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它既需要班主任在班级日常工作不断展开,也需要学科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渗透。但由于其特殊性,往往也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类:现代诗文和古诗文。这两类文章中既有对父母亲情的体验,也有对社会价值道德观的培养,还有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情讴歌,这些都需要不断渗透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做到“敦仁博物”。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现代文教学;古诗文教学
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不仅需要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展开,在平时教学中也需要不断渗透。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紧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种种动机、各种愿望、各种痛苦有所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文断句,还应以文章本身所揭示的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格、纯洁的品质。也就是说我们的眼中不能只有语文,只有语文的分数,还要有人,人的思想,人的品质,人的精神,人的终身发展,这是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的功能,并且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类:现代诗文和古诗文。而德育渗透在这两类课文中都可以得到充分地体现:
一、现代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学习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引导学生围绕“毕业典礼”这个中心事件,从那些看似凌乱,实则将现实与回忆有机组合的一件件具体事情中探寻父女情,体会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通过学习对父亲横过铁道,艰难的爬上爬下的细节描写,让学生被这种深切厚重而又朴实真切的父爱所打动。这些课文都让学生真正学会了体谅父母,珍爱父母。
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对于“花瀑”之美的描绘同样悦人耳目,让人感到生活中充满了美,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样的美景、美文怎会不让学生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让自己的心也变得纯净起来呢?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可从一字一词一句下手,著名语文教育家、特级教师于漪就说过:“要潜心研究课文,抓住文中最有感情含量、最能表现内心世界的语句,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她曾以杨绛的散文《老王》为例做过示范,我在教学中也试着按她所说的那样去引导学生充当作者,让他们亲临老王临终送香油和鸡蛋的场景,听老王说的,看老王做的,认真体悟作者的叙事、描写,字字句句所包含的深厚感情。作者的一句问候“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既是关切、同情,也是怜悯、吃惊,这种生命极限的凄苦与恐怖震撼着作者的心灵,也敲击着每一位同学的心,让他们真正懂得应该尊重弱者,善待弱者,帮助弱者。作为班主任,我适时地将这种情感教育运用到班级管理当中去,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是多动症患者,平时说话表述不清,且往往动作幅度较大,有时甚至会伤害到其他同学,再加上思维也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与班上其他同学有些格格不入,相处起来非常困难。一开始班级同学都不太喜欢他,在很多事情上有意无意地避开他。在学习完《老王》这篇课文后,我就告诉孩子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即便他平时再不起眼,我们都应该相信他,不应嘲笑他的不足,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闪光点的。后来同学们慢慢开始接受他,并在随后的运动会当中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运动才能,为班集体争了光。这样他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自己也找到了在班级中的位置。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勉励孩子们在逆境中应乐观积极的面对一切;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告诫孩子们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及选择后应如何坚持到底。我这一届所带的班级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大多没有自己的目标,对他们来说在学校就是过一天算一天。针对这样的现象,我通过开展班会《抉择·奋斗》让他们懂得了选择的重要性,奋斗的意义,使他们在常规、学习、体育等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班也先后获得校级先进班集体,区级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二、德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体现:
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須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古诗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多读古诗文,还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
当前,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经受到高度重视。一位语文教育老前辈曾说:“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的确,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认真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精忠报国、至死不悔的英雄豪气让人震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身居陋室,但却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使人感慨;《登幽州台歌》中陈子昂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令人扼腕。学习《〈论语〉十二章》,学生懂得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并把它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座右铭;吟诵《〈孟子〉二章》,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确看待困难。学习了蒲松龄的《狼》,明白了人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坏人、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木兰诗》把家庭责任和国家社稷安危联系在一起;《出师表》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感。此外,如王安石的《伤仲永》、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及《孙权劝学》等都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提高他们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充分的发挥其德育功能,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诗文,都需要靠挖掘教材及教学活动中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优秀道德传统,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健康情感、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價值观的目的。而作为班主任更应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一切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牢记德育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既“博物”,更要“敦仁”。
