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唐诗《江雪》及其四个英译本逐字逐句的深入解读,比较分析了四个译本分别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其对原诗意境的传达程度。以该诗与译文解析为例,归纳得出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对意境把握的三个层次,总结出诗歌译者的责任与诗歌翻译的规范。
关键词:古诗 翻译 意境
一、引言
中国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历来被视为传统文化之宝藏。随着文化浪潮席卷全球,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国外,其中必然少不了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古诗。帮助世界揭开中国古诗优雅而神秘的面纱,也是翻译界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因为意境是一首诗的灵魂(许渊冲,198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何谓有境界?王国维认为,“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如耳目”;诗歌的意境是作者心境与情感的传达,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孕育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古代文人骚客历来以“境界”论诗。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高层次的表达,这是一种情景交炼、意与境浑的文学形象和美学境界。(林晓芝,2012)这也使得中国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译诗的真谛,在于忠实地传达原诗。正如同钱钟书所说:“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质依然故我”。
二、《江雪》及其译本
诗词中的意境也并非难以把握,可以结合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个人经历,还可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意象来找到线索。意象即古诗中借助客观景物表现主观情感的形象,“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就是典型的意中之象。诗人选用的意象透露了主观情感。很多诗歌中包含多个意象。翻译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不同意象之间以及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交融,尽量做到以意象衬意境。唐代柳宗元《江雪》一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山”和“万径”两个意象相互照应衬托,塑造了广阔无边、万籁俱寂的背景:远处峰峦叠嶂却无飞鸟,万径纵横交错却不见人踪。对这两句诗的翻译,有如下几个颇具代表性的版本:
版本1:No bird appears in hills,no trace of human on all trails.
版本2: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文殊,1989)
版本3:Birds in mountains fly and hide in places unknown,there are no human footmarks on any road I note.(孫大雨,1997)
版本4: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许渊冲,1988)
版本1采用了直译法,使用并列结构,诗句的原意能够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但由于没有把“千”和“万”这两个数词所要表达的“山”和“径”之多义翻译出来,因而缺乏一种气势,未达“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版本2采用数字译数字的“对应式换码①”(刘宓庆,1990),用“a hundred”和“a thousand”来指代群山和巷子的数量显得呆板,因为诗句中的“千”和“万”并非实指,而是用来体现山峦巷道规模之大。这种以实译虚的翻译方式是译者未能了解古诗用词特点的体现,并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无法正确表达出原诗句的意境。版本3在句式结构的布置上显得很随意,既无对称也无对比,没有将山、径之量多体现出来,因此也无法还原原诗句的意境。版本4的译文语言简练,能体现出汉语诗歌本身的特点;句式中采用“淡化式换码②”(刘宓庆,1990)的方法将“千山”和“万径”分别译为“from hill to hill ”和“from path to path”,一来准确传达了原诗句的信息,巧妙地避免了数字实对实的翻译;二来营造出山峦起伏、万巷交错的磅礴气势,使得原诗开阔的意境得以再现,彰显了译者的高明;工整自然的对仗以及协和的尾韵锦上添花,使诗句平添了韵律美,诵读之际一股苍茫寂寥感油然而生。较之前三个版本的翻译,版本4更好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然只由一个副词“独”和“孤舟”“蓑笠”“(老)翁”“寒江”“雪”这几个名词组成,但表达出来的意境绝不是这些个体意象的简单堆砌,而在于意象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孤傲不群、超然物外的意蕴。下面以4个版本的译文来分析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把握:
版本1:In a solitary boat,straw hat and cape; an old man fishes alone——cold river in the snow.(张庭琛,1991)
版本2:In a boat a straw-coaked old guy,is fishing on river in snow.(杨纪鹤,1991)
版本3:A straw c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许渊冲,1992)
版本4: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lo! 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许渊冲,1988)
