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6月11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防卫相小野寺五典与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和国防部长约翰斯顿在日本东京举行日澳外长和防长磋商(2 2)并发表共同文件,日澳双方就缔结防卫装备领域合作的相关协定达成了共识,此举实际上是促成日本向澳大利亚转移低噪音引擎的先进潜艇建造技术。7月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澳大利亚,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达成了共同开发防卫装备的相关协定——日澳共同开发新型潜艇。日本准备将常规潜艇的静音技术和船体的制造技术提供给澳大利亚,双方还计划将共同研发的新型舰艇向第三国出口。这是2014年4月安倍内阁彻底废除“武器出口三原则”、出台“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之后,实施的第一项与外国共同合作研制武器装备的项目;是日本继与美国、英国后签署的第三个“防卫装备”合作协议;也是日本战后首次对外出口尖端军工技术。
安倍在澳大利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宣称“日澳签署的防卫装备及技术转移相关协定,是向载入日澳两国史册的“特殊关系”迈出的第一步”。他甚至妄言,日澳加强防务合作关系,是为了给本地区与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如果把时光带回到72年前(1942年2月19日),日本军机对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进行了狂轰乱炸,澳大利亚军民伤亡惨重。如今,安倍却在加深与昔日战争对手的关系,其深层原因究竟为何?值得深入思考。
与日本企图插手南海问题
有密切联系
日本此次向澳大利亚转让的先进潜艇技术,是日本拥有的具有世界一流技术的“苍龙”级常规动力潜艇。“苍龙”号是日本第一艘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的潜艇,它所安装的AIP系统,是这款潜艇最明显的特点。此系统可以减少潜艇浮出水面的频度,不容易被敌方侦察和追踪。一般常规柴电动力潜艇最多只能在水下待3天,而“苍龙”级可在水下连续航行至少15天,续航能力可达1万海里。此外,它还拥有优良的低噪音技术,为亚洲常规潜艇中噪音最低。水下低速航行时,其辐射噪声只有105分贝左右,其外形采用叶卷型,表面光滑,降低了流体噪声,舰壳外部也敷设了消音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被航空反潜机发现的概率。正是“苍龙”级潜艇具备的这些优良技术特点,促成了澳大利亚想要与日本“分享”先进的潜艇技术。
近两年,南海问题日益升温,日本也高度关注,并在明里暗里施展各种手段想要插手南海问题。不过,碍于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地位,日本难以直接派遣军力介入南海。所以,加强与距离南海南端不远的澳大利亚的关系就成了日本的一项战略选择。而且,澳大利亚与美国是军事盟友关系、与日本拥有相同的价值观等,这些条件,也更加助推了日本加强与澳大利亚的防务关系。鉴于澳美是军事盟友关系,日本帮助了澳大利亚也即帮助了美国,也即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分担了义务。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本质是为了牵制中国的崛起,特别是遏制中国通过南海走向远洋,以迟滞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步伐。日澳在先进潜艇技术领域加强合作,是日本为了打造“日美澳军事同盟”而服务。说得透彻一点,是日澳两国在美国财力渐窘、不能大幅向南海倾斜军力的背景下,扮演美国的“马前卒”,在南海制衡中国,以把中国继续阻滞在“第一岛链”范围内。
未来几年,澳大利亚海军在正式掌握“苍龙”级潜艇技术后,就可以派遣这些潜艇潜行至南海以及马六甲海峡一带执行战略任务。平时可以侦察、监听中国往来南海的舰艇、商船与飞机的动向;战时或有突发事件时,“苍龙”级潜艇不排除遂行封锁与控制南海朝向西南的出口——马六甲海峡、以及南海朝向南面的巽他海峡与龙目海峡等重要海上航线任务的可能性。而中国海外贸易是非常依赖于南海航线的,一旦遭遇变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日本加强与澳大利亚的防务合作关系,意在南海,其矛头针对中国,不言自明。
为日本的“海洋国家”战略服务
安倍在澳大利亚国会演讲时公然宣扬,“将跨越太平洋、印度洋的广大海洋及其天空,培养成完全开放自由的场所;奉行相同价值观的日澳两国,只要联起手来,定将理所当然的规则变成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广阔繁荣之海的常识”。从此番国际公开演说中不难看出,安倍加强与澳大利亚的防务合作关系,是要为日本重新成为“海洋强权国家”造势。
长期以来,日本就以“海洋国家”自居,并“引以为豪”。二战期间,日本更是一手挑起了太平洋战争,意欲霸占整个太平洋乃至印度洋。二战以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海洋霸主”意识随之蛰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对海洋的重视不断加深。日本这个曾经做过“海洋霸权梦”、本身地处太平洋上的岛国,又有了重新成为“海洋强国”的强烈欲望。
