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16日,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2017年年会暨澳门工程科技及管理科学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富豪酒店举行。促进会理事长张健中博士主持会议。
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会长李发伸教授在致辞中说,刘人怀院士是中国工程院为数不多的双学部院士,作为机械与运载学部的院士,他以板壳力学领域的建树著称,在工程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在上海大学、塈南大学等高校领导的岗位上任职20多年,为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研究成果,使暨南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强调务实、认真和严格,为造就高素质科技人才进行了不懈努力。
此次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的召开,将对国家未来需求和澳门未来发展相关课题进行交流讨论,深入研究刘人怀院士的学术管理和教育思想,努力使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在澳门发展中扮演新型“高端智库”的角色。
他衷心希望通过本次年会,产生一些促进澳门和内地,澳门和港台合作发展的最新成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我们的才智和力量。
暨南大学原校长,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刘人怀,澳门政策研究室首席顾问米健教授,兰州大学原校长、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会长李发伸教授,北京大学王敏中教授,上海大学李仁涵教授,美国硅谷创新创客联盟主席伍自強,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企事业部部长袁伟,澳门特别行政区科技委员会委员、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副理事长韩子天教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孙东川教授,澳门大学曾忠禄教授,澳门大学科技学院萧伟康教授,《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宋文芳,以及来自内地各高校的领导教授、博士,各企业界的领导120余人参加了大会。
在这次年会的学术报告中,不仅有科技管理的研究内容,如涉及雷达波、隐身技术与材料的新进展,人工智能,美丽中国社会管理,更有多项澳门研究的专题,内容涉及澳门的旅游产业、会展业、供水技术、民办高校发展等多个方面。以下为研讨会主题报告摘要。
2003年后,我兼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开始关注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2009年,又兼任广东省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在组织广东省垃圾分类活动中,深刻地认识到餐厨垃圾问题的严重性,故立即牵头组织了一个团队,包括环境生物工程管理、力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员,集中力量研究餐厨垃圾治理问题。
我国餐厨垃圾,按照城镇人口每人每天产生0.15kg餐厨垃圾计算,2016年,全国约为4347万吨,而且每年以10%的增量不断增长。如果再加上农村人口的厨余垃圾,总量还要增加近一倍。
餐廚垃圾成分复杂,其特点有七个:含水率高,可达75%~85%,不适合焚烧和填埋;富含油脂、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成分物质;盐分含量偏高,不适合直接生产肥料;偏酸性;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营养充分;存在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蝇。
餐厨垃圾的危害极大,这其中包括地沟油的危害:2016年,全国城镇共生产约283万吨地沟油。这种油脂含有砷、铅、黄曲霉素、笨比芘等毒素,其中的黄曲霉素是一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一旦食用地沟油,则会破坏人体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使人中毒、致癌。因此,只能把这种油脂用于作生物柴油,或用作精细化工产品,如肥皂、洗涤剂、环保增塑剂、高碳脂肪醇等。这是可再生资源。
用餐厨垃圾饲养动物的危害:人们常把餐厨垃圾直接用于饲养动物,餐厨垃圾含有大量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不仅使动物形成疫疾,还容易通过食物链和人畜接触感染人体,形成肝炎、禽流感、口蹄疫等疾病。动物感染和诱发各种疾病,治病后会加大抗生素类药物的残留,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餐厨垃圾在收集和运输中,容易滋生许多有害微生物,如黄曲霉素等,蓄积在动物体内,人食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肝脏、肾脏、脾脏等病变,严重可致癌。餐厨垃圾富含动物蛋白,若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给同类动物食用,可导致同源性污染,容易形成一种特殊的蛋白病毒——朊病毒感染,造成类似疯牛病、疯羊病等动物疫情。人若吃了这种未煮熟的患病动物的肉制品,可出现痴呆或神经错乱症状甚至死亡。
