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境以写促读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unshine20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课背景下,师生的互动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应设计一些有意义的作业,更好地助力教学的开展。从实践来看,设计作业时采用以情境入语用、以现实观经典、以写读思生活的方法,有助于激发课堂活力,促进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语文作业;作业设计;网课
  因为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停课不停学”的活动,不管你是不是心里固守着传统线下课之利和网课之弊这样的观念和想法,网课已真真切切地走进我们的教学,在我们当下有限的教学环境下发挥着很好的补益作用。一个多月下来,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渐渐熟练操作,我们通过网课形成了新的师生互动方式,体验着多元化的知识传播方式,构建着多样化的教学生态。我们也清晰地懂得不能胶柱鼓瑟,而要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这必将对将来教学工作的展开产生很好的启示。
  网课相比于普通线下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从备课到上课,再到布置、批改作业和答疑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更充分地准备、更灵活地应对、更有效地反馈。比如上课,很多课特别是表达和交流特别重要的语文课,教师是需要和学生实现良好的互动才能把内容讲好、讲透的,而网络课很难一一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和落实学生的参与度;比如作业,很多题目需要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研究,而网课下很多学生借助网络不假思索就直接有了标准答案。那么,我们是否只能一味责怪这种上课的形式而不反躬自省呢?能否不把网络当成“拦路虎”而当成有益的“助推器”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有一条是这么表述的:“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并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语文重实践性,语文的知识和技能要在实践中获得,而且语文对人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网课之下,我们如何设计一些有意义的作业,从而更好地助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呢?下面笔者就近期自行设计的几项课堂和课后作业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以情境入语用,激发课堂活力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阅读从来不会离开生活而存在。庚子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们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寒假。元宵晚会上有一首诗歌《相信》让人们听了潸然泪下:“朋友,在中国,在你身边,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那么,我们的学生又会感动于什么,会感慨于什么呢?
  我们在高一网课期间首先学习的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这个专题。这个专题有一段笔者读过很多次却一直没有很好地运用到课堂中的引导语:“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也和伟大的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在网课开课前备课时又读起它,因为处于疫情这个特殊时期而觉得特别感动,于是笔者设计了一项关于情境语用的课堂作业:
  请结合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下面的画线句子进行仿写: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每当________时,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人格高尚,凡人也和伟人一样,他们的精神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发光。
  学生进行了仿写,他们的答案非常精彩,比如:
  ● 每当病魔侵袭时,总有科研先锋拿出沸腾的生命作矿灯,献出思想当铁镐,凿开前方的巨石。
  ● 每当阴霾降临时,总有行动的领袖将双手化作信标,将双眼化作灯塔,指引前行的方向。
  ● 每当疾病蔓延时,总有逆行的战士披上白衣当铠甲,以双手为武器,吹响战“疫”的号角。
  ● 每当寒冬降临时,总有温柔的天使张开洁白的翅膀,将歌声化为暖阳,融化一切的虚无彷徨。
  以这样一道语用课堂作业作为导语,是不是比想了很多词通过网络传递给彼端的学生所起的效果要好很多呢?这道情境语用题,拉近了生活与语文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走进这个专题的人物——文天祥、“五人”,更深入地学习《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等课文,让他们明白古往今来对于正义、善良的追求与坚守,无数仁人志士是永不会停下脚步的。
  二、以现实观经典,促整本书阅读
  在这个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学生肯定关注了很多新闻,了解了很多故事,但他们有没有理性地思考过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敬畏自然,如何对待英雄,如何珍爱生命,如何直面人性,如何学会担当……那么,如果将阅读和现实结合起来会发生怎样的效果呢?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书籍时,是否在联系着社会,思考着时代,感悟着生活?
