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一)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asymmetrical phenomena)普遍存在,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对称/不对称的界定,更多是从意义分布、语义搭配等来考虑。不同学者对“对称”、“不对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有分歧,造成他们在描写同一语言单位的不对称现象时有一定差异。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界定本文讨论的“对称”和“不对称”的范围。
“下来”和“下去”意义上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主要体现在义项的有无和词语的搭配组合上。同义的“下来”和“下去”在义项分布上如果一方有,另一方也有,那么我们认为在这一义项上,它们是对称分布的。如果一方有,另一方无,那么在这一义项上,它们是不对称分布的;义项的有无一般会在词语搭配共现的选择限制上有所体现。因此除了意义上的不对称,我们还应该关注词语搭配组合上的不对称。“下来”和“下去”在词语搭配组合关系上的不对称性是它们不对称现象的一种体现。
(二)本文讨论在主要动词后作为趋向补语的“下来/下去”在趋向意义上的对称与不对称性。趋向补语“下来/下去”,基本趋向意义都具有:
1.表示由高处向低处移动,由上而下的位移。
2.表示退离某处所或目标。即它们不一定是由上而下的垂直位移,也可以是水平位移。
从义项分布来看,“下来”和“下去”是对称分布的。分布标记没有呈现明显的强弱差异而形成不对称现象,即二者的义项分布相对对称。
(三)刘月华(1998)将“下来”和“下去”都归入“下”组趋向词中,认为“下来”和“下去”在趋向义项的分布上与“下”一致。它们的区别在于立足点“来”和“去”的不同。而“来”相对“去”为无标记项,“来”和“去”不对称分布,由此我们判断,“下来”和“下去”不会简单地如(二)从义项分布角度得出的对称分布的结论,而应该也和“来/去”一样有一定的不对称现象。它们的不对称现象应该在词语的选择共现上有所体现。
本文考察“下来”和“下去”在趋向义项上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时,重点讨论和它们共现的词语、成分的语义选择和限制上呈现出的不对称性,并尝试用标记理论来描写、解释“下来/下去”在趋向意义上的不对称现象。
(四)根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统计,“下来”词次688,频率0.05234;“下去”词次498,频率0.03789。“下来”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下去”的使用频率。
“下来”和“下去”使用频度相差不大。根据词频标准,本文讨论的“下来/下去”不对称,不是绝对的有无对立,而是一种偏向,即使用上的倾向差异;标记性上也只是程度上的强弱差异,与其说是有无标记,我们认为不如说强弱标记性更为妥当些。从“下来”和“下去”的频率标准,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下来”为弱标记项,“下去”为强标记项。
一、“下来/下去”与位移动词的选择共现
(一)趋向补语跟在主要动词后作补充说明,并非所有动词后都可出现。它能和哪些动词搭配,不能和哪些动词组合,有一定的选择限制。汉语语义上的有无对立又“不表现在词形变化上”,因此我们推论:“下来/下去”在趋向意义上的强弱标记性,一定程度上会表现为与动词的选择共现上的不对称。
(二)由趋向意义,我们可得到:
动词运用一:表示人或物体运动并有实际位移的动词V([+动作]、[+位移])都可+下来/下去。
客观世界的物体运动,一般都有相对的起点和终点。我们可选择起点作参照点,也可选择终点作参照点。动词V如果具有[+动作]、[+位移]这两项语义特征一般都可以与“下来/下去”自由搭配,立足点可互换。比如:
跑下来——跑下去,跳下来——跳下去,流下来——流下去,
滚下来——滚下去,落下来——落下去,掉下来——掉下去,……