渗滤液的危害:餐厨垃圾堆放场和填埋中将会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它们将直接渗入土地直至地下水中。垃圾渗滤液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有机污染物中,有一种可直接致癌,五种可诱发致癌。同时,还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氯化芳香族化合物等。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铬酸盐指数CODcr和5日生物需氧量的数值可高达数千至几万,远高于城市污水的浓度。渗滤液将导致地下水严重污染,破坏土地微生物的正常生存环境,还造成重金属污染。
二噁英的危害:将餐厨垃圾混在生活垃圾中焚烧,若燃烧不充分,极易产生二噁英,使大气受到污染。二噁英有“世纪之毒”之称,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的二噁英就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除致癌外,还具有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直接危害子孙后代。它已被国际上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经过6年多的努力,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整合,设计搭建了一套高度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餐厨垃圾处理新工艺及配套的产业化装备线。
核心的创新技术是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筛选到了一株多功能的酵母菌,我们命名它为“噬污酵母”,能直接对餐厨垃圾的复杂成分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我们终于在广州市开发区成功完成了日处理5吨餐厨垃圾规模的工业示范线建设工作。
2015年8月18日,通过了广州开发区“院士创新创业项目”的专业评审,成为广州市开发区自2015年引进的唯一院士创业项目,目前开始对外推广。
我们的创新工作彻底解决了餐厨垃圾的危害,为人类第一次完美地解决了餐厨垃圾治理难题。我们现拥有国际国内专利7项,在国际生物质领域权威期刊 《生物资源技术》发表论文。 餐厨垃圾经过我们的处理,形成的可再生产品如下:燃料乙醇约2.5% ,工业油脂约5%,蛋白饲料添加剂约2.5%,二氧化碳干冰约2.5%,液体肥料约10% ,RDF燃料约2.5% 。整个处理过程都在管道和密闭容器进行,不排出任何废水。
这套工程第一次在世界上实现了餐厨垃圾的完整处理,又能产生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影响深远。
据估算,一个50吨/日(一年处理18250吨)的餐厨垃圾厂,需土地十亩,年销售收入可达1800多万,净利润可达900万,需投资3000万;400吨/日的厂,投资需要18000万,占地80亩,利润可达7000多万,预计两年可收回投资,如果计入政府补贴利润将更加可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项目。在产业机械领域我们也进行了创新,以广州这个规模的城市计,可能需要20个400吨/日规模的处理厂,因此,仅投资机械设备收益也将很可观。
目前我们已经得到了四川省成都市的支持,同时重庆、江苏、浙江的推广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雷达波吸波材料在通信,计算技术等民用设备和军事装备中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章里,50%以上都是中国的研究人员发表的,说明我们这个队伍已经相当庞大,需求也非常强劲。
雷达波吸波材料的研制目标是薄、轻、宽、强。从文献调研来看,在雷达波的吸收方面,使用磁性材料吸收剂的占比大于90%。在吸波机理研究方面,国内外主流的理论来自于上世纪70年代日本内藤小组的研究结果,强调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磁电损耗是得到好的吸波效果的主要原因。
好的吸波效果来自于吸收峰,而吸收峰的形成在吸波现象中是小概率事件。涂上吸波材料后,要么没有吸收峰,要么只有一个,极少出现多个吸收峰。而且吸收强度有很大差异。我们近年来研究吸收峰的来龙去脉,对其存在条件(如频率,厚度)、吸收强度、吸收峰宽度和它们与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都做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描述全部吸收峰存在条件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开发了一些新的技术,并取得了授权专利。
在这个新的理论模型里,材料的介电性质对形成吸收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认为吸波材料研究长期进展不大,只因存在一个磁导率的天花板(Snoek极限),而根据我们的研究,它还存在另一个天花板。
依据这个理论,我们提出评价吸收剂性能优劣的电磁参数,并开发出一类全新的吸收剂,可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高微波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已经获得授权专利)。同时在新的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我们申请了雷达波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专利。运用这个专利技术,对所使用的吸波材料的潜能可以有突破性的认识,不仅知道材料在哪个頻率能发挥最大效能,还可以计算出吸波材料发挥其最大效能的特定厚度。
例如,对某一特定场合使用的吸波材料,原本需要吸波材料厚度为5厘米,而用新的易面材料吸收剂并经过优化设计做出的吸波材料,只需1.9毫米,体积大大减小,重量大大减轻,而吸波性能还能进一步改善。这些新进展对于推进吸波材料实现’薄,轻,宽,强’目标有很现实的应用价值。
