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那些卑微的生命立言,我最为敬佩的要数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怀着对生命的敬重和敬畏之情,50余年深入到昆虫世界中,用毕生精力对昆虫的种类、习性、觅食、乃至婚俗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实验,并翔实细致地记录了各类昆虫的本能特性,用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形象地展示给世人。法布尔将人性统照虫性,又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正如法国著名戏剧家罗斯丹所言,“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的思考,像美术家一般的观察,像文学家一般的写作”。因此,法布尔被法国的文学界、科学界授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并被举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之所以引出以上的段落,是因为法布尔关于昆虫的文字首先引发了我对那些微小生命的兴趣。
愧疚地说,对于昆虫,我充其量算个虫盲。不要说那些完全陌生的面孔,就连平日司空见惯,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小蚂蚁,对于它们的品类、习性,亦是一知半解。通常的情况是,见到蚂蚁,要么不理不睬,视而不见;要么即刻将它们踏扁,掐碎,以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我以为,这么卑微的小家伙,于人而言,微不足道,简直轻若游丝、轻若尘埃。这么渺小的东西,是否和它友好,是否了结它的生命,全凭自己一时的意念,根本用不着伤精费神。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亲眼目睹了小蚂蚁,见证了它们的所作所为,不由不使我对它们充满了敬畏!
那是一个傍晚。准备晚餐的时候,我打了两只鸡蛋,在我用筷子调匀蛋黄蛋清的当儿,一不小心,蛋清及部分蛋黄便一跃而出,溅到了窗台上,亮汪汪地成了个淡黄色的“椭圆”。当下,肚子实在是太饿了,我唯有一门心思火速烹调心爱的“番茄炒鸡蛋”,而没有立马清理现场,收拾残局,于是就让它们汪在那儿,在窗台上过了一夜。
翌日,中午,吃罢早饭。我在窗前看风景。一眨眼,便瞧见了两只小黄蚂蚁,只见它俩抖动着触须,一前一后,津津有味地在“椭圆”上美餐。按以往的做派,我当然会立刻走过去将它俩掐死,或者把它们撵走。可是此刻,不知触动了自己的哪根神经,出乎意料地没那样做。我想,都是泼出去的东西了,反正自己也吃不成,闲着也是闲着,闲着也是浪费,只要它们情愿,就让它们尽情地享用吧!
下午,我又在那儿看风景。天哪!哪儿来那么多的小蚂蚁?“椭圆”的上面,密密麻麻的小黄点儿,来回蠕动,好不热闹!粗略数了一下,约有40多只。再巡视右边的路线,只见蚂蚁“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奔忙,仿佛赶赴一场盛大的宴会。你看,它们不慌不忙,不紧不慢,踏着齐整的步伐,就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它们不拥不挤,不打不闹,秩序井然,既像举行一次大练兵,又像组织一次大生产运动。你看,它们来的时候,轻松自如,激情满怀!回家的时候,几乎都满载而归,几乎都衔了一小块金灿灿的蛋黄。我想,那一定是它们饱餐之后,额外分到的、带给“妻儿老少”的礼物。我一时惊叹不已!
是谁通风报了信,是谁走漏了消息?难道它们也有先知先觉,心有灵犀?
之前,我也曾浏览过相关的电视节目。我知道:蚂蚁体内具有一种独特气味的分泌物(示踪激素)。这种激素由肛门排泄而出,当出巡侦察的蚂蚁发现食物后,就在回来的路上撒下示踪激素,使其他蚂蚁嗅着这种分泌物的气味前进。这样,即使路线暂时被中断了,蚂蚁们也一样可以很快找回原来的线路,而不会迷路。
然而,此景此情,我以为如果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阐释,那是多么的肤浅,苍白!
我不由想起乡下老家的那些牲口。喂养它们的时候,把恁多的食料倒在面前,满盆满钵的几欲溢出。按理说,那些食物足够它们吃饱喝足,甚至撑破肚皮的,但为什么都把眼珠子睁得卵大,嚼着嘴里的,霸着面前的,瞪着人家的,谁的动作稍不规范,动辄踢踢咬咬,大打出手。为了填饱自己的肚腹,它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下口时便下口,完全不惜伙伴受苦,完全不怕伙伴受伤、残废。多残忍!
我不由想到了我们的万物之灵!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乍一听,似乎有失偏颇,可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啊!且看:我们某些所谓的“公仆”,时常的时候,大公无私,道貌岸然,一副慈善家的嘴脸,一副菩萨心肠,一眼看去,活脱脱的正人君子。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再说直白点,就是到了最有利可图的时候,他还想得起你?管得了你?还认你是弟兄和朋友?只要见到那么一丁点“蛋黄”,便蠢蠢欲动,把曾经的誓言抛到九霄云外,还由得你来“有福共享”?更有甚者,本属于弟兄(朋友)们共同的“蛋黄”(血汗),竟也敢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廉耻地独享、独吞,这多恐怖!
通常所说,“蚍蜉撼大树”,泛指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比喻不自量力;亦说,“贱如蝼蚁”,用以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卑微之意。反过来,倘若蚂蚁有知、有灵的话,站在人类的角度思考,它们又将如何定位人的某些陋习呢?“人模狗样”、“人面兽心”、“人心不足蛇吞象”……并非没有可能!果真如此,我们还能在它们面前雄赳赳、气昂昂,摆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吗?!
