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长期股权投资价值被低估和对控股合并损益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控股合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会计处理及其报表列示方式的建议,以达到利润表上反映全面收益的目的。
关键词:输入性通胀震荡市场控股合并绩效全面收益
1 通货膨胀下企业控股合并绩效分析
1.1 通胀使得企业的总成本增加
1.1.1 通货膨胀下企业的社会成本增加。公共支出具有硬性要求,即使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对社会的公共支出总额也是逐年增加的,而企业作为社会税负的承担者,最终的税负将转嫁到企业身上,使得企业的社会成本增加。
1.1.2 通货膨胀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①通货膨胀下企业的一般性生产成本增加,商品的售价普遍上涨,工人为维持正常生活、享受必要教育、医疗等服务,必然要求增加收入,所以企业的工资费用会增加,相应的福利、公积金、保险都会增加,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设备折旧费用增加等因素,导致企业的一般性生产成本增加。②通货膨胀下企业产品结构的改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社会上的新兴产业、互联网技术、保健品及烟酒等高端消费品的需求增加,而工业品、低端消费品的需求减少,消费者出于对品牌的追求和对消费品安全的考虑,使得进口原料的需求更加强烈,企业的生产只有满足市场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企业的产品原料也从国内原料到进口高档原料转变。这种产品结构的变化必定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③通货膨胀下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通货膨胀条件下,国家为防止流通在外的货币增加,一般都会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的供应量大幅度减少,市场上企业购买相同资产所用的货币量增加。一般企业的资金缺口也会增加,当企业到市场上融通资金时,市场上货币量供不应求,再加上宏观调控的影响,会造成利率上升,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
1.2 通胀对并购双方的合并损益影响分析。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企业并购会出现两种情况:负债比率高、现金比率低,则一般盈利企业作为被合并方的权益实际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被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会产生损失,而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则产生收益;相反,亏损企业作为被合并方的权益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被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会产生收益,而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则产生损失。
2 震荡市场对企业控股合并损益的影响
2.1 控股合并的合并方式及合并绩效的理论分析。企业控股合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合并参与主体分为外资并购、政府参与并购、管理者收购;按企业合并所涉及的行业,分为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目前我国企业并购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政府参与并购。一般来说,横向合并主要目的是把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企业集团或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增加产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以与其他企业(或企业集团)相抗衡。横向合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形成战略联盟,甚至形成垄断,能够给并购企业带来较大的规模效应。但横向合并过度,企业的规模过于庞大,会导致企业对市场形成垄断,这与市场经济的法则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它会降低市场经济的效率,所以横向合并要在突出主业、剥离辅业、减少和简化管理层级等方面下工夫,使得合并方在取得规模效应的同时提高市场的效率。纵向合并却是将上下游企业合并起来,形成较大的产业链,由于纵向合并不是同业合并,因而很难产生规模效应,合并绩效不显著。
2.2 合并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缺陷分析。牛市有三高特征:高市值、高涨幅、高市盈率;而熊市表现为低市值、低涨幅、低市盈率。由2011年我国资本年度报告可以看出,目前的证券市场还是一个震荡市场,其特点是股票价格大幅波动,或者忽上忽下,目前的证券市场的市值出现了在牛市和熊市间的来回拉锯。在震荡市场中,企业的投资出现了价值的波动,在价格大幅或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会出现减值问题,因此长期股权投资应该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但是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长期投资的减值一经计提是不允许转囚的,这样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便被低估。
2.3 控股合并企立绩效分析。控股合并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3.1 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收益难以反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于合并双方受同一企业控制,合并双方为关联方,为了避免合并过程中出现舞弊现象,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合并双方应按照账面价值进行合并核算,但这是一种非市场理念运作,交易作价通常是不公允的。在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受到低估时,合并双方仍然按照低估的账面价值进行合并,而以低估价值股票为主进行的企业合并会使合并方产生潜在的合并收益,然而该收益在账面上并没有反映。
2.3.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以承担债务方式进行的控股合并收益难以反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双方为非关联方,合并其实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遵从的是市场理念,所以现行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处理。这时虽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低估,但是企业仍按照市场价合并,使得长期股权投资被低估的价值得以恢复,其合并损益体现在相关的损益类账户中。具体而言,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中;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合并收益则体现在“资本公积——资(股)本溢价”明细科目中;以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合并收益则体现在负债的相关账户中,导致负债增加,需要后期偿还,企业实质上要将合并收益全部付出,只不过通胀条件下,欠债对企业来说相当于是拿未来不值钱的资源偿还现在值钱的资源,所以总体看企业还是有合并收益的,只是账上没有体现。