1956年, 我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在系的开学典礼上,作为佳宾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作了个精彩的大会报告,至今还记忆犹新。
他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讲,年轻时就应树立这样一种思想,要关注本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们的研究情况,并努力同他们交流对话,甚至一较高下, 要“弄斧班门”。
华先生还说,你们都是年轻人,要好好读书。书有两种读法,一种精读,一种泛读。读万卷书是泛读,但总是泛读并不好。经典的书要精读,读不懂怎么办,一遍、两遍读不懂,就读三、四遍,读懂为止。把厚的读成薄的,再把万卷书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这就是著名的“厚——薄——厚”的华氏读书法。
听华罗庚先生的报告时,我刚到北大没几天, 有个词叫“先入为主”,可以说一直到今天华先生的这番话仍然在影响着我。
毕业后,我留校工作,主要是从事弹性力 学的教学与科研。关于弹性力学扭转问题的假设,我发表了一篇论文,就寄给钱伟长先生看,先生看后邀请我到他家,说我写得还不错,并鼓励多写这样的文章,后来我的不少文章,都是钱先生推荐在《应用数学和力学》发表的。我也研究了弹性领域的诸多著名学者,如:胡海昌、K.Washizu(鹫津久一郎)、P.M.Naghdi、C.S.Hsu(徐皆苏)、D.E.Carson、C.A.Brebbia、A.N.Atluri、T.C.T.Ting、T.Mura、 N.I.Muskhelishvili、 R.D.Gregory、 F.Y.Wan(温耀明)等人的工作,并与其中一些人保持联系、对话,跟踪和探讨,同时自己也做出了一些成果。
60多年之后,我仍感谢当年华先生的演讲。华先生等人曾写过《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偏微分方程组》一书,应用此书的方法,我很容易就获得了二维各向异性弹性力学的典则弹性常数,并写成一文“On the canonical elastic moduli of linear plane anisotropic elasticity”, 刊登在《J. Elasticity》上。我想对我国最杰出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感谢就应该将他的成果介绍到国外去,让他的学术成就得到广泛传扬。
人工智能是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发动机,那么大数据就是燃料。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相关规则,如法律、伦理、道德、就业、教育、安全等等方面的秩序都可能发生变化,我们准备好了没有?
当前,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质和量上有较大的差别。由于我国城镇化率刚过半,有可能是遇到问题最多的时候。目前,我国技术储备还不足,人的素质还不均衡,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名世界69位。因此,我们的水平还有差距,还有艰难的路要走。 如果我们城镇化发展中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是否就能够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总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将以更快的速度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从物质的增量走向价值的增量,从市场竞争的模式由恶性竞争,走向不断学习、适应变化、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理性竞争,未来孤岛利益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新一代人工智能具备五个特征,即从人工表达知识到深度学习,分类型处理视觉听觉文字的多媒体数据到跨界融合,追求智能机器未来人机协同,聚焦个体智能到群体智能,拟人化的机械人到自主智能。这些变化将会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对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我国目标是: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应用与先进国家水平同步,核心产业的规模超过1000亿;到2030年,理论、技术、平台、应用总体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将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为中心向外辐射,带动应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由于我们的基础还不强,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人工智能可分为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指机器具可以快速扫描、储存大量数据与分辨的能力。强人工智能则是希望建构出的系统架构可媲美人类,可以思考并做出适当反应。
弱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途径,无论是监督式学习或非监督式学习,随着资料被大规模搜集、经由因特网被传递、辅以云端架构支持的运算,用机器学习来解决人类基础的问题变成一种可能。
目前机器学习也是人工智能商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如搜寻引擎、图像辨识、生物特征识别、语音与手写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甚至是检测金融诈欺等等都是常见的应用。
