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工作中,国民经济核算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国民经济核算的资料来源于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把来自各方面的核算资料纳入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经过多方面的反复加工、调整,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综合信息体系。可见,国民经济核算离不开会计核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成为微观经济核算的基础和核心。所以,企业环境会计的研究应该和绿色“GDP”出现的时间相同或稍稍置后,二者的研究背景或研究的原因是相同的。
绿色“GDP”与企业环境会计的研究背景
绿色“GDP”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经济学家所研究,先后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净国内生产指标、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扩展的财富等计算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核算体系进行了探讨。而作为企业会计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会计,则是在绿色“GDP”之后开始进行研究的,从时间上看,稍落后于绿色“GDP”的研究,这是由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
1、资源有限、需求无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在增加,社会需要的产品在增加,因而造成自然资源的数量在急剧减少,石油、森林、原煤等以及各种生物每天都在减少,且消耗额日趋增加,这就出现了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自然资源有限、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所以,这对人类的生存形成了危机。而源源不断消耗资源的主体正是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因而,如何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就成为环境会计的主要目的之一。
2、自然环境受到的污染日益嚴重,人类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近几年,我国频繁出现由于环境日益恶化而带来的坏现象:沙尘暴出现的次数一年比一年增多、沙漠化的土地面积逐年扩大、被污染的河流湖泊在日益增加、而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动物的物种在减少、耕种庄稼的土地质量在下降、由于受到污染而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在增加等等,出现的这些情况实在令人揪心,而这些都源于企业排放的大量有毒污染物而造成。所以,严禁企业排放超量、超标的有毒污染物也成为环境会计的主要目的之一。
绿色“GDP”与企业环境会计的研究目的
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准。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学家意识到使用GDP来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需要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力图从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从而用一个真实的、可行的、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以便更能准确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数量表达和质量表达的对应关系。所以,出现了绿色“GDP”的概念。例如按净国民福利指标计算:1993年日本政府的GDP就由原来的8.5%降低到5.8%的增长率;按照净国内生产指标计算,印尼的GDP由原来的7.1%降低到4.8%等等。
对于我国的情况,我们一直骄傲地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成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代价不仅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而且,这种状况日益严重。因为据有关分析,近年来,中国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其增速远远超过GDP的增速,并且消耗弹性指数(原材料增速之比)正呈不断扩大趋势,即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消耗的原材料逐渐增加。而靠消化如此巨量的原材料来支撑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是难以做到的。高能源消耗,是中国资源不可能满足的,也是环境所不能承受的。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居民百姓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二者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对传统的GDP进行修正,以计算一个国家或区域真正的经济增长情况,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绿色“GDP”。
正如前所述,由于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之间的内在联系,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一方面是为了给绿色“GDP”的计算提供依据,但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由其出台的背景决定的:致使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日益失衡乃至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的主体是企业。据分析,向自然环境排放的污染物大约有80%来自企业,所以,其“罪魁祸首”应该是企业,因而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主要目的应该是约束企业的资源耗费、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对环境影响的信息应注意的问题
1、企业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排放“三废”的数量、排放渠道、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国家规定的标准含量等,周围空气的近期污染指数、水质的变化、土壤的成分变化等,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只有这些数据才能说明企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2、企业治理其本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这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指标,反映了维持自然资源现状而必须的投入。如果企业的投入达不到这个标准,就说明企业仍然在进行对资源“透支”的行为。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有关治理措施。
3、企业定期耗用自然资源的数量。为了约束企业对资源的耗费,在财务报告中应同时披露企业耗用资源的数量,如砍伐的树木、消耗的水资源、耗用的原煤、石油等,一方面可以直接约束企业的消耗数量;另一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将这些指标进行横向、纵向对比,以制定相关决策。
4、对排污严重的企业要强制进行披露。由于我国环境会计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一下子要求所有企业都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披露,所以,如何确定披露相关信息的企业范围,需要慎重考虑。要注意的就是那些排放污染物量多、有毒成分严重超标的企业,要强制其进行披露,因为我们要治理的目标首先就是这类企业,如制药、化工、冶金、造纸和纺织行业等,都是污染严重的企业。