3 控股合并损益全面反映时企业账务处理的改进
3.1 通胀条件下,企业的合并损益应该乘以通胀率,这才是企业实际的损益。
3.2 为使控股合并损益能够得到全面反映,应该规定,震荡市场中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可以转回。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之所以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一经计提不允许转田,是考虑到长期股权投资期限较长,若能转囚,企业可能会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跨年调整会计利润,为防止合并企业随意调整企业的利润,所以才作此规定。
但是这样做,会使得企业的控股合并收益在账面上不能全部反映,企业账上的收益并不是真实的收益。考虑到2009年已开始按照全面收益理论的要求在利润表上反映企业的全部收益,所以笔者认为,企业应该将合并收益反映在账面上,这样可防止合并企业随意调整企业的收益,具体操作时可直接将增加收益计人当期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具体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来核算。企业应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转回分录写为: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到长期股权投资金部出售转让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
按照上述思路改进账务处理后,企业利润表(见下面简表)上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观下的全面收益。利润表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转回时,对全面收益的影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等到长期股权投资全部出售转让时,对全面收益的影响转入“投资收益”中,变成已实现的损益。
3.3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承担的债务控股合并收益,应该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乘以通胀率,单独反映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
按照上述思路改进账务处理后,企业利润表上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观下的全面收益。利润表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转回时,对全面收益的影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等到长期股权投资全部出售转让时,对全面收益的影响转入“投资收益”中,变成已实现的损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级中心.中级会计实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刘本扬.商誉会计处理探析.价值工程.2010-04.
关键词:输入性通胀震荡市场控股合并绩效全面收益
1 通货膨胀下企业控股合并绩效分析
1.1 通胀使得企业的总成本增加
1.1.1 通货膨胀下企业的社会成本增加。公共支出具有硬性要求,即使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对社会的公共支出总额也是逐年增加的,而企业作为社会税负的承担者,最终的税负将转嫁到企业身上,使得企业的社会成本增加。
1.1.2 通货膨胀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①通货膨胀下企业的一般性生产成本增加,商品的售价普遍上涨,工人为维持正常生活、享受必要教育、医疗等服务,必然要求增加收入,所以企业的工资费用会增加,相应的福利、公积金、保险都会增加,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设备折旧费用增加等因素,导致企业的一般性生产成本增加。②通货膨胀下企业产品结构的改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社会上的新兴产业、互联网技术、保健品及烟酒等高端消费品的需求增加,而工业品、低端消费品的需求减少,消费者出于对品牌的追求和对消费品安全的考虑,使得进口原料的需求更加强烈,企业的生产只有满足市场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企业的产品原料也从国内原料到进口高档原料转变。这种产品结构的变化必定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③通货膨胀下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通货膨胀条件下,国家为防止流通在外的货币增加,一般都会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的供应量大幅度减少,市场上企业购买相同资产所用的货币量增加。一般企业的资金缺口也会增加,当企业到市场上融通资金时,市场上货币量供不应求,再加上宏观调控的影响,会造成利率上升,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
1.2 通胀对并购双方的合并损益影响分析。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企业并购会出现两种情况:负债比率高、现金比率低,则一般盈利企业作为被合并方的权益实际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被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会产生损失,而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则产生收益;相反,亏损企业作为被合并方的权益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被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会产生收益,而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则产生损失。
2 震荡市场对企业控股合并损益的影响