机器学习可以视为弱人工智能的代表。神经网络的出现,开启了神经网络可以递归设计的思考,进一步刷新了机器学习的意义。
目前多层次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主要包含输入层、隐层与输出层,另外根据资料输入的流动方向,又分为单向流动或可以往回更新前一层权值的反向传播法。
由于神经网络模型非常依赖计算规模能力,为了增加高度抽象数据层次的弹性,计算机科学家将之复合为更复杂、多层结构的模型,并加以多重的非线性转换,将其称之为深度学习。
2015年,利用 AI创新以深度学习最为热门。
未来,在全球AI生态价值体系中,把物联网接上来,利用AI进行信息数据分析管理,这就是工业4.0,这就是AI在未来工业生产中最切实的应用。
我们谈论中国管理,包含三个方面:管理实践(即管理工作)、管理研究、管理教育;还要分为三个层面: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三个层面的现状与未来都需要研究。
我们要有中国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中国巍然屹立在东方,中国在迅猛发展,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举世震惊。这就不断强化了我们中国人的自信。
对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自身的把握。中国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管理教育的情况究竟怎么样?
我们认为:中国的管理实践为世界一流,应该充分肯定。在微观层面,很多企业做得很好,已有80余家中国企业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在中观层面,很多行业、很多省市都很出色。在宏观层面,看治国理政,社会安全与稳定,中国出类拔萃,在全世界独占鳌头!反腐倡廉积极推进,“经济井喷”“科技井喷”“先进武器装备井喷”,都有管理工作的功劳。另一方面,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都有管理工作的责任,正在不断改善。
我们认为:管理是人类的第二类活动,它为第一类活动服务,使之实现预期的目标。第一类活动是生活作业与生产作业。中西方管理理念与中英文管理术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國际规则,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没有话语权的情况下制订的,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不能盲目接受,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也不能削足适履。应该构建中西合璧的管理科学话语体系,否则,有可能形成“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有了合情合理的话语体系,才有中国人的话语权。
中国的发展前景:必将重返世界第一。与之相应,中国管理的发展前景,也必将成为世界第一。
管理面对新问题,如何应对?各行各业在发生巨大变化,如何管理?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如何有效管理?已有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面临空前的挑战。这就需要管理学界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以高度的中国自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
2013年4月20日,刘人怀院士从教50周年教育及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刘院士在力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方向上所指导的逾200名博士、硕士毕业生和在读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来自各地的多名学生倡议以刘院士指导的近200名博士、硕士学生为主体组建一个学术交流会,通过这个平台传承和发扬刘人怀院士的教育及学术思想,促进刘院士学生之间的学术与工作成果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加强与港澳台高校、学术团体和社会各界的联系。该倡议引起了与会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烈讨论,得到了刘院士的同意。会议当晚,王志伟、袁鸿、徐加初、何凌辉、聂国华、李东、姚作为、文彤、张健中、徐泽汉、李心强、许俊雄、黎惠忠等10多位来自广州、合肥、南京、上海、澳门、香港、台湾和海外等地的力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多个学科专业刘人怀院士的博士硕士学生,汇聚在暨南大学明湖楼,一起商议发起筹建交流会事宜。会上,大家形成共识,决定成立“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以传承发扬刘人怀院士的教育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促进两岸四地学术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为宗旨,注册地在澳门。会议推举了澳门张健中博士为筹备组组长,议定了筹备组人员。
2014年8月13日,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在澳门登记注册。
2014年12月6日,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成立大会在珠海和澳门两地召开,刘人怀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李发伸教授和来自中国大陆、澳门、香港、台湾和世界各地的嘉宾及刘院士学生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促进会章程,推举刘人怀院士为荣誉会长,选举了李发伸教授为会长、张健中博士为理事长、赖木杨先生为监事长。