版本1松散的结构和拖沓的语言无法展现原诗语言高度凝练的特点,影响了诗的意蕴。版本2的译文形式整体紧凑,表达方式却平淡无奇,没有传达出老翁在寒江之上独自垂钓的孤寂幽僻感。版本3采用了增词法③,译者通过增加动词“behold”(注视)将老翁专注垂钓的画面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整体上生动了诗句。然而与版本2类似,“独”字的缺译,使清高孤傲的诗境无法再现,美中不足。版本4的译文出自翻译名家许渊冲之手,前一句中的“lo”对应原文中的“独”。“lo”之妙处在于它并非一个完整的词,品诗者完全可以任意理解为“lonely”“alone”“lonesome”等;“lo”位于“boat”“cold”之间,与这两词分别压行内韵和尾韵,将“孤舟”和“雪”两个意象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人领略到诗中凄冷孤寂的意境;此外,“lo”还是一个能表达惊讶或者唤起注意的感叹词,意为“看哪”“瞧啊”,通过呼唤将品诗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垂钓翁身上,也是译者的匠心独运。“clad”有“覆盖”“穿衣”义,在原诗句中并无对等词,译者别出心裁地添加,生动地给江河穿上了冰雪大衣,同时也反映出冰天雪地的寒冷,传神地再现了原诗中白雪皑皑的气氛。由此,原诗的意境也跃然纸上。 三、意境把握
以上述汉语诗英译为例,我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对诗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层:
1.语言通顺、忠实于原诗。这也是翻译的基础,只有做到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才能使得之后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再现原诗意境成为可能。
2.尽量准确翻译诗中的所有意象,使它们之间或内部的联系得以体现。意象往往蕴含丰富的意旨,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是诗句情景交融的基础,也是意境的载体。
3.用形美和音美凸显意美。中国古诗遣词造句优美凝练,结构韵律相当工整,诵读之际琅琅上口。对诗意和情感准确把握的同时,翻译时也需顾及到诗句的外形结构和音调。译句冗长拖沓或读起来别扭,都会损伤原诗的风骨,继而影响诗的意境。如果说意境是诗的灵魂,那么结构和韵律便是诗的躯体。一首好诗必须是灵魂与躯体的完美融合。翻译时也应尽量做到使它们相互融合。
四、结语
中国的古诗措辞优美、意蕴深远,值得仔细品读玩味。翻译古诗就是探索美和再现美的过程。译者首先要以读者的身份品读诗句,去理解、探索和发现;然后站在作者的高度把握诗人的情感,把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挖掘出來,理顺理清,再通过遣词造句将其完整表达,最大限度地展示原作的艺术美感,使古诗的意境美在读者面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注释:
①以模仿来传译原文的翻译手段。
②确保概念意义不变的前提下放弃部分风格意义的翻译手段。
③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
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8:305.
[2]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266,270.
[3]林晓芝.物镜·情境·意境——古诗《锦瑟》之英译本分析比较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4]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2:287.
[5]杨纪鹤.古诗绝句百首英译赏析[M].南昌:江西出版社,1991.
[6]张庭琛等.一百丛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196.
[7]许渊冲.论唐诗的英译.[J].翻译通讯,1983,(3).
[8]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文殊.诗词英译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娄梦佳 宫丽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关键词:古诗 翻译 意境
一、引言
中国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历来被视为传统文化之宝藏。随着文化浪潮席卷全球,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国外,其中必然少不了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古诗。帮助世界揭开中国古诗优雅而神秘的面纱,也是翻译界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因为意境是一首诗的灵魂(许渊冲,198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何谓有境界?王国维认为,“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如耳目”;诗歌的意境是作者心境与情感的传达,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孕育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古代文人骚客历来以“境界”论诗。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高层次的表达,这是一种情景交炼、意与境浑的文学形象和美学境界。(林晓芝,2012)这也使得中国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译诗的真谛,在于忠实地传达原诗。正如同钱钟书所说:“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质依然故我”。
二、《江雪》及其译本
诗词中的意境也并非难以把握,可以结合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个人经历,还可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意象来找到线索。意象即古诗中借助客观景物表现主观情感的形象,“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就是典型的意中之象。诗人选用的意象透露了主观情感。很多诗歌中包含多个意象。翻译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不同意象之间以及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交融,尽量做到以意象衬意境。唐代柳宗元《江雪》一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山”和“万径”两个意象相互照应衬托,塑造了广阔无边、万籁俱寂的背景:远处峰峦叠嶂却无飞鸟,万径纵横交错却不见人踪。对这两句诗的翻译,有如下几个颇具代表性的版本:
版本1:No bird appears in hills,no trace of human on all trails.
