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发展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体系和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手段,才能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灾害时给农民带来帮助,有效减少农业的生产损失,解决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和谐和稳定。本文主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对策措施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发展的基石,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村建设和真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产业。然而,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指标和环节落实不到位,在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存在着种种的弊端和缺陷,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因此,如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对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一把“金钥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农田防洪、抗旱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面对极端的自然条件时,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 设计方面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偷工减料的现象,因此,设计工作应按照招标设计、预算研究以及施工详图等方面不断深入,这不仅体现了工程量、结构图以及费用统计的逐渐细化和分解,还体现着作为设计依据的原有资料务必得到补充和完善,设计方案的比较也要得到深化论证。
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情况往往很糟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设计中很少进行全面的分析,譬如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施工方案无比较可言,只要方案可行,易于实施即可,毫无优化性。这就导致了在进入施工详图的设计过程中,由于业主的不断干涉,设计单位才对设计方案进行更为精细的比较,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进入施工详图的设计阶段时,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
1.2 施工方面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乎到水利设施的寿命周期、安全以及工程的总体效益。然而,当前的水利工程仍然存在着施工队伍质量不高、施工技术参差不齐、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施工管理中不正之风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与进度。
基于这种情况,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用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建设的总质量与效率。
1.3 管理方面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财力投入明显不足,使得管理经费严重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不仅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式过于粗放,使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受到阻碍,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用水。
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即使国家在施工过程中大力扶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如在布局规划、安排项目、补助资金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是仍不能使较多的资金有效利用在工程的配套建设上去,使得部分工程不能按期动工,即便是动工时也很难按原计划竣工验收。
有些项目在建成后由于管理不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引水渠道拥堵、泵站损耗严重等现象,过早地失去了工程的运行价值,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1.4 产权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工程项目的所有者主体“空缺”。很多基层政府取代原“集体”管理的方式,使本该由“集体”办的工作得不到重视,造成政府“越位”的问题。兴修农田水利是农民自己要干的事情,结果变成政府要农民干,甚至被人理解为政府加重农民负担。工程集体所有与分户经营的体制矛盾,导致“集体”工程有人使用、无人管理,老化、损坏、丢失等现象严重。
2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措施:完善施工体系,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构建拥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加强管理,明确产权归属,做到依法管护;注重对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分析。
2.1 完善施工体系,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内容广泛,必须实行统一科学的管理:
1)要合理规划建设的布局,完善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审批计划,再施工建设,最后交付验收与运行的原则进行,还要大力宣传科学管理的方式,使各地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合理有序的发展。
2)要完善施工质量的监控体系,强化对施工队伍的审查。在对人员进行审查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在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建设的主人,而施工的设备和材料是建设的重要因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必然制约施工人员的建设水平。
因此,施工单位应该注重自身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体系。这样做,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企业对建设全过程的控制与监管,还可预防常出现的质量问题的产生,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2.2 构建拥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至关重要,它可以更好地行使建设管理职能,使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责权更加明确,因此要仔细抓好组织落实,以此来保证管理队伍有序、有效的运作。在具体的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要选择高质量施工资质的建设单位,并注意以下4 个方面的工作: 1)要考察施工人员的构成,例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的专业水准以及综合素质。
2)要考察施工的设备,施工单位能否具备独立完成施工建设所需的重要设备。
3)要考察施工的经验,知晓施工单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经验和主要业绩。
4)要考察经济状况和信誉问题,对投标单位的经济与能力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和评断,在同等情况下,要选择经济实力更为雄厚、信誉更加优良的建设单位。
此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编制好施工组织计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规程。可以成立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方面组成的质检组织机构,由建设方总负责,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分部分、分阶段、分程序进行验收检查工作。
施工单位要设置专门的质检人员,负责施工的质检工作,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工程施工质量情况,同时在每项工程和各施工阶段务必遵守相应的章程,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建设工序。
2.3 加强管理,明确产权归属,做到依法管护
加强管理,明确产权归属,做到依法管护主要指以下4个方面:
1)健全的管理机构会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设施实行有计划的登记造册,并绘制相关的工程分布图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主要的工程项目进行重点挂牌,设置人员专项管理,以保障和落实目标责任机制。
2)要制定科学的工程维护与管理的收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实际情况,向受益方(受益单位、受益人)合理征收一定的管理费用,用于日常的工程维护;实行义务工制,有选择性地接纳受益方的义务工,并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合理规划经费,努力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工作。
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后,也应及时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问题,比如办理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确立工程管理的职责方等。
3)在落实好工程管护的主体以后,首先要运用工程产权拍卖、租赁、承包以及股份制等方式,确定管护的主体。其次要实行分级产权移交,落实管护主体,比如对大、中型工程的部分产权、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可移交到乡镇水利(务)站进行管护。
4)对农田水利工程应由村统一管护或者是农户分散管护。在农户分散管护方面,可以采用租赁、承包、拍卖等方法,将工程管护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放到首位,增强各方的责任意识。
2.4 注重对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方常常不重视其作用,使其成为工程建设的薄弱环节。基于此,要打破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对成本分析作进一步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在分析的内容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以往的分析只着重工程的建设过程,局限于经济因素的分析方法,新的模式要将分析对象扩展到工程运行的全过程,深入到各个技术领域,开展“技术经济型”分析。
2)要在分析的作用上,把分析重点由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转移到成本效益分析上,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3)要在分析的时间上,加强分析的时效性和动员性,应把分析由事后分析为主迅速过渡到事前分析为主。
3 结论
总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农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抗御水旱灾害、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管理者在竞争与挑战之中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努力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和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也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不断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和服务质量,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华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0).
[2]郑通汉.改革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2003(2).
[3]陈孝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机电信息,2010(6).
