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器乐中,没有哪一种乐器能像琵琶这样富于戏剧性,他的音色、韵味都有着戏剧的情节性和内在的张力,其他民族乐器更注重于一种抽象情绪的铺张和延续,而在琵琶这里,描述情节的细水长流细致入微,刻画人物的张扬尽致,都是其他民族乐器不能比拟的,所以在琵琶乐曲中,出现大量的、风格迥异的叙事性作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霸王卸甲》就是其中的一首,它是著名的琵琶大型武套叙事性作品。这首作品取材于《十面埋伏》一样,都是采用章回体结构,描述了为其五年的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但两首作品描写的角度和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着重写刘邦汉军的英勇雄姿,决战的胜利以及凯旋而归的英雄气概,所以乐曲高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着重渲染了楚霸王交战失利,一蹶不振而至别姬自刎的英雄悲剧,所以乐曲表现的沉闷悲壮,音调凄楚而婉转,音乐中蕴含着一代豪杰英雄的壮美与悲凉。苏轼也曾作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全曲分三大部分,十四段。第一部分:(1)营鼓(2)升帐(3)点将(4)整队(5)排阵(6)出阵 。第二部分:(7)接战(8)垓下酣战。第三部分:(9)楚歌(10)别姬(11)鼓角甲声(12)出围(13)追兵(14)众军归里。
第一部分描写的是战争的准备,渲染战争的气氛。“营鼓”是全曲的引子。一开始,琵琶在低音区奏出的隆隆战鼓声低沉悲壮,表现了难奈的情趣躁动和低沉压抑的紧张气氛。在琵琶的低音区,用缓慢、自由的节奏,散板律动、慢起渐快、朦胧的鼓声和断断续续的号角声,不但预示着这场战争的惨烈,也为项羽败北的悲剧性结局买下了伏笔。描写项羽性格的主题原型是在第二段“升帐”中,曲调威武而霸气,象征霸王出场。速度从容缓慢,节奏平稳,但往往在弱拍上的扫弦造成强烈的切分感,打破了正常的强弱律动,产生了音乐的动荡感和棱角感。以此,似乎想表现项羽的心烦意乱。此段的旋律线起伏不大,配合旋律中的宫、羽两类色彩调式的交替和左手推拉技法的运用,使“升帐”旋律铿锵顿挫、稳中有乱,悲壮有力,表现出悲剧的主人公项羽的英雄性格、悲壮的行为和非凡的的豪迈气概。
接下来三段是同样的主题音型在不同的高度出现,是同一个主题旋律上的变奏。以“扫抡”、“挟扫”、“扫拂轮”的组合指法为主要特色,强调了“先强后弱”的音乐力度变化。这样构成的演奏效果明显的强调了音乐的稳定性,突出了《霸王卸甲》的抒情性和悲壮性。
第二部分是激烈的战斗,描绘了垓下之战的气势和战斗的具体情景。这是全曲最激烈的地方,也是第一个高潮。“接战”时节奏突然变慢,右手拇指有力勾动最粗的琴弦,发出沉重的搏击声。然后逐次变换指法,加快节奏,音乐越来越紧张,最后用扫抡的指法发出更激烈音响,象征战斗越来越激烈。“垓下酣战”大量的扫动琵琶的全部四根琴弦,以强烈的节奏,密集的点子描写剧烈的战争场面。音调逐级升高,回落,再推到最高潮。这两段主要依靠节奏和指法的变化来刻画不同的情节,表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战场中的厮杀。
