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纪录片娱乐化的反思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_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有一次在网上看到关于纪录片概念的讨论,问什么是纪录片,很多人答像Discovery那样的。仔细想想是那样吗?回答是否定的,它只是纪录片的一部分。可在现实生活中,Discovery的娱乐化纪录片在国内大行其道。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妨假设:娱乐化也许可以成为困顿中的中国纪录片实现自我突破和超越的可选路径。那么,当纪录片脱下其“贵族”的外衣,换上娱乐化的新包装时,它的“血统”是否依然纯正,它的“出身”是否依然高贵?当“戏说”、“再现”等元素充斥纪录片时,是否有损素描般“文献性”的权威?这并非是纪录片遗老遗少们顿足捶胸般的顾影自怜,而是纪录片能否成为“历史影像”所要面对的一个严肃话题。
  个体和群体
  娱乐化纪录片是指在非虚构的前提下,运用剧情片的结构方式,有意识地设计娱乐元素,塑造人物,使事件发展具有一定的戏剧效果。因此,Discovery要求导演的第一条就是:讲述的故事对观众富有娱乐性——具有个性鲜明的人物,正在寻求出路的冲突。这就注定娱乐化纪录片的主体是以个体人物的塑造为主。
  意大利著名纪录片大师安东尼奥尼曾经说过:“纪录片必须贴近时代和社会。”1972年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正是这一思想和实践的结合体。我们抛开过去的争论不说,40年后再次来看这部纪录片仍然让人感到震撼。触及我们心灵深处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群像,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只有群像才使这部纪录片回归了“文献、档案”的本义。综观当下娱乐化纪录片,我们不难发现纪录片在选择群体和个体上的偏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巨变的历史背景中,纪录片的主要关注对象由“群体的人”转向“个体的人”,以平视的视角讲述百姓故事。虽然这种流水账式的记录可以构成一部小人物的历史,而且个体的鲜活比群体的概念具有更强的娱乐性,但是纪录片对重大社会变革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事件却显得关注太少,选题面过窄,挖掘深度太浅,过多的娱乐元素减少了对社会生活的深入程度,失去了记录的力度和反思的深度。
  虚构和真实
  与个体相关联的是娱乐纪录片中事件和场景的表演化倾向。纪录片的一大难点是历史场景的不可再现。为解决这一弊端,人们不约而同地迈进了“虚构”这一纪录片禁区。以纪录片《外滩》为例,据粗略统计,全片由演员扮演的部分恐怕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长。我相信,《外滩》公映时如果不强调“纪录片”三个字,观众不会怀疑自己看到的是故事片。那么,观众就会联想《外滩》是不是导演想象出来的,人物的细节是不是编造出来的,一座城市的生命是不是一个摄制组创造的。
  在一些纪录片中,一般是采用“虚拟镜头+个体叙述”的方式。传统观点认为,虚构有悖于纪录片的真实性。无论是按图索骥式的搬演,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局部再现,都因形害意,损害纪录片的纯正。对应的观点则认为,纪录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内容“真实”,纪录片完全可以拍得像“故事片”一样引人入胜。事实上,“虚构”和“真实”这一纪录片表现形式的争议至今还未停息,这从另一个侧面恰恰说明了纪录片本身的魅力,有点儿类似那些被认为是永恒的人类主题,究竟是急需界定,还是更需要不断探索呢?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也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虚构”和“真实”的价值和生命力。2006年上映的《行星地球》是BBC纪录片的一部奠基之作,“虚构”的画面太过完美、太过离奇,以至于让人无法相信这是利用电脑制作出来的。继《行星地球》之后,BBC又推出了新纪录片《生命》。隐藏的摄像机拍下了让人前所未见的真实画面,例如巨大的科摩多龙扑倒同样体形硕大的水牛的场景,某些特殊的蛙类会把身体团成一个有弹性的球滚下山崖以逃避危险。看到此番奇景,你大概只有喘气的份。
  当然,如果你已经看过《行星地球》的话,再看到《生命》时你也许会有一丝熟悉的感觉,虽然这二者的题材有些相似,但《生命》触及了《行星地球》没有探寻到的深度,如果说《生命》没有胡乱堆砌动物题材的话,那唯一的原因就是这些画面是真实的,而不是用电脑虚构出来的。
  功利和责任
  在商业化的电视机制下,纪录片面临着艰难的困境。要想制作出符合良心、有责任感的纪录片是需要时间和勇气的。然而在娱乐化的大潮中,有多少人还愿意沉下心花费那么多精力去做纪录片呢?为了追求娱乐性,纪录片的千军万马都在“讲故事”,讲悲情故事,为了赚取观众的眼泪,伤残不幸个体的遭遇成为众多纪录片争相拍摄的热点。这种纪录片构成了大众传媒的专制逻辑,它排斥掉多层性和复杂性,只留下线性的因果模式,如今,纪录片虽然拥有好看的外衣,却丢掉了人文记录的责任。
  拍纪录片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拍得好就更难,一部成功的纪录片问世,它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里都滴着汗和诱人的东西。以美国纪录片《海豚湾》为例,它的毛孔里不光是累出来的臭汗,还有吓出来的冷汗,更重要的是它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责任。当日本人用贪婪杀死了海豚,海豚甜美和光明的微笑万劫不复之时,所有的人都会为此而难过。虽然我们通过隐蔽摄像机看到了“真相”,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偷窥,但是在观看时却并没有感到猥琐,因为我们可以因为这部片子的立意而宣称这种偷窥是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的。
  写到这儿,我又想起了那句话:“一部成功的纪录片问世,它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里都滴着汗和诱人的东西。”不管是臭汗还是冷汗,我们都见教了,而那些诱人的东西又是什么呢?这其中有很多有价值很诱人的东西,最诱人的还应是纪录片人的责任感足以打动每一个被虚构遮蔽的心灵,这才是纪录片人的幸福。
  当《海豚湾》的导演路易·西霍尤斯拿着奥斯卡奖杯时,心中所想的还是那些海豚:“直到这些海豚不再被屠杀,我才算真正获得了奥斯卡奖。”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每年给作物产量及质量带来巨大的损失,生物防治途径对作物的植物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剂的商业使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 学习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针对语文学科,探讨阅读教学与儿童语文学习力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积极开拓阅读渠道,正确、有效地引导儿童进行阅读,从而提升其语文学习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文学习力 探讨 引导  学习力即学习能力、动力、态度和创新能力的整合,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  托夫勒曾经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
本论文基于我国能源资源缺乏、皮革行业污染严重的基本情况,提出以皮革废弃油脂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此外,结合国家目前的能源、环境保护政策,制备了两种替代型混合燃料,即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