作为二战以后日本国际关系界的重要人物,高坂正尧的一系列思想是促使日本重新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推手。在其《海洋国家日本的构想》的重要论述中,高坂阐述了日本成为海洋强国的方法与手段等。其中,他指出:日本应以“海洋国家”为标准,超越作为岛国的过去,以积极的对外政策面对全球化趋势,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秩序建设;海外贸易是日本实现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等。
从安倍加强与澳大利亚的防务合作关系中,也可以窥见高坂正尧“海洋国家”思想的影子。第一,日澳加强防务合作关系,是为了保护日本海洋航线安全。澳大利亚位扼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处,是地形便利的海空交通枢纽国家。日本与非洲、大洋洲等许多国家的海上贸易往来都须经过澳大利亚西海岸与东海岸的航线。澳大利亚拥有了先进的潜艇部队后,就能深入印度洋与太平洋,一可以震慑周边国家,二可以为保护日本的海上航线安全提供便利。
第二,日澳加强防务合作关系,是日本扩展自身海洋影响力、构建有利于日本的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措施。在日本看来,自己是北太平洋上的重要国家,而澳大利亚是南太平洋与南印度洋的重要国家。太平洋与印度洋对日本而言非常重要,离开了这两个大洋,日本就不能成为海洋强国。通过与澳大利亚加深防务合作关系,可以彰显日本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影响力,从而为构建所谓的“日美澳海洋秩序”充实内涵。
为日本成为可以“自由施展”军事影响力的“军事大国”做战略铺垫
安倍内阁实施新“三原则”与解禁集体自卫权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武器出口禁令被打破之后,日本制造的武器和拥有的先进军事技术将沦为安倍打着“积极和平主义”幌子展开“军事外交”与“军火外交”的工具。另外,安倍内阁还计划在今年内出台新的政府开发援助大纲(ODA),准备将“军事援助”纳入未来政府开发援助的范围中。而此次日澳达成的防务合作协定,就有“将共同研发的新型舰艇向第三国出口”的内容。其实,这也是安倍加强与澳大利亚防务合作关系的另一个深层目的:通过澳大利亚这个“跳板”,让其他国家看到日本的军事技术是“多么的优秀”,刺激起其他国家对日本武器与军事技术的“购买欲”,以期不断扩大日本的军事影响力。
掩盖不住的冷战意识与零和思维
毋庸置疑,日澳加强防务合作关系,绝不是像安倍所说的,“日澳深化关系是为了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相反,这一举动带有很深的冷战意识与零和思维,只能给一小部分国家带来“稳定”,而损害大部分国家的安全。当整个亚太地区都不稳定时,何谈构建所谓的“国际海洋秩序”?在国际社会谋和平、求稳定、盼发展的今天,亚太地区安全应该且必须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为指导,真正走出一条追求和平、公平与正义的新安全之路。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学者)
安倍在澳大利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宣称“日澳签署的防卫装备及技术转移相关协定,是向载入日澳两国史册的“特殊关系”迈出的第一步”。他甚至妄言,日澳加强防务合作关系,是为了给本地区与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如果把时光带回到72年前(1942年2月19日),日本军机对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进行了狂轰乱炸,澳大利亚军民伤亡惨重。如今,安倍却在加深与昔日战争对手的关系,其深层原因究竟为何?值得深入思考。
与日本企图插手南海问题
有密切联系
日本此次向澳大利亚转让的先进潜艇技术,是日本拥有的具有世界一流技术的“苍龙”级常规动力潜艇。“苍龙”号是日本第一艘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的潜艇,它所安装的AIP系统,是这款潜艇最明显的特点。此系统可以减少潜艇浮出水面的频度,不容易被敌方侦察和追踪。一般常规柴电动力潜艇最多只能在水下待3天,而“苍龙”级可在水下连续航行至少15天,续航能力可达1万海里。此外,它还拥有优良的低噪音技术,为亚洲常规潜艇中噪音最低。水下低速航行时,其辐射噪声只有105分贝左右,其外形采用叶卷型,表面光滑,降低了流体噪声,舰壳外部也敷设了消音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被航空反潜机发现的概率。正是“苍龙”级潜艇具备的这些优良技术特点,促成了澳大利亚想要与日本“分享”先进的潜艇技术。