  我校高一学生有一个整本书阅读的任务,阅读书目中有一本是经典名著《红楼梦》。如何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在当下读这本书学生又会有什么新的感受?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读后感作业:
  以“假如《红楼梦》中的 ×  ×  × 活在当下”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学生对这一作业,颇有兴趣。以下是一学生的作业片段:
  黛玉流何泪
  就算黛玉的人生一帆风顺,她也终究无法脱离时代而活——更何况是信息流通极快的现代,绝无法如在大观园中那般不问世事。那便令正读高一的黛玉经历一场蔓延全国的肺炎灾疫吧。也不必让本就体弱的黛玉染上这疾病,只让她被迫“宅”家不出罢——只是黛玉本就不喜出门,这点“宅”也算不上什么。黛玉依旧在家读书写诗,悠悠哉哉,外面的灾情看似无法打扰她。可黛玉终是已经无法与外界隔绝了啊,她一打开手机,微博、朋友圈里疫情消息满天飞。黛玉看了那遭受疾病折磨的患者,不由得落下泪来,感慨生命之脆弱;夜半时念起自己也是自小体弱,不由得又多流了些泪。可——既然已经读过微博、朋友圈了,黛玉又如何能不见这人间百态?她会读到医院急需口罩等紧缺物质,会读到民众疯抢双黄连口服液,会读到患者的焦虑和害怕……她不忍再读下去了,可不得不再读——如今的时代,又怎是能进了大观园躲开的呢?如若黛玉高傲得已有了精神洁癖,最不喜這等悲苦人的挣扎,那她亦可蹙眉关上手机,再去沉浸于诗中的真美,但,依照黛玉善良真率的性子,怎么可能对这番景象无动于衷?   读书,就是读世界,读人生,也是读自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红楼梦》,一提到如何读、读什么等,仿佛谁都可以置喙几句,如鲁迅所言,就是“各家各看”。很多人经常谈曹公之写作三昧,道红楼之子丑寅卯,但真正能被奉为圭臬的却很少。学生结合《红楼梦》中人物的个性,结合当下现实来反观人物,思考当时的社会和如今的生活,也是颇有意趣的。而且,以现实观经典,也确实能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当然,也不能一味只用一种方式去读经典,我们依然可以使用摘抄点评、知识竞赛、系列主题阅读等来进一步推进《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
  三、以写读思生活,拓文言文学习
  上网课的时间一久,很多学生心态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感觉新奇,从打卡、听课、线上作业等,积极性明显很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父母又开始复工上班,虽然教师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学生难免还是会有懈怠、焦虑的情绪产生。在疫情还没完全过去的时候,在上网课进入某个“拐点”的时候,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引领学生寻一面镜子以自照、内省。笔者正好教完《谏太宗十思疏》,就布置了一项情境文言写作作业:
  劝谏是一门艺术,懂得劝谏的人不但能把人说服,而且能通过劝谏使劝方和被勸方和谐相处,关系更为融洽。如果你劝谏的对象是自己呢?疫情之下,上网课期间,你有没有和自己和谐相处呢?你有什么劝谏自己或者勉励自己的话呢?
  学习了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了解了古人的劝谏故事和劝谏艺术,请结合当下抗疫防疫以及网课学习等情况,写一封给自己的文言版“劝谏书”。
  以下是一学生写的《谏己四言书》:
  疫情久矣,家月余而未尝出游,倏而人间三月,桃夭灼灼,自思余亦将有所作为,奈何日渐颓唐,止知食膏粱,梦黄粱也。而今知其不可,作此书以诫余之怠惰。
  朝则往往每寐不起,待签到将迟而惊坐起,知仍早,则复睡。今悔甚,不求五更起,但求日朝醒而诵,无劳床头“夜叉”日日掀余棉被,使余惊跳起。夫子授课,初则凝神以听,皆细品之,然渐懈怠,终竟神游天外矣。幸而今渐改之。嗟乎!吾日当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吾十六矣,安能荒度年月空蹉跎?曰:不可。日则有所思,夜则有所诵,以之自戒亦足矣。曰:劝君惜取少年时。人之少年当如木之茂夏,将有所为,安能日坐于案前,碌碌不知其所之,茫茫不知其所为,渺渺不知其将何所归?
