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动员能够灵活运用综合性各项技、战术,这就是意识。当前,篮球战术意识的理论研究滞后于篮球运动实践的发展现状,青少年运动员的初级训练,往往重技术轻意识,重结果轻过程。而青少年正是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的黄金时期,应把战术意识的培养同其他运动技术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使青少年篮球技术、战术水平同步提高,以适应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运动 战术意识 培养
一、引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青少年较为喜爱。这项运动要求青少年不但具备娴熟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有良好的战术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复杂的比赛中,合理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协调队友间的配合,更好地发挥球队整体的水平。篮球意识说来是抽象的,但它具体表现在技术战术的变化和应用之中,意识越强的运动员,其应变能力越强。但我们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中经常发现他们技术、战术运用生搬硬套,实效性差,不合理的跑位接应多,防守时不知如何选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对篮球运动规律的认识不足,用篮球运动的术语说:即篮球战术意识差。由于篮球战术意识的提高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本文通过篮球战术意识的概念诠释、篮球战术意识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战术意识的捷径。
二、篮球战术意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篮球战术意识被人誉为篮球场上的“精髓”,是运动员高度智慧的结晶。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娴熟的个人技术、而且要有分析、观察、合理分配自己的技术战术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其目的是使全队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充分发挥个人技术和特长,以便在激烈的对抗中争取主动,赢得胜利。
一场篮球比赛,运动员在场上进攻、防守战术的正确运用,无不受战术意识的支配,无不包含着战术意识内容。平时能讲的,能练的,传切、掩护、突破、快攻、抢断、关门、补防等都属战术意识的范畴。战术意识好的运动员能够在激烈的比赛中,适当的选择和运用战术,表现出运用战术的及时性、合理性。战术意识是一项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的一种“无形技术、战术”,如何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自由而正确地驾驶技术、合理支配战术意识,是检验一名运动员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整个队伍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存在的问题
第一、攻守转化慢,经常背向对手,视线完全脱离对手;第二、漏人后不立即全速追防,防守重心过高;第三、少有协防,协防缺乏补防意识,看球不看人;第四、“有球紧、无球松、随球移动”的防守原则执行不到位;第五、快攻快下应人球相连,但往往出现等球的意识,贻误战机;第六、阵地配合盲目乱动,缺乏配合意识,单打独斗多,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第七、缺乏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往往一味求快;第八、抢篮板球缺乏冲抢意识、抢位意识和挡人意识等等。
四、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措施与方法
战术意识如何在比赛中得以正确合理的运用,则依赖于青少年的战术意识水平。所以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战术意识的培养是长期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战术意识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不会,可以学会,但如果缺乏正确的战术意识,青少年在运动场上就会失去行动上的指南,就不能合理得运用技术。所以,培养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战术意识应是全面的,系统的,应把它放在与技战术训练同等的位置上,且是个长期漫长的积累过程。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措施与方法进行:
(一)整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一个好的球队和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整体意识。作为一个队来讲就是要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以及统一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队员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自我要求。
1.提高篮球理论知识
学习篮球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和启发运动员的再创思维,使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任务。要使队员明确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强调掌握基本技术规格要领,善于学习优秀运动员运用技术的经验,对基本攻防战术套路的特点和相互制约的原则要明确,教练员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和特点树立起切实的训练指导思想。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尽可能的在比赛和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
2.把整体意识的训练与培养同训练计划结合起来
整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应结合本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列入训练计划。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例如建队时或训练初期着重培养热爱打球,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思想意识;比赛时期着重培养崇高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大局意识,团队精神,执行力,战术纪律,敢于拼搏,善于胜利的思想意识。
