让你擦去的,就像小品中说的,你穿着“农民”这个马甲,不管你从哪里钻出来,大家都能认出你。
“农民工”看起来似乎成了一个新的职业名称,实际上从流行起就带有一种歧视。职业划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比如,现行的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2008)》就是对1988版分类的更新,同时,各个国家的职业划分可能也有不同的名称和体系,比如,就大类来说,我国的职业划分是八个,国际上的职业划分是十个,但是,无论是国际和国内,无论是过去和现在,无论是大类到细类,都没有“农民工”这个职业名称。“农民工”还真是我国的“流行首创”。
直至今日,不管过去的农村人进城时间有多长,做的是不是农活,可无论是称呼,还是认知,进城务工的农村人总还认同自己是“乡下人”,城里人仍然认同这些城里的“工”是“农民”,从理念上、情感上,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就被排斥在城市之外。
户籍制度改革虽然在向前推进,但仍然是农民变市民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高高门槛。北京人社局2012年5月3日回应网上的“限户新政”时仍然提出:市属各用人单位招录应届非北京户籍的毕业生,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7岁,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岁,并称这是指导性意见,如果超过了年龄指导线,仍可按照“人才引进的渠道和标准”办理,也就是说,是“人才”,而且是“达到标准的人才”,才有可能进入北京,进城务工的农民能有几个是达到标准的“人才”呢?虽然北京是全中国人的首都,可无论你到北京多长时间,为北京做出多大的贡献,个人和家庭的生活与北京多么紧密,只能永远是“暂时居住”,永远是“外地人”、“乡下人”,那张纸的取得比登天还难。用北京来说事似乎有些极端,不可能人人都进北京,实际上进城跟进北京差不多是一个样的难。
城市里的人们大呼“我们需要你们”:节假日了,外出旅游,老人需要照料,宠物需要喂养;下水道堵了,抽油烟机脏了,要人来干活……农民因“工”而进城,城市又给予他们什么了呢?仅仅是每月或许能拿到手的一点钱吗?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用“剪刀差”,抽农村的血养城市;现在总不能用“农民工”养城市人吧?目前农民进城只有让他们奉献于城市的份,却没有他们享用于城市的份。
就眼前,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很沉重的社会话题,春节期间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所做的专题片,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感同情,有的六、七年没有见到父母,有的已经见了父母不敢相认,孩子教育问题是影响家庭成员在一起生活的重要问题之一。有的家长克服了重重困难,把孩子带入了城镇,使得他们能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由留守孩子变成了流动的孩子,情况又怎么样呢?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就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船房社区就是个缩影。
进城的孩子很难找到公立学校上学,以船房社区为例,几千名学龄青少年只有一所公立学校,其它就靠民办学校来支撑,民办学校收费要远远高于公办学校,致使一些孩子无法上学。在城镇中,要找到适合的学校往往又比较边远,孩子来去不方便、不放心,就近的私立学校高昂的费用又无法承受,这已经成为一个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一个规律。
很巧,还不得不拿北京说事。五月五日,北京出台了非京籍中考生参加考试的政策,称今年北京市首次放开异地中考,并且成为各类报刊的标题,吸引了学生、家长及全社会的眼球,对于非京籍学生乍一听着实是个好消息,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的心情却是像坐过山车,看标题心情升到最高点,看内容心情又跌落到冰点以下。“如果属于符合报考条件中的九类人,可以报考所规定的学校;如果属于通过资格审核的随迁子女考生,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农民工的子女在非京籍学生中又出于最底层,要达到“五项条件”,进入“九类人”的圈子,几乎是微乎其微的。特别是原本不用所谓资格审查的中职学校,也要通过所谓的资格审查,才能报考。可怜的中职之路也被设置了一道新的门槛。
舆论的力量推动了多年,城市里的义务教育和均衡教育依然是进城务工者子女难以享受得到的。
农民在乡村现在都有了农民大病医疗保险,说是大病医疗保险,实际上不少地方已经覆盖农民医疗的全过程,比如江苏的农民就连到门诊看个头疼脑热的,还报销一部分。进城了,却很难享受这个利民的好政策,这个政策进了城就没有效用了,城市也没有让进城的农民享受到这样的好政策。今日欣闻中央在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改革,但愿这样的好事要办好,要加快办好。
进城务工的农民住的地方,应该说是城市里最不堪入目的地方,是城市里生活环境最差、生活条件最差的地方。据说现在的监狱都有了探监夫妻生活房,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夫妻相会却享受不到一间这样的房间。盖得广厦千万间,却没有自己的立锥之地,可悲可叹啊!