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会长李发伸教授在致辞中说,刘人怀院士是中国工程院为数不多的双学部院士,作为机械与运载学部的院士,他以板壳力学领域的建树著称,在工程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在上海大学、塈南大学等高校领导的岗位上任职20多年,为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研究成果,使暨南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强调务实、认真和严格,为造就高素质科技人才进行了不懈努力。
此次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的召开,将对国家未来需求和澳门未来发展相关课题进行交流讨论,深入研究刘人怀院士的学术管理和教育思想,努力使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在澳门发展中扮演新型“高端智库”的角色。
他衷心希望通过本次年会,产生一些促进澳门和内地,澳门和港台合作发展的最新成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我们的才智和力量。
暨南大学原校长,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刘人怀,澳门政策研究室首席顾问米健教授,兰州大学原校长、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会长李发伸教授,北京大学王敏中教授,上海大学李仁涵教授,美国硅谷创新创客联盟主席伍自強,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企事业部部长袁伟,澳门特别行政区科技委员会委员、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副理事长韩子天教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孙东川教授,澳门大学曾忠禄教授,澳门大学科技学院萧伟康教授,《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宋文芳,以及来自内地各高校的领导教授、博士,各企业界的领导120余人参加了大会。
在这次年会的学术报告中,不仅有科技管理的研究内容,如涉及雷达波、隐身技术与材料的新进展,人工智能,美丽中国社会管理,更有多项澳门研究的专题,内容涉及澳门的旅游产业、会展业、供水技术、民办高校发展等多个方面。以下为研讨会主题报告摘要。
2003年后,我兼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开始关注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2009年,又兼任广东省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在组织广东省垃圾分类活动中,深刻地认识到餐厨垃圾问题的严重性,故立即牵头组织了一个团队,包括环境生物工程管理、力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员,集中力量研究餐厨垃圾治理问题。
我国餐厨垃圾,按照城镇人口每人每天产生0.15kg餐厨垃圾计算,2016年,全国约为4347万吨,而且每年以10%的增量不断增长。如果再加上农村人口的厨余垃圾,总量还要增加近一倍。
餐廚垃圾成分复杂,其特点有七个:含水率高,可达75%~85%,不适合焚烧和填埋;富含油脂、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成分物质;盐分含量偏高,不适合直接生产肥料;偏酸性;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营养充分;存在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蝇。
餐厨垃圾的危害极大,这其中包括地沟油的危害:2016年,全国城镇共生产约283万吨地沟油。这种油脂含有砷、铅、黄曲霉素、笨比芘等毒素,其中的黄曲霉素是一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一旦食用地沟油,则会破坏人体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使人中毒、致癌。因此,只能把这种油脂用于作生物柴油,或用作精细化工产品,如肥皂、洗涤剂、环保增塑剂、高碳脂肪醇等。这是可再生资源。
用餐厨垃圾饲养动物的危害:人们常把餐厨垃圾直接用于饲养动物,餐厨垃圾含有大量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不仅使动物形成疫疾,还容易通过食物链和人畜接触感染人体,形成肝炎、禽流感、口蹄疫等疾病。动物感染和诱发各种疾病,治病后会加大抗生素类药物的残留,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餐厨垃圾在收集和运输中,容易滋生许多有害微生物,如黄曲霉素等,蓄积在动物体内,人食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肝脏、肾脏、脾脏等病变,严重可致癌。餐厨垃圾富含动物蛋白,若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给同类动物食用,可导致同源性污染,容易形成一种特殊的蛋白病毒——朊病毒感染,造成类似疯牛病、疯羊病等动物疫情。人若吃了这种未煮熟的患病动物的肉制品,可出现痴呆或神经错乱症状甚至死亡。