  此四言,早起以牧吾自律,专心以助吾致远,笃学以成吾术业,惜时以精吾所习也,将以自戒,网课期间不忘之。
  为什么会让学生用文言文来写?上网课期间,我校高一学生在学习一系列文言文。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的导言部分指出:“阅读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那如何达到呢?文言的学习很多时候还是要靠“读”来达成,而“读”在网课中还是受到了不小的限制。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读”作些延伸呢?我们可以朗读,可以抄读、背读,还可以品读、互文对读、写读等等,让读的方式更多元化。这次的作业也就是“写读”的一次尝试。通过这次“写读”,除了希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和内驱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文言的特点和积累文言的词汇,体会中文的表达丰富性之外,还希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此更好地汲取古人智慧,并结合现实叩问自己的内心,做好自我调适。
  社会就是一本打开的语文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应有能力在保证知识和能力的“硬核”下,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可用的资源,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这样才能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实用性”“思辨性”“情境化”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突出的特点,写作时评文备考高考写作应时而热。从课改趋势看,鉴于新课标写作要求、高考命题趋势,我们要对时评文写作保持审势借鉴的态度;从学情看,不辨情境的泛化的文艺性感性写作仍然存在,时评文内容新鲜接地气、写法实用重思辨,作文备考可以取长补短;从作文评价看,方法、技巧、策略的泛滥使用,可能导致作文呈现万人一面的局面,进而产生审美疲劳,对此,
期刊
摘 要:从叙事的角度而言,《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以记录人物的语言为主,故事情节相对简略,呈现出“行简言丰,以言行事”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烛之武出征的话语准备——赢得信任,出使有名;烛之武游说的话语策略——陈述利弊,請君入瓮;晋文公退兵的话语效果——权衡利弊,假借仁义。   关键词:语用;叙事;《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再作传。《春秋》微言大义,语言极其简略。《左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许多课文蕴含了辩证思维规律,这些课文的教学,适合采用品读课文中与之对应的言语形式的策略,渗透辩证思维教育。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蕴含着量变质变的辩证思维规律,它表现在与之相对应的具体的言语形式之中。对此进行品读,就抓住了言语和思维的二重结构。   关键词:辩证思维;言语思维;教学策略;《走一步,再走一步》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许多课文蕴含了辩证思维规律,如梁
期刊
【课前准备】  提供阅读材料,并疏通字词,梳理内容。  阅读材料包括:  《项羽本纪》四个节选片段《功业初就》《鸿门宴》《项羽之死》《项羽本纪赞》。  九首诗词:唐代诗人胡曾的《鸿门》《垓下》《乌江》,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两首),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乌江亭》,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虞美人·赋虞美人草》,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教学实录】  一、导入  
期刊
【设计说明】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意在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之道,结合自身的经历感受,体悟正确的态度立场,掌握学习的方法路径,探索学习的意义价值。  围绕“思辨性阅读与
期刊
摘 要: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诗歌鉴赏题,具有如下特点:考点稳定,立足理解评价;关注教材,倾向学以致用;稳中有变,聚焦核心素养。针对以上特点,复习备考可从以下方面着力:重视教材,涵养学科素养;建构体系,积累必备知识;总结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试题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相对薄弱点,而在高考卷中,相关试题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分析2020年高考语
期刊
王薇老师的《壶口瀑布》教学设计,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利用了初中语文《作业本》(以下简称《作业本》)中的任务设计,体现了《作文本》的“助学”“导学”功能。  一、基于教材的编写意图构建教学框架  统编教材以“双线组元”,架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体系,有明确的教学内容规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这一安排贯彻了从八年级上册教材开始的“文体学习”的主线。
期刊
摘 要:在线上教学背景下,教师如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就高一语文作业的布置而言,教师可着力于用预习整理作业促使学生落实基础知识,用任务探究作业拓展学生思维,用考试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关键词:线上教学;作业布置;《百合花》  用2019年的网络热词“我太难了”来表达新冠肺炎疫情下承担线上教学任务的教师们的心情,我估摸着还是恰当的。笔者所在的备课组,多次就线上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讨论,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的写作教学,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媒介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并以跨媒介的方式表达思想、交流观点。这是在信息时代写作中“我”的新定位的真实内涵。从“我”的甄别,到“我”的剖析,再到“我”的发布,学生借助甄别、剖析和推理等形式来辨析多媒介信息,从而探究它们的语言特征和内在规律,理性思辨地阐述文化的独特性和统一性、历史性和现实性、逻辑性和情感性。   关键词:写作教学;信息时代的写作
期刊
摘 要:与统编教材配套的初中语文《作业本》基于学生立场,不仅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地图、指向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档案,还是课堂内外师生、生生、师师交流的互动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从“有志”“有识”“有恒”三个层次入手,掌握“破与立”“守与放”“舍与得”三要诀。具体而言,可这样操作:借鉴《作业本》确定教学重点,重组任务,设计学生活动;不只关注“任务”的形式,更要关注“任务”的内核;根据学习目标和具体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