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爷爷老是讲我们老家榆树梁的故事哄我入睡——
四十多年前,榆树梁被人们叫成榆钱梁。那时闹饥荒,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人们焦灼地期待着早早吃上榆钱,好打发饥饿的日子。于是,榆钱梁的亲切叫法就自然传开了,引来附近乡邻们饥渴般的羡慕。爷爷说,好多邻村的姑娘当年就是冲着能吃上榆钱才嫁到榆钱梁来的,奶奶就是其中一个。每每说到这儿,爷爷古铜色的脸上就会泛起红润。
后来每况愈下,饥饿难耐的人们连榆树皮也剥掉吃了,饥年上没活过来的人就是在吃完这些东西后才倒下的。跟那些乡亲一起去了的,还有我的奶奶。爷爷说着,两眼目光变得呆滞,有时候还朝着山梁的方向遥望。
紧接着大跃进风潮刮起,大炼钢铁运动开始,那一带的榆树被一棵不留地砍掉了。再后来,我们实在生活不下去就搬下山了……这样的故事直说到我上学时。
那年夏天,雨水特别多。我清楚记得有一天中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爷爷陪我睡下不久,突然惊叫起来,原来爷爷梦见奶奶浑身湿淋淋的站在榆树下,洪水要淹着奶奶了,爷爷眼泪汪汪。
“你奶奶还在那里给我和孩子们摘榆钱,可那里现在连一棵榆树也没有了啊……”
那天爷爷没有吃一口晚饭,早早就睡觉了。半夜里,爷爷又翻起身来,又说他梦见淋湿的奶奶了。爷爷没再睡觉而是在炕头一个劲儿的抽旱烟。我迷迷糊糊听见爷爷念叨他大限快到了,要去照顾奶奶什么的。他还不停地摸着我的头。第二天天不亮,爷爷就上榆钱梁去看奶奶的坟地了。中午时分,爷爷才顶着太阳满头大汗的回来,原来奶奶的坟地进了水,爷爷修护了一个上午。
打那以后,爷爷每天都去山坡,不停地整地呀,栽树呀。渐渐地,乡邻们就议论开了——
“榆钱梁山坡又不是他们一家的,那老头儿干吗要漫山遍野栽树呢?”
“也许小的不孝吧,连一把老骨头也不放过。”
“这儿子可真有他的,赶乘植树造林的风头儿,让年迈老人去栽树,以后长成林不就是他私有的了吗?”
父母招架不住别人的闲言碎语,也劝服不了爷爷,跟爷爷大吵了一架。之后,爷爷干脆在榆钱梁山坡上盖了一间小房子,独自住下来,成了专业栽树人。
我上学了,对爷爷和榆钱梁的新旧故事都慢慢淡忘了。
转眼几个年头过去了,爷爷老得厉害,连给我讲榆钱梁故事的心力也没有了。他把整个山梁上下都栽上各种树,最多的是榆树。
爷爷说,只要家家户户有余钱有余粮,以后就能安心过日子了。我想,爷爷老糊涂了,多可笑啊,都什么年代了,好像还担心会挨饿似的,难道他不知道家里的苹果园已经每年能收入好几千块,又扩栽了三四倍吗?村里哪家没有果园,谁还在乎什么榆树呢?
就在那个沙尘铺天盖地而来的春天,爷爷累倒在榆钱梁山坡上。“榆钱梁…不能…没有榆树……”爷爷没有说完这句话就走了,乡亲们顶着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垂泪送爷爷上黄泉路。
爷爷的事迹从此传开了。有一位远道而来的记者专程来榆钱梁采访。
“老人家是否说过,他有什么心愿,为什么要在晚年再造一山榆树林呢?”
沉默的人群里有一位年长者,颤巍巍地走到记者跟前说:“他没说过什么心愿,只是一心想让榆钱梁的人们永远有余钱有余粮啊!”