(二)基本技术运用的意识培养与训练
培养和训练运用技术的过程也就是形成动作技巧的过程。因为运动技巧就是有意识活动的结果,熟练而准确运动技术使技术达到自动化程度,避免脑力和体力的不必要消耗。
1.基本功的训练是符合比赛时技术运用的基本规律,基本功训练时,对最基本的动作要领要反复练
如手指手腕对球的控制能力、球感等。但单一技术训练不能拉得过长,要根据比赛规律逐步过度到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训练。训练时要多假设情况,不断地提出问题,设置障碍,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一上场就随时观察场上情况,提早分析估计变化情况,提高动作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要结合队员模仿体会动作的机会,使之消化理解,在队员对整个动作有了初步概念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解与综合练习,并多次重复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在练习中教练员不断地适时地对动作进行口头和形体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如防守训练中经常强调“耳胸相齐”这一防守术,再通过观察优秀队员的防守姿态,使队员在防对手突破时保持低重心的概念,而重心过高和直立状态则常常被对手轻易突破。 2.大力加强观察能力的训练,加强运动员的视野训练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运动员必须通过视觉准确地观察空间、方位和距离,特别要求运动员能准确判断迅速变化的各种关系,才有可能确定运动方向,采取有效动作。训练时应注意:(1)加强眼睛余光的观察能力的训练;(2)技术动作训练中要考虑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特别是争取角度、时间),例如运球只用余光照顾球或不看球,视野的重点是观察场上的全面移动情况;快攻沿边快下必须用侧身跑;接球后尽量面向球篮等。(3)培养快速反应能力。篮球场上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运动员针对变化做出较快的反应,否则就会犹豫不决,反应迟钝贻误战机,教练要设法通过各种变化信号(最好结合场上情况),刺激以及采取多变的对抗条件进行训练,以提高队员的反应能力。(4)在全面培养和训练基本技术运用的基础上,根据队员各自的特点,注意有意识发展其特长的技术动作,引导他们练出一手或多手“绝招”,诸如“神投手”、“控球能手”、“传球高手”、“快攻的突击手”等等。
(三)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个成队比赛的项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通过一定的战术,发挥全队的优势,不然全队水平很难提高。除结合整体意识和正确运用技术的训练外,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运动员参加比赛,是培养战术意识的最主要手段。通过比赛可使队员对复杂的比赛情况有正确的分析能力,能识破对方队的意图,加强本队队员之间的默契,以使已掌握的动作技巧和战术意识能根据场上变化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起来。不论在训练和比赛中,战术的运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任务,使队员不仅能按照预定战术行动,而且要使队员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要结合实际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律和理论知识,指导和启发队员善于观察判断,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半场配合是通过一定的配合路线把五个人的特点组织起来,使五个人在场上行动统一,充分发挥五个人的作用,避免出现只有一两个人得分的现象,而能比较全面地“开花”均匀得分,使五个人的作用都能发挥出来、即发挥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仅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如快攻“二打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当防守者封盖能力强时,应用运球吸引防守者,再传球给空档处同伴上篮得分;当防守者防守能力较差或已多次犯规,可强攻上篮,造成对方犯规;如对方联防阵严整时,不应贸然进攻,应借鉴毛泽东的“运动战”、“游击战”战略思想,频频外围倒手,结合内部穿插,打乱其阵形,寻其空档攻击,而大多数篮球战术都同《孙子兵法》有相似之处,如“空切”、“传切”、“掩护”、“策应”、“突分”、“快攻”、“反跑”等都与“暗渡陈仓”、“声东击西”、“兵贵神速”、“避实就虚”等战略思想相似。如果结合进行讲解与分析,能大大提高队员对战术意图的理解和兴趣。在教育和训练中要多进行二、三个人的配合套路,增加配合意识。教练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有重点的分期、分批对运动员进行技术反应的专门性统计,看有多少是恰当的,有多少是不合理的,错在哪里?为什么?根据总结出来的问题,再反馈给队员重点训练,通过不断反复实践,一步步提高战术意识。培养和训练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从小抓起,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五、小结与建议
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不仅可行,而且会加深青少年运动员对篮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因此培养提高运动员的思维能力、基本技术战术、注意比赛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提高篮球战术意识的重要保证。使青少年在困难、被动、失利和多种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有随机应变,化弊为利,转败为胜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篮球运动的水平。
总之,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逐步培养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战术意识,是极为重要且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循序渐进,按篮球运动教学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战术意识,为其以后的篮球运动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国慰.浅析篮球技术意识的形成与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1997(3).
[2] 赵夏娣.现代篮球的战术特征与战术意识的培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3).
[3] 彭敏.篮球战术意识及其培养[J].体育科技.2000(2).