渗滤液的危害:餐厨垃圾堆放场和填埋中将会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它们将直接渗入土地直至地下水中。垃圾渗滤液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有机污染物中,有一种可直接致癌,五种可诱发致癌。同时,还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氯化芳香族化合物等。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铬酸盐指数CODcr和5日生物需氧量的数值可高达数千至几万,远高于城市污水的浓度。渗滤液将导致地下水严重污染,破坏土地微生物的正常生存环境,还造成重金属污染。
二噁英的危害:将餐厨垃圾混在生活垃圾中焚烧,若燃烧不充分,极易产生二噁英,使大气受到污染。二噁英有“世纪之毒”之称,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的二噁英就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除致癌外,还具有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直接危害子孙后代。它已被国际上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经过6年多的努力,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整合,设计搭建了一套高度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餐厨垃圾处理新工艺及配套的产业化装备线。
核心的创新技术是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筛选到了一株多功能的酵母菌,我们命名它为“噬污酵母”,能直接对餐厨垃圾的复杂成分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我们终于在广州市开发区成功完成了日处理5吨餐厨垃圾规模的工业示范线建设工作。
2015年8月18日,通过了广州开发区“院士创新创业项目”的专业评审,成为广州市开发区自2015年引进的唯一院士创业项目,目前开始对外推广。
我们的创新工作彻底解决了餐厨垃圾的危害,为人类第一次完美地解决了餐厨垃圾治理难题。我们现拥有国际国内专利7项,在国际生物质领域权威期刊 《生物资源技术》发表论文。 餐厨垃圾经过我们的处理,形成的可再生产品如下:燃料乙醇约2.5% ,工业油脂约5%,蛋白饲料添加剂约2.5%,二氧化碳干冰约2.5%,液体肥料约10% ,RDF燃料约2.5% 。整个处理过程都在管道和密闭容器进行,不排出任何废水。
这套工程第一次在世界上实现了餐厨垃圾的完整处理,又能产生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影响深远。
据估算,一个50吨/日(一年处理18250吨)的餐厨垃圾厂,需土地十亩,年销售收入可达1800多万,净利润可达900万,需投资3000万;400吨/日的厂,投资需要18000万,占地80亩,利润可达7000多万,预计两年可收回投资,如果计入政府补贴利润将更加可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项目。在产业机械领域我们也进行了创新,以广州这个规模的城市计,可能需要20个400吨/日规模的处理厂,因此,仅投资机械设备收益也将很可观。
目前我们已经得到了四川省成都市的支持,同时重庆、江苏、浙江的推广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雷达波吸波材料在通信,计算技术等民用设备和军事装备中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章里,50%以上都是中国的研究人员发表的,说明我们这个队伍已经相当庞大,需求也非常强劲。
雷达波吸波材料的研制目标是薄、轻、宽、强。从文献调研来看,在雷达波的吸收方面,使用磁性材料吸收剂的占比大于90%。在吸波机理研究方面,国内外主流的理论来自于上世纪70年代日本内藤小组的研究结果,强调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磁电损耗是得到好的吸波效果的主要原因。
好的吸波效果来自于吸收峰,而吸收峰的形成在吸波现象中是小概率事件。涂上吸波材料后,要么没有吸收峰,要么只有一个,极少出现多个吸收峰。而且吸收强度有很大差异。我们近年来研究吸收峰的来龙去脉,对其存在条件(如频率,厚度)、吸收强度、吸收峰宽度和它们与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都做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描述全部吸收峰存在条件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开发了一些新的技术,并取得了授权专利。
在这个新的理论模型里,材料的介电性质对形成吸收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认为吸波材料研究长期进展不大,只因存在一个磁导率的天花板(Snoek极限),而根据我们的研究,它还存在另一个天花板。
依据这个理论,我们提出评价吸收剂性能优劣的电磁参数,并开发出一类全新的吸收剂,可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高微波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已经获得授权专利)。同时在新的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我们申请了雷达波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专利。运用这个专利技术,对所使用的吸波材料的潜能可以有突破性的认识,不仅知道材料在哪个頻率能发挥最大效能,还可以计算出吸波材料发挥其最大效能的特定厚度。
例如,对某一特定场合使用的吸波材料,原本需要吸波材料厚度为5厘米,而用新的易面材料吸收剂并经过优化设计做出的吸波材料,只需1.9毫米,体积大大减小,重量大大减轻,而吸波性能还能进一步改善。这些新进展对于推进吸波材料实现’薄,轻,宽,强’目标有很现实的应用价值。