(三)从刘月华的《趋向补语通释》里统计的词频来看,趋向义的补语“下来”与某一动词的组合使用频率略高于“下去”与相应的动词组合的使用频率。我们从近140万字的《王朔文集》语料初步统计得到,趋向义的补语“下来”出现121例,“下去”出现73例。它们与动词的搭配组合能力,以“跳”为例,“下来”出现20例,“下去”出现14例。使用度差异也不大。可见,分布频率上并没有显示很明显的强弱标记性。从与动词V([+动作]、[+位移])搭配组合的选择、分布这一角度来看,“下来/下去”还是相对对称分布的。
二、“下来/下去”与“吃”类动词的选择共现
(一)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对称的例子:
*吃下来/吃下去;*咽下来/咽下去,*喝下来/喝下去,*吞下来/吞下去,等等
马庆株(1997)把这类“吃/咽/喝”等带口旁的与嘴巴动作有关的动词归入内向动词,表示受事客体进入施事主体。他认为“吃”类动词还有“抽/吸/咂/嘬/吞/咽”等。受“下来/下去”“由上而下位移”的趋向意义所限,能与“下来/下去”搭配组合的“吃”类内向动词,我们认为主要是吃、喝、吞、咽。
这类内向动词与“下来/下去”的搭配组合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局面,其后只能跟“下去”,不能跟“下来”。这是不是由于“下来”的强标性和“下去”的弱标性而形成的呢?如果是,那么这种分布状态就与我们前文统计得到的使用频率反映的“下来/下去”的强弱标记性相矛盾。
(二)前文统计得到的趋向意义的“下来/下去”的使用度及与动词的组合频率,差异尽管不是很大,但一定程度上还是证明了我们对“下来”和“下去”标记程度上相对强弱的初步推论,即“下来”具有相对弱标性,“下去”具有相对强标性。而有无/强弱标记对立在语言所有层次上一致的,我们暂时排除“因为‘下来’强标性,‘下去’弱标性而形成不对称现象”这一假设。可“下来/下去”和“吃”类动词共现时为何会出现反标记现象呢?
1.作为强标记的“下去”可以和“吃/咽/喝”等内向动词组合,弱标的“下来”反而不可以。这是由于涉及两个范畴(趋向补语和内向动词)而发生的个别、例外现象,可以用“关联标记模式”作一定解释。
马庆株把内向动词分为以下几类:“吃”类、“看”类(瞅/瞧/瞄/闻等)、“抱”类(拔/抱/扯等)和“插”类(插/扎/灌等)。
“下来/下去”受“下”这一义素影响、限制,和内向动词搭配组合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标记性。只有内向动词V具有[+向下位移]语义特征的才能和“下来/下去”选择共现。所以内向动词“嗅、咂、嘬”等都不能和“下来/下去”组合。如:
抱下来/抱下去,扎下来/扎下去,看下来/看下去,灌下来/灌下去,……
*嗅下来/*嗅下去,*咂下来/*咂下去,*嘬下来/*嘬下去,……
通过对“吃、喝、吞、咽”这几个动词语义特征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相比其他非“吃”类内向动词,它们在语义上有更具体的语义限制。它们具有受动者[+实物],工具或方式[+用嘴]、[+向下位移],动作结果[+实物消失]等语义特征。显然,与其他非“吃”类内向动词相比,它们具有强标记性。如:
吞枣(“枣”[+具体实物],工具或方式[+用嘴]、“枣”发生位移[+向下],动作结果:“枣”不可见[+消失])
*吞知识([-具体实物]、[-用嘴]、[-向下]、[-实物消失])
咽白果(“白果”[+具体实物],工具或方式[+用嘴]、“白果”发生位移[+向下],动作结果:“白果”不可见[+消失])
*咽学问(([-具体实物]、[-用嘴]、[-向下]、[-实物消失])
按照“关联标记模式”,两个或多个范畴里,无标记项倾向于跟无标记项组配,有标记项倾向于跟有标记项组配,自然构成无标记的“配对”;而有标记项与无标记项构成的则是有标记的“配对”。语言学界把这种关联模式又叫做“标记颠倒”。“标记颠倒”理论认为,两个范畴的弱标记项可以形成一个自然、无标记的组配,同样,两个强标记项也能构成无标记组配。强标记项和弱标记项的组配则是有标记的。
可见,根据“标记颠倒”理论,“吃、喝、吞、咽”这几个“吃”类内向动词只适用于“下去”,不适用于“下来”,并不是因为“下来”具有强标性,“下去”具有弱标性而形成的不对称现象,而是因为“下去”的强标记性和“吃、喝、吞、咽”这几个内向动词的强标性构成了无标记组配。这些例外现象并没有违背标记理论,反而证明“下来”相对“下去”的弱标记性及“下去”的相对强标记性。
2.上文根据“标记颠倒”理论得到,弱标记项的“下来”和强标记项的“吃”类内向动词的组配是有标记的,不合语法。所以,我们一般不说“吃/喝/吞下来”。然而进一步考察语料,发现“吃下来”也是可以说的,比如:
(1)一顿饭吃下来,七八个同学得到了一致的认识:这种丈夫真是要不得!
