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倦怠成为我国普遍性的职业问题,乡镇公务员长期处于基层一线,工作重,压力大,其职业倦怠主要是由内在激励的不足导致。本文基于ERG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导致了职业倦怠的发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诱发因素的复杂性意味着化解职业倦怠不能依靠单个力量,需要组织、个人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因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对其表现出的职业倦怠应该避免职业标签化的思考。
关键词: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ERG理论一、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涵义、现状
(一)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涵义。乡镇公务员职业是指乡镇公务员长期处于基层工作中产生的一种疲惫、丧失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而厌倦的心理症状。出现这种心理反应现象不仅与公务员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兴趣有关而且与外部资源有密切的关系。
Freudenberger将倦怠引入临床心理学,首次提出了“工作倦怠”的概念。他认为当工作者的能力与工作需求过度的不匹配时,这种状态长时间存在且得不到有效缓解时,会导致工作者的情绪衰竭、精疲力尽,职业倦怠现象便产生了。之后Maslach提出了著名的“三维度理论模型”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低。目前国外的研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模式,主要从公职人员及其工作的匹配性的角度研究如何规避职业倦怠;国内学者主要工作角、组织环境、个体特征等方面研究职业倦怠问题。
(二)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从2004年开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了4次《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均显示,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指数明显高于其他职业。其中2004年职业倦怠指数为54.88%,高居榜首。
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所郑健君博士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79.89%的基层公务员存在有轻度工作倦怠现象,6.4%的基层公务员变现出重度工作倦怠。这个对10个省份的2482人次的基层公务员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揭示了职业倦怠正成为基层公务员的一大困扰[1]。
201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通过对30个省市自治区2015名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公务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县乡单位的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省市等单位的公务员,乡镇级别的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感更高,且心理健康水平偏低[2]。
二、基于ERG理论视角的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比例偏高,这关系着政府的管理和组织问题,成为社会和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实现各种目标的关键因素,任何组织的管理都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才能实现组织的和谐发展。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激励不足,对当前的工作得过且过,失去工作动力所导致的。即乡镇公务员自身的成长发展的需得不到满足。
ERG理论是由美国的克雷顿·奥尔德弗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他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关系到人的生存。相互关系的需要是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成长发展的需要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这种需求通过创造性的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 、完成挑战性的工作得到满足[3]。基于这一理论,本文认为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工作负荷大,工资福利待遇偏低。乡镇公务员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需要直接面对普通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纠纷矛盾。他们不仅要落实执行上级的工作和政策,而且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协调好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农民群众对于上级的很多政策不懂且不理解,需要公务员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普及政策方面的知识,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这些工作的内容大部分是单调而又繁琐的,长期积累后或导致他们积极性不高,丧失为群众服务的热情。
(二)工作环境差,人际关系的需要得不到有效的实现。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场所主要集中在农村乡镇,工作环境和办公设备是各级公务员中最差的。工作人员比较少,人际交往的圈子小,对象单一,纵向和横向的交往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基本的人际交往的需要。心理期望与现实落差较大,各种压力得不到有效的释放。从而引发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激励机制匮乏,发展的空间狭小,晋升困难。职业发展压力是诱发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最重要的因素,但由于机构规格和职位数量的限制,绝大多数的乡镇基层公务员无法得到晋升,几十年,二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只能待在一个岗位上走完自己的仕途。晋升的有限性和公务员内在成长发展需要的矛盾,很容易产生工作挫败感,缺少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工作动力,导致职业倦怠感增强。
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培训机会比较少,缺乏新思想的冲击和新专业知识的补充,没有明确的个人职业规划和工作目标,导致乡镇公务员长期安于现状,无法实现个人自身的发展。
三、缓解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诸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因此,解决方案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综合组织、社会和个人的力量合力解决问题。从制度设计、组织管理和个人方面进行全盘考虑。
(一)制定科学的工资晋升标准,打破与级别挂钩的工资增长制度。提高乡镇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津贴补助制度;将乡镇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同工作绩效相结合,设定不同的绩效级别工资,划定一个可浮动的范围,根据其工作表现,决定收入;根据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年限提高工资级别。
(二)加大对乡镇办公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工作和人际环境。乡镇政府没有独立的财政权,对于设施的改善没有资金支持,因此需要县级政府加大投资的力度支持办公设施的改进和升级。乡镇公务员可以在不同乡镇,不同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拓宽乡镇公务员的视野,改善纵向和横向人际关系的发展,促成其人积极关系效能的满足。
(三)拓宽乡镇公务员的晋升渠道,增减晋升的机会。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尽量增加乡镇公务员每一职务对应的级别;打破逐级晋升的限制,对于优秀的人员,可以实行跳级晋升的办法激励乡镇公务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和工作积极性;公开选拔,完善岗位竞争机制,采用竞争性考试和360度多方位的绩效考核方法,考核优秀者可以有自动取得晋升的资格。促使乡镇公务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对乡镇公务员针对性的培训。要加强乡镇公务员职业道德和心理方面的培训,在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其心理的调试力;可以通过岗位轮换和交流,促进人与职位的匹配程度,促使乡镇公务员有不同的学习机会,提高工作技能。通过培训增强乡镇公务员的责任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以此,来化解职业倦怠的程度。
四、结束语
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基层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其关键作用不言而喻。通过采取各项措施来缓解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正确的对待工作问题和压力。心理健康不仅是公务员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县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职业倦怠成为基层公务员一大困扰 是什么造成了橡皮人.2013年02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2/28/c_114837970.htm
