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英语教师,深深体会到自参加工作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英语水平有限,尤其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乡村学校,英语水平可以说很差。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也常常发现在同一班里,有部分学生英语成绩特别优异,相反有部分的学生却极差,尤其是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成绩总是上不去。尤其是口语能力更加逊色。然而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语言环境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一个重要环节
英语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是第一次接触,不管学习英语的哪一方面,都相当困难,更何况是口语能力,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的地域和条件的限制,创设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语言环境是非常困难的。我们都知道英语口语培养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语言环境。当然学习英语最理想的环境是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可是目前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环境的创设更加困难,在实际生活中连说普通话都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口语教学只能在英语课堂上结合课文的内容用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得到一种真实的感觉。现行英语教材中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题材,如购物,打电话,旅游等等。学完一课后,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或对话内容进行表演。只要学生在我们自己创设的环境里大胆发言,那么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二、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因素影响着口语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的语言特色成为培养英语口语能力的一个影响因素,其中包含两层含义:㈠.有利因素。由于少数民族语言和英语都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语言,而且他们之间又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只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这两种语言的共鸣,那么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又是一个优点。㈡制约因素。少数民族学生由于长期在本身的语言环境中生活、练习。所以对其它语言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一些,从而学习英语又变的很困难,尤其是英语口语能力。因此,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打破传统语言习惯的束缚,建立新的语言习惯,获得一种新的语言自我的过程,这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学生比较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生做到情感沟通,帮助他们改掉“怕开口、怕大声读、说”的害羞心理。对回答中出现的错误,要纠正得法、多鼓励,多肯定其敢说和说得正确的部分。在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对学生有错必纠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反而是出了好心办坏事。你一次次本属善意的纠错对学生来说不亚于一次次重大的打击。而由此产生的两种后果则更会对他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一种是他以后可能不敢开口,怕一开口就会出错。另一种是他根本就不愿意再开口了,反正不开口就不会有错误,也就不会在同学们面前丢面子了。这两种态度很明显都是不利于英语学习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设法让学生抛开一切顾虑,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对于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语误,只要不影响交流,教师没有必要一一当面指出,因为这些问题有的会在学生今后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自行得到解决,有的则可以通过教师有组织的书面练习得到解决。
三、要使少数民族地区地区的英语口语得到提高还要尽量脱离“母语”——汉语和维族语言的影响,将身心融入到英语情境中去
对于学生来说,汉语、维语言分别是汉族和维族学生的“母语”,一旦让他们脱离汉语和维族语习惯,遵循英语的语法与语言习惯,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往往会产生许多不伦不类的错误,错误的根源就在于他们角色变换不成功,没有彻底的转换过来。刚开始学英语,语音这一关确实很难过,学生自然会找一些所谓的捷径来解决燃眉之急。然而他们不知道,用这种方式记单词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远角度来看,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它不利于学生彻底地进入到英语氛围中去。刚参加工作的那年由于害怕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所以课堂上口语应用的很少,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反思,我知道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口语能力,要在课堂上通过英语来进行讲解和指导,也要求学生基本通过英语来与教师进行交流,以形成浓厚的英语气氛,帮助学生在深层意识中树立两种语言的对比模式,顺利完成两种语言在语音、语义、语法等各个方面的迁移。
四、增强英语语感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本身区域和条件的限制,要求教师要自己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要加强英语语感的培养。相对而言语感的陪养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教师要求在课余时间大声朗读,增强学生英语语感,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在中学生当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既然学校开设了英语课程,是初中中考、高中会考和高考必考的主要科目,不学怎行呢?但表层动机没有深层动机所具有的持久性,因为表层的刺激有一定的时限。例如文凭拿到手了原有刺激就不起作用了。单纯依赖表层动机来学习英语的学生,往往以取得外部物质条件为学习的最终目标,对学习英语本身没有过高的要求,学习不太努力,缺少主动精神得过且过,就是所谓"六十分万岁"。可是那些具有深层动机的学生通常对英语学习表示极大的热情。自己总是想方设法多学些英语知识,例如主动多听多读英语,自己找课外读物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且学习效果也显著得多。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言语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需要课内外持续不断的大量的实践活动。努力学习的程度直接影响学习方法的选择。
