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实用的快速电镜标本制备方法

来源 :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eng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自电子显微镜技术问世以来,常规电镜标本制备的方法需要经固定2h,脱水1h,浸透2h或过夜,37℃、45℃、60℃分别聚合24h,然后经超薄切片及铀、铅染色1天,最快6天才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标本的超微结构.这种经典的方法一直延用在教科书里、进修班上、日常实验中.其制备周期虽然较长,但标本的超微结构保存完整,图像清晰.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医院的电镜室,6天才能得到诊断报告,显然不适应一切为患者着想的宗旨.为了让患者尽早拿到诊断报告,协助临床医师尽快拟定治疗方案,如何缩短电镜标本制备的时间,又不影响其超微结构的保存,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需求本电镜室改良了脱水方式,浸透环境,聚合温度,结果证明此方法快速可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社会,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老年人口在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愈演愈烈,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正面临着
对红花玉兰不同花色花瓣中营养元素、基础代谢物、花色素苷含量及苯丙氨酸转氨酶(PAL)、苯基苯乙烯酮黄烷酮异构酶(CHI)活性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花色形成的生理机制。结果显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使得当前对于语言方面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英语作为实际通用的语言,其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更加庞大。根据笔者对当前大学开展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