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并写了自己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读书能力。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认为应该放手让孩子们尽情地自读自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事例及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读书、写作之理,体会作者对阅读的情趣。
4.积累读书及习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事例及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读书、写作之理,体会作者对阅读的情趣。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前面我们学习了那几篇课文,学生高声背课名。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1.认读生字,积累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解词,并说说题目中“长生果”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
(1)如果只用两个词来概括本文的内容,你认为应该是什么?(读书、写作或读书经历、写作心得或读、写)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写作的哪几件事?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写作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
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
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
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
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吗?
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2.小结: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如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皮罗果夫也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五、品读语言,积累词句
1.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学习生动的比喻,体会愉悦的感受。引导学生从读第2小节中发现四个比喻句语言很工整,前两个是一组,后两个是一组,而第一、二组是暗暗照应,蝴蝶在花丛中飞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泉水流过山谷,就是一首欢快的乐曲。
(2)文中用了许多恰当的四字词语。如流光溢彩、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2.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六、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七、积累释放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
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教学反思】
在解读文题、浏览课文的基础上,为了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弄清文章的脉络,我顺势抛出一个问题:“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写作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这样就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并写了自己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读书能力。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认为应该放手让孩子们尽情地自读自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事例及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读书、写作之理,体会作者对阅读的情趣。
4.积累读书及习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事例及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读书、写作之理,体会作者对阅读的情趣。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前面我们学习了那几篇课文,学生高声背课名。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1.认读生字,积累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解词,并说说题目中“长生果”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
(1)如果只用两个词来概括本文的内容,你认为应该是什么?(读书、写作或读书经历、写作心得或读、写)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写作的哪几件事?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写作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
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
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
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
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吗?
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2.小结: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如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皮罗果夫也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五、品读语言,积累词句
1.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学习生动的比喻,体会愉悦的感受。引导学生从读第2小节中发现四个比喻句语言很工整,前两个是一组,后两个是一组,而第一、二组是暗暗照应,蝴蝶在花丛中飞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泉水流过山谷,就是一首欢快的乐曲。
(2)文中用了许多恰当的四字词语。如流光溢彩、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2.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六、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七、积累释放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
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教学反思】
在解读文题、浏览课文的基础上,为了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弄清文章的脉络,我顺势抛出一个问题:“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写作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这样就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