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教学需要师、生、文本三方的激情共鸣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情感活动与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的碰撞过程。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四个因素构成。所谓情感活动与交流,就是指作家的创作之情、教师的教学之情和学生的学习之情三者相互沟通,呈现出一个强烈的情感共鸣的状态。这种共鸣一旦出现,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教学之中,课堂上或表现为气氛活跃,议论纷纷;或表现为鸦雀无声,屏息凝神。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达到了最佳状态。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达到这种状态,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文教材的内容看,新课程语文教材包含了比旧教材更加丰富的内容,选取的课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再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方面看,他们对教师按部就班的繁琐讲解往往感到厌烦,吸引他们的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充满理趣的议论、有血有肉的人物、波澜起伏的情节。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最易触动情感的地方,激其情、奋其志、引其思,从而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二、激情共鸣需要营造动情之“场”
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才能使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联系一些著名教师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首先要营造一个动情之“场”。
这里的“场”,指的是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良好的课堂心态以及课堂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状态,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学生思维活跃,师生合作默契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和顾虑,心情舒畅自由,能高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和情感沟通。师生、生生与课文作者共处于这个“场”之中,和谐互动,共同成长。一些著名特级教师都是十分善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北京八十中学特级教师宁鸿彬对学生提出“三个不迷信”,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个欢迎”,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欢迎发表独立见解;“三个允许”,即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因此,课堂上他的学生思维极为活跃,师生感情和谐、融洽。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注重多向交流。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多向交流,就必须将全员教学、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
在全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怡人心境、动人心魄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感知教材,获得新知;提供读、写、听、说、思的时间,以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小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不但要注重自己与学习小组及其成员的交流与讨论,也要注重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在交流与讨论中,教师重在问题的发现、收集、归纳与解决。
在个别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交往中,可以发现学生知识的不足和认识问题上的缺陷,以便因材施教。
三、激情共鸣需要选准动情之“点”
据统计,中小学语文教材有90%以上的课文表现了自然景色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形象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为教师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使学生“披文以入情”,从而受到感染,与之共鸣。那么,动情之“点”选在何处,才能起到激情的作用呢?
1. 选在高潮处。高潮是叙事性作品中基本矛盾冲突发展到最紧张、最尖锐的阶段,也是人物情感和性格表现得最淋漓尽致之时,因此,把动情之点选在作品的高潮处,最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2. 选在点睛处。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里所讲的“居要”之“片言”,即文章的画龙点睛之处,亦即今之所谓“文眼”。由于文眼是体现全篇主旨和意境的警策之言,所以,抓住它来激情是非常有效的。我在教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一文时,抓住了开篇句:“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一句中的“梦”字,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作者说自己“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梦”比喻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梦”?作者说这些梦“大半忘却了”,“又不能全忘却”,各指什么?从这些“梦”中可以看出鲁迅什么精神?在以上围绕“梦”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讨论中,学生可以深刻地感悟到,虽然作者的美好理想未能实现,梦“大半忘却了”,但他不断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伟大精神却始终没有丢弃,这种精神一直贯穿于他整个生活经历之中,成为他奋起“呐喊”的强大力量,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3. 选在有疑处。思源于疑,疑引人思,有了疑问,思维活动才能不断进行,情感才能不断被激发。我在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有个学生提出,文中为什么三次写到“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样写,是否前后矛盾?针对学生的疑问,我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每次“有话可说”和“无话可说”的具体情形和心境;再将几次写到的“有话可说”与“无话可说”加以概括和比较。经过点拨,学生很快体会了作者这种貌似矛盾心境的剖白,从而与作品产生了情感共鸣。