2.1 控股合并的合并方式及合并绩效的理论分析。企业控股合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合并参与主体分为外资并购、政府参与并购、管理者收购;按企业合并所涉及的行业,分为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目前我国企业并购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政府参与并购。一般来说,横向合并主要目的是把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企业集团或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增加产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以与其他企业(或企业集团)相抗衡。横向合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形成战略联盟,甚至形成垄断,能够给并购企业带来较大的规模效应。但横向合并过度,企业的规模过于庞大,会导致企业对市场形成垄断,这与市场经济的法则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它会降低市场经济的效率,所以横向合并要在突出主业、剥离辅业、减少和简化管理层级等方面下工夫,使得合并方在取得规模效应的同时提高市场的效率。纵向合并却是将上下游企业合并起来,形成较大的产业链,由于纵向合并不是同业合并,因而很难产生规模效应,合并绩效不显著。
2.2 合并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缺陷分析。牛市有三高特征:高市值、高涨幅、高市盈率;而熊市表现为低市值、低涨幅、低市盈率。由2011年我国资本年度报告可以看出,目前的证券市场还是一个震荡市场,其特点是股票价格大幅波动,或者忽上忽下,目前的证券市场的市值出现了在牛市和熊市间的来回拉锯。在震荡市场中,企业的投资出现了价值的波动,在价格大幅或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会出现减值问题,因此长期股权投资应该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但是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长期投资的减值一经计提是不允许转囚的,这样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便被低估。
2.3 控股合并企立绩效分析。控股合并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3.1 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收益难以反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于合并双方受同一企业控制,合并双方为关联方,为了避免合并过程中出现舞弊现象,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合并双方应按照账面价值进行合并核算,但这是一种非市场理念运作,交易作价通常是不公允的。在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受到低估时,合并双方仍然按照低估的账面价值进行合并,而以低估价值股票为主进行的企业合并会使合并方产生潜在的合并收益,然而该收益在账面上并没有反映。
2.3.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以承担债务方式进行的控股合并收益难以反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双方为非关联方,合并其实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遵从的是市场理念,所以现行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处理。这时虽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低估,但是企业仍按照市场价合并,使得长期股权投资被低估的价值得以恢复,其合并损益体现在相关的损益类账户中。具体而言,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中;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合并收益则体现在“资本公积——资(股)本溢价”明细科目中;以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合并收益则体现在负债的相关账户中,导致负债增加,需要后期偿还,企业实质上要将合并收益全部付出,只不过通胀条件下,欠债对企业来说相当于是拿未来不值钱的资源偿还现在值钱的资源,所以总体看企业还是有合并收益的,只是账上没有体现。
3 控股合并损益全面反映时企业账务处理的改进
3.1 通胀条件下,企业的合并损益应该乘以通胀率,这才是企业实际的损益。
3.2 为使控股合并损益能够得到全面反映,应该规定,震荡市场中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可以转回。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之所以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一经计提不允许转田,是考虑到长期股权投资期限较长,若能转囚,企业可能会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跨年调整会计利润,为防止合并企业随意调整企业的利润,所以才作此规定。
但是这样做,会使得企业的控股合并收益在账面上不能全部反映,企业账上的收益并不是真实的收益。考虑到2009年已开始按照全面收益理论的要求在利润表上反映企业的全部收益,所以笔者认为,企业应该将合并收益反映在账面上,这样可防止合并企业随意调整企业的收益,具体操作时可直接将增加收益计人当期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具体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来核算。企业应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转回分录写为: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到长期股权投资金部出售转让时,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投资收益。
按照上述思路改进账务处理后,企业利润表(见下面简表)上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观下的全面收益。利润表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转回时,对全面收益的影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等到长期股权投资全部出售转让时,对全面收益的影响转入“投资收益”中,变成已实现的损益。
3.3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承担的债务控股合并收益,应该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乘以通胀率,单独反映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
按照上述思路改进账务处理后,企业利润表上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观下的全面收益。利润表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转回时,对全面收益的影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等到长期股权投资全部出售转让时,对全面收益的影响转入“投资收益”中,变成已实现的损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级中心.中级会计实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刘本扬.商誉会计处理探析.价值工程.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