第三部分描写了项羽失败及楚军还乡的悲壮心情。这里又以“楚歌”、“别姬”为中心。在“楚歌”中,琵琶用长轮的手法奏出凄凉悲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的曲调,和前面的战斗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乐曲在高音区上,有慢速上行音调,宣泄了无奈绝望情绪,旋律在大量的四分附点音符的作用下,音乐情绪高亢而不平稳,每小节均用渐强至渐弱的力度表现了十分不平静的心情,形成了“骓不逝兮可奈何!”悲壮情感,使音乐蕴含了深深地“悲壮之美”。接着音乐又陡然下降,与前旋律相比下降了八度,在中低音区构成了低沉的琵琶音响,表示对虞姬地呼唤。同时以琵琶连续轮指的演奏技巧,形象表达出英雄末路的悲哀。随着乐曲的延伸和发展,音乐旋律表现出从容的情绪,似乎在叙述虞姬饮剑自刎的场面。音乐的悲中蕴含着十分浓郁的情,充分显示了英雄的“壮美”。
接着“别姬”则以急促的歌唱性的音乐和用推音奏出的滑音法,与“楚歌”相呼应,音乐表现的极为哀痛。深刻的表现了楚霸王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豪杰在四面楚歌中那悲愤欲绝,从而诀别虞姬的无奈和痛苦。音乐用扫弦和全轮演奏技巧、自由律动和节奏、多变力度、尾部的下行旋律线,把爱情和离别的主题,把项羽无可奈何的悲痛描写的淋漓尽致。
最后四段加速了悲剧性的发展,琵琶用特有的富有强烈节奏感的“夹扫”、 “夹弹”、“扫轮”和“扫挑”的演奏技法十分形象的表现了鼓声、号声、呐喊声、刀剑拼杀撞击声以及马队奔腾的场景。乐曲速度由慢渐快,力度由弱变强,把悲壮的情绪推向了高点。
《霸王卸甲》这部作品用非音乐因素的标题直接点名了音乐要表现的内容,用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音响,将垓下酣战和霸王别姬的情节表现的具体逼真、生动感人,使这部作品不但具有强烈的戏剧震撼力、写实的音乐表现魅力,更具有感人之深的悲剧性特征。乐曲将战争、爱情、离别、死亡等艺术的永恒主题集于一体,已引起听众极大同情的痛苦和死亡的悲剧性为表现主题,以琵琶各种演奏技巧产生的扣人心弦的音响,以感人心扉的悲剧色彩,创造出音乐的尽善尽美,使它不但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世界音乐艺术中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灿烂明珠。
《霸王卸甲》就是其中的一首,它是著名的琵琶大型武套叙事性作品。这首作品取材于《十面埋伏》一样,都是采用章回体结构,描述了为其五年的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但两首作品描写的角度和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着重写刘邦汉军的英勇雄姿,决战的胜利以及凯旋而归的英雄气概,所以乐曲高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着重渲染了楚霸王交战失利,一蹶不振而至别姬自刎的英雄悲剧,所以乐曲表现的沉闷悲壮,音调凄楚而婉转,音乐中蕴含着一代豪杰英雄的壮美与悲凉。苏轼也曾作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全曲分三大部分,十四段。第一部分:(1)营鼓(2)升帐(3)点将(4)整队(5)排阵(6)出阵 。第二部分:(7)接战(8)垓下酣战。第三部分:(9)楚歌(10)别姬(11)鼓角甲声(12)出围(13)追兵(14)众军归里。
第一部分描写的是战争的准备,渲染战争的气氛。“营鼓”是全曲的引子。一开始,琵琶在低音区奏出的隆隆战鼓声低沉悲壮,表现了难奈的情趣躁动和低沉压抑的紧张气氛。在琵琶的低音区,用缓慢、自由的节奏,散板律动、慢起渐快、朦胧的鼓声和断断续续的号角声,不但预示着这场战争的惨烈,也为项羽败北的悲剧性结局买下了伏笔。描写项羽性格的主题原型是在第二段“升帐”中,曲调威武而霸气,象征霸王出场。速度从容缓慢,节奏平稳,但往往在弱拍上的扫弦造成强烈的切分感,打破了正常的强弱律动,产生了音乐的动荡感和棱角感。以此,似乎想表现项羽的心烦意乱。此段的旋律线起伏不大,配合旋律中的宫、羽两类色彩调式的交替和左手推拉技法的运用,使“升帐”旋律铿锵顿挫、稳中有乱,悲壮有力,表现出悲剧的主人公项羽的英雄性格、悲壮的行为和非凡的的豪迈气概。