(2)他心里一阵气,觉得这几个月吃下来快吃空了。
(3)这么多补药吃下来也不见什么效果。
“喝、吞”也有类似用例:
(4)这杯喜酒喝下来心情舒畅。
(5)等我把那块地皮吞下来再说。
上述例句里的“下来”已不表示物体的位移,而是“下来”的引申义,表示[+完成]。我们推论,“下来”相对的弱标记性,高使用率促使它的意义、用法虚化,有了“完成”的引申义,而且与“吃”等结合时,凸现的是“完成”义。而“下去”的强标记性使其意义虚化程度相对较慢。这仅是我们根据标记理论及研究成果做出的推论。其虚化衍推过程能否成立,现有语料还不能论证,有待更详尽的语料来分析、验证。
3.表完成义的“下来”和“吃”类动词的组配还是有一定限制。
a.“吃下来”、“喝下来”等这类用法不能用在祈使句里,也不能独立成句。如:
(6)*把这些牛奶喝下来!/*喝下来!
(7)*这顿饭吃下来。/这顿饭吃下来,吃得我满头大汗。
“这顿饭吃下来”,句义表达不完整、明确,一定要加上分句“吃得我满头大汗”,才能表示完整的意义。这表明“下来”的完成义和“吃”等结合,表“吃”等动作完成时,并不稳固,要部分依靠句式义及句中其他成分补充说明。
b.“下来”和“吃”类动词选择共现,对“吃”类动词也有要求。例(7)“这顿饭吃下来,吃得我满头大汗。”这个句子里的“吃”凸显的不是“受事客体进入施事主体”,也不是受事客体的向下位移,只是表明“吃饭”这一动作而已。从这点看,我们认为这里的“吃”已经不是典型、合格的内向动词了。
(三)动词处在一个不断虚化的连续统中。较虚意义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较实意义的消失。更多时候是较实较虚意义同时并存于一个词中。当它与不同的词搭配共现时,会凸现相应的合语法的语义,否则就会有歧义。“吃”类动词也是如此。与表完成义的“下来”共现时,凸现的不能是具体位移[-向下位移],动作结果也不是“实物不可见”[-消失]。“吃、喝、吞、咽”等词非内向动词用法的存在,使它们与“下来”的选择共现成为可能。“吃”的虚化程度比“喝、吞、咽”相对要高,[-向下位移]、[-实物消失]的凸现度也比它们高。我们统计的语料也表明,“吃下来”的用法比“喝、吞、咽”与“下来”的组合多。
以上分析说明,弱标记项的“下来”和强标记项的“吃”类内向动词也可组配,这可能与“下来”弱标记项历时上虚化相对较快有关。它们的搭配组合,由于是两个范畴里弱标与强标构成的有标记配对,虽然合语法,但有诸多限制,具有强标记性,其组配没有“下去”和“吃、喝、吞、咽”组配来得自然、频繁。因此“吃下来”等用例的存在,同样没有违反“标记颠倒”理论,反而证明标记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三、“下来/下去”位移主体的选择限制
(一)通过对动词的进一步考察,我们发现只考察动词并不够。如:
流下来/流下去。
它们可以互换,对称分布。但加上发生位移的主体(人或物)时,就出现了不对称。如:
(8)河水缓缓地流下来了/河水缓缓地流下去了。
(9)眼泪慢慢地流下来/*眼泪慢慢地流下去。
(10)口水慢慢地流下来/*口水慢慢地流下去。
进一步推论:作为趋向意义的“下来/下去”的强弱标记现象不仅仅与动词搭配有关,该趋向补语能否成立,还与其位移主体相关。
(二)通过能与“下来/下去”搭配的动词及其位移主体的考察,我们发现它们的移动分以下几种:
A.(11)他跑下来(下去)。
(12)白丽霍地从床上滚下来(下去),发出一声沉闷的钝响。
(13)一只苍蝇从高高的天花板嗡嗡地俯冲下来(下去)。
这类动词有:走、跳、飞、爬、冲、滚、游、扑、溜、奔、奔跑、骑、赶、俯冲……
语义特点:V:[+自主][+自移];位移主体:施动者,一般为人或动物([+有生][+移动意识])
B.(14)鲜花从四周看台纷纷扬扬地扔下来(下去),……