4. 选在无疑处。南宋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宋代张载也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语文教材中,有好多地方看似浅显,以为明白了,其实不然。如果细细揣摩,将会品味出其中的深意和妙处,从而受到感染。如鲁迅先生的《自传》一文中写到作者经历中的两次“变计”,原文是这样写的:“不久,分在管轮班,我想,那就上不了舱面了,便走出,又去了矿路学堂,在那里毕业,被送往日本留学。但我又变计,改而学医,学了两年,又变计,要弄文学了。”这段文字明白如话,一读即懂,可说是“无疑处”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在这“无疑处”抓住“变计”一词,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鲁迅为什么两次“变计”?从两次“变计”的原因中,可以看出鲁迅的学习动机是什么?经过引导和讨论,学生便能从鲁迅求学中的两次“变计”中进一步理解鲁迅忧国忧民、不断求索的伟大情怀。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情感活动与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的碰撞过程。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四个因素构成。所谓情感活动与交流,就是指作家的创作之情、教师的教学之情和学生的学习之情三者相互沟通,呈现出一个强烈的情感共鸣的状态。这种共鸣一旦出现,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教学之中,课堂上或表现为气氛活跃,议论纷纷;或表现为鸦雀无声,屏息凝神。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达到了最佳状态。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达到这种状态,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文教材的内容看,新课程语文教材包含了比旧教材更加丰富的内容,选取的课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再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方面看,他们对教师按部就班的繁琐讲解往往感到厌烦,吸引他们的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充满理趣的议论、有血有肉的人物、波澜起伏的情节。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最易触动情感的地方,激其情、奋其志、引其思,从而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二、激情共鸣需要营造动情之“场”
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做,才能使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联系一些著名教师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首先要营造一个动情之“场”。
这里的“场”,指的是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良好的课堂心态以及课堂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状态,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学生思维活跃,师生合作默契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和顾虑,心情舒畅自由,能高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和情感沟通。师生、生生与课文作者共处于这个“场”之中,和谐互动,共同成长。一些著名特级教师都是十分善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北京八十中学特级教师宁鸿彬对学生提出“三个不迷信”,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个欢迎”,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欢迎发表独立见解;“三个允许”,即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因此,课堂上他的学生思维极为活跃,师生感情和谐、融洽。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注重多向交流。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多向交流,就必须将全员教学、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
在全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怡人心境、动人心魄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感知教材,获得新知;提供读、写、听、说、思的时间,以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小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不但要注重自己与学习小组及其成员的交流与讨论,也要注重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在交流与讨论中,教师重在问题的发现、收集、归纳与解决。
在个别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交往中,可以发现学生知识的不足和认识问题上的缺陷,以便因材施教。
三、激情共鸣需要选准动情之“点”
据统计,中小学语文教材有90%以上的课文表现了自然景色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形象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为教师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使学生“披文以入情”,从而受到感染,与之共鸣。那么,动情之“点”选在何处,才能起到激情的作用呢?
1. 选在高潮处。高潮是叙事性作品中基本矛盾冲突发展到最紧张、最尖锐的阶段,也是人物情感和性格表现得最淋漓尽致之时,因此,把动情之点选在作品的高潮处,最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2. 选在点睛处。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里所讲的“居要”之“片言”,即文章的画龙点睛之处,亦即今之所谓“文眼”。由于文眼是体现全篇主旨和意境的警策之言,所以,抓住它来激情是非常有效的。我在教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一文时,抓住了开篇句:“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一句中的“梦”字,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作者说自己“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梦”比喻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梦”?作者说这些梦“大半忘却了”,“又不能全忘却”,各指什么?从这些“梦”中可以看出鲁迅什么精神?在以上围绕“梦”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讨论中,学生可以深刻地感悟到,虽然作者的美好理想未能实现,梦“大半忘却了”,但他不断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伟大精神却始终没有丢弃,这种精神一直贯穿于他整个生活经历之中,成为他奋起“呐喊”的强大力量,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3. 选在有疑处。思源于疑,疑引人思,有了疑问,思维活动才能不断进行,情感才能不断被激发。我在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有个学生提出,文中为什么三次写到“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样写,是否前后矛盾?针对学生的疑问,我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每次“有话可说”和“无话可说”的具体情形和心境;再将几次写到的“有话可说”与“无话可说”加以概括和比较。经过点拨,学生很快体会了作者这种貌似矛盾心境的剖白,从而与作品产生了情感共鸣。
4. 选在无疑处。南宋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宋代张载也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语文教材中,有好多地方看似浅显,以为明白了,其实不然。如果细细揣摩,将会品味出其中的深意和妙处,从而受到感染。如鲁迅先生的《自传》一文中写到作者经历中的两次“变计”,原文是这样写的:“不久,分在管轮班,我想,那就上不了舱面了,便走出,又去了矿路学堂,在那里毕业,被送往日本留学。但我又变计,改而学医,学了两年,又变计,要弄文学了。”这段文字明白如话,一读即懂,可说是“无疑处”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在这“无疑处”抓住“变计”一词,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鲁迅为什么两次“变计”?从两次“变计”的原因中,可以看出鲁迅的学习动机是什么?经过引导和讨论,学生便能从鲁迅求学中的两次“变计”中进一步理解鲁迅忧国忧民、不断求索的伟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