接下来三段是同样的主题音型在不同的高度出现,是同一个主题旋律上的变奏。以“扫抡”、“挟扫”、“扫拂轮”的组合指法为主要特色,强调了“先强后弱”的音乐力度变化。这样构成的演奏效果明显的强调了音乐的稳定性,突出了《霸王卸甲》的抒情性和悲壮性。
第二部分是激烈的战斗,描绘了垓下之战的气势和战斗的具体情景。这是全曲最激烈的地方,也是第一个高潮。“接战”时节奏突然变慢,右手拇指有力勾动最粗的琴弦,发出沉重的搏击声。然后逐次变换指法,加快节奏,音乐越来越紧张,最后用扫抡的指法发出更激烈音响,象征战斗越来越激烈。“垓下酣战”大量的扫动琵琶的全部四根琴弦,以强烈的节奏,密集的点子描写剧烈的战争场面。音调逐级升高,回落,再推到最高潮。这两段主要依靠节奏和指法的变化来刻画不同的情节,表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战场中的厮杀。
第三部分描写了项羽失败及楚军还乡的悲壮心情。这里又以“楚歌”、“别姬”为中心。在“楚歌”中,琵琶用长轮的手法奏出凄凉悲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的曲调,和前面的战斗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乐曲在高音区上,有慢速上行音调,宣泄了无奈绝望情绪,旋律在大量的四分附点音符的作用下,音乐情绪高亢而不平稳,每小节均用渐强至渐弱的力度表现了十分不平静的心情,形成了“骓不逝兮可奈何!”悲壮情感,使音乐蕴含了深深地“悲壮之美”。接着音乐又陡然下降,与前旋律相比下降了八度,在中低音区构成了低沉的琵琶音响,表示对虞姬地呼唤。同时以琵琶连续轮指的演奏技巧,形象表达出英雄末路的悲哀。随着乐曲的延伸和发展,音乐旋律表现出从容的情绪,似乎在叙述虞姬饮剑自刎的场面。音乐的悲中蕴含着十分浓郁的情,充分显示了英雄的“壮美”。
接着“别姬”则以急促的歌唱性的音乐和用推音奏出的滑音法,与“楚歌”相呼应,音乐表现的极为哀痛。深刻的表现了楚霸王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豪杰在四面楚歌中那悲愤欲绝,从而诀别虞姬的无奈和痛苦。音乐用扫弦和全轮演奏技巧、自由律动和节奏、多变力度、尾部的下行旋律线,把爱情和离别的主题,把项羽无可奈何的悲痛描写的淋漓尽致。
最后四段加速了悲剧性的发展,琵琶用特有的富有强烈节奏感的“夹扫”、 “夹弹”、“扫轮”和“扫挑”的演奏技法十分形象的表现了鼓声、号声、呐喊声、刀剑拼杀撞击声以及马队奔腾的场景。乐曲速度由慢渐快,力度由弱变强,把悲壮的情绪推向了高点。
《霸王卸甲》这部作品用非音乐因素的标题直接点名了音乐要表现的内容,用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音响,将垓下酣战和霸王别姬的情节表现的具体逼真、生动感人,使这部作品不但具有强烈的戏剧震撼力、写实的音乐表现魅力,更具有感人之深的悲剧性特征。乐曲将战争、爱情、离别、死亡等艺术的永恒主题集于一体,已引起听众极大同情的痛苦和死亡的悲剧性为表现主题,以琵琶各种演奏技巧产生的扣人心弦的音响,以感人心扉的悲剧色彩,创造出音乐的尽善尽美,使它不但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世界音乐艺术中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灿烂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