版本2: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文殊,1989)
版本3:Birds in mountains fly and hide in places unknown,there are no human footmarks on any road I note.(孫大雨,1997)
版本4: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许渊冲,1988)
版本1采用了直译法,使用并列结构,诗句的原意能够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但由于没有把“千”和“万”这两个数词所要表达的“山”和“径”之多义翻译出来,因而缺乏一种气势,未达“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版本2采用数字译数字的“对应式换码①”(刘宓庆,1990),用“a hundred”和“a thousand”来指代群山和巷子的数量显得呆板,因为诗句中的“千”和“万”并非实指,而是用来体现山峦巷道规模之大。这种以实译虚的翻译方式是译者未能了解古诗用词特点的体现,并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无法正确表达出原诗句的意境。版本3在句式结构的布置上显得很随意,既无对称也无对比,没有将山、径之量多体现出来,因此也无法还原原诗句的意境。版本4的译文语言简练,能体现出汉语诗歌本身的特点;句式中采用“淡化式换码②”(刘宓庆,1990)的方法将“千山”和“万径”分别译为“from hill to hill ”和“from path to path”,一来准确传达了原诗句的信息,巧妙地避免了数字实对实的翻译;二来营造出山峦起伏、万巷交错的磅礴气势,使得原诗开阔的意境得以再现,彰显了译者的高明;工整自然的对仗以及协和的尾韵锦上添花,使诗句平添了韵律美,诵读之际一股苍茫寂寥感油然而生。较之前三个版本的翻译,版本4更好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然只由一个副词“独”和“孤舟”“蓑笠”“(老)翁”“寒江”“雪”这几个名词组成,但表达出来的意境绝不是这些个体意象的简单堆砌,而在于意象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孤傲不群、超然物外的意蕴。下面以4个版本的译文来分析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把握:
版本1:In a solitary boat,straw hat and cape; an old man fishes alone——cold river in the snow.(张庭琛,1991)
版本2:In a boat a straw-coaked old guy,is fishing on river in snow.(杨纪鹤,1991)
版本3:A straw c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许渊冲,1992)
版本4: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lo! 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许渊冲,1988)
版本1松散的结构和拖沓的语言无法展现原诗语言高度凝练的特点,影响了诗的意蕴。版本2的译文形式整体紧凑,表达方式却平淡无奇,没有传达出老翁在寒江之上独自垂钓的孤寂幽僻感。版本3采用了增词法③,译者通过增加动词“behold”(注视)将老翁专注垂钓的画面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整体上生动了诗句。然而与版本2类似,“独”字的缺译,使清高孤傲的诗境无法再现,美中不足。版本4的译文出自翻译名家许渊冲之手,前一句中的“lo”对应原文中的“独”。“lo”之妙处在于它并非一个完整的词,品诗者完全可以任意理解为“lonely”“alone”“lonesome”等;“lo”位于“boat”“cold”之间,与这两词分别压行内韵和尾韵,将“孤舟”和“雪”两个意象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人领略到诗中凄冷孤寂的意境;此外,“lo”还是一个能表达惊讶或者唤起注意的感叹词,意为“看哪”“瞧啊”,通过呼唤将品诗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垂钓翁身上,也是译者的匠心独运。“clad”有“覆盖”“穿衣”义,在原诗句中并无对等词,译者别出心裁地添加,生动地给江河穿上了冰雪大衣,同时也反映出冰天雪地的寒冷,传神地再现了原诗中白雪皑皑的气氛。由此,原诗的意境也跃然纸上。 三、意境把握
以上述汉语诗英译为例,我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对诗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层:
1.语言通顺、忠实于原诗。这也是翻译的基础,只有做到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才能使得之后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再现原诗意境成为可能。
2.尽量准确翻译诗中的所有意象,使它们之间或内部的联系得以体现。意象往往蕴含丰富的意旨,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是诗句情景交融的基础,也是意境的载体。
3.用形美和音美凸显意美。中国古诗遣词造句优美凝练,结构韵律相当工整,诵读之际琅琅上口。对诗意和情感准确把握的同时,翻译时也需顾及到诗句的外形结构和音调。译句冗长拖沓或读起来别扭,都会损伤原诗的风骨,继而影响诗的意境。如果说意境是诗的灵魂,那么结构和韵律便是诗的躯体。一首好诗必须是灵魂与躯体的完美融合。翻译时也应尽量做到使它们相互融合。
四、结语
中国的古诗措辞优美、意蕴深远,值得仔细品读玩味。翻译古诗就是探索美和再现美的过程。译者首先要以读者的身份品读诗句,去理解、探索和发现;然后站在作者的高度把握诗人的情感,把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挖掘出來,理顺理清,再通过遣词造句将其完整表达,最大限度地展示原作的艺术美感,使古诗的意境美在读者面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注释:
①以模仿来传译原文的翻译手段。
②确保概念意义不变的前提下放弃部分风格意义的翻译手段。
③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
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8:305.
[2]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266,270.
[3]林晓芝.物镜·情境·意境——古诗《锦瑟》之英译本分析比较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4]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2:287.
[5]杨纪鹤.古诗绝句百首英译赏析[M].南昌:江西出版社,1991.
[6]张庭琛等.一百丛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196.
[7]许渊冲.论唐诗的英译.[J].翻译通讯,1983,(3).
[8]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文殊.诗词英译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娄梦佳 宫丽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