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出现,传统的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这主要体现在工作落实流程上。基于新的时代发展背景,对纸质媒体体系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明确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保证不同类型的纸质媒体在运行与发展的过程中收获到最大的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发挥出巨大的潜在价值。基于此,本文就新媒体时代对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采编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3.071
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出现的新型媒体是近年来的一种信息传播途径,这种传播途径主要是转变了传统媒体中,观众以一种受众的地位被动地接收各种由主流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传递方式以媒体掌握主动权,但随着近年来网络的不断发展,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这就转变了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并且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不断进步。
1. 问题及原因
1.1工作方式缺乏创新
在融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用户随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编辑新闻,网络新闻内容各式各样。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流程是固定的,在新闻内容的发布上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新闻内容具有明显的同质化现象。
1.2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工作能力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需要其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并对新闻有较高的敏感度,在新闻采编工作方面要有专业操作能力。目前通过调查来看,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具有专业采编工作能力的人员较少,采编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和能力都需要提高。
1.3纸质媒体遇到的挑战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整体的发展速度空前,这也使得传统的报纸媒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展示出一些的不足之处,这些对于新时期的报纸媒体来讲是巨大的挑战,具体如下:首先,相比于新媒体体系,传统的报纸媒体所展示出的时效性相对较差,在报纸媒体体系当中,进行出版工作时,需要进行排版、印刷、发行等工作,因此整体的信息传播时效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体现在当读者收到编辑展示的信息时已经严重过时,传统的报纸媒体无法如同新媒体一样实时地对各类信息进行编辑和发布,这也成为阻碍传统报纸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在报纸版面空间与数量等因素的限制下,报纸媒体事实上能够展示出的信息数量及其内容相对有限,这使得广大的阅读人员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下降,也使得信息传播与获取的速率降低,这些都使得传统的纸质媒体发展受到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1.4思想意识问题
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把追求效益当成是第一要务,这种思想当然不是仅出现在非新闻媒体领域中。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人员亦会受到这些理念的深刻影响,在工作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新闻稿件的质量以及所播报新闻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新闻采编工作的顺利开展将会受阻。新闻采编的目的在于通过采集和编制新闻信息,為广大群众带来他们喜爱的、富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如果过于重视获取效益,而忽略新闻内容的整体质量,势必会偏离新闻采编工作预计的轨道。
1.5新闻时效性问题
新闻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不管是广播或者电视,都是通过新闻报道发布社会热点或民生问题,采编人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专业化处理,确保群众可接收到这些信息,从而了解到隐含在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这是新闻引导舆论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群众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多元化,社会热点事件既可通过当事人也可通过围观者传播出去,因此,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不强,这已成为目前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原因在于新媒体出现后,新闻传播速度更快,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找到新闻的源头所在,按照新闻线索找到新闻资料,再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编制,这一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非常多。由于新闻传播速度快,但需要耗费的时间长,所以很多新闻播出之后就成了“炒冷饭”,群众已经失去对这些新闻的关注。
2.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案
2.1运用新媒体渠道追踪新闻消息
以往,电视新闻在追踪新闻来源时,主要利用传统方式和渠道,如通过会议通知或领导活动通知热心观众爆料等这类渠道得到消息来源。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以上传统信息来源比较单一,而且单纯依靠这些来源获取信息,容易使采编人员形成“等靠要”的思想,从而在媒介市场中失去竞争力。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广大网友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包括各平台的新闻资讯信息,如微信、微博、小视频等都可以看到新闻线索,这就为电视新闻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也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了刺激和不良影响。贴近性是电视新闻传播相比其他媒介最大的优势所在,越是与群众生活贴近的新闻内容,就越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所以新闻线索最好从最基层的群众中获取,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群众有了发布信息的渠道和平台,新媒体平台亦可成为电视新闻媒体获得信息的“富矿”。比如:天涯论坛,很多网友会在其中多个版块曝光突发性事件或新闻,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搜集新闻材料时,可以群众的呼声为选题来源,从中挖掘出更多、更富有讨论价值的新闻内容。
2.2完善电视媒体新闻采编岗位培训
一些电视媒体在以往对于新闻采编的培训不够重视,究其原因是较大的工作量使得相关采编单位没有制定较为系统的培训计划,这就导致了电视记者的采编能力提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新媒体的到来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这一情况,电视媒体中新闻采编能力较强的成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交流工作经验,同时新闻采编部门可以凭借诸如腾讯会议、钉钉等渠道开展会议,在会议中就新闻采编工作向部门成员进行培训,有效提高电视媒体的新闻采编效率。 2.3优化新媒体采编工作者的技术能力
融媒体环境背景下,对于现代采编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而新闻采编人员也需要在现代的市场环境中对自身的技术能力结构进行更新。新闻采编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和文学素养,并且还需要具有将真实新闻传播给大众的道德水平,这样才能使新闻更加真实地呈现给观众。而在进入了融媒体时代后,现代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积极学习,通过发挥自身的审美能力制作精美的网页,并且通过手机以及公众号为读者进行新闻推送,这样能够使新闻的内容更加具有灵动性,吸引读者的目光。