(15)于北蓓笑着对我说,把我从栏杆上推下来(下去)。
(16)她笑笑,丢下来(下去)一大束花。
这类动词有:洒、撒、踢、扔、投、抛、丢、抽、射、扫、泼、塞、捅、推……
语义特点:V:[+自主][+他移];位移主体:受动者([+/-有生][-移动意识])
C.(17)那人把嘴上燃着的烟拿下来(下去),……
(18)学生们把我从车上弄下来(下去),几人架着,……
(19)方枪枪从楼上搬下来(下去)一张桌子。
这类动词有:带、搬、抬、拉、扛、抢、弄、拿、取、提、拖、抱、捧、捎……
语义特点:V:[+自主][+伴随移];位移主体:受动者+施动者
以上几类动词与位移主体的组合,“下来/下去”可互换,它们分布对称。也就是说,当V:[+动作][+自主][+位移]时,它们的分布是对称的。位移主体可以是有生的,也可以是无生的([+/-有生][+/-移动意识])。
(三)当动词V为非自主位移动词([+动作][-自主][+位移])时,它们的搭配组合一般也是对称的。如:
(20)她充其量也只能做到勉强趴在马背上不被摔下来(下去)。
(21)(我)刚欲闭上眼睛放松一下,便掉了下来(下去)
它们的位移主体:[-移动意识] [+固有][+已存在的]
可是,正如(一)所列例句,这种情况也存在不对称的例子:
(22)眼泪流下来了。/*眼泪流下去了。
(23)口水流下来了。/*口水流下去了。
(24)大雨浇下来。/*大雨浇下去。
“眼泪、口水”等词只能和“下来”组合共现成句,却不能和“下去”共现。这固然与人们对立足点的把握有关。除去这一认知因素,我们考察与“下来”组合的合语法句的各语义成分,发现“下去”与“下来”相比,具有相对强标性。
当动词V:[-自主][+位移]时,“下来”共现的位移主体可以是[-移动意识][+固有][+已存在的](她,我),也可以是[-移动意识][+生成性](眼泪、口水);而“下去”要求共现的位移主体只能是[-移动意识] [+固有][+已存在的]。也就是说,“浇下去/流下去/沉下去”在句子层面上也是可以成立的。但它与位移主体共现时,相比“下来”有强标记限制,要求位移主体必须是固有的、已经存在的,已经形成的人或物。如:
(25)我拎着满满一壶水朝她兜头浇下去,……(位移主体:水[+固有][+已存在的])
(26)……积聚的水从漏雨铁皮筒中流下去,哗哗倾泄在路面上。
此外,现实句中,它们组合共现时往往要凸显位移起点,在句中表现形式一般为以介构形式置于主要动词前作为形式标记,如上例的“朝她”、“从漏雨铁皮筒中”。
(四)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下来”、“下去”在与动词搭配时,对动词和位移主体都有一定的标记限制。“下去”的标记强制相对强于“下来”,从而形成了它们在词语搭配组合上的不对称现象。
四、“下来/下去”与躯体动作动词的选择共现
(一)“下来/下去”的位移可以不是由高到低的明显位移,而是人体由高到低的变化,位移相对较小,立足点相对确定。我们得出:
动词运用二:表示躯体动作无明显位移,但发生变化的动词都可+下来/下去。
由于立足点相对来说没有大的变化,也可以说立足点不甚明显,所以往往都可互换。如蹲下来/蹲下去;弯下腰来/弯下腰去。它们的搭配组合基本上对称。
(二)用否定式时,我们发现了不对称现象:
否定词“没、别”等修饰时,如:“他没蹲下来/他没蹲下去;他没弯下腰来/他没弯下腰去”,这里是对“蹲、弯”动作的否定,立足点可互换,也是对称分布。
而“坐不下来/坐不下去。低不下来/低不下去”则显示出一种不对称,即所含义项的不对称。
“坐不下来”有两种含义:A.“坐下来”的可能式B.比喻用法:比喻一个人不能专心致志地工作,心浮气燥。
“坐不下去”只有一种含义:“坐下去”的可能式
“头低不下来”有两种含义:A.“头低下来”的可能式, B.比喻用法:比喻人不肯示弱,不服输。
“头低不下去”只有一种含义:“低下去”的可能式