总之,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除了以上所说的方法和因素之外,应该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明确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指导他们正确的英语口语学习方法,提高英语教学的吸引力,是有效地克服他们自身的不利因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不断提醒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必须持之以恒,因为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从一点一滴抓起,英语口语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一、语言环境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一个重要环节
英语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是第一次接触,不管学习英语的哪一方面,都相当困难,更何况是口语能力,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的地域和条件的限制,创设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语言环境是非常困难的。我们都知道英语口语培养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语言环境。当然学习英语最理想的环境是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可是目前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环境的创设更加困难,在实际生活中连说普通话都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口语教学只能在英语课堂上结合课文的内容用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得到一种真实的感觉。现行英语教材中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题材,如购物,打电话,旅游等等。学完一课后,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或对话内容进行表演。只要学生在我们自己创设的环境里大胆发言,那么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二、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因素影响着口语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本身的语言特色成为培养英语口语能力的一个影响因素,其中包含两层含义:㈠.有利因素。由于少数民族语言和英语都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语言,而且他们之间又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只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这两种语言的共鸣,那么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又是一个优点。㈡制约因素。少数民族学生由于长期在本身的语言环境中生活、练习。所以对其它语言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一些,从而学习英语又变的很困难,尤其是英语口语能力。因此,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打破传统语言习惯的束缚,建立新的语言习惯,获得一种新的语言自我的过程,这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学生比较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生做到情感沟通,帮助他们改掉“怕开口、怕大声读、说”的害羞心理。对回答中出现的错误,要纠正得法、多鼓励,多肯定其敢说和说得正确的部分。在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对学生有错必纠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反而是出了好心办坏事。你一次次本属善意的纠错对学生来说不亚于一次次重大的打击。而由此产生的两种后果则更会对他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一种是他以后可能不敢开口,怕一开口就会出错。另一种是他根本就不愿意再开口了,反正不开口就不会有错误,也就不会在同学们面前丢面子了。这两种态度很明显都是不利于英语学习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设法让学生抛开一切顾虑,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对于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语误,只要不影响交流,教师没有必要一一当面指出,因为这些问题有的会在学生今后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自行得到解决,有的则可以通过教师有组织的书面练习得到解决。
三、要使少数民族地区地区的英语口语得到提高还要尽量脱离“母语”——汉语和维族语言的影响,将身心融入到英语情境中去
对于学生来说,汉语、维语言分别是汉族和维族学生的“母语”,一旦让他们脱离汉语和维族语习惯,遵循英语的语法与语言习惯,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往往会产生许多不伦不类的错误,错误的根源就在于他们角色变换不成功,没有彻底的转换过来。刚开始学英语,语音这一关确实很难过,学生自然会找一些所谓的捷径来解决燃眉之急。然而他们不知道,用这种方式记单词不管是从短期还是长远角度来看,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它不利于学生彻底地进入到英语氛围中去。刚参加工作的那年由于害怕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所以课堂上口语应用的很少,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反思,我知道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口语能力,要在课堂上通过英语来进行讲解和指导,也要求学生基本通过英语来与教师进行交流,以形成浓厚的英语气氛,帮助学生在深层意识中树立两种语言的对比模式,顺利完成两种语言在语音、语义、语法等各个方面的迁移。
四、增强英语语感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本身区域和条件的限制,要求教师要自己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要加强英语语感的培养。相对而言语感的陪养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教师要求在课余时间大声朗读,增强学生英语语感,对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在中学生当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既然学校开设了英语课程,是初中中考、高中会考和高考必考的主要科目,不学怎行呢?但表层动机没有深层动机所具有的持久性,因为表层的刺激有一定的时限。例如文凭拿到手了原有刺激就不起作用了。单纯依赖表层动机来学习英语的学生,往往以取得外部物质条件为学习的最终目标,对学习英语本身没有过高的要求,学习不太努力,缺少主动精神得过且过,就是所谓"六十分万岁"。可是那些具有深层动机的学生通常对英语学习表示极大的热情。自己总是想方设法多学些英语知识,例如主动多听多读英语,自己找课外读物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且学习效果也显著得多。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言语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需要课内外持续不断的大量的实践活动。努力学习的程度直接影响学习方法的选择。
总之,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除了以上所说的方法和因素之外,应该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明确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指导他们正确的英语口语学习方法,提高英语教学的吸引力,是有效地克服他们自身的不利因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不断提醒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必须持之以恒,因为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从一点一滴抓起,英语口语水平才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