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大白鹅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ww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五六岁时,家里的一只老母鸡突然“落起窝来”(我们管母鸡趴窝要孵化小鸡叫“落窝”)。为促使那鸡继续姥蛋,奶奶把它从鸡窝抓出来,反复往冷水里浸。但它像是抱定决心要“坐月子”似的,始终不肯离窝。
  没法子,奶奶就挑拣一些鸡蛋,放到窝里让它孵化。就在这时,母亲不知从哪儿找回两枚鹅蛋一同放在一起。我记得很清,母亲还特意将两枚鹅蛋举到太阳下照看,两枚鹅蛋的一端内都有一片“榆钱儿”(可能那就是胚胎吧)。然而,母亲每次查看,两枚鹅蛋总是被老母鸡晾晒在一边(可能是鹅蛋过大的缘故)。于是,母亲便不停地把两枚鹅蛋往鸡窝中间挪动。
  大约在老母鸡抱窝十几天后,母亲总要隔上两天,把老母鸡抱窝的鸡蛋和鹅蛋,放进可手的温水里筛选一次。最令我奇怪和兴奋的是,每次筛选时总能见到几枚蛋(包括两枚鹅蛋)竟然在水里,或左左右有,或上上下下地一阵“跳跃”。
  总共过了二十几天的样子,该出壳的小鸡便一个个破壳而出了。小鸡一出壳,老母鸡丢下两枚鹅蛋不管不问,只顾领着小鸡们四处觅食去了。母亲只好把两枚鹅蛋放到棉花窝里,而且每日都要把一块青砖放在锅灶里烧一阵子,用冷水浇一遍(一来降温,二来洗灰),而后用破衣包好放到棉花窝里。大约又过十来天的工夫,一对黄灿灿、毛茸茸的鹅娃儿终于破壳而出了。
  真真是叫好呢,两只鹅娃儿刚好一公一母。一对圆滚滚的小绒球儿在地上滴溜儿乱转,对于没有多少玩具和娱乐的我们,不单单是增添了無限的欢快,还平添了极大的精神寄托。从刚开始拿煮熟了的糁子和米粒喂养它们,到剪碎了菜叶、青草喂养它们,再后就是把它们抱放到草地上,看它们用红嫩的小嘴抢着啄食嫩草。
  转眼两三个月过去了,鹅娃长得飞快。不仅“小鸟依人”不在了,甚至还经常“嘎哦、嘎哦”,有些吵人。它们像鸭但比鸭大,身体像个“2”,也像一只小船。颈长,鹅头大,喙扁阔,身体宽壮,尾短,脚大有蹼。伸长脖子身高一米开外,体重七八公斤。只是我家的一对大鹅,羽毛全是纯白色的,一只额头长一个黄疙瘩,一只额头长一个黑疙瘩。它们走起路来抬头挺胸,器宇轩昂,步调平缓而从容,叫声严肃而郑重,简直神气极了!
  它们虽然已经落魄到了不能飞翔的地步,但傲慢之态却丝毫不减。不管是白天或夜晚,有人经过我家,两只鹅必然引吭高歌,比看家狗还要机灵呢。每当你靠近它们,它们会歪着头轻蔑地看着你,一下一下优雅地晃动着脑袋。特别是头顶长着黄宝石般头冠的公鹅,不但不怕人,反倒见到人还伸长脖子,扇动双翅,笔直地冲上前去,用它琥珀色的喙狠狠地敛上一口。你拔腿跑开,它还要穷追不舍呢!
  不知是鹅身太高,还是缺少材料,那两只白鹅降临我家后一直没有鹅舍。白天它们在村头的池塘游玩,晚上就随便站卧在我们家院子的一角。在池塘里或三五成群,游弋追逐,划出条条波纹,激起层层涟漪;或成双结对,交颈钟情;或撅起屁股,扎于水中觅食;或埋首于羽翼,漂浮着打盹;在地上或引颈高歌,或侧颈理羽,或忽闪翅膀抖擞精神,或搁头于脊背小憩。在下雨的日子里它们像一位威猛的卫士,在小院的雨中昂然迈步,并伴有高亢的“嘎哦、嘎哦”声,寂寥的院落终日充满着生机。
  那只母鹅差不多每三天下一个蛋,但鹅蛋大极了,比四个鸡蛋还要大呢!姥下的鹅蛋大多用来换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偶尔母亲也会给我们炒了解馋。鹅蛋虽然没有鸡蛋好吃,甚至有些腥,但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吃上一次鹅蛋也算过次大年了。然而,有一次我的小学同桌,给了我一手巾兜捡拾的青苹果蛋蛋,母亲就慷慨地拿出四枚大鹅蛋作为回赠。
  那只公鹅费粮草又不下蛋,在外工作的父亲回到家总是说杀掉它算了。母亲说,单留一只母鹅挺可怜的。奶奶却说,没有公鹅,母鹅姥的蛋孵不出小鹅!于是,两只大白鹅一直成双成对地生活了三四年吧。
  然而,一个深冬的夜间,我家的两只大白鹅被什么东西叼走了。院墙外石壁上留下了一道殷红殷红的血印子,我是亲眼看到了的。奶奶说是黄鼠狼叼走了。母亲却说:“黄鼠狼怎么能一次叼走两只大白鹅呢?一定是贼人偷走了,那血印子是贼人故意留下的!”
