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待学生明白了课文中讲明的道理后,教师这时应及时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知,培养其情感,使学生能把认知转换成日常生活的准则,以支配自己其行为。
【关键词】思想品德;小学;教学;理念;过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让学生的思想闪耀智慧的火花,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途径如下:
首先,精彩导入,激发热情
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环节就如一篇文章的开头,要引人入胜。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开头,精彩导入,往往可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将学生吸引住,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如前年本人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课时,往往采取“闲聊”的方法(如《不比吃穿》、《主动认错》);叙讲故事的方法(如《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拾金不昧》);设置疑问法(如《珍惜劳动成果》、《刻苦学习》);情感渗透法(如《祖国的钢铁长城》、《爱护有益动物》)等这样一些方法导入新课。实践证明,采取这样一些方法导入课堂教学开头能让学生初步明白课文的道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其次,学文明理,吸收内化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巧设疑问,引发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大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解疑过程中明白事理。设疑贵在“巧”,教师设疑时,要找出问题的切入点,要有疑而问,忌浅显直白,力求学生在解疑过程中经过一番迂回的思考后再达到曲径通幽的目的功效。
在教学《不比吃穿》时,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大臣们为什么感到羞愧?第一个问题是重点,学生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得逐层弄清以下这三个层次的意思:(1)当时辽国出现了什么风气?(有些大臣追求享乐,讲究吃穿,常以穿华丽衣袍来显示自己的地位。)(2)面对这种风气,身为丞相的张俭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张俭感到这是一种不好的风气,他决心要改变这种不良的风气,并从自己做起。他坚持穿旧衣袍,并公开表示“作为丞相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至于衣服还是简朴一点好。”)(3)当辽国王劝张俭换件新衣袍并让他挑选衣料时,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张俭还是认为,大家互相攀比谁穿得豪华就显示出自己地位高这种风气不好。但对辽王不能违令,只好从有的是绫罗绸缎的内裤里挑选了三段普通的布衣料,这说明张俭还是坚持节俭的好作风。)只要学生弄清了这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臣们之所以感到羞愧,是因为他们知道了张俭身为丞相,想的是国家大事,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而自己却只顾追求享乐,讲究吃穿,与张剑相比,相形见绌。这样在分析课文解疑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的道理。通过这样的设疑解疑,学生也就懂得了“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平时自己应做到生活上注意节俭。
第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待学生明白了课文中讲明的道理后,教师这时应及时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知,培养其情感,使学生能把认知转换成日常生活的准则,以支配自己其行为。又如,教学《不比吃穿》一文时,就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张俭的事例,谈谈应该向他学习什么。着重认识生活俭朴,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和别人比吃穿是虚荣的表现;自己平时应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生活注意节俭,不比吃穿。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比吃穿有什么不好。通过引导举例让学生明白吃穿既浪费了钱财,又分散了精力,影响了学习和工作这样一个道理。最后又采取“议一议”、“评一评”等形式让学生辨别是非,判断对错,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了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要比学习、比纪律、比文明礼貌等。
参考文献
[1]王易彭,思雅.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J]教学与研究,2012(9).
【关键词】思想品德;小学;教学;理念;过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让学生的思想闪耀智慧的火花,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途径如下:
首先,精彩导入,激发热情
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环节就如一篇文章的开头,要引人入胜。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开头,精彩导入,往往可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将学生吸引住,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如前年本人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课时,往往采取“闲聊”的方法(如《不比吃穿》、《主动认错》);叙讲故事的方法(如《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拾金不昧》);设置疑问法(如《珍惜劳动成果》、《刻苦学习》);情感渗透法(如《祖国的钢铁长城》、《爱护有益动物》)等这样一些方法导入新课。实践证明,采取这样一些方法导入课堂教学开头能让学生初步明白课文的道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其次,学文明理,吸收内化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巧设疑问,引发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大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解疑过程中明白事理。设疑贵在“巧”,教师设疑时,要找出问题的切入点,要有疑而问,忌浅显直白,力求学生在解疑过程中经过一番迂回的思考后再达到曲径通幽的目的功效。
在教学《不比吃穿》时,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大臣们为什么感到羞愧?第一个问题是重点,学生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得逐层弄清以下这三个层次的意思:(1)当时辽国出现了什么风气?(有些大臣追求享乐,讲究吃穿,常以穿华丽衣袍来显示自己的地位。)(2)面对这种风气,身为丞相的张俭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张俭感到这是一种不好的风气,他决心要改变这种不良的风气,并从自己做起。他坚持穿旧衣袍,并公开表示“作为丞相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至于衣服还是简朴一点好。”)(3)当辽国王劝张俭换件新衣袍并让他挑选衣料时,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张俭还是认为,大家互相攀比谁穿得豪华就显示出自己地位高这种风气不好。但对辽王不能违令,只好从有的是绫罗绸缎的内裤里挑选了三段普通的布衣料,这说明张俭还是坚持节俭的好作风。)只要学生弄清了这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臣们之所以感到羞愧,是因为他们知道了张俭身为丞相,想的是国家大事,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而自己却只顾追求享乐,讲究吃穿,与张剑相比,相形见绌。这样在分析课文解疑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的道理。通过这样的设疑解疑,学生也就懂得了“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平时自己应做到生活上注意节俭。
第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待学生明白了课文中讲明的道理后,教师这时应及时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知,培养其情感,使学生能把认知转换成日常生活的准则,以支配自己其行为。又如,教学《不比吃穿》一文时,就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张俭的事例,谈谈应该向他学习什么。着重认识生活俭朴,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和别人比吃穿是虚荣的表现;自己平时应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生活注意节俭,不比吃穿。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比吃穿有什么不好。通过引导举例让学生明白吃穿既浪费了钱财,又分散了精力,影响了学习和工作这样一个道理。最后又采取“议一议”、“评一评”等形式让学生辨别是非,判断对错,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了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要比学习、比纪律、比文明礼貌等。
参考文献
[1]王易彭,思雅.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J]教学与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