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DIC颅内出血,全反式维甲酸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不仅有诱导分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本文综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凝血障碍及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机 构】
:
610041,成都,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DIC颅内出血,全反式维甲酸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不仅有诱导分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本文综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凝血障碍及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成延洲创作的诗集《寂寥星光》三卷本正式出版,由于该诗集所具有的职业特征和独具的文化个性,此书引起了法学界和诗歌界的广泛关注。 纵览三卷本的《寂寥星光》,300多首作品从 2014年到2017年横跨四个年度,有现代新诗、有古体诗,题材有抒情咏志的、有歌咏职业工作的,但全部作品都有一个浓郁的底色,那就是艰难困苦的童年生活以及励志奋斗的青年时代,给一颗敏感多情的诗人之心所带来的擦痕、撞击。 生活纷繁
2021年10月22日,作为热播军事题材电影,《突破口》与《长津湖》《金刚川》等10部影片同获“2021国防军事电影优秀影片”。这部展现邓州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讲述的是解放邓州的壮烈故事,是一部传播正能量、激发进取心、增强报国志的优秀影片。 电影的红色经典性 一座邓州城,充满红色史。邓州是用经典文化浸泡出来的城市,在诸多优秀文化中,先贤文化、忠孝文化、红色文化占有重要位置,家国情怀已然成为邓州
一 天亮时候我又梦见了妹妹赵姿,和每次梦中相见一样,她依然浑身鲜血淋漓,在悬崖边大声呼救。不管我怎么伸手拼命去拽她,她还是凄厉地呼叫着再一次滑入无边的黑暗。我发疯似的到处寻找,然而哪里还有她的踪迹?然后,就是我满身大汗惊醒过来,心怦怦狂跳——似乎狂跳的不是我的心脏,而是我整个人在狂跳。 起了床,感觉头重脚轻,我还是坚持洗漱完毕出了门。不想吃什么,况且时间也不早了,我直接去了赖以糊口的这所业余体
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亦即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在机体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既往对FⅩⅢ缺陷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方面研究较多,近年来发现FⅩⅢa亚单位2号外显子上的Val 34 Leu变异与血栓性疾病成负相关性,亦即ⅩⅢVal 34 Leu为血栓性疾病的一种保护因子.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克隆性疾病,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AL)转化(转白).本文综述了细胞形态学异常、染色体核型异常、CD34抗原异常表达、细胞培养及凋亡异常、某些癌基因异常、端粒与微卫星的不稳定性、血清胸苷激酶水平同MDS转白的关系.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是1996年Ohta等[1]克隆的抑癌基因,定位于染色体3p14.2,含有脆性部位FRA3B.FHIT mRNA长约1.1Kb,由10个外显子构成,外显子5-9为编码区,编码16.8KD的Fhit蛋白.Fhit蛋白是一种Ap3A水解酶.FHIT基因具有抑癌基因活性,在白血病中有异常表达或表达缺失.
Bcl-2和Bax是凋亡调节基因Bcl-2家族的两个重要成员,二者可通过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来调节细胞凋亡.Bcl-2和Bax调节凋亡的机制与线粒体内信号传递系统、Bcl-2蛋白磷酸化和Bax转位有密切关系,并且,Myb、CREB、P53、Gif-1和WT1等多种基因均对Bcl-2的表达或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恶性血液病发生发展与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各种类型的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骨髓血管生成情况、血液VEGF水平的观察结果,及其与疾病的诊断、预后的关系;并介绍了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恶性血液病应用的初步结果.抗血管治疗有可能成为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一个新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