小小蚂蚁尚能“有福共享”,从这一个角度来讲,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当自愧弗如,虚心向蚂蚁学习,重新做人才是!
【作者简介】 蒋德海:大理州作协会员,现在永平县文联《博南山文艺》编辑部工作。
责任编辑 张乃光
之所以引出以上的段落,是因为法布尔关于昆虫的文字首先引发了我对那些微小生命的兴趣。
愧疚地说,对于昆虫,我充其量算个虫盲。不要说那些完全陌生的面孔,就连平日司空见惯,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小蚂蚁,对于它们的品类、习性,亦是一知半解。通常的情况是,见到蚂蚁,要么不理不睬,视而不见;要么即刻将它们踏扁,掐碎,以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我以为,这么卑微的小家伙,于人而言,微不足道,简直轻若游丝、轻若尘埃。这么渺小的东西,是否和它友好,是否了结它的生命,全凭自己一时的意念,根本用不着伤精费神。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亲眼目睹了小蚂蚁,见证了它们的所作所为,不由不使我对它们充满了敬畏!
那是一个傍晚。准备晚餐的时候,我打了两只鸡蛋,在我用筷子调匀蛋黄蛋清的当儿,一不小心,蛋清及部分蛋黄便一跃而出,溅到了窗台上,亮汪汪地成了个淡黄色的“椭圆”。当下,肚子实在是太饿了,我唯有一门心思火速烹调心爱的“番茄炒鸡蛋”,而没有立马清理现场,收拾残局,于是就让它们汪在那儿,在窗台上过了一夜。
翌日,中午,吃罢早饭。我在窗前看风景。一眨眼,便瞧见了两只小黄蚂蚁,只见它俩抖动着触须,一前一后,津津有味地在“椭圆”上美餐。按以往的做派,我当然会立刻走过去将它俩掐死,或者把它们撵走。可是此刻,不知触动了自己的哪根神经,出乎意料地没那样做。我想,都是泼出去的东西了,反正自己也吃不成,闲着也是闲着,闲着也是浪费,只要它们情愿,就让它们尽情地享用吧!
下午,我又在那儿看风景。天哪!哪儿来那么多的小蚂蚁?“椭圆”的上面,密密麻麻的小黄点儿,来回蠕动,好不热闹!粗略数了一下,约有40多只。再巡视右边的路线,只见蚂蚁“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奔忙,仿佛赶赴一场盛大的宴会。你看,它们不慌不忙,不紧不慢,踏着齐整的步伐,就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它们不拥不挤,不打不闹,秩序井然,既像举行一次大练兵,又像组织一次大生产运动。你看,它们来的时候,轻松自如,激情满怀!回家的时候,几乎都满载而归,几乎都衔了一小块金灿灿的蛋黄。我想,那一定是它们饱餐之后,额外分到的、带给“妻儿老少”的礼物。我一时惊叹不已!
是谁通风报了信,是谁走漏了消息?难道它们也有先知先觉,心有灵犀?
之前,我也曾浏览过相关的电视节目。我知道:蚂蚁体内具有一种独特气味的分泌物(示踪激素)。这种激素由肛门排泄而出,当出巡侦察的蚂蚁发现食物后,就在回来的路上撒下示踪激素,使其他蚂蚁嗅着这种分泌物的气味前进。这样,即使路线暂时被中断了,蚂蚁们也一样可以很快找回原来的线路,而不会迷路。
然而,此景此情,我以为如果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阐释,那是多么的肤浅,苍白!
我不由想起乡下老家的那些牲口。喂养它们的时候,把恁多的食料倒在面前,满盆满钵的几欲溢出。按理说,那些食物足够它们吃饱喝足,甚至撑破肚皮的,但为什么都把眼珠子睁得卵大,嚼着嘴里的,霸着面前的,瞪着人家的,谁的动作稍不规范,动辄踢踢咬咬,大打出手。为了填饱自己的肚腹,它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下口时便下口,完全不惜伙伴受苦,完全不怕伙伴受伤、残废。多残忍!
我不由想到了我们的万物之灵!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乍一听,似乎有失偏颇,可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啊!且看:我们某些所谓的“公仆”,时常的时候,大公无私,道貌岸然,一副慈善家的嘴脸,一副菩萨心肠,一眼看去,活脱脱的正人君子。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再说直白点,就是到了最有利可图的时候,他还想得起你?管得了你?还认你是弟兄和朋友?只要见到那么一丁点“蛋黄”,便蠢蠢欲动,把曾经的誓言抛到九霄云外,还由得你来“有福共享”?更有甚者,本属于弟兄(朋友)们共同的“蛋黄”(血汗),竟也敢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廉耻地独享、独吞,这多恐怖!
通常所说,“蚍蜉撼大树”,泛指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比喻不自量力;亦说,“贱如蝼蚁”,用以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卑微之意。反过来,倘若蚂蚁有知、有灵的话,站在人类的角度思考,它们又将如何定位人的某些陋习呢?“人模狗样”、“人面兽心”、“人心不足蛇吞象”……并非没有可能!果真如此,我们还能在它们面前雄赳赳、气昂昂,摆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吗?!
小小蚂蚁尚能“有福共享”,从这一个角度来讲,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当自愧弗如,虚心向蚂蚁学习,重新做人才是!
【作者简介】 蒋德海:大理州作协会员,现在永平县文联《博南山文艺》编辑部工作。
责任编辑 张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