因此孤立句:“他坐不下来。”“头低不下来。”等等都有歧义。
(三)“下来/下去”与躯体动作动词搭配时,下来:[+高到低的位移]/[-高到低的位移],[+立足点]/[-立足点],而下去:[+高到低的位移],[+立足点]。“下去”语义标记上的相对具体性、强制性,使它与“下来”相比,义项、用法相对简单。用“不”修饰时,就会显示出义项分布上的不对称性。
五、“下来/下去”与抽象位移动词的选择共现
由高到低的心理抽象位移,也可用“下来/下去”表示,得出:
动词运用三:表示命令、任务等由上级到下级,较高职位到较低职位的心理位移的动词都可+下来/下去。
比如“降下来一级/降下去一级” “分下来几个苹果/分下去几个苹果” 等等。
心理立足点相对来说容易把握,用“下来”还是“下去”主要缘自说话者的自身感受和相对出发点,它们基本对称。
六、结 语
上述考察分析说明:“下来”和“下去”在趋向意义上看似对称,而作为趋向补语,与各类动词、位移主体搭配组合时,还是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我们认为,这种与动词、位移主体选择共现呈现的不对称现象,与“下来”、“下去”的强弱标记性有关。“下来”相对“下去”的弱标记性,形成了“下来/下去”的种种不对称现象。
(蔡 瑱,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一)语言中的不对称现象(asymmetrical phenomena)普遍存在,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对称/不对称的界定,更多是从意义分布、语义搭配等来考虑。不同学者对“对称”、“不对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有分歧,造成他们在描写同一语言单位的不对称现象时有一定差异。为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界定本文讨论的“对称”和“不对称”的范围。
“下来”和“下去”意义上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主要体现在义项的有无和词语的搭配组合上。同义的“下来”和“下去”在义项分布上如果一方有,另一方也有,那么我们认为在这一义项上,它们是对称分布的。如果一方有,另一方无,那么在这一义项上,它们是不对称分布的;义项的有无一般会在词语搭配共现的选择限制上有所体现。因此除了意义上的不对称,我们还应该关注词语搭配组合上的不对称。“下来”和“下去”在词语搭配组合关系上的不对称性是它们不对称现象的一种体现。
(二)本文讨论在主要动词后作为趋向补语的“下来/下去”在趋向意义上的对称与不对称性。趋向补语“下来/下去”,基本趋向意义都具有:
1.表示由高处向低处移动,由上而下的位移。
2.表示退离某处所或目标。即它们不一定是由上而下的垂直位移,也可以是水平位移。
从义项分布来看,“下来”和“下去”是对称分布的。分布标记没有呈现明显的强弱差异而形成不对称现象,即二者的义项分布相对对称。
(三)刘月华(1998)将“下来”和“下去”都归入“下”组趋向词中,认为“下来”和“下去”在趋向义项的分布上与“下”一致。它们的区别在于立足点“来”和“去”的不同。而“来”相对“去”为无标记项,“来”和“去”不对称分布,由此我们判断,“下来”和“下去”不会简单地如(二)从义项分布角度得出的对称分布的结论,而应该也和“来/去”一样有一定的不对称现象。它们的不对称现象应该在词语的选择共现上有所体现。
本文考察“下来”和“下去”在趋向义项上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时,重点讨论和它们共现的词语、成分的语义选择和限制上呈现出的不对称性,并尝试用标记理论来描写、解释“下来/下去”在趋向意义上的不对称现象。