记者临别和乡亲们到爷爷坟地前。“乡亲们,遵照老人家生前心愿,咱们就改写村名‘榆钱梁’为‘余钱粮’吧。我采访了咱村,别的不说,就苹果一项户均年收入就过两万元了……”
(指导教师:马多宁)
点评:
作者以散文化的笔墨,深情地给读者讲述了一段发生在爷爷身上的故事,有形象、有寓意。全文结构精巧,感情真挚,如果详略处理得当,行文更简洁一些,就更理想了。
四十多年前,榆树梁被人们叫成榆钱梁。那时闹饥荒,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人们焦灼地期待着早早吃上榆钱,好打发饥饿的日子。于是,榆钱梁的亲切叫法就自然传开了,引来附近乡邻们饥渴般的羡慕。爷爷说,好多邻村的姑娘当年就是冲着能吃上榆钱才嫁到榆钱梁来的,奶奶就是其中一个。每每说到这儿,爷爷古铜色的脸上就会泛起红润。
后来每况愈下,饥饿难耐的人们连榆树皮也剥掉吃了,饥年上没活过来的人就是在吃完这些东西后才倒下的。跟那些乡亲一起去了的,还有我的奶奶。爷爷说着,两眼目光变得呆滞,有时候还朝着山梁的方向遥望。
紧接着大跃进风潮刮起,大炼钢铁运动开始,那一带的榆树被一棵不留地砍掉了。再后来,我们实在生活不下去就搬下山了……这样的故事直说到我上学时。
那年夏天,雨水特别多。我清楚记得有一天中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爷爷陪我睡下不久,突然惊叫起来,原来爷爷梦见奶奶浑身湿淋淋的站在榆树下,洪水要淹着奶奶了,爷爷眼泪汪汪。
“你奶奶还在那里给我和孩子们摘榆钱,可那里现在连一棵榆树也没有了啊……”
那天爷爷没有吃一口晚饭,早早就睡觉了。半夜里,爷爷又翻起身来,又说他梦见淋湿的奶奶了。爷爷没再睡觉而是在炕头一个劲儿的抽旱烟。我迷迷糊糊听见爷爷念叨他大限快到了,要去照顾奶奶什么的。他还不停地摸着我的头。第二天天不亮,爷爷就上榆钱梁去看奶奶的坟地了。中午时分,爷爷才顶着太阳满头大汗的回来,原来奶奶的坟地进了水,爷爷修护了一个上午。
打那以后,爷爷每天都去山坡,不停地整地呀,栽树呀。渐渐地,乡邻们就议论开了——
“榆钱梁山坡又不是他们一家的,那老头儿干吗要漫山遍野栽树呢?”
“也许小的不孝吧,连一把老骨头也不放过。”
“这儿子可真有他的,赶乘植树造林的风头儿,让年迈老人去栽树,以后长成林不就是他私有的了吗?”
父母招架不住别人的闲言碎语,也劝服不了爷爷,跟爷爷大吵了一架。之后,爷爷干脆在榆钱梁山坡上盖了一间小房子,独自住下来,成了专业栽树人。
我上学了,对爷爷和榆钱梁的新旧故事都慢慢淡忘了。
转眼几个年头过去了,爷爷老得厉害,连给我讲榆钱梁故事的心力也没有了。他把整个山梁上下都栽上各种树,最多的是榆树。
爷爷说,只要家家户户有余钱有余粮,以后就能安心过日子了。我想,爷爷老糊涂了,多可笑啊,都什么年代了,好像还担心会挨饿似的,难道他不知道家里的苹果园已经每年能收入好几千块,又扩栽了三四倍吗?村里哪家没有果园,谁还在乎什么榆树呢?
就在那个沙尘铺天盖地而来的春天,爷爷累倒在榆钱梁山坡上。“榆钱梁…不能…没有榆树……”爷爷没有说完这句话就走了,乡亲们顶着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垂泪送爷爷上黄泉路。
爷爷的事迹从此传开了。有一位远道而来的记者专程来榆钱梁采访。
“老人家是否说过,他有什么心愿,为什么要在晚年再造一山榆树林呢?”
沉默的人群里有一位年长者,颤巍巍地走到记者跟前说:“他没说过什么心愿,只是一心想让榆钱梁的人们永远有余钱有余粮啊!”
记者临别和乡亲们到爷爷坟地前。“乡亲们,遵照老人家生前心愿,咱们就改写村名‘榆钱梁’为‘余钱粮’吧。我采访了咱村,别的不说,就苹果一项户均年收入就过两万元了……”
(指导教师:马多宁)
点评:
作者以散文化的笔墨,深情地给读者讲述了一段发生在爷爷身上的故事,有形象、有寓意。全文结构精巧,感情真挚,如果详略处理得当,行文更简洁一些,就更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