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地处兰州市郊县,虽说处在县城,但学校百分之七十二的学生直接来自农村,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由于受经济条件、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家庭文化较单一,学生生活单调贫乏,见识浅陋,所以作文内容空洞,语言乏味。再加上我校是大班额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及作文批改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困难。怎么改善作文教学中的这些不利因素呢?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充分发挥农村优势,善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与认识生活的能力,他们同样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来。
一、利用现有资源,积累作文素材
较之城市中的孩子,农村的孩子与大自然更为亲近,更容易在大自然中受到陶冶,增长见识。郁郁青青的山林、汨汨流淌的小溪、落日炊烟、通幽曲径……大自然中的一切是多么丰富的作文材料呀!然而我们的学生对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却不知观察,不会捕捉、不会收集,作文时胡编滥造,缺乏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恰当地把学生作文的目光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加工成作文素材,诉诸于笔端。
二、培养兴趣,明确目的
作文是语文的“半边天”,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文分数的优劣。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谈“文”色变,他们写文时,常常搜索枯肠,胡编乱造,敷衍完篇,应付了事,毫无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性。针对此现状,我在每接一个新班级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培养。首先是给他们诵读名家名篇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然后诵读我收集的以前带过的学生的文章,让学生明白文学创作并非可望而不可即,从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其次,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感兴趣的作为写作题材,巧妙命题。例如学生入学伊始,便以《踏入高中大门,我浮想联翩》《语文老师我想对你说》等为题,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写的文章大多真挚感人。再者,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表扬语,要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增进学生写作的“内驱力”。第四,要明确写作目的。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明白作文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日后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心理上重视,态度上端正,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随笔与作文相结合,注重写作练习
我把“随笔与作文相结合”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付诸教学之中。为此,要求学生准备8开白纸本,自己设计漂亮的封面并起富有意义的名称,每周写500字的随笔,两周写一篇作文。为了使学生思想活跃,文路畅通,取材广泛,能保持高昂的写作兴趣而不感到厌倦,我坚持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讲一些名人故事及社会新闻等,让他们积累作文素材,并择优在教室张贴学生习作,适时鼓励学生参加作文竞赛。这些措施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班内形成人人爱好写作、人人参与写作的良好氛围。
四、扩大阅读面,提升语文素养,提高作文水平
如今,社会风气浮躁,外界诱惑太多,再加上高考压力很大,很多的学生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理科甚至英语上,真正能静下心来读语文书的学生并不多。胸无积累,自然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所以,我根据语文必修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要求,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从中汲取养料。还鼓励学生去学校阅览室借阅,或订阅诸如《读者》之类的杂志,欣赏美文,提升素养。同时发动学生把家中的一些书籍带来,相互交换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积累素材多了,作文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五、在自改自评中提高作文水平
我校是大班額教学,每班学生人数都在七十人左右,且受编制所限,教师缺额严重,语文学科尤其严重,很多语文老师都带三个班的课,我也不例外。如果每次作文老师要做到全批全改,显然比较困难,也会导致评语变成“三碗豆腐,豆腐三碗”,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训练学生在作文方面的自改自评能力,势在必行。首先教给学生修改方法,指出修改范围。教给学生用统一规定的修改符号,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按字、词、句、段、篇的顺序)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在原文上进行修改。一次突破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然后逐步加深难度,达到全面修改。着重让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入手。具体操作时,先将学生分组,选出一名组长。每组学生围圈坐,要求每名学生改两篇文章,写出评语并注明评改日期及评改人,然后由组长组织讨论,明确本次作文的优点及不足,指定一名同学写出评改总结(小组成员轮换写),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有时是本班的,有时是别班的)。通过修改文章,不仅使学生懂得了如何修改文章,而且更加明确了如何写文章,从而提高了写作的能力。评改的第二天,立即组织学生讲评。每组都由写评改总结的学生负责讲评,同组学生可补充,老师适时予以点评。在讲评的过程中,使学生再次明了作文的优缺点,下次作文时更加胸有成竹。
作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
一、利用现有资源,积累作文素材
较之城市中的孩子,农村的孩子与大自然更为亲近,更容易在大自然中受到陶冶,增长见识。郁郁青青的山林、汨汨流淌的小溪、落日炊烟、通幽曲径……大自然中的一切是多么丰富的作文材料呀!然而我们的学生对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却不知观察,不会捕捉、不会收集,作文时胡编滥造,缺乏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恰当地把学生作文的目光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加工成作文素材,诉诸于笔端。
二、培养兴趣,明确目的
作文是语文的“半边天”,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文分数的优劣。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谈“文”色变,他们写文时,常常搜索枯肠,胡编乱造,敷衍完篇,应付了事,毫无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性。针对此现状,我在每接一个新班级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培养。首先是给他们诵读名家名篇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然后诵读我收集的以前带过的学生的文章,让学生明白文学创作并非可望而不可即,从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其次,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感兴趣的作为写作题材,巧妙命题。例如学生入学伊始,便以《踏入高中大门,我浮想联翩》《语文老师我想对你说》等为题,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写的文章大多真挚感人。再者,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表扬语,要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增进学生写作的“内驱力”。第四,要明确写作目的。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明白作文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日后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心理上重视,态度上端正,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随笔与作文相结合,注重写作练习
我把“随笔与作文相结合”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付诸教学之中。为此,要求学生准备8开白纸本,自己设计漂亮的封面并起富有意义的名称,每周写500字的随笔,两周写一篇作文。为了使学生思想活跃,文路畅通,取材广泛,能保持高昂的写作兴趣而不感到厌倦,我坚持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讲一些名人故事及社会新闻等,让他们积累作文素材,并择优在教室张贴学生习作,适时鼓励学生参加作文竞赛。这些措施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班内形成人人爱好写作、人人参与写作的良好氛围。
四、扩大阅读面,提升语文素养,提高作文水平
如今,社会风气浮躁,外界诱惑太多,再加上高考压力很大,很多的学生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理科甚至英语上,真正能静下心来读语文书的学生并不多。胸无积累,自然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所以,我根据语文必修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要求,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从中汲取养料。还鼓励学生去学校阅览室借阅,或订阅诸如《读者》之类的杂志,欣赏美文,提升素养。同时发动学生把家中的一些书籍带来,相互交换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积累素材多了,作文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五、在自改自评中提高作文水平
我校是大班額教学,每班学生人数都在七十人左右,且受编制所限,教师缺额严重,语文学科尤其严重,很多语文老师都带三个班的课,我也不例外。如果每次作文老师要做到全批全改,显然比较困难,也会导致评语变成“三碗豆腐,豆腐三碗”,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训练学生在作文方面的自改自评能力,势在必行。首先教给学生修改方法,指出修改范围。教给学生用统一规定的修改符号,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按字、词、句、段、篇的顺序)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在原文上进行修改。一次突破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然后逐步加深难度,达到全面修改。着重让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入手。具体操作时,先将学生分组,选出一名组长。每组学生围圈坐,要求每名学生改两篇文章,写出评语并注明评改日期及评改人,然后由组长组织讨论,明确本次作文的优点及不足,指定一名同学写出评改总结(小组成员轮换写),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有时是本班的,有时是别班的)。通过修改文章,不仅使学生懂得了如何修改文章,而且更加明确了如何写文章,从而提高了写作的能力。评改的第二天,立即组织学生讲评。每组都由写评改总结的学生负责讲评,同组学生可补充,老师适时予以点评。在讲评的过程中,使学生再次明了作文的优缺点,下次作文时更加胸有成竹。
作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