(四)根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统计,“下来”词次688,频率0.05234;“下去”词次498,频率0.03789。“下来”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下去”的使用频率。
“下来”和“下去”使用频度相差不大。根据词频标准,本文讨论的“下来/下去”不对称,不是绝对的有无对立,而是一种偏向,即使用上的倾向差异;标记性上也只是程度上的强弱差异,与其说是有无标记,我们认为不如说强弱标记性更为妥当些。从“下来”和“下去”的频率标准,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下来”为弱标记项,“下去”为强标记项。
一、“下来/下去”与位移动词的选择共现
(一)趋向补语跟在主要动词后作补充说明,并非所有动词后都可出现。它能和哪些动词搭配,不能和哪些动词组合,有一定的选择限制。汉语语义上的有无对立又“不表现在词形变化上”,因此我们推论:“下来/下去”在趋向意义上的强弱标记性,一定程度上会表现为与动词的选择共现上的不对称。
(二)由趋向意义,我们可得到:
动词运用一:表示人或物体运动并有实际位移的动词V([+动作]、[+位移])都可+下来/下去。
客观世界的物体运动,一般都有相对的起点和终点。我们可选择起点作参照点,也可选择终点作参照点。动词V如果具有[+动作]、[+位移]这两项语义特征一般都可以与“下来/下去”自由搭配,立足点可互换。比如:
跑下来——跑下去,跳下来——跳下去,流下来——流下去,
滚下来——滚下去,落下来——落下去,掉下来——掉下去,……
(三)从刘月华的《趋向补语通释》里统计的词频来看,趋向义的补语“下来”与某一动词的组合使用频率略高于“下去”与相应的动词组合的使用频率。我们从近140万字的《王朔文集》语料初步统计得到,趋向义的补语“下来”出现121例,“下去”出现73例。它们与动词的搭配组合能力,以“跳”为例,“下来”出现20例,“下去”出现14例。使用度差异也不大。可见,分布频率上并没有显示很明显的强弱标记性。从与动词V([+动作]、[+位移])搭配组合的选择、分布这一角度来看,“下来/下去”还是相对对称分布的。
二、“下来/下去”与“吃”类动词的选择共现
(一)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对称的例子:
*吃下来/吃下去;*咽下来/咽下去,*喝下来/喝下去,*吞下来/吞下去,等等
马庆株(1997)把这类“吃/咽/喝”等带口旁的与嘴巴动作有关的动词归入内向动词,表示受事客体进入施事主体。他认为“吃”类动词还有“抽/吸/咂/嘬/吞/咽”等。受“下来/下去”“由上而下位移”的趋向意义所限,能与“下来/下去”搭配组合的“吃”类内向动词,我们认为主要是吃、喝、吞、咽。
这类内向动词与“下来/下去”的搭配组合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局面,其后只能跟“下去”,不能跟“下来”。这是不是由于“下来”的强标性和“下去”的弱标性而形成的呢?如果是,那么这种分布状态就与我们前文统计得到的使用频率反映的“下来/下去”的强弱标记性相矛盾。
(二)前文统计得到的趋向意义的“下来/下去”的使用度及与动词的组合频率,差异尽管不是很大,但一定程度上还是证明了我们对“下来”和“下去”标记程度上相对强弱的初步推论,即“下来”具有相对弱标性,“下去”具有相对强标性。而有无/强弱标记对立在语言所有层次上一致的,我们暂时排除“因为‘下来’强标性,‘下去’弱标性而形成不对称现象”这一假设。可“下来/下去”和“吃”类动词共现时为何会出现反标记现象呢?