[4]徐献金.关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考[J].大观周刊,2011(28).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对策措施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发展的基石,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村建设和真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产业。然而,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指标和环节落实不到位,在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存在着种种的弊端和缺陷,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因此,如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对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一把“金钥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农田防洪、抗旱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面对极端的自然条件时,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 设计方面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偷工减料的现象,因此,设计工作应按照招标设计、预算研究以及施工详图等方面不断深入,这不仅体现了工程量、结构图以及费用统计的逐渐细化和分解,还体现着作为设计依据的原有资料务必得到补充和完善,设计方案的比较也要得到深化论证。
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情况往往很糟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设计中很少进行全面的分析,譬如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施工方案无比较可言,只要方案可行,易于实施即可,毫无优化性。这就导致了在进入施工详图的设计过程中,由于业主的不断干涉,设计单位才对设计方案进行更为精细的比较,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进入施工详图的设计阶段时,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
1.2 施工方面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乎到水利设施的寿命周期、安全以及工程的总体效益。然而,当前的水利工程仍然存在着施工队伍质量不高、施工技术参差不齐、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施工管理中不正之风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与进度。
基于这种情况,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用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建设的总质量与效率。
1.3 管理方面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财力投入明显不足,使得管理经费严重缺失,管理机制不健全。这不仅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式过于粗放,使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受到阻碍,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用水。
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即使国家在施工过程中大力扶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如在布局规划、安排项目、补助资金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是仍不能使较多的资金有效利用在工程的配套建设上去,使得部分工程不能按期动工,即便是动工时也很难按原计划竣工验收。
有些项目在建成后由于管理不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引水渠道拥堵、泵站损耗严重等现象,过早地失去了工程的运行价值,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1.4 产权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工程项目的所有者主体“空缺”。很多基层政府取代原“集体”管理的方式,使本该由“集体”办的工作得不到重视,造成政府“越位”的问题。兴修农田水利是农民自己要干的事情,结果变成政府要农民干,甚至被人理解为政府加重农民负担。工程集体所有与分户经营的体制矛盾,导致“集体”工程有人使用、无人管理,老化、损坏、丢失等现象严重。
2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措施:完善施工体系,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构建拥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加强管理,明确产权归属,做到依法管护;注重对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分析。
2.1 完善施工体系,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内容广泛,必须实行统一科学的管理:
1)要合理规划建设的布局,完善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审批计划,再施工建设,最后交付验收与运行的原则进行,还要大力宣传科学管理的方式,使各地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合理有序的发展。
2)要完善施工质量的监控体系,强化对施工队伍的审查。在对人员进行审查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在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建设的主人,而施工的设备和材料是建设的重要因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必然制约施工人员的建设水平。
因此,施工单位应该注重自身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体系。这样做,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企业对建设全过程的控制与监管,还可预防常出现的质量问题的产生,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2.2 构建拥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至关重要,它可以更好地行使建设管理职能,使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责权更加明确,因此要仔细抓好组织落实,以此来保证管理队伍有序、有效的运作。在具体的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要选择高质量施工资质的建设单位,并注意以下4 个方面的工作: 1)要考察施工人员的构成,例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的专业水准以及综合素质。
2)要考察施工的设备,施工单位能否具备独立完成施工建设所需的重要设备。
3)要考察施工的经验,知晓施工单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经验和主要业绩。
4)要考察经济状况和信誉问题,对投标单位的经济与能力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和评断,在同等情况下,要选择经济实力更为雄厚、信誉更加优良的建设单位。
此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编制好施工组织计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规程。可以成立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方面组成的质检组织机构,由建设方总负责,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分部分、分阶段、分程序进行验收检查工作。
施工单位要设置专门的质检人员,负责施工的质检工作,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工程施工质量情况,同时在每项工程和各施工阶段务必遵守相应的章程,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建设工序。
2.3 加强管理,明确产权归属,做到依法管护
加强管理,明确产权归属,做到依法管护主要指以下4个方面:
1)健全的管理机构会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设施实行有计划的登记造册,并绘制相关的工程分布图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主要的工程项目进行重点挂牌,设置人员专项管理,以保障和落实目标责任机制。
2)要制定科学的工程维护与管理的收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实际情况,向受益方(受益单位、受益人)合理征收一定的管理费用,用于日常的工程维护;实行义务工制,有选择性地接纳受益方的义务工,并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合理规划经费,努力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工作。
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后,也应及时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问题,比如办理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确立工程管理的职责方等。
3)在落实好工程管护的主体以后,首先要运用工程产权拍卖、租赁、承包以及股份制等方式,确定管护的主体。其次要实行分级产权移交,落实管护主体,比如对大、中型工程的部分产权、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设备可移交到乡镇水利(务)站进行管护。
4)对农田水利工程应由村统一管护或者是农户分散管护。在农户分散管护方面,可以采用租赁、承包、拍卖等方法,将工程管护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放到首位,增强各方的责任意识。
2.4 注重对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方常常不重视其作用,使其成为工程建设的薄弱环节。基于此,要打破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对成本分析作进一步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在分析的内容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以往的分析只着重工程的建设过程,局限于经济因素的分析方法,新的模式要将分析对象扩展到工程运行的全过程,深入到各个技术领域,开展“技术经济型”分析。
2)要在分析的作用上,把分析重点由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转移到成本效益分析上,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3)要在分析的时间上,加强分析的时效性和动员性,应把分析由事后分析为主迅速过渡到事前分析为主。
3 结论
总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农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抗御水旱灾害、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管理者在竞争与挑战之中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努力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和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也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不断提高农田灌排标准和服务质量,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华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0).
[2]郑通汉.改革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2003(2).
[3]陈孝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机电信息,2010(6).
[4]徐献金.关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考[J].大观周刊,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