[4] 胡剑秋.少年篮球训练的理论与方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3).
[5] 余丽华.篮球战术意识若干理论问题的再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运动 战术意识 培养
一、引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青少年较为喜爱。这项运动要求青少年不但具备娴熟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有良好的战术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复杂的比赛中,合理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协调队友间的配合,更好地发挥球队整体的水平。篮球意识说来是抽象的,但它具体表现在技术战术的变化和应用之中,意识越强的运动员,其应变能力越强。但我们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中经常发现他们技术、战术运用生搬硬套,实效性差,不合理的跑位接应多,防守时不知如何选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对篮球运动规律的认识不足,用篮球运动的术语说:即篮球战术意识差。由于篮球战术意识的提高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本文通过篮球战术意识的概念诠释、篮球战术意识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战术意识的捷径。
二、篮球战术意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篮球战术意识被人誉为篮球场上的“精髓”,是运动员高度智慧的结晶。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娴熟的个人技术、而且要有分析、观察、合理分配自己的技术战术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其目的是使全队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充分发挥个人技术和特长,以便在激烈的对抗中争取主动,赢得胜利。
一场篮球比赛,运动员在场上进攻、防守战术的正确运用,无不受战术意识的支配,无不包含着战术意识内容。平时能讲的,能练的,传切、掩护、突破、快攻、抢断、关门、补防等都属战术意识的范畴。战术意识好的运动员能够在激烈的比赛中,适当的选择和运用战术,表现出运用战术的及时性、合理性。战术意识是一项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的一种“无形技术、战术”,如何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自由而正确地驾驶技术、合理支配战术意识,是检验一名运动员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整个队伍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存在的问题
第一、攻守转化慢,经常背向对手,视线完全脱离对手;第二、漏人后不立即全速追防,防守重心过高;第三、少有协防,协防缺乏补防意识,看球不看人;第四、“有球紧、无球松、随球移动”的防守原则执行不到位;第五、快攻快下应人球相连,但往往出现等球的意识,贻误战机;第六、阵地配合盲目乱动,缺乏配合意识,单打独斗多,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第七、缺乏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往往一味求快;第八、抢篮板球缺乏冲抢意识、抢位意识和挡人意识等等。
四、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措施与方法
战术意识如何在比赛中得以正确合理的运用,则依赖于青少年的战术意识水平。所以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战术意识的培养是长期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战术意识比技术更重要,技术不会,可以学会,但如果缺乏正确的战术意识,青少年在运动场上就会失去行动上的指南,就不能合理得运用技术。所以,培养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战术意识应是全面的,系统的,应把它放在与技战术训练同等的位置上,且是个长期漫长的积累过程。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措施与方法进行:
(一)整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一个好的球队和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整体意识。作为一个队来讲就是要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以及统一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队员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自我要求。
1.提高篮球理论知识
学习篮球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和启发运动员的再创思维,使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任务。要使队员明确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强调掌握基本技术规格要领,善于学习优秀运动员运用技术的经验,对基本攻防战术套路的特点和相互制约的原则要明确,教练员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和特点树立起切实的训练指导思想。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尽可能的在比赛和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
2.把整体意识的训练与培养同训练计划结合起来
整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应结合本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列入训练计划。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例如建队时或训练初期着重培养热爱打球,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思想意识;比赛时期着重培养崇高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大局意识,团队精神,执行力,战术纪律,敢于拼搏,善于胜利的思想意识。
(二)基本技术运用的意识培养与训练
培养和训练运用技术的过程也就是形成动作技巧的过程。因为运动技巧就是有意识活动的结果,熟练而准确运动技术使技术达到自动化程度,避免脑力和体力的不必要消耗。
1.基本功的训练是符合比赛时技术运用的基本规律,基本功训练时,对最基本的动作要领要反复练
