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逆向教学设计的提出,产生了一种与传统教学大不相同的教学模式,它基于教学成果和学生的理解度进行教师的教学设计。文章以部编版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热爱祖国”为例,以逆向教学设计为核心,以教学终点为起点,针对学习成果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展开论述,目的在提高学生的素养,以及逆向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案例和帮助。
关键词:理解;逆向教学设计;单元整合设计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而把自己当作教学的主体,进行教材的研读刨析,侧重点在于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使得教师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却导致了大部分教师陷入了一个疑虑:学生理解了吗?学生有学到哪些知识?怎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到达更高的阶梯?基于这些疑问,采取逆向教学设计,可以有效率地解决问题,收获更好的成果。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逆转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再以此为依据再把各种教学资源和内容加以整合,找出证明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证据,规整出各种学习活动或教学活动。
二、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
逆向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之前必须事先思考学生达到的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1]。而,逆向教学设计不单单是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它具有具体可实施的操作路径,可以概括为:确定教师的预期教学成果,确定适合的判断教学的评估证据,规整出学习活动和教学方式。理论付诸实践才更具有意义,本部分将以部编版语文课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热爱祖国”单元为实例进行解读。
对第四单元进行整合过后,笔者发现编者选取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镇》、《美丽的小兴安岭》等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作为教学内容。因此,本单元的课文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共性,可作为一个为整体。
(一)确定预期结果
阶段一应该包括: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即学生学习成果,确定单元主题,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解、掌握和迁移,最后,设计好的问题才是帮助学生理解的关键。
1.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
李老师在《单元教学探索——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學设计案例》一书中指出:学习结果的确定不是依据教材,而是依据“既定目标”,这里的“既定目标”应包括教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识记生字词、理解掌握文中重点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对课文进行简要的复述;使学生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和理解爱国这一复杂的情感;能够有感情朗诵课文;能够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写作。
2.单元主题
对单元课文进行系统性整合后可以确定本单元教学主题为爱国。
3.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课标要求的生字词;了解作者的生平;背诵和默写课文的相关段落;查找、整合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4.预计可迁移的内容
可以将课本中学到的生字词进行熟练的运用;可以根据学到的情感和收集到的资料写出一篇以爱国情感为基调的作文;能够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写下来,形成一篇简短的读书笔记。
5.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爱国;课本中的人物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感的;文章采取了何种的写作手法。
(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第二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师确定一些表现性行为来作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标准。教师根据这些表现来确定自己的授课方式和思考到底如何进行教学,而不是简单的像传统模式一样,讲完教案内容就算完成任务。
1.表现型证据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熟练地听写生字词;学生能够正确解释老师提出来的词语意思;学生能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复述;学生能够完整写下自己的感想形成一篇结构合理的读书笔记;学生能够将自己收集到的与爱国有关的资料,如诗歌、名言警句、故事等制作成手抄报;能够以“爱国”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其它证据
学生能够在进行在老师布置的本单元相关知识的课堂测验的时候,达到百分之80%的完成率;能够完成课下布置的作业,并及时上交。
3.学生自我评估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看到的、获得的信息不一定是完全准确和完整的,因此,教师应该依据实际情形,让学生进行自我的评价和估判。如,小组内进行互相评价并收取反馈和学生在日记中进行自我反思等。
(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进行以上步骤后,最重要的步骤是教师应当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实现预期的教学成果以及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将继续基于“热爱祖国”单元举例提出部分实际可运行的措施。
首先,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在课堂上展示。如,教师可以请学生观看一些学生的手抄报并请作者解说自己的想法创意。其次,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情景创建让学生对角色拥有沉浸式的体验。可以采取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引领学生理解国家与个人,激发爱国热情,涵养家国情怀[2]。最后,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时地抛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考。
三、结束语。
逆向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可以参考的教学方式,它跳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可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使教师的课堂授课收获更好的成果。因此,值得教师去探讨研究,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赵永芝.追求理解的小学语文逆向教学设计——以"热爱祖国"单元整合设计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000(006):P.20-23.
