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探讨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43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術,48例微创钻孔血肿碎吸术,对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结果按GOS评分评价。其中恢复良好33例,中残23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0例。结论:血肿量在30ml以上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骨瓣开颅;微创钻孔;血肿清除
  【中图分类号】R65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6-054-1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其病理基础复杂,原发病因不十分清楚,致残率及死亡率达60%以上。现将我科2000年6月~2005年10月经外科治疗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182例进行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91例,男56例,女35例;年龄42~79岁,平均65.2岁,病程1 h~3天。入院时所有患者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
  1.2临床表现本组在劳累、情绪激动、大便时发病79例,12例在睡眠、安静状态下发病。意识障碍90例,双侧瞳孔散大者6例,单侧瞳孔散大者15例;不同程度偏瘫80例,失语23例,单侧巴氏征(+)36例,双侧巴氏征(+)50例,合并高热者13例,合并消化道出血者32例,合并肺部感染者12例,再出血者9例。
  1.3血肿部位及出血量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都有不同程度的中线移位和脑室受压,基底节区出血63例(外囊区26例,内囊区37例),丘脑区12例,基底节-丘脑区9例,大脑皮层7例,其中破入脑室者8例。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最少血肿量32ml,最大血肿量约133ml,超过100ml出血者7例。
  1.4病情分级根据王忠诚主编的《神经外科学》意识状态分级[1]:Ⅰ级3例,Ⅱ级17例,Ⅲ级42例,Ⅳ级28例,Ⅴ级1例。
  1.5治疗方法91例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疗。发病6h内手术者23例,7~48h手术者57例,超过48h手术者11例。43例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8例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血肿破入脑室者均于拔管后行间断腰穿放血性脑脊液。昏迷较深或呼吸不通畅者均行气管切开术。
  1.5.1微创手术治疗48例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严格按照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操作,破入脑室者同时行单/双侧侧脑室额角外引流术。术后给予尿激酶2~4万u溶入3~5ml生理盐水注入血肿腔内,夹管3~4h后开放引流。1~2次/d,共3~4次,一般2~4天拔穿刺针。从确诊到手术时间平均16h。
  1.5.2开颅手术治疗43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取颞瓣窗开颅,有脑疝者或术中脑组织膨胀明显、颅内压高者,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减压窗尽可能靠近颅底,使减压充分。血肿破入脑室者也行对侧侧脑室外引流术。
  
  2结果
  
  本组91例患者中死亡20例,死亡率为21.97%。微创血肿清除术者死亡9例,开颅血肿清除术者死亡11例;血肿量30~60ml者死亡5例,血肿量在60ml以上者死亡15例;意识状态Ⅰ~Ⅱ级者死亡1例,Ⅲ级者死亡8例,Ⅳ级死亡10例,Ⅴ级死亡1例;14例死于再出血或脑疝,3例死于肺部并发症,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其他2例。平均随访6个月,生活自理者34例,生活部分自理者23例,生活不能自者12例,植物生存者3例。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
  -hage,HICH)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达40%~50%,存活者多有严重伤残[2]。其血肿形成后不仅产生占位效应直接破坏脑组织,同时造成血肿周围组织缺血,且血肿在凝结和液化分解过程中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如凝血酶、补体、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等,引起继发性损伤。根据目前国内外的文献报道HCH的外科治疗优于内科治疗。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等,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手术目的就是清除占位效应,尽早尽快保护脑功能,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笔者认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一旦有手术指征及手术的可行性后,应根据血肿量的多少以及部位的不同引起继发性损害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血肿量在30~60ml的患者,尤其是靠近内侧部位较深的血肿适合行微创穿刺抽吸术,可避免因开颅手术经过正常脑组织路径较深而带来的损伤;对于血肿量在60ml以上者则适合采用开颅手术,特别是血肿位于皮质下或接近皮质或有脑疝形成者。另外,对于病情危重、年龄过大或有严重并发症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总之,各种手术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对于手术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全身状况、手术时机、设备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决定。对于任何部位的出血,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其出血量越大,则预后越差。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4:869-870.
  [2] 周良辅,庞力.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手术治疗―前瞻随机多中心研究[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1,9(2):151-15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童患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复习文献,对新近出版的较权威的医药专著及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喹诺酮类药物儿童使用的安全性警示进行比较,并结合我院儿童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应用该类药物,短期可出现皮疹、恶心、头痛症状,远期未见影响儿童发育。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使用的安全性警示存在不一致性,亟待规范。结论:儿童患者临床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时应权衡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道顽固性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为胆石症病例的15%~30%。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为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其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肝外胆管结石共存,多以胆红素结石为主,且左肝管叶较常见。当前,临床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理论上,手术可彻底除掉结石去除病灶,肝管恢复畅通,有资料显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残石率可达到30.36%。同时肝内胆管结石更能引发严
【摘要】:自2004年2月~2007年2月,我科以双枚椎间融合器后斜向植入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及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共105例。平均随访13.6个月。均取得了确切的椎间融合效果,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双枚椎间融合器;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92-2    1临床资料    1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伴有生长痛,对这种病目前我国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我院内、儿科接诊的儿童患者经诊断后给服维生素E治疗,因为维生素E抑制了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成过氧化物的
[摘要] 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很多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可致手术失败,视力丧失。因此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而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配合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于术成功的基础。术后及时观察,及时处理是治愈的关键。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掌握病人情况,术中严格操作,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
本文经过临床统计,分析比较了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的不同之处。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相关住院病例,探讨造影检查在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研究我院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5年间100例食管周围病变患者食管造影影像和临床资料,拟总结造影检查在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100例入选患者中,有40例(40.0%)为颈、胸椎骨质增生,32例(32.0%)为心血管性病变,12例(12.0%)为胸内
目的:寻找能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电针波型。方法:将14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地仓和颧髂、阳白和太阳、迎香和鼻通、下关和VI禾髂或夹承浆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机体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铁耗竭所导致的贫血,形态上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儿科常见病之一。中医中药是治疗IDA的有效途径,在减少胃肠道副作用,改善患儿食欲,在短时期内改善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整个机体的代谢状态方面,其有着独特的优势。我院中药“复方贫血颗粒”主要由党参、白术、茯苓、陈皮、黄芪、鸡血藤、女贞子、何首乌组成,并将药物按一定比例制成的含生药量为100g%的颗粒(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髋部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髋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加强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