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RACE评分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的预测价值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动脉闭塞快速评价量表(Rapid Arterial Occlusion Evaluation, RACE)进行改良并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中识别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 LVO)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卒中绿色通道救治的前循环AIS患者,完善判定LVO所需的临床资料和多模式CT检查。针对RACE评分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并对患者进行改良RACE评分、RACE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定。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改良RACE评分对LVO的预测能力,并与RACE评分以及NIHSS评分进行比较。对改良RACE评分和NIHSS评分预测左侧和右侧半球病变患者LVO的ROC曲线进行比较。

结果

共纳入184例患者,其中66例(35.9%)存在LVO。LVO组年龄[(64.8±11.7)岁对(60.5±10.8)岁;t=2.483,P=0.014]、基线NIHSS评分[13(6.75~17)分对5(2~9)分;Z=-6.361,P<0.001]以及出现凝视的患者比例(37.9%对17.4%;χ2=4.696,P=0.030)显著高于非LVO组。ROC曲线显示,改良RACE评分在识别LVO方面相比于RACE评分更加有效(曲线下面积:0.812对0.770;Z=4.654,P<0.001)。改良RACE评分预测LVO的最佳截断值为5分,其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8%和75.4%,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3%和84.8%。左侧半球病变患者和右侧半球病变患者进行比较显示,改良RACE评分预测LVO的能力比较均衡(曲线下面积:0.826对0.796;Z=0.454,P=0.650),而NIHSS评分则存在显著差异(曲线下面积:0.856对0.703;Z=2.149,P=0.031)。

结论

改良RACE评分对于AIS患者LVO的预测价值优于原始RACE评分,而且对于左侧和右侧半球卒中患者LVO的预测能力比NIHSS评分更为均衡,可能有助于临床判别和筛选适合血管内治疗的患者。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PCIS)患者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危险因素和对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确诊为PCIS的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HT定义为发病后首次头颅CT/
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都存在24 h昼夜节律,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是生理和疾病的重要调节器。昼夜节律紊乱会在分子、细胞、器官系统和整个生物体水平对生理内稳态产生负面影响。许多心脑血管疾病,例如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等,都被认为有生物钟节律紊乱参与。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白天发病频率较高,晚上较低,但这种时间分布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文章讨论了生物钟在卒中病理生理学机制中的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R-MRI)显示的动脉瘤壁增强(aneurysm wall enhancement, AWE)与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测量动脉瘤形态学参数,应用HR-M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入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氨甲环酸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 g氨甲环酸注射液,溶于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10 min;此后再予1 g氨甲环酸,溶于250 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8 h。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青年卒中,尤其是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因其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血管闭塞,而少见原因如卵圆孔未闭、遗传性脑小血管病、脑动脉夹层、烟雾病、血管炎等以及隐源性卒中所占比例亦较高,发病机制复杂,诊治困难。文章对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的目的在于限制梗死核心扩大,但即使成功血管再通仍可能出现梗死增大并导致转归不良。文章对血管再通治疗外其他可能影响早期梗死体积增大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挽救缺血组织提供更多的治疗靶点。了解这些因素可能有利于临床医生预估梗死进展,采取个体化方案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转归。
期刊
目的探讨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D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影像学确诊的DCVT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11例DCVT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41.6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头痛(11/11,100%)、意识障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一种少见但具有生命危险的并发症。如果未及时识别和充分治疗,可能会因脑水肿或脑出血而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死亡。文章主要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