[2]唐隽菁.向标而学:返校班会第一课逆向教学设计--以"我爱我的国"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0,000(003):P.48-50.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学校 广东 佛山 528322)
关键词:理解;逆向教学设计;单元整合设计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不考虑学生的理解,而把自己当作教学的主体,进行教材的研读刨析,侧重点在于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使得教师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却导致了大部分教师陷入了一个疑虑:学生理解了吗?学生有学到哪些知识?怎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到达更高的阶梯?基于这些疑问,采取逆向教学设计,可以有效率地解决问题,收获更好的成果。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逆转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再以此为依据再把各种教学资源和内容加以整合,找出证明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证据,规整出各种学习活动或教学活动。
二、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
逆向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之前必须事先思考学生达到的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1]。而,逆向教学设计不单单是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它具有具体可实施的操作路径,可以概括为:确定教师的预期教学成果,确定适合的判断教学的评估证据,规整出学习活动和教学方式。理论付诸实践才更具有意义,本部分将以部编版语文课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热爱祖国”单元为实例进行解读。
对第四单元进行整合过后,笔者发现编者选取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镇》、《美丽的小兴安岭》等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作为教学内容。因此,本单元的课文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共性,可作为一个为整体。
(一)确定预期结果
阶段一应该包括: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即学生学习成果,确定单元主题,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解、掌握和迁移,最后,设计好的问题才是帮助学生理解的关键。
1.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
李老师在《单元教学探索——基于理解的逆向教學设计案例》一书中指出:学习结果的确定不是依据教材,而是依据“既定目标”,这里的“既定目标”应包括教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识记生字词、理解掌握文中重点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对课文进行简要的复述;使学生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和理解爱国这一复杂的情感;能够有感情朗诵课文;能够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写作。
2.单元主题
对单元课文进行系统性整合后可以确定本单元教学主题为爱国。
3.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课标要求的生字词;了解作者的生平;背诵和默写课文的相关段落;查找、整合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4.预计可迁移的内容
可以将课本中学到的生字词进行熟练的运用;可以根据学到的情感和收集到的资料写出一篇以爱国情感为基调的作文;能够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写下来,形成一篇简短的读书笔记。
5.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爱国;课本中的人物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感的;文章采取了何种的写作手法。
(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第二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成果,以及教师确定一些表现性行为来作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标准。教师根据这些表现来确定自己的授课方式和思考到底如何进行教学,而不是简单的像传统模式一样,讲完教案内容就算完成任务。
1.表现型证据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熟练地听写生字词;学生能够正确解释老师提出来的词语意思;学生能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复述;学生能够完整写下自己的感想形成一篇结构合理的读书笔记;学生能够将自己收集到的与爱国有关的资料,如诗歌、名言警句、故事等制作成手抄报;能够以“爱国”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其它证据
学生能够在进行在老师布置的本单元相关知识的课堂测验的时候,达到百分之80%的完成率;能够完成课下布置的作业,并及时上交。
3.学生自我评估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看到的、获得的信息不一定是完全准确和完整的,因此,教师应该依据实际情形,让学生进行自我的评价和估判。如,小组内进行互相评价并收取反馈和学生在日记中进行自我反思等。
(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进行以上步骤后,最重要的步骤是教师应当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实现预期的教学成果以及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笔者将继续基于“热爱祖国”单元举例提出部分实际可运行的措施。
首先,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在课堂上展示。如,教师可以请学生观看一些学生的手抄报并请作者解说自己的想法创意。其次,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情景创建让学生对角色拥有沉浸式的体验。可以采取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引领学生理解国家与个人,激发爱国热情,涵养家国情怀[2]。最后,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时地抛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考。
三、结束语。
逆向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可以参考的教学方式,它跳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可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使教师的课堂授课收获更好的成果。因此,值得教师去探讨研究,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赵永芝.追求理解的小学语文逆向教学设计——以"热爱祖国"单元整合设计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000(006):P.20-23.
[2]唐隽菁.向标而学:返校班会第一课逆向教学设计--以"我爱我的国"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0,000(003):P.48-50.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学校 广东 佛山 52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