从长远看,老了谁来养?农村实行的农民养老保险,标准还是比较低的。老了要留在城市里,靠农民养老的那点养老金,显然是不够的。自2012年7月1日起,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合并实施,并轨后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标准一致、养老待遇一致,统称为“河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乡非从业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统一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近期,又有江苏等省推出了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模式,让人欣慰。能否在全国加速推广呢?
虽然“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的政策为农民工解决进城养老提供了可能,但要达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养老标准,以适应今后城镇的日常生活,靠他们目前的收入还是难以实现的。
未来的农民是乡村难回,城市难留,他们将向何处去?曾经有一个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叫“北漂”,套用一句,进城务工的农民最终也只能成为“城漂”吧?
近日欣闻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人的城镇化”,让人颇感欣慰。人是城镇化的根本和关键。据说会期一再推迟,为的是拿出更加成熟的政策。这样慎重的态度,足以让人充满期待。
期待让城镇难留尽快成为历史!
农民进了城,成了各种各样的“工”。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社会上的人们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带上他的职业名称来称呼他,以示尊敬。比如,开车的叫“驾驶员师傅”,瓦工叫“瓦匠师傅”,姓刘的是干会计的叫“刘会计”,当然,大小是个管理者的更加乐于人们叫他“张局长”、“李处长”、“王董事长”、“赵经理”,等等。但是,成了“工”的农民们却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在很多人的心底里:“农民工”永远是农民,即使你进了城,你的脸上已经打下了“农民”两个字的印记,是不可能让你擦去的,就像小品中说的,你穿着“农民”这个马甲,不管你从哪里钻出来,大家都能认出你。
“农民工”看起来似乎成了一个新的职业名称,实际上从流行起就带有一种歧视。职业划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比如,现行的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2008)》就是对1988版分类的更新,同时,各个国家的职业划分可能也有不同的名称和体系,比如,就大类来说,我国的职业划分是八个,国际上的职业划分是十个,但是,无论是国际和国内,无论是过去和现在,无论是大类到细类,都没有“农民工”这个职业名称。“农民工”还真是我国的“流行首创”。
直至今日,不管过去的农村人进城时间有多长,做的是不是农活,可无论是称呼,还是认知,进城务工的农村人总还认同自己是“乡下人”,城里人仍然认同这些城里的“工”是“农民”,从理念上、情感上,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就被排斥在城市之外。
户籍制度改革虽然在向前推进,但仍然是农民变市民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高高门槛。北京人社局2012年5月3日回应网上的“限户新政”时仍然提出:市属各用人单位招录应届非北京户籍的毕业生,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7岁,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岁,并称这是指导性意见,如果超过了年龄指导线,仍可按照“人才引进的渠道和标准”办理,也就是说,是“人才”,而且是“达到标准的人才”,才有可能进入北京,进城务工的农民能有几个是达到标准的“人才”呢?虽然北京是全中国人的首都,可无论你到北京多长时间,为北京做出多大的贡献,个人和家庭的生活与北京多么紧密,只能永远是“暂时居住”,永远是“外地人”、“乡下人”,那张纸的取得比登天还难。用北京来说事似乎有些极端,不可能人人都进北京,实际上进城跟进北京差不多是一个样的难。
城市里的人们大呼“我们需要你们”:节假日了,外出旅游,老人需要照料,宠物需要喂养;下水道堵了,抽油烟机脏了,要人来干活……农民因“工”而进城,城市又给予他们什么了呢?仅仅是每月或许能拿到手的一点钱吗?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用“剪刀差”,抽农村的血养城市;现在总不能用“农民工”养城市人吧?目前农民进城只有让他们奉献于城市的份,却没有他们享用于城市的份。