  之后,那浓浓的血印子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直到今天。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两个姑娘正在揉月琴的肚子。一左一右,身体前倾,像揉一大盆面。  与月琴肥硕的身躯相比,两个姑娘显得过于瘦小。四条纤细的胳膊,带动四只小巧的手,似在广阔的草原上,怯生生地艰难跋涉的四只小鹿。两个小姑娘很卖力,一点儿不马虎,每一下都揉到家,只一会儿,她们俩已气喘吁吁,額头汗津津的,头发贴在红扑扑的脸上。月琴龇牙咧嘴的。小胳膊细是细了点儿,劲头却不小,按摩床咯吱咯吱呻吟。  怎么跟揉面似的?月琴想起了车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在湘南农村拜年走亲戚流行送腊肉和糍粑。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烟熏腊肉和糍粑,自家吃得比较节省,要省下来一些留到正月里走亲戚拜年送礼用。特别是城里的亲戚,因为条件受限,不可能制作腊肉和糍粑,所以将农村亲戚送来的臘肉和糍粑当贵重礼品来看待。但是,我家一位在县城的远房亲戚却叫我父母来拜年时不再送腊肉和糍粑,只送晒干的稻草。  稻草在农村极为普通,到处都有,水稻收割之后,村庄便是稻草的世界:空
期刊
草木  草木,是尘世的灵魂,也是点染大地生命的绿。  清晨,第一缕阳光从窗外照射过来,甜润的空气中便有草木的芬芳。小时候,我从不赖床,和邻居的孩子早早相邀去草地玩耍。别说小小的我们,在树木、花草间,每一个人都是真正的“小主人”,无论是展臂飞扬,还是满地滚爬,碧绿的草地任我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能感受到它的给予,鼻尖上、眼眉间、耳壁内、嘴唇中……瞬间,大脑会发出无比幸福快乐的指令,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
期刊
索面,用手工拉成晾干的素面,也叫纱面。  浙江省瑞安市平阳坑镇南山村是闻名遐迩的“索面村”,南山索面,原材料只用精白麦粉、盐、山泉水,经过和面、揉面、搓面、盘面、拉面等手工程序,将浑圆的面团变成一根根约3米长的细丝晾晒,待干到一定程度后理成线绞状,置于铺有薄膜竹筐中运输销售。这里的传统手工制面手艺已传承300多年,年产索面约500吨,远销东南亚、欧盟、港澳台等地区。  南山村民把索面做成了一道风景
期刊
北方人嗜酸,南方人爱甜,肉羹里都放糖。汪曾祺老先生说:“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肉包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饭菜里都放糖,虽然味道欠佳,但甜到了骨子里。  我虽北方人,但却嗜甜如命。有人说,喜酸者往往五大三粗,刚强勇敢;爱甜者娇小玲珑,温婉恬静。不尽然,我把甜食吃得昏天黑地,却是黑不溜秋、毛手毛脚的山东大汉。  小时候,日子穷,哪里有糖吃。人世间全是苦味儿。但穷日
期刊
桃花小学校外左侧一百米处的地方,有一棵高大的四眼狗树,它东不长,西不长,偏偏长在桃花龙洞出水口的头上,能遮天蔽日,过路的人总喜欢在那里歇脚。龙洞的水,冬暖夏凉,清澈甘洌。  我们上学放学都得经过那里。这棵树究竟多大年岁了,不知道,也未曾考究过。每次我们经过,都要在此逗留一番,感觉那就是我们的家。  夏末秋初,是它生命中最完美的光景,阳光复照其上,叶茂枝劲,果子密密麻麻地挂在树梢上,枣子一般大小,一
期刊
从老家回来,车从河谷爬到山顶,来到一个叫海那的村庄。一阵凉风袭来,吹干了背上的汗,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海那跟海没半点关系,这里跟云南高原其他地方一样,干旱少雨,弥漫眼底的是红土、森林、草地和大片大片在风中摇曳的洋芋花。  路边有几个卖菌的孩子,争抢着向车跑过来,一迭声地叫:“卖菌了,卖菌了,最好最新鲜的青头菌!”我们把车停下,一个皮肤黑里透红的小男孩提着两小篮菌奔到车门前,把篮子伸到我眼前,说:“
期刊
在恋爱成家之前,我完全是个酒桌上的局外人。直到我有了女朋友,情况才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  那天是个下午,经双方大人同意,我平生第一次诚惶诚恐地上门去拜访未来的岳父母大人。一脚刚跨进门,女朋友家的三亲六戚该来的都来了,屋里大人小孩挤挤挨挨的一屋子,一屋子的稀奇和好奇顿时向我包圍过来,让我有些应接不暇。  过了一会儿,我被女朋友全家推拥着,坐到早为我备好的一桌酒席上。咋一不小心我就成了座上宾,成了她家
期刊
我8岁那年的夏天,早晨醒来,我忽然感觉有腿大腿弯处不能伸直,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最后竟然卧床不起。  于是,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求医之旅。  几乎跑遍了当地的医院。有人说某某地方专治疑难杂症,父亲一听二话不说,拉起平板车就匆匆出门了。  父亲拉车上坡,我趴在车子上,一只手抱着不能伸直的右腿。我看到父亲沉下肩膀,弓着身使劲地拉着车把手。我清楚地记得,父亲穿着一件短袖白府绸衬衫,背部已经湿透,湿了又干的
期刊
桃花妖冶,热情浓烈。桃花是胭脂,把小村庄春天的双颊擦得像新嫁娘。  可我们村子里的那些人,都不喜欢桃花。彼时的人们,似乎被清贫和劳累压榨得只剩下一层干瘪的食欲了,像耕田犁地后瘦骨嶙峋的老牛,只想着让饥寒能安静,别喧闹,人是一盘磨,睡着了不渴也不饿。桃花却开得像抱香的美人,在村里和没眼色的风一起,荡来荡去,晃得人心烦。饱暖思淫欲,秀色不可餐,那点儿欲望饿瘪了!哪有白馒头来得实在,又软又香。  桃花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