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是经济发展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对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做了实证分析。采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指标对近年来江苏省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建立VAR模型,并进行了单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了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对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外学者Sullivan(1962)提出了城市化集聚经济动因学说,诺贝尔获得主Lewis(1956)提出了城市化的二元经济模型,其理论前提都暗含了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双向推进的前提,之后很多学者做出了两者成正相关或者互为推进的关系模型。国内的学者提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量实证呈正相关性,部分提出两者互为因果相互推进,少数学者认为两者间只具单向因果关系。检验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政策含义,这一点对于中国目前的新型城市化发展大背景尤其重要。本文以江苏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一、江苏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现状
江苏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在近20年内呈不断上升趋势,到2014年底已经达到63%,人口城市化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经济城市化指标中非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上升,非农产值的比重在80%至95%的区间,非农产值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工业增加值是在逐年上升,对经济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波动状,但总体趋势平稳。
二、模型与指标选取
采用多项指标综合衡量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的指标为人均GDP,记为y。为了数据的平稳,取对数lny。人口城市化的指标选取的是城镇人口比重,用X1表示。经济城市化指标,采用非农产业值占GDP的比重和工业增加值占GDP记为 X2、X3。因此本文共选择了四个指标:
本文选择的是VAR模型,当数据有限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该模型为:ZT=φ1ZT-1+…φPZT-P+HDT+εT
其中:ZT=(LnyT,X1T,X2T,X3T)φi表示系数矩阵,DT表示d维外生变量向量。公式中内生变量有P 阶滞后,所以可称为一个VAR(P)模型。
三、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先对四个序列lny、X1、X2、X3依次做PP单位根检验,看其是否平稳。
得到结果lny、X1、X2、X3都大于10%的临界值。所有水平变量的检验结果都没有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因此四个原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具有时间趋势。
所得值均大于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2.6552。由于原序列是非平稳的,因此对序列的一级差分做单根检验,ADF与PP检验结果如下:
2.Johansen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有两种常用方法EG两步法和 Johansen协整检验。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多个协整向量时,EG两步法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本文选择 Johansen协整检验,对系统中所有独立的协整关系进行总体分析。既能判别协整关系的个数也无需对变量进行规范。得到以下结果:
上述结果表明至少存在着3组协整关系,lny、X1、X2、X3之间存在着长期相关关系。为下一步的实证提供了基础。
3.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江苏省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的检验,可以判断出哪方为因,哪方为果。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表3-4,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有如下结论: LNY是X1的原因格兰杰原因,X1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X2是LNY的格兰杰原因,LNY不是X2的格兰杰原因;X3是LNY的格兰杰原因,LNY不是X3的格兰杰原因。
4.实证小结
实证得出江苏省经济的增长推动了城镇人口的增加,非农业产值和工业产值的增加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反之则不可。协整关系的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各因素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四、政策建议
江苏省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需要结合看问题不能一刀切只顾一方的发展,需要统筹兼备平衡发展。
(1)平衡城乡人口。结论可以看出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能推动城市人口的增加,反之不能表明城镇人口的增加能推动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单向推动。为了发展经济,不能贸然增加城市人口,鼓励人口集中于城市,会造成城市负担,与农业的衰退,需要平衡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保持非农产业和农业的持续最大效率的发展。
(2)大力发展非农业与工业以加快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多进行工业生产,提高投资,拉动消费,对企业的生产给与减税等优惠的鼓励生产行为。对非农业产业给与引导鼓励等政策,来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参考文献:
[1]郑鹏,马耀峰,王洁洁,李天顺.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陕西省国际旅游消费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12)
[2]余慧芬.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分析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0(29)
[3]姚奕,郭军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7年东、中、西部、东北地区面板数据[J].人文地理.2010(06)
[4]何镇宇.云南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云南电大学学报.2010(01)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对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外学者Sullivan(1962)提出了城市化集聚经济动因学说,诺贝尔获得主Lewis(1956)提出了城市化的二元经济模型,其理论前提都暗含了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双向推进的前提,之后很多学者做出了两者成正相关或者互为推进的关系模型。国内的学者提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量实证呈正相关性,部分提出两者互为因果相互推进,少数学者认为两者间只具单向因果关系。检验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政策含义,这一点对于中国目前的新型城市化发展大背景尤其重要。本文以江苏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一、江苏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现状
江苏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在近20年内呈不断上升趋势,到2014年底已经达到63%,人口城市化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经济城市化指标中非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上升,非农产值的比重在80%至95%的区间,非农产值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工业增加值是在逐年上升,对经济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波动状,但总体趋势平稳。
二、模型与指标选取
采用多项指标综合衡量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的指标为人均GDP,记为y。为了数据的平稳,取对数lny。人口城市化的指标选取的是城镇人口比重,用X1表示。经济城市化指标,采用非农产业值占GDP的比重和工业增加值占GDP记为 X2、X3。因此本文共选择了四个指标:
本文选择的是VAR模型,当数据有限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该模型为:ZT=φ1ZT-1+…φPZT-P+HDT+εT
其中:ZT=(LnyT,X1T,X2T,X3T)φi表示系数矩阵,DT表示d维外生变量向量。公式中内生变量有P 阶滞后,所以可称为一个VAR(P)模型。
三、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先对四个序列lny、X1、X2、X3依次做PP单位根检验,看其是否平稳。
得到结果lny、X1、X2、X3都大于10%的临界值。所有水平变量的检验结果都没有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因此四个原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具有时间趋势。
所得值均大于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2.6552。由于原序列是非平稳的,因此对序列的一级差分做单根检验,ADF与PP检验结果如下:
2.Johansen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有两种常用方法EG两步法和 Johansen协整检验。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多个协整向量时,EG两步法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本文选择 Johansen协整检验,对系统中所有独立的协整关系进行总体分析。既能判别协整关系的个数也无需对变量进行规范。得到以下结果:
上述结果表明至少存在着3组协整关系,lny、X1、X2、X3之间存在着长期相关关系。为下一步的实证提供了基础。
3.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江苏省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的检验,可以判断出哪方为因,哪方为果。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表3-4,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有如下结论: LNY是X1的原因格兰杰原因,X1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X2是LNY的格兰杰原因,LNY不是X2的格兰杰原因;X3是LNY的格兰杰原因,LNY不是X3的格兰杰原因。
4.实证小结
实证得出江苏省经济的增长推动了城镇人口的增加,非农业产值和工业产值的增加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反之则不可。协整关系的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各因素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四、政策建议
江苏省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需要结合看问题不能一刀切只顾一方的发展,需要统筹兼备平衡发展。
(1)平衡城乡人口。结论可以看出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能推动城市人口的增加,反之不能表明城镇人口的增加能推动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单向推动。为了发展经济,不能贸然增加城市人口,鼓励人口集中于城市,会造成城市负担,与农业的衰退,需要平衡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保持非农产业和农业的持续最大效率的发展。
(2)大力发展非农业与工业以加快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多进行工业生产,提高投资,拉动消费,对企业的生产给与减税等优惠的鼓励生产行为。对非农业产业给与引导鼓励等政策,来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参考文献:
[1]郑鹏,马耀峰,王洁洁,李天顺.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陕西省国际旅游消费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12)
[2]余慧芬.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分析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0(29)
[3]姚奕,郭军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7年东、中、西部、东北地区面板数据[J].人文地理.2010(06)
[4]何镇宇.云南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云南电大学学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