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舒肝散配合中药食疗治疗酒精中毒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f_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柴胡舒肝散配合中药食疗治疗酒精中毒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们对近年来确诊为酒精中毒性脂肪肝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2例患者给予柴胡舒肝散配合中药食疗;乙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降血脂治疗。 结果:甲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乙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对确诊为酒精中毒性脂肪肝的患者,运用柴胡舒肝散配合中药食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柴胡舒肝散;中药食疗;酒精中毒性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47-02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9月确诊为酒精性脂肪肝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例,年龄36岁~67岁。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 g/dt。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量(m1)X乙醇含量(%)×0.8。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现。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一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缺糖转铁蛋白(CDT)等指标升高。其中AST/ALT>2、GGT升高、MCV升高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而CDT测定虽然较特异但临床未常规开展。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有助于诊断。
  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嗜肝病毒现症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符合第1、2、3项和第5项或第1、2、4项和第5项可诊断酒精性肝病;仅符合第l、2项和第5项可疑诊酒精性肝病。[1]
  1.2 方法
  甲组病人给予柴胡舒肝散配合中药食疗。具体方法:柴胡10g炒白芍10g炒枳壳10g制香附20g广郁金10g生山楂15g生黄芪20g,枸杞子10g决明子10g连服1月。并嘱患者用芹菜、紫菜、香菇、海带、莲子、苡米、莱菔子、萝卜、玉米、燕麦、荞麦、大米适量,约100克,熬粥喝,每天一次。[2-4]
  治疗3个月后疗效评估,疗效判断标准如下: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彩超肝脏正常,肝功恢复正常;无效:仍有临床症状存在,彩超示仍有轻度脂肪肝,肝功仍有异常指标者。
  2.结果
  组在该四格表资料中,n ≥40,有理论频数1≤T<5,用四格表χ2值的连续性校正检验公式计算得: χ2=13.58,查χ2界值表,确定P值,推断结论,ν=1, χ20.01(1)=6.63, χ2>χ20.01(1)则P<0.01,说明甲乙两组治疗方案存在显著性差异。
  3.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酒文化的影响,饮酒成为一种时尚,喜事、白事、亲朋聚会、接待工作,没有能离开酒的。有时喝酒是一种应酬,喝酒是一种工作,有的人常常带酒工作,酒醉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了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值得我们临床工作者重视。
  影响酒精性脂肪肝的因素很多,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酒精所造成的肝损伤是有阈值效应的,即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就会大大增加肝损害风险。酒精饮料品种较多,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脏所造成的损害也有差异。饮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空腹饮酒较伴有进餐的饮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损伤。女性对酒精介导的肝毒性更敏感,与男性相比,更小剂量和更短的饮酒期限就可能出现更重的酒精性肝病。饮用同等量的酒精饮料,男女血液中酒精水平明显有差异。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有“二次打击”学说,是说酒精因素作为初次打击,通过氧化应激促使反应性氧化物增加,而诱发肝脏脂肪聚集。在氧化应激相关的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下,使脂肪变的肝细胞发生第二次打击,造成炎症、坏死和纤维化。[5]
  目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
  1.戒酒: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最重要的措施,戒酒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戒断综合征。
  2.营养支持: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应在戒酒的基础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
  3.药物治疗:如血清ALT、AST或GGT轻度升高,可考虑应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化学指标。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防止组织学恶化的趋势。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
  4.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常伴有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故应重视抗肝纤维化治疗。目前有多种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或方剂。本文的柴胡舒肝散配合中药食疗就是我院近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典疗法。该方法具有疏肝健脾、理气活血之功效 [6]
  综上所述,柴胡舒肝散加减配合中药食疗方便、简单、毒副作用小、经济实惠,既能降低医疗成本,又能方便患者,提高患者免疫力,起到治病保健双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鲁晓岚,陶明,罗金燕,等.饮酒与肝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467—468.
  [2] 陈艳主编,《高脂血症中西医防治153问》,金盾出自版社,2003,10
  [3] 武谦尧主编,《常用治疗肝病中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04
  [4] 刘艳骄等,《脂肪肝》(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丛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05,第二版。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
  [6]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64。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WBC)的测定对急性感染患儿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对56例临床疑似儿科感染性疾病的住院患儿做PCT测定,按临床第一诊断把患儿分成肺炎、肠炎、败血症等5组,并与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比较。结果:56例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PCT检测阳性40例,阳性检测率71.4%,对全部56例检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33-01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back pain,DLBP)是指腰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的腰痛,以其不伴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无节段过度活动为临床特点。Park等【1】于1979年首先提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概念,其定义为:影像学除外神经根压迫的情况,由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36-01  羊水过多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因该病易并发妊高症、胎位异常、早产、胎盘早剥、脐带脱垂、产后出血等,故属高危妊娠范围。近3年,本人采用《伤寒论》中猪苓汤合柴胡干姜桂枝汤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观察病人70例,为2009-2011门诊慢性羊水过多病人,随机分为治
期刊
【摘 要】目的:采用中医针灸三联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列入统计的319例,其中观察组161例,对照组158例。对照组应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应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基本治疗同时,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根据不同证型配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86例,进步54例,无进步13例,无恶化病例,有疗效达91.93%;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44例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方归乌桃术汤配合针灸治疗血虚肠燥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归乌桃术汤配合针灸治疗血虚肠燥型便秘12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归乌桃术汤配合针灸治疗血虚肠燥型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关键词】便秘;归乌桃术汤;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35-02  大
期刊
【摘 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缺血而发生的坏死,晚期可因股骨头塌陷,发生严重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骨病之一。属于中医“骨蚀”、“骨痹”论治范畴。  【关键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38-01  股骨头坏死( osteon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三联疗法,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在我院行三联治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按患者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肌注胃复安预防氮芥副作用,在治疗前30分钟开始,每日一次,至疗程结束。治疗组与治疗同时进行,加用艾灸中脘、足三里(双)及内关穴(双), 至疗程结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 结果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及评价解郁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治疗组(中药)30例,对照组(多潘立酮)27例,疗程2周,治疗前后作自身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率18.51%,总有效率51.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75%为显效,疗效指数25%~75%为好转,疗效指数<25%为无效。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麦粒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我科的48例小儿麦粒肿行耳尖放血疗法并辅以黄芩、薄荷煎熬口服。结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5%。结论: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麦粒肿简便易行,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耳尖放血;小儿麦粒肿;黄芩、薄荷。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编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编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42-01  我科自2006.01-2012.10对确诊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加重门诊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治疗方法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6例,均来源于我科门诊,男78例,女48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