[2]职业倦怠成为基层公务员一大困扰 是什么造成了橡皮人.2013年02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2/28/c_114837970.htm
[3]宋志鹏.张兆局.ERG理论研究[J].现代商业2009(3):88-89
关键词: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ERG理论一、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涵义、现状
(一)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涵义。乡镇公务员职业是指乡镇公务员长期处于基层工作中产生的一种疲惫、丧失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而厌倦的心理症状。出现这种心理反应现象不仅与公务员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兴趣有关而且与外部资源有密切的关系。
Freudenberger将倦怠引入临床心理学,首次提出了“工作倦怠”的概念。他认为当工作者的能力与工作需求过度的不匹配时,这种状态长时间存在且得不到有效缓解时,会导致工作者的情绪衰竭、精疲力尽,职业倦怠现象便产生了。之后Maslach提出了著名的“三维度理论模型”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低。目前国外的研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模式,主要从公职人员及其工作的匹配性的角度研究如何规避职业倦怠;国内学者主要工作角、组织环境、个体特征等方面研究职业倦怠问题。
(二)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从2004年开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了4次《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均显示,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指数明显高于其他职业。其中2004年职业倦怠指数为54.88%,高居榜首。
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所郑健君博士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79.89%的基层公务员存在有轻度工作倦怠现象,6.4%的基层公务员变现出重度工作倦怠。这个对10个省份的2482人次的基层公务员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揭示了职业倦怠正成为基层公务员的一大困扰[1]。
201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通过对30个省市自治区2015名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公务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县乡单位的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省市等单位的公务员,乡镇级别的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感更高,且心理健康水平偏低[2]。
二、基于ERG理论视角的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比例偏高,这关系着政府的管理和组织问题,成为社会和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实现各种目标的关键因素,任何组织的管理都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才能实现组织的和谐发展。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激励不足,对当前的工作得过且过,失去工作动力所导致的。即乡镇公务员自身的成长发展的需得不到满足。
ERG理论是由美国的克雷顿·奥尔德弗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他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关系到人的生存。相互关系的需要是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成长发展的需要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这种需求通过创造性的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 、完成挑战性的工作得到满足[3]。基于这一理论,本文认为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工作负荷大,工资福利待遇偏低。乡镇公务员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需要直接面对普通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纠纷矛盾。他们不仅要落实执行上级的工作和政策,而且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协调好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农民群众对于上级的很多政策不懂且不理解,需要公务员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普及政策方面的知识,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这些工作的内容大部分是单调而又繁琐的,长期积累后或导致他们积极性不高,丧失为群众服务的热情。
(二)工作环境差,人际关系的需要得不到有效的实现。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场所主要集中在农村乡镇,工作环境和办公设备是各级公务员中最差的。工作人员比较少,人际交往的圈子小,对象单一,纵向和横向的交往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基本的人际交往的需要。心理期望与现实落差较大,各种压力得不到有效的释放。从而引发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激励机制匮乏,发展的空间狭小,晋升困难。职业发展压力是诱发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最重要的因素,但由于机构规格和职位数量的限制,绝大多数的乡镇基层公务员无法得到晋升,几十年,二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只能待在一个岗位上走完自己的仕途。晋升的有限性和公务员内在成长发展需要的矛盾,很容易产生工作挫败感,缺少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工作动力,导致职业倦怠感增强。
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培训机会比较少,缺乏新思想的冲击和新专业知识的补充,没有明确的个人职业规划和工作目标,导致乡镇公务员长期安于现状,无法实现个人自身的发展。
三、缓解乡镇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诸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因此,解决方案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综合组织、社会和个人的力量合力解决问题。从制度设计、组织管理和个人方面进行全盘考虑。
(一)制定科学的工资晋升标准,打破与级别挂钩的工资增长制度。提高乡镇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津贴补助制度;将乡镇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同工作绩效相结合,设定不同的绩效级别工资,划定一个可浮动的范围,根据其工作表现,决定收入;根据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年限提高工资级别。
(二)加大对乡镇办公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工作和人际环境。乡镇政府没有独立的财政权,对于设施的改善没有资金支持,因此需要县级政府加大投资的力度支持办公设施的改进和升级。乡镇公务员可以在不同乡镇,不同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拓宽乡镇公务员的视野,改善纵向和横向人际关系的发展,促成其人积极关系效能的满足。
(三)拓宽乡镇公务员的晋升渠道,增减晋升的机会。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尽量增加乡镇公务员每一职务对应的级别;打破逐级晋升的限制,对于优秀的人员,可以实行跳级晋升的办法激励乡镇公务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和工作积极性;公开选拔,完善岗位竞争机制,采用竞争性考试和360度多方位的绩效考核方法,考核优秀者可以有自动取得晋升的资格。促使乡镇公务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对乡镇公务员针对性的培训。要加强乡镇公务员职业道德和心理方面的培训,在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其心理的调试力;可以通过岗位轮换和交流,促进人与职位的匹配程度,促使乡镇公务员有不同的学习机会,提高工作技能。通过培训增强乡镇公务员的责任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以此,来化解职业倦怠的程度。
四、结束语
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基层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其关键作用不言而喻。通过采取各项措施来缓解乡镇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正确的对待工作问题和压力。心理健康不仅是公务员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县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职业倦怠成为基层公务员一大困扰 是什么造成了橡皮人.2013年02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2/28/c_114837970.htm
[2]职业倦怠成为基层公务员一大困扰 是什么造成了橡皮人.2013年02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2/28/c_114837970.htm
[3]宋志鹏.张兆局.ERG理论研究[J].现代商业2009(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