1956年, 我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在系的开学典礼上,作为佳宾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作了个精彩的大会报告,至今还记忆犹新。
他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讲,年轻时就应树立这样一种思想,要关注本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们的研究情况,并努力同他们交流对话,甚至一较高下, 要“弄斧班门”。
华先生还说,你们都是年轻人,要好好读书。书有两种读法,一种精读,一种泛读。读万卷书是泛读,但总是泛读并不好。经典的书要精读,读不懂怎么办,一遍、两遍读不懂,就读三、四遍,读懂为止。把厚的读成薄的,再把万卷书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这就是著名的“厚——薄——厚”的华氏读书法。
听华罗庚先生的报告时,我刚到北大没几天, 有个词叫“先入为主”,可以说一直到今天华先生的这番话仍然在影响着我。
毕业后,我留校工作,主要是从事弹性力 学的教学与科研。关于弹性力学扭转问题的假设,我发表了一篇论文,就寄给钱伟长先生看,先生看后邀请我到他家,说我写得还不错,并鼓励多写这样的文章,后来我的不少文章,都是钱先生推荐在《应用数学和力学》发表的。我也研究了弹性领域的诸多著名学者,如:胡海昌、K.Washizu(鹫津久一郎)、P.M.Naghdi、C.S.Hsu(徐皆苏)、D.E.Carson、C.A.Brebbia、A.N.Atluri、T.C.T.Ting、T.Mura、 N.I.Muskhelishvili、 R.D.Gregory、 F.Y.Wan(温耀明)等人的工作,并与其中一些人保持联系、对话,跟踪和探讨,同时自己也做出了一些成果。
60多年之后,我仍感谢当年华先生的演讲。华先生等人曾写过《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偏微分方程组》一书,应用此书的方法,我很容易就获得了二维各向异性弹性力学的典则弹性常数,并写成一文“On the canonical elastic moduli of linear plane anisotropic elasticity”, 刊登在《J. Elasticity》上。我想对我国最杰出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感谢就应该将他的成果介绍到国外去,让他的学术成就得到广泛传扬。
人工智能是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发动机,那么大数据就是燃料。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相关规则,如法律、伦理、道德、就业、教育、安全等等方面的秩序都可能发生变化,我们准备好了没有?
当前,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质和量上有较大的差别。由于我国城镇化率刚过半,有可能是遇到问题最多的时候。目前,我国技术储备还不足,人的素质还不均衡,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名世界69位。因此,我们的水平还有差距,还有艰难的路要走。 如果我们城镇化发展中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是否就能够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总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将以更快的速度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从物质的增量走向价值的增量,从市场竞争的模式由恶性竞争,走向不断学习、适应变化、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理性竞争,未来孤岛利益将受到严重的挑战。
新一代人工智能具备五个特征,即从人工表达知识到深度学习,分类型处理视觉听觉文字的多媒体数据到跨界融合,追求智能机器未来人机协同,聚焦个体智能到群体智能,拟人化的机械人到自主智能。这些变化将会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对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我国目标是: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应用与先进国家水平同步,核心产业的规模超过1000亿;到2030年,理论、技术、平台、应用总体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将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为中心向外辐射,带动应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由于我们的基础还不强,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人工智能可分为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指机器具可以快速扫描、储存大量数据与分辨的能力。强人工智能则是希望建构出的系统架构可媲美人类,可以思考并做出适当反应。
弱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途径,无论是监督式学习或非监督式学习,随着资料被大规模搜集、经由因特网被传递、辅以云端架构支持的运算,用机器学习来解决人类基础的问题变成一种可能。
目前机器学习也是人工智能商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如搜寻引擎、图像辨识、生物特征识别、语音与手写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甚至是检测金融诈欺等等都是常见的应用。
机器学习可以视为弱人工智能的代表。神经网络的出现,开启了神经网络可以递归设计的思考,进一步刷新了机器学习的意义。
