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人与地学本体的人-地-GIS关系讨论

来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被引量 : 29次 | 上传用户:cny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地-GIS”关系是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传统的人-地-GIS双向联系模型正在向以地学本体为核心的本体中心模型演化。通过主体人与客体人的区分,探讨两者在“人-地-GIS”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人-地、地-GIS与人-GIS的相关关系。通过地学本体与本体论的分析,讨论地学本体与科学本体、哲学本体论之间的关系,分析地学本体与类、元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构建以地学本体为核心的“人-地-GIS”关系新模型,该模型整体上分为认知与再现两部分,由核心的本体模型及人的认知层、GIS的模型层与“地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生态建筑的背景、特性,分析了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实例介绍了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和实施措施.
正近几年,三亚市林业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建设和花卉产业发展,林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了解,"十
根据降香黄檀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仙游县的生态环境条件对其进行引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在仙游县四旁和低山(海拔高200m~300m)引种生长表现正常,造林成活率迭98%以上,8个月
结合OGC WPS开放标准规范和分布式检索技术,提出基于OGC WPS构建遥感图像分布式检索系统的方法。采用Z39.50通用检索表达式的扩展模式,避免了遥感图像编目数据库与检索系统的紧密耦合;采用HTTP/XML定义检索网关和资源节点之间的WPS接口,实现了编目资源节点到网关的动态接入与移出机制。最后运用开放源代码GIS技术开发了一个原型演示系统,试验证明上述方法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