2.4多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提升新闻敏感度和报道深度
媒介融合视角下,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信息傳播速度明显提升,传统纸质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需要懂得借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融入新的媒体环境中,也才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新闻采编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比如说通过微博热搜掌握周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从中选取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报道。新媒体平台上的新闻信息都相对简短,缺乏深度报道,有一点浅尝辄止的意味,媒体受众还需要了解更多的新闻信息。这对于传统纸质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便是一个机会,其可以有效抓住受众的这一心理,以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信息为出发点,深度挖掘相关的新闻信息,展开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
2.5明确受众需求,转变新闻采编模式
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需要明确受众需求,转变新闻采编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媒介融合的新环境。刻板的新闻采编模式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闻受众的需要,但是过于花哨的内容也无法长久。因此,媒介融合视角下,新闻采编需要采用折中思想,在保持传统纸质媒体特点和定位的基础上,也考虑受众的新需求,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创新新闻采编模式。在此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新的媒体受众需求进行调研和了解,比如说90后不喜欢长篇大论以及刻板的说教,更倾向于有生活气息且更为亲切的新闻报道方式。新闻采编人员可以在新闻报道中增加一些生活细节,有效衔接新闻信息,让新闻最终呈现的效果具有亲切感。
2.6注重时效性
新闻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文体。新闻也是包含海量资讯的服务载体。不论何种新闻形式,时效性是新闻最为关键的要素。新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新闻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快速更新,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始终以新闻为核心,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确保新闻的时效性,为听众提供第一手新闻资讯。这就要求广播电台的新闻采编工作者时刻保持新闻敏锐性,对听众最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
3. 结束语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面临挑战与机遇。采访内容缺乏深度、采访方式缺乏创新、对融媒体的认识肤浅等问题,不仅制约记者自身的发展,也阻碍媒体的发展。只有充分抓住融合带来的机遇,全面加强新闻工作的创新,不断强化新闻从业队伍的素质建设,才能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吸引更多的受众,才能融出发展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苏健.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报业,2021(05):108-109.
[2]姚梦.新媒体对报纸新闻采编的影响及纸媒的应对[J].传媒论坛,2021,4(05):40-41.
[3]刘明.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策略研究[J].记者摇篮,2021(03):84-85.
[4]薛楠.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J].记者摇篮,2021(03):141-142.
[5]柳玮.探究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新闻采编[J].采写编,2021(02):30-31.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采编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3.071
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出现的新型媒体是近年来的一种信息传播途径,这种传播途径主要是转变了传统媒体中,观众以一种受众的地位被动地接收各种由主流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传递方式以媒体掌握主动权,但随着近年来网络的不断发展,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这就转变了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并且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不断进步。
1. 问题及原因
1.1工作方式缺乏创新
在融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用户随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编辑新闻,网络新闻内容各式各样。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流程是固定的,在新闻内容的发布上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新闻内容具有明显的同质化现象。
1.2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工作能力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需要其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并对新闻有较高的敏感度,在新闻采编工作方面要有专业操作能力。目前通过调查来看,在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具有专业采编工作能力的人员较少,采编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和能力都需要提高。
1.3纸质媒体遇到的挑战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整体的发展速度空前,这也使得传统的报纸媒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展示出一些的不足之处,这些对于新时期的报纸媒体来讲是巨大的挑战,具体如下:首先,相比于新媒体体系,传统的报纸媒体所展示出的时效性相对较差,在报纸媒体体系当中,进行出版工作时,需要进行排版、印刷、发行等工作,因此整体的信息传播时效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体现在当读者收到编辑展示的信息时已经严重过时,传统的报纸媒体无法如同新媒体一样实时地对各类信息进行编辑和发布,这也成为阻碍传统报纸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在报纸版面空间与数量等因素的限制下,报纸媒体事实上能够展示出的信息数量及其内容相对有限,这使得广大的阅读人员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下降,也使得信息传播与获取的速率降低,这些都使得传统的纸质媒体发展受到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1.4思想意识问题
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把追求效益当成是第一要务,这种思想当然不是仅出现在非新闻媒体领域中。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人员亦会受到这些理念的深刻影响,在工作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新闻稿件的质量以及所播报新闻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新闻采编工作的顺利开展将会受阻。新闻采编的目的在于通过采集和编制新闻信息,為广大群众带来他们喜爱的、富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如果过于重视获取效益,而忽略新闻内容的整体质量,势必会偏离新闻采编工作预计的轨道。