目前多层次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主要包含输入层、隐层与输出层,另外根据资料输入的流动方向,又分为单向流动或可以往回更新前一层权值的反向传播法。
由于神经网络模型非常依赖计算规模能力,为了增加高度抽象数据层次的弹性,计算机科学家将之复合为更复杂、多层结构的模型,并加以多重的非线性转换,将其称之为深度学习。
2015年,利用 AI创新以深度学习最为热门。
未来,在全球AI生态价值体系中,把物联网接上来,利用AI进行信息数据分析管理,这就是工业4.0,这就是AI在未来工业生产中最切实的应用。
我们谈论中国管理,包含三个方面:管理实践(即管理工作)、管理研究、管理教育;还要分为三个层面: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三个层面的现状与未来都需要研究。
我们要有中国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中国巍然屹立在东方,中国在迅猛发展,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举世震惊。这就不断强化了我们中国人的自信。
对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自身的把握。中国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管理教育的情况究竟怎么样?
我们认为:中国的管理实践为世界一流,应该充分肯定。在微观层面,很多企业做得很好,已有80余家中国企业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在中观层面,很多行业、很多省市都很出色。在宏观层面,看治国理政,社会安全与稳定,中国出类拔萃,在全世界独占鳌头!反腐倡廉积极推进,“经济井喷”“科技井喷”“先进武器装备井喷”,都有管理工作的功劳。另一方面,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都有管理工作的责任,正在不断改善。
我们认为:管理是人类的第二类活动,它为第一类活动服务,使之实现预期的目标。第一类活动是生活作业与生产作业。中西方管理理念与中英文管理术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國际规则,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没有话语权的情况下制订的,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不能盲目接受,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也不能削足适履。应该构建中西合璧的管理科学话语体系,否则,有可能形成“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有了合情合理的话语体系,才有中国人的话语权。
中国的发展前景:必将重返世界第一。与之相应,中国管理的发展前景,也必将成为世界第一。
管理面对新问题,如何应对?各行各业在发生巨大变化,如何管理?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如何有效管理?已有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面临空前的挑战。这就需要管理学界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以高度的中国自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
2013年4月20日,刘人怀院士从教50周年教育及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刘院士在力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方向上所指导的逾200名博士、硕士毕业生和在读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来自各地的多名学生倡议以刘院士指导的近200名博士、硕士学生为主体组建一个学术交流会,通过这个平台传承和发扬刘人怀院士的教育及学术思想,促进刘院士学生之间的学术与工作成果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加强与港澳台高校、学术团体和社会各界的联系。该倡议引起了与会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烈讨论,得到了刘院士的同意。会议当晚,王志伟、袁鸿、徐加初、何凌辉、聂国华、李东、姚作为、文彤、张健中、徐泽汉、李心强、许俊雄、黎惠忠等10多位来自广州、合肥、南京、上海、澳门、香港、台湾和海外等地的力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多个学科专业刘人怀院士的博士硕士学生,汇聚在暨南大学明湖楼,一起商议发起筹建交流会事宜。会上,大家形成共识,决定成立“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以传承发扬刘人怀院士的教育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促进两岸四地学术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为宗旨,注册地在澳门。会议推举了澳门张健中博士为筹备组组长,议定了筹备组人员。
2014年8月13日,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在澳门登记注册。
2014年12月6日,刘人怀学术交流促进会成立大会在珠海和澳门两地召开,刘人怀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李发伸教授和来自中国大陆、澳门、香港、台湾和世界各地的嘉宾及刘院士学生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促进会章程,推举刘人怀院士为荣誉会长,选举了李发伸教授为会长、张健中博士为理事长、赖木杨先生为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