如手指手腕对球的控制能力、球感等。但单一技术训练不能拉得过长,要根据比赛规律逐步过度到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训练。训练时要多假设情况,不断地提出问题,设置障碍,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一上场就随时观察场上情况,提早分析估计变化情况,提高动作技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要结合队员模仿体会动作的机会,使之消化理解,在队员对整个动作有了初步概念的基础上再进行分解与综合练习,并多次重复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在练习中教练员不断地适时地对动作进行口头和形体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如防守训练中经常强调“耳胸相齐”这一防守术,再通过观察优秀队员的防守姿态,使队员在防对手突破时保持低重心的概念,而重心过高和直立状态则常常被对手轻易突破。 2.大力加强观察能力的训练,加强运动员的视野训练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运动员必须通过视觉准确地观察空间、方位和距离,特别要求运动员能准确判断迅速变化的各种关系,才有可能确定运动方向,采取有效动作。训练时应注意:(1)加强眼睛余光的观察能力的训练;(2)技术动作训练中要考虑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特别是争取角度、时间),例如运球只用余光照顾球或不看球,视野的重点是观察场上的全面移动情况;快攻沿边快下必须用侧身跑;接球后尽量面向球篮等。(3)培养快速反应能力。篮球场上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运动员针对变化做出较快的反应,否则就会犹豫不决,反应迟钝贻误战机,教练要设法通过各种变化信号(最好结合场上情况),刺激以及采取多变的对抗条件进行训练,以提高队员的反应能力。(4)在全面培养和训练基本技术运用的基础上,根据队员各自的特点,注意有意识发展其特长的技术动作,引导他们练出一手或多手“绝招”,诸如“神投手”、“控球能手”、“传球高手”、“快攻的突击手”等等。
(三)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个成队比赛的项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通过一定的战术,发挥全队的优势,不然全队水平很难提高。除结合整体意识和正确运用技术的训练外,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运动员参加比赛,是培养战术意识的最主要手段。通过比赛可使队员对复杂的比赛情况有正确的分析能力,能识破对方队的意图,加强本队队员之间的默契,以使已掌握的动作技巧和战术意识能根据场上变化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起来。不论在训练和比赛中,战术的运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任务,使队员不仅能按照预定战术行动,而且要使队员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要结合实际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律和理论知识,指导和启发队员善于观察判断,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半场配合是通过一定的配合路线把五个人的特点组织起来,使五个人在场上行动统一,充分发挥五个人的作用,避免出现只有一两个人得分的现象,而能比较全面地“开花”均匀得分,使五个人的作用都能发挥出来、即发挥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仅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如快攻“二打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当防守者封盖能力强时,应用运球吸引防守者,再传球给空档处同伴上篮得分;当防守者防守能力较差或已多次犯规,可强攻上篮,造成对方犯规;如对方联防阵严整时,不应贸然进攻,应借鉴毛泽东的“运动战”、“游击战”战略思想,频频外围倒手,结合内部穿插,打乱其阵形,寻其空档攻击,而大多数篮球战术都同《孙子兵法》有相似之处,如“空切”、“传切”、“掩护”、“策应”、“突分”、“快攻”、“反跑”等都与“暗渡陈仓”、“声东击西”、“兵贵神速”、“避实就虚”等战略思想相似。如果结合进行讲解与分析,能大大提高队员对战术意图的理解和兴趣。在教育和训练中要多进行二、三个人的配合套路,增加配合意识。教练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有重点的分期、分批对运动员进行技术反应的专门性统计,看有多少是恰当的,有多少是不合理的,错在哪里?为什么?根据总结出来的问题,再反馈给队员重点训练,通过不断反复实践,一步步提高战术意识。培养和训练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从小抓起,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五、小结与建议
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不仅可行,而且会加深青少年运动员对篮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因此培养提高运动员的思维能力、基本技术战术、注意比赛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提高篮球战术意识的重要保证。使青少年在困难、被动、失利和多种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有随机应变,化弊为利,转败为胜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篮球运动的水平。
总之,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逐步培养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战术意识,是极为重要且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循序渐进,按篮球运动教学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战术意识,为其以后的篮球运动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国慰.浅析篮球技术意识的形成与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1997(3).
[2] 赵夏娣.现代篮球的战术特征与战术意识的培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3).
[3] 彭敏.篮球战术意识及其培养[J].体育科技.2000(2).
[4] 胡剑秋.少年篮球训练的理论与方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3).
[5] 余丽华.篮球战术意识若干理论问题的再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