近两年,南海问题日益升温,日本也高度关注,并在明里暗里施展各种手段想要插手南海问题。不过,碍于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地位,日本难以直接派遣军力介入南海。所以,加强与距离南海南端不远的澳大利亚的关系就成了日本的一项战略选择。而且,澳大利亚与美国是军事盟友关系、与日本拥有相同的价值观等,这些条件,也更加助推了日本加强与澳大利亚的防务关系。鉴于澳美是军事盟友关系,日本帮助了澳大利亚也即帮助了美国,也即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分担了义务。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本质是为了牵制中国的崛起,特别是遏制中国通过南海走向远洋,以迟滞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步伐。日澳在先进潜艇技术领域加强合作,是日本为了打造“日美澳军事同盟”而服务。说得透彻一点,是日澳两国在美国财力渐窘、不能大幅向南海倾斜军力的背景下,扮演美国的“马前卒”,在南海制衡中国,以把中国继续阻滞在“第一岛链”范围内。
未来几年,澳大利亚海军在正式掌握“苍龙”级潜艇技术后,就可以派遣这些潜艇潜行至南海以及马六甲海峡一带执行战略任务。平时可以侦察、监听中国往来南海的舰艇、商船与飞机的动向;战时或有突发事件时,“苍龙”级潜艇不排除遂行封锁与控制南海朝向西南的出口——马六甲海峡、以及南海朝向南面的巽他海峡与龙目海峡等重要海上航线任务的可能性。而中国海外贸易是非常依赖于南海航线的,一旦遭遇变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日本加强与澳大利亚的防务合作关系,意在南海,其矛头针对中国,不言自明。
为日本的“海洋国家”战略服务
安倍在澳大利亚国会演讲时公然宣扬,“将跨越太平洋、印度洋的广大海洋及其天空,培养成完全开放自由的场所;奉行相同价值观的日澳两国,只要联起手来,定将理所当然的规则变成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广阔繁荣之海的常识”。从此番国际公开演说中不难看出,安倍加强与澳大利亚的防务合作关系,是要为日本重新成为“海洋强权国家”造势。
长期以来,日本就以“海洋国家”自居,并“引以为豪”。二战期间,日本更是一手挑起了太平洋战争,意欲霸占整个太平洋乃至印度洋。二战以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海洋霸主”意识随之蛰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对海洋的重视不断加深。日本这个曾经做过“海洋霸权梦”、本身地处太平洋上的岛国,又有了重新成为“海洋强国”的强烈欲望。
作为二战以后日本国际关系界的重要人物,高坂正尧的一系列思想是促使日本重新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推手。在其《海洋国家日本的构想》的重要论述中,高坂阐述了日本成为海洋强国的方法与手段等。其中,他指出:日本应以“海洋国家”为标准,超越作为岛国的过去,以积极的对外政策面对全球化趋势,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秩序建设;海外贸易是日本实现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等。
从安倍加强与澳大利亚的防务合作关系中,也可以窥见高坂正尧“海洋国家”思想的影子。第一,日澳加强防务合作关系,是为了保护日本海洋航线安全。澳大利亚位扼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汇处,是地形便利的海空交通枢纽国家。日本与非洲、大洋洲等许多国家的海上贸易往来都须经过澳大利亚西海岸与东海岸的航线。澳大利亚拥有了先进的潜艇部队后,就能深入印度洋与太平洋,一可以震慑周边国家,二可以为保护日本的海上航线安全提供便利。
第二,日澳加强防务合作关系,是日本扩展自身海洋影响力、构建有利于日本的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措施。在日本看来,自己是北太平洋上的重要国家,而澳大利亚是南太平洋与南印度洋的重要国家。太平洋与印度洋对日本而言非常重要,离开了这两个大洋,日本就不能成为海洋强国。通过与澳大利亚加深防务合作关系,可以彰显日本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影响力,从而为构建所谓的“日美澳海洋秩序”充实内涵。
为日本成为可以“自由施展”军事影响力的“军事大国”做战略铺垫
安倍内阁实施新“三原则”与解禁集体自卫权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武器出口禁令被打破之后,日本制造的武器和拥有的先进军事技术将沦为安倍打着“积极和平主义”幌子展开“军事外交”与“军火外交”的工具。另外,安倍内阁还计划在今年内出台新的政府开发援助大纲(ODA),准备将“军事援助”纳入未来政府开发援助的范围中。而此次日澳达成的防务合作协定,就有“将共同研发的新型舰艇向第三国出口”的内容。其实,这也是安倍加强与澳大利亚防务合作关系的另一个深层目的:通过澳大利亚这个“跳板”,让其他国家看到日本的军事技术是“多么的优秀”,刺激起其他国家对日本武器与军事技术的“购买欲”,以期不断扩大日本的军事影响力。
掩盖不住的冷战意识与零和思维
毋庸置疑,日澳加强防务合作关系,绝不是像安倍所说的,“日澳深化关系是为了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相反,这一举动带有很深的冷战意识与零和思维,只能给一小部分国家带来“稳定”,而损害大部分国家的安全。当整个亚太地区都不稳定时,何谈构建所谓的“国际海洋秩序”?在国际社会谋和平、求稳定、盼发展的今天,亚太地区安全应该且必须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为指导,真正走出一条追求和平、公平与正义的新安全之路。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