1.5新闻时效性问题
新闻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不管是广播或者电视,都是通过新闻报道发布社会热点或民生问题,采编人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专业化处理,确保群众可接收到这些信息,从而了解到隐含在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这是新闻引导舆论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群众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多元化,社会热点事件既可通过当事人也可通过围观者传播出去,因此,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不强,这已成为目前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原因在于新媒体出现后,新闻传播速度更快,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找到新闻的源头所在,按照新闻线索找到新闻资料,再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编制,这一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非常多。由于新闻传播速度快,但需要耗费的时间长,所以很多新闻播出之后就成了“炒冷饭”,群众已经失去对这些新闻的关注。
2.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案
2.1运用新媒体渠道追踪新闻消息
以往,电视新闻在追踪新闻来源时,主要利用传统方式和渠道,如通过会议通知或领导活动通知热心观众爆料等这类渠道得到消息来源。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以上传统信息来源比较单一,而且单纯依靠这些来源获取信息,容易使采编人员形成“等靠要”的思想,从而在媒介市场中失去竞争力。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广大网友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包括各平台的新闻资讯信息,如微信、微博、小视频等都可以看到新闻线索,这就为电视新闻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也给传统电视新闻带来了刺激和不良影响。贴近性是电视新闻传播相比其他媒介最大的优势所在,越是与群众生活贴近的新闻内容,就越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所以新闻线索最好从最基层的群众中获取,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群众有了发布信息的渠道和平台,新媒体平台亦可成为电视新闻媒体获得信息的“富矿”。比如:天涯论坛,很多网友会在其中多个版块曝光突发性事件或新闻,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搜集新闻材料时,可以群众的呼声为选题来源,从中挖掘出更多、更富有讨论价值的新闻内容。
2.2完善电视媒体新闻采编岗位培训
一些电视媒体在以往对于新闻采编的培训不够重视,究其原因是较大的工作量使得相关采编单位没有制定较为系统的培训计划,这就导致了电视记者的采编能力提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新媒体的到来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这一情况,电视媒体中新闻采编能力较强的成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交流工作经验,同时新闻采编部门可以凭借诸如腾讯会议、钉钉等渠道开展会议,在会议中就新闻采编工作向部门成员进行培训,有效提高电视媒体的新闻采编效率。 2.3优化新媒体采编工作者的技术能力
融媒体环境背景下,对于现代采编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而新闻采编人员也需要在现代的市场环境中对自身的技术能力结构进行更新。新闻采编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和文学素养,并且还需要具有将真实新闻传播给大众的道德水平,这样才能使新闻更加真实地呈现给观众。而在进入了融媒体时代后,现代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积极学习,通过发挥自身的审美能力制作精美的网页,并且通过手机以及公众号为读者进行新闻推送,这样能够使新闻的内容更加具有灵动性,吸引读者的目光。
2.4多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提升新闻敏感度和报道深度
媒介融合视角下,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信息傳播速度明显提升,传统纸质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需要懂得借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融入新的媒体环境中,也才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新闻采编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比如说通过微博热搜掌握周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从中选取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报道。新媒体平台上的新闻信息都相对简短,缺乏深度报道,有一点浅尝辄止的意味,媒体受众还需要了解更多的新闻信息。这对于传统纸质媒体的新闻采编工作便是一个机会,其可以有效抓住受众的这一心理,以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信息为出发点,深度挖掘相关的新闻信息,展开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
2.5明确受众需求,转变新闻采编模式
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需要明确受众需求,转变新闻采编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媒介融合的新环境。刻板的新闻采编模式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闻受众的需要,但是过于花哨的内容也无法长久。因此,媒介融合视角下,新闻采编需要采用折中思想,在保持传统纸质媒体特点和定位的基础上,也考虑受众的新需求,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创新新闻采编模式。在此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新的媒体受众需求进行调研和了解,比如说90后不喜欢长篇大论以及刻板的说教,更倾向于有生活气息且更为亲切的新闻报道方式。新闻采编人员可以在新闻报道中增加一些生活细节,有效衔接新闻信息,让新闻最终呈现的效果具有亲切感。
2.6注重时效性
新闻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文体。新闻也是包含海量资讯的服务载体。不论何种新闻形式,时效性是新闻最为关键的要素。新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新闻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快速更新,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者必须始终以新闻为核心,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确保新闻的时效性,为听众提供第一手新闻资讯。这就要求广播电台的新闻采编工作者时刻保持新闻敏锐性,对听众最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
3. 结束语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面临挑战与机遇。采访内容缺乏深度、采访方式缺乏创新、对融媒体的认识肤浅等问题,不仅制约记者自身的发展,也阻碍媒体的发展。只有充分抓住融合带来的机遇,全面加强新闻工作的创新,不断强化新闻从业队伍的素质建设,才能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吸引更多的受众,才能融出发展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苏健.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报业,2021(05):108-109.
[2]姚梦.新媒体对报纸新闻采编的影响及纸媒的应对[J].传媒论坛,2021,4(05):40-41.
[3]刘明.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策略研究[J].记者摇篮,2021(03):84-85.
[4]薛楠.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J].记者摇篮,2021(03):141-142.
[5]柳玮.探究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新闻采编[J].采写编,2021(0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