在实行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力争促使企业减少对资源的耗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让职工以及周围的人群都生活在纯净的环境之中,朝着“零排放”、绿色生产经营的目标改进工作,企业才能得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才能得到永久的可持续生存。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学院经济管理分院)
绿色“GDP”与企业环境会计的研究背景
绿色“GDP”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经济学家所研究,先后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净国内生产指标、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扩展的财富等计算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核算体系进行了探讨。而作为企业会计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会计,则是在绿色“GDP”之后开始进行研究的,从时间上看,稍落后于绿色“GDP”的研究,这是由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
1、资源有限、需求无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在增加,社会需要的产品在增加,因而造成自然资源的数量在急剧减少,石油、森林、原煤等以及各种生物每天都在减少,且消耗额日趋增加,这就出现了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自然资源有限、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所以,这对人类的生存形成了危机。而源源不断消耗资源的主体正是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因而,如何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就成为环境会计的主要目的之一。
2、自然环境受到的污染日益嚴重,人类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近几年,我国频繁出现由于环境日益恶化而带来的坏现象:沙尘暴出现的次数一年比一年增多、沙漠化的土地面积逐年扩大、被污染的河流湖泊在日益增加、而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动物的物种在减少、耕种庄稼的土地质量在下降、由于受到污染而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在增加等等,出现的这些情况实在令人揪心,而这些都源于企业排放的大量有毒污染物而造成。所以,严禁企业排放超量、超标的有毒污染物也成为环境会计的主要目的之一。
绿色“GDP”与企业环境会计的研究目的
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准。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学家意识到使用GDP来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需要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力图从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从而用一个真实的、可行的、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以便更能准确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数量表达和质量表达的对应关系。所以,出现了绿色“GDP”的概念。例如按净国民福利指标计算:1993年日本政府的GDP就由原来的8.5%降低到5.8%的增长率;按照净国内生产指标计算,印尼的GDP由原来的7.1%降低到4.8%等等。
对于我国的情况,我们一直骄傲地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成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代价不仅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而且,这种状况日益严重。因为据有关分析,近年来,中国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其增速远远超过GDP的增速,并且消耗弹性指数(原材料增速之比)正呈不断扩大趋势,即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消耗的原材料逐渐增加。而靠消化如此巨量的原材料来支撑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是难以做到的。高能源消耗,是中国资源不可能满足的,也是环境所不能承受的。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居民百姓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二者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对传统的GDP进行修正,以计算一个国家或区域真正的经济增长情况,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绿色“GDP”。
正如前所述,由于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之间的内在联系,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一方面是为了给绿色“GDP”的计算提供依据,但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由其出台的背景决定的:致使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日益失衡乃至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的主体是企业。据分析,向自然环境排放的污染物大约有80%来自企业,所以,其“罪魁祸首”应该是企业,因而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主要目的应该是约束企业的资源耗费、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对环境影响的信息应注意的问题
1、企业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排放“三废”的数量、排放渠道、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国家规定的标准含量等,周围空气的近期污染指数、水质的变化、土壤的成分变化等,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只有这些数据才能说明企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2、企业治理其本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这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指标,反映了维持自然资源现状而必须的投入。如果企业的投入达不到这个标准,就说明企业仍然在进行对资源“透支”的行为。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有关治理措施。
3、企业定期耗用自然资源的数量。为了约束企业对资源的耗费,在财务报告中应同时披露企业耗用资源的数量,如砍伐的树木、消耗的水资源、耗用的原煤、石油等,一方面可以直接约束企业的消耗数量;另一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将这些指标进行横向、纵向对比,以制定相关决策。
4、对排污严重的企业要强制进行披露。由于我国环境会计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一下子要求所有企业都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披露,所以,如何确定披露相关信息的企业范围,需要慎重考虑。要注意的就是那些排放污染物量多、有毒成分严重超标的企业,要强制其进行披露,因为我们要治理的目标首先就是这类企业,如制药、化工、冶金、造纸和纺织行业等,都是污染严重的企业。
在实行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力争促使企业减少对资源的耗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让职工以及周围的人群都生活在纯净的环境之中,朝着“零排放”、绿色生产经营的目标改进工作,企业才能得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才能得到永久的可持续生存。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学院经济管理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