就眼前,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很沉重的社会话题,春节期间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所做的专题片,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感同情,有的六、七年没有见到父母,有的已经见了父母不敢相认,孩子教育问题是影响家庭成员在一起生活的重要问题之一。有的家长克服了重重困难,把孩子带入了城镇,使得他们能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由留守孩子变成了流动的孩子,情况又怎么样呢?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就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船房社区就是个缩影。
进城的孩子很难找到公立学校上学,以船房社区为例,几千名学龄青少年只有一所公立学校,其它就靠民办学校来支撑,民办学校收费要远远高于公办学校,致使一些孩子无法上学。在城镇中,要找到适合的学校往往又比较边远,孩子来去不方便、不放心,就近的私立学校高昂的费用又无法承受,这已经成为一个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一个规律。
很巧,还不得不拿北京说事。五月五日,北京出台了非京籍中考生参加考试的政策,称今年北京市首次放开异地中考,并且成为各类报刊的标题,吸引了学生、家长及全社会的眼球,对于非京籍学生乍一听着实是个好消息,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的心情却是像坐过山车,看标题心情升到最高点,看内容心情又跌落到冰点以下。“如果属于符合报考条件中的九类人,可以报考所规定的学校;如果属于通过资格审核的随迁子女考生,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农民工的子女在非京籍学生中又出于最底层,要达到“五项条件”,进入“九类人”的圈子,几乎是微乎其微的。特别是原本不用所谓资格审查的中职学校,也要通过所谓的资格审查,才能报考。可怜的中职之路也被设置了一道新的门槛。
舆论的力量推动了多年,城市里的义务教育和均衡教育依然是进城务工者子女难以享受得到的。
农民在乡村现在都有了农民大病医疗保险,说是大病医疗保险,实际上不少地方已经覆盖农民医疗的全过程,比如江苏的农民就连到门诊看个头疼脑热的,还报销一部分。进城了,却很难享受这个利民的好政策,这个政策进了城就没有效用了,城市也没有让进城的农民享受到这样的好政策。今日欣闻中央在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改革,但愿这样的好事要办好,要加快办好。
进城务工的农民住的地方,应该说是城市里最不堪入目的地方,是城市里生活环境最差、生活条件最差的地方。据说现在的监狱都有了探监夫妻生活房,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夫妻相会却享受不到一间这样的房间。盖得广厦千万间,却没有自己的立锥之地,可悲可叹啊!
从长远看,老了谁来养?农村实行的农民养老保险,标准还是比较低的。老了要留在城市里,靠农民养老的那点养老金,显然是不够的。自2012年7月1日起,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合并实施,并轨后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标准一致、养老待遇一致,统称为“河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乡非从业居民,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统一设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近期,又有江苏等省推出了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模式,让人欣慰。能否在全国加速推广呢?
虽然“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的政策为农民工解决进城养老提供了可能,但要达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养老标准,以适应今后城镇的日常生活,靠他们目前的收入还是难以实现的。
未来的农民是乡村难回,城市难留,他们将向何处去?曾经有一个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叫“北漂”,套用一句,进城务工的农民最终也只能成为“城漂”吧?
近日欣闻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人的城镇化”,让人颇感欣慰。人是城镇化的根本和关键。据说会期一再推迟,为的是拿出更加成熟的政策。这样慎重的态度,足以让人充满期待。
期待让城镇难留尽快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