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鲁国有一对邻居,一家姓施,一家姓孟。两家分别都有两个儿子,更巧的是两家的儿子都一个爱好学问,一个爱好兵法。
施家的两个儿子,分别去齐国和楚国游说:爱好学问的儿子去了齐国,齐国国君很欣赏他宣讲的仁义之道,遂让他担任众公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去了楚国,楚王很欣赏他的用兵之道,遂任命他为军师。就這样,两个儿子都获得了重用,施家很快富贵起来。
看到施家的情况,孟家的两个儿子就来到施家求教,施家的两个儿子据实告诉了他们。于是,孟家的两个儿子分别前往秦国和卫国游说:爱好学问的儿子以仁义的道理游说秦王,秦王大怒,对他施以酷刑,然后释放了他;爱好兵法的儿子以兵法游说卫王,卫国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他们求取平安的方法就是保持中立,因此卫王命人砍掉其双腿,再逐回鲁国。
孟家两个儿子回到鲁国后,他们父子捶胸顿足地向施氏抱怨。施氏说了一番很耐人寻味的话:“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
孟家父子听完这番话,顿时怒气全消,并说道:“我们懂这个道理了,请不必再说!”
孟氏二子的悲哀就在于,看到别人“吃香的喝辣的”心里就痒痒,于是简单套用别人的成功经验,不问实际情形,机械模仿别人的做法,对一心想以武力征服天下的秦王大谈仁义,对一心想以中立求平安的弱小卫国大谈兵法,最后只能事与愿违,非但没有得到想要的荣华富贵,反而自取其辱。而施氏的一番话让孟氏父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世间的事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总是这样的,也没有总不是这样的。以前采用的东西,现在有的已经抛弃了;现在丢弃的东西,后世或许又会加以使用。这种用与不用,是没有一定之规的。抓住时机,见机行事,灵活地处理问题,方为智慧,才是上策。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学校管理也日趋复杂化、个别化。这也决定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实践性的特点,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甲校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是基于其特有的“土壤、空气、水分、阳光”。乙校不分实际,简单移植,要么难以成活,要么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现在基础教育领域,讲中学,言必称北京十一学校;讲小学,言必称清华附小,多少人“蜂拥而至”前往取经,就像前些年去“杜郎口”、去“洋思”朝圣一样。无疑,它们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个样板,但是,它们都有其难以复制的办学背景和条件。如果我们像孟氏兄弟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机械地模仿施氏兄弟的做法,可能不会有好的成效。比如走班制、选课制,都是很好的做法,是基础教育未来的方向,是实现学生“有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但问题是,我们很多“巨型学校”“大班额”,有多少教室招多少个班,根本就没有富余的场地,连功能教室都没两间,你走班往哪走?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只有“主课”(说白一点就是中考、高考必考科目)教师,“术科”教师配备不足,选课拿什么给学生选?这个道理应该不难明白,但我们就是有那么些校长,今天参观这所学校,带回一株“牡丹”,明天考察那所学校,带回一株“郁金香”,栽种在“自家的花园”里,希望也能“国色天香”。我不禁想起当年陶行知先生的话,他将那些盲从外国的人比喻为东洋车夫,“自各国回来的留学生,都把他们在外国学来的教育制度拉到中国来,不问适合国情与否,只以为这是文明国里的时髦物品,都装在东洋车里拉过来,再硬灌在天真烂漫的儿童心坎里,这样儿童们都给他弄得半死不活了,中国亦就给他做得奄奄一息了!我以前也是把外国教育制度拉到中国来的东洋车夫之一,不过我现在觉到这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他说的是“洋车夫”,可是现在国内拉来拉去的“孟氏土车夫”也不在少数。
上述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务必立足于自身,立足于现实,对实际情况进行足够的调查分析,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管理。
施家的两个儿子,分别去齐国和楚国游说:爱好学问的儿子去了齐国,齐国国君很欣赏他宣讲的仁义之道,遂让他担任众公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去了楚国,楚王很欣赏他的用兵之道,遂任命他为军师。就這样,两个儿子都获得了重用,施家很快富贵起来。
看到施家的情况,孟家的两个儿子就来到施家求教,施家的两个儿子据实告诉了他们。于是,孟家的两个儿子分别前往秦国和卫国游说:爱好学问的儿子以仁义的道理游说秦王,秦王大怒,对他施以酷刑,然后释放了他;爱好兵法的儿子以兵法游说卫王,卫国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他们求取平安的方法就是保持中立,因此卫王命人砍掉其双腿,再逐回鲁国。
孟家两个儿子回到鲁国后,他们父子捶胸顿足地向施氏抱怨。施氏说了一番很耐人寻味的话:“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
孟家父子听完这番话,顿时怒气全消,并说道:“我们懂这个道理了,请不必再说!”
孟氏二子的悲哀就在于,看到别人“吃香的喝辣的”心里就痒痒,于是简单套用别人的成功经验,不问实际情形,机械模仿别人的做法,对一心想以武力征服天下的秦王大谈仁义,对一心想以中立求平安的弱小卫国大谈兵法,最后只能事与愿违,非但没有得到想要的荣华富贵,反而自取其辱。而施氏的一番话让孟氏父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世间的事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总是这样的,也没有总不是这样的。以前采用的东西,现在有的已经抛弃了;现在丢弃的东西,后世或许又会加以使用。这种用与不用,是没有一定之规的。抓住时机,见机行事,灵活地处理问题,方为智慧,才是上策。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学校管理也日趋复杂化、个别化。这也决定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实践性的特点,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甲校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是基于其特有的“土壤、空气、水分、阳光”。乙校不分实际,简单移植,要么难以成活,要么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现在基础教育领域,讲中学,言必称北京十一学校;讲小学,言必称清华附小,多少人“蜂拥而至”前往取经,就像前些年去“杜郎口”、去“洋思”朝圣一样。无疑,它们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个样板,但是,它们都有其难以复制的办学背景和条件。如果我们像孟氏兄弟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机械地模仿施氏兄弟的做法,可能不会有好的成效。比如走班制、选课制,都是很好的做法,是基础教育未来的方向,是实现学生“有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但问题是,我们很多“巨型学校”“大班额”,有多少教室招多少个班,根本就没有富余的场地,连功能教室都没两间,你走班往哪走?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只有“主课”(说白一点就是中考、高考必考科目)教师,“术科”教师配备不足,选课拿什么给学生选?这个道理应该不难明白,但我们就是有那么些校长,今天参观这所学校,带回一株“牡丹”,明天考察那所学校,带回一株“郁金香”,栽种在“自家的花园”里,希望也能“国色天香”。我不禁想起当年陶行知先生的话,他将那些盲从外国的人比喻为东洋车夫,“自各国回来的留学生,都把他们在外国学来的教育制度拉到中国来,不问适合国情与否,只以为这是文明国里的时髦物品,都装在东洋车里拉过来,再硬灌在天真烂漫的儿童心坎里,这样儿童们都给他弄得半死不活了,中国亦就给他做得奄奄一息了!我以前也是把外国教育制度拉到中国来的东洋车夫之一,不过我现在觉到这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他说的是“洋车夫”,可是现在国内拉来拉去的“孟氏土车夫”也不在少数。
上述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务必立足于自身,立足于现实,对实际情况进行足够的调查分析,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