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纪录片美学演变机制研究——基于媒介技术视角的考察

来源 :新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q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媒介技术视角考察新中国纪录片的美学演变机制.研究认为,除了政治、社会、文化、市场、创作观念、摄制技术等驱动因素外,大众影像媒介本身的冷、热特性及其所形成的观众参与度的不同,对纪录片美学有重要形塑作用.电影和政论美学、电视和纪实美学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契合关系,戏剧美学、技术美学的兴起也受到电视“升温”的驱动.在网络纪录片中,观众的介入和填补已经从感知、心理层面跃升到行动、内容层面,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参与美学”特征.
其他文献
维基百科全书存在着一个群体性、自组织的线上社区.在这个社区中,不仅活跃着众多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类群体,还存在着大量功能、地位、目的 和职责彼此不同的机器人群体.这些人类和机器人共同维护着维基社区,通过撰写、修改、讨论、斗争、妥协和配合等一系列编纂行为全面提升维基百科全书条目的 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机器人不仅是人类力量的增强器,还是拥有独立账户的行动者.它们一方面被人类用户设置了严格的编辑门槛,另一方面依靠虚拟空间赋予的“生理”权力、维基社区赋予的“身份”权力、维基平台赋予的算法权力,在
中国网络空间正在经历深刻的底层化过程.着眼于互联网的整体转型,本文尝试以“底层主体性时代”这一相对系统的解释框架,探索网络舆论场意见表达的时代特征与网络空间深层重构的长期趋势.研究发现,底层价值取向作为网络空间的关键立场基准,成为网络空间好感度最高的指标,成为各类社会思潮争相取悦的对象;底层群体作为网络空间的关键意见群体,正在以其声量和影响力,形塑着中国的网络舆论场;“底层客体性时代”向“底层主体性时代”的转变,成为理解网络空间演进方向的新视域.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多级信息生产、平台商业逻辑与网络空间底层三
本文以数字时代新闻生产主导性技术架构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线新闻、新闻博客和移动社交新闻三种主流数字新闻生产模式背后的媒介逻辑,并探析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新闻生产的演变所塑造的文化生态.研究认为,新闻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导致了用户的崛起,培育出更具介入性和更加情感化的新闻文本,同时也带来了新闻业发展的非公共性趋势.与其说数字新闻是一种新的“内容”或“产品”,不如说它是一种建立在数字媒介逻辑基础上的新的信息关系.本文指出:数字技术对新闻生产和新闻业转型的驱动,不是单一的线性过程,而体现为复杂的循环、交叠和新旧机制的
本文基于作者在德国发现的《拉达克新闻报》原文及相关史料的考证,认为该报应系目前已知史上最早的藏文报纸.文章在分析拉达克的地理环境、考证Akhbar一词的来源、考察德国摩拉维亚教派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对该报的版式特征、栏目构成、语言运用和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发现其具有明显的“接触地带”文化特征.该报内容由新闻、故事、谚语三大版块构成,具有鲜明的近代报刊特色.创办者弗兰克对藏族读者的内容偏好、仪式性阅读、认知基模等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呈现出较明显的宗教偏见和东方主义色彩.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看,《拉达克新闻报》开启
电子媒介技术的出现既对传统新闻生产流程提出了挑战,也为新闻生产和实践创新赋予了新可能,新型电子媒介技术具备的功能优势、新媒介与旧媒介的性能比较以及如何专业地使用新媒介技术都指向媒介变迁与新闻生产的逻辑关联.研究认为,中国新闻业发展史上先后出现的新型电子媒介技术在创造新闻样态、创新新闻形态的同时亦改造乃至重构了传统新闻的专业理念、实践模式以及新闻生产技能.技术是新闻业“作战之武器”,应用于新闻生产的媒介技术除了是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外,也受到了追求更先进新闻生产方式的新闻从业者观念的影响,并最终共同建构起
21世纪以来,反映家庭伦理题材的影视剧纷纷涌现.家庭伦理剧以其平民化的民间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普通家庭故事,凸显百姓日常生活意义和人的生命价值.家庭伦理剧的民间叙事遵循日常生活逻辑,交织着中国民间传统与现代审美的话语表达,实现了大众文化文本的意义建构和消遣娱乐的双重功能,形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间社会.
通过对《视觉传播季刊》和《视觉传播》两种英文学术期刊近20年的学术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本文考察了论文作者的地域与学术背景、理论关键词、各自的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力图呈现过往视觉传播研究的全貌与特征.研究发现:两种期刊论文的第一作者的地域和学科背景分布均显现出不均衡性;主题分布上对各种视觉影像或信息的存在状态展开分析与讨论仍占主流;两刊论文使用的方法呈现多样性,分布也较为均衡,具有创造性的混合方法设计与操作似已成为一种趋势.
互联网平台日益内嵌为日常生活展演的重要场所.青少年以追星行为形成的圈层以及圈层得以生产所依靠的身份、情感的复杂逻辑,是当下文化研究无法绕开的重要议题.本研究聚焦粉丝圈层中“妈粉”这一粉丝身份和指称,尝试寻找这一群体建构“母职”身份的动机,并探究其数字媒介实践方式与现实母职间的连接.研究发现,“妈粉”是一种流动中的身份共识,其基础在于对偶像去性化的“母子”依恋,这种看似已完成“询唤”的指称,实则并未脱离“母职”的多重历史沉积.“妈粉”尝试对母职进行引用以摆脱异性恋框架下常见的“偶像—粉丝”关系,却又难以拒绝
在新兴空间集合体广泛扩散的当下,媒介自身的中介属性被不断强化,人类对于空间环境的驾驭同时受到数字技术的中介.通过理解技术的新变化及其支撑的新应用服务来拓宽对数字空间媒介的认知,是一个值得持续研究的重要议题.本研究以数字技术作为切入点,将英国地理学家多琳·梅西的空间观作为理论切入点,强调从关系入手理解数字空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高德地图App为例,试图进一步阐释“关系”对于数字空间媒介实践的重要意义,尝试从认识论层面解读技术在驱动数字空间成为媒介时所起的关键作用,以期更全面地揭示作为空间关
基于环境心理学和具身认知理论,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来探究不同温度环境中消费者对拟人化产品的态度.研究表明,不同温度环境中,消费者对不同类型产品的态度明显不同:当温度降低时,消费者的孤独感会变强,从而对拟人化产品的态度会明显好转.本研究从物理环境视角切入,探讨消费者选择拟人化产品的具体机制,从而为广告效果研究开辟新的视野,也拓展了拟人化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