摘要: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它既需要班主任在班级日常工作不断展开,也需要学科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渗透。但由于其特殊性,往往也成为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类:现代诗文和古诗文。这两类文章中既有对父母亲情的体验,也有对社会价值道德观的培养,还有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情讴歌,这些都需要不断渗透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做到“敦仁博物”。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现代文教学;古诗文教学
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不仅需要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展开,在平时教学中也需要不断渗透。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紧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种种动机、各种愿望、各种痛苦有所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文断句,还应以文章本身所揭示的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格、纯洁的品质。也就是说我们的眼中不能只有语文,只有语文的分数,还要有人,人的思想,人的品质,人的精神,人的终身发展,这是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的功能,并且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类:现代诗文和古诗文。而德育渗透在这两类课文中都可以得到充分地体现:
一、现代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学习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引导学生围绕“毕业典礼”这个中心事件,从那些看似凌乱,实则将现实与回忆有机组合的一件件具体事情中探寻父女情,体会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通过学习对父亲横过铁道,艰难的爬上爬下的细节描写,让学生被这种深切厚重而又朴实真切的父爱所打动。这些课文都让学生真正学会了体谅父母,珍爱父母。
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对于“花瀑”之美的描绘同样悦人耳目,让人感到生活中充满了美,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样的美景、美文怎会不让学生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让自己的心也变得纯净起来呢?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可从一字一词一句下手,著名语文教育家、特级教师于漪就说过:“要潜心研究课文,抓住文中最有感情含量、最能表现内心世界的语句,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她曾以杨绛的散文《老王》为例做过示范,我在教学中也试着按她所说的那样去引导学生充当作者,让他们亲临老王临终送香油和鸡蛋的场景,听老王说的,看老王做的,认真体悟作者的叙事、描写,字字句句所包含的深厚感情。作者的一句问候“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既是关切、同情,也是怜悯、吃惊,这种生命极限的凄苦与恐怖震撼着作者的心灵,也敲击着每一位同学的心,让他们真正懂得应该尊重弱者,善待弱者,帮助弱者。作为班主任,我适时地将这种情感教育运用到班级管理当中去,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是多动症患者,平时说话表述不清,且往往动作幅度较大,有时甚至会伤害到其他同学,再加上思维也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与班上其他同学有些格格不入,相处起来非常困难。一开始班级同学都不太喜欢他,在很多事情上有意无意地避开他。在学习完《老王》这篇课文后,我就告诉孩子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即便他平时再不起眼,我们都应该相信他,不应嘲笑他的不足,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闪光点的。后来同学们慢慢开始接受他,并在随后的运动会当中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运动才能,为班集体争了光。这样他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自己也找到了在班级中的位置。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勉励孩子们在逆境中应乐观积极的面对一切;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告诫孩子们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及选择后应如何坚持到底。我这一届所带的班级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大多没有自己的目标,对他们来说在学校就是过一天算一天。针对这样的现象,我通过开展班会《抉择·奋斗》让他们懂得了选择的重要性,奋斗的意义,使他们在常规、学习、体育等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班也先后获得校级先进班集体,区级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二、德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体现:
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須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古诗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多读古诗文,还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
当前,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经受到高度重视。一位语文教育老前辈曾说:“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的确,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认真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精忠报国、至死不悔的英雄豪气让人震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身居陋室,但却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使人感慨;《登幽州台歌》中陈子昂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令人扼腕。学习《〈论语〉十二章》,学生懂得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并把它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座右铭;吟诵《〈孟子〉二章》,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确看待困难。学习了蒲松龄的《狼》,明白了人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坏人、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木兰诗》把家庭责任和国家社稷安危联系在一起;《出师表》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感。此外,如王安石的《伤仲永》、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及《孙权劝学》等都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提高他们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充分的发挥其德育功能,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诗文,都需要靠挖掘教材及教学活动中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优秀道德传统,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健康情感、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價值观的目的。而作为班主任更应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一切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牢记德育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既“博物”,更要“敦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