1.作为强标记的“下去”可以和“吃/咽/喝”等内向动词组合,弱标的“下来”反而不可以。这是由于涉及两个范畴(趋向补语和内向动词)而发生的个别、例外现象,可以用“关联标记模式”作一定解释。
马庆株把内向动词分为以下几类:“吃”类、“看”类(瞅/瞧/瞄/闻等)、“抱”类(拔/抱/扯等)和“插”类(插/扎/灌等)。
“下来/下去”受“下”这一义素影响、限制,和内向动词搭配组合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标记性。只有内向动词V具有[+向下位移]语义特征的才能和“下来/下去”选择共现。所以内向动词“嗅、咂、嘬”等都不能和“下来/下去”组合。如:
抱下来/抱下去,扎下来/扎下去,看下来/看下去,灌下来/灌下去,……
*嗅下来/*嗅下去,*咂下来/*咂下去,*嘬下来/*嘬下去,……
通过对“吃、喝、吞、咽”这几个动词语义特征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相比其他非“吃”类内向动词,它们在语义上有更具体的语义限制。它们具有受动者[+实物],工具或方式[+用嘴]、[+向下位移],动作结果[+实物消失]等语义特征。显然,与其他非“吃”类内向动词相比,它们具有强标记性。如:
吞枣(“枣”[+具体实物],工具或方式[+用嘴]、“枣”发生位移[+向下],动作结果:“枣”不可见[+消失])
*吞知识([-具体实物]、[-用嘴]、[-向下]、[-实物消失])
咽白果(“白果”[+具体实物],工具或方式[+用嘴]、“白果”发生位移[+向下],动作结果:“白果”不可见[+消失])
*咽学问(([-具体实物]、[-用嘴]、[-向下]、[-实物消失])
按照“关联标记模式”,两个或多个范畴里,无标记项倾向于跟无标记项组配,有标记项倾向于跟有标记项组配,自然构成无标记的“配对”;而有标记项与无标记项构成的则是有标记的“配对”。语言学界把这种关联模式又叫做“标记颠倒”。“标记颠倒”理论认为,两个范畴的弱标记项可以形成一个自然、无标记的组配,同样,两个强标记项也能构成无标记组配。强标记项和弱标记项的组配则是有标记的。
可见,根据“标记颠倒”理论,“吃、喝、吞、咽”这几个“吃”类内向动词只适用于“下去”,不适用于“下来”,并不是因为“下来”具有强标性,“下去”具有弱标性而形成的不对称现象,而是因为“下去”的强标记性和“吃、喝、吞、咽”这几个内向动词的强标性构成了无标记组配。这些例外现象并没有违背标记理论,反而证明“下来”相对“下去”的弱标记性及“下去”的相对强标记性。
2.上文根据“标记颠倒”理论得到,弱标记项的“下来”和强标记项的“吃”类内向动词的组配是有标记的,不合语法。所以,我们一般不说“吃/喝/吞下来”。然而进一步考察语料,发现“吃下来”也是可以说的,比如:
(1)一顿饭吃下来,七八个同学得到了一致的认识:这种丈夫真是要不得!
(2)他心里一阵气,觉得这几个月吃下来快吃空了。
(3)这么多补药吃下来也不见什么效果。
“喝、吞”也有类似用例:
(4)这杯喜酒喝下来心情舒畅。
(5)等我把那块地皮吞下来再说。
上述例句里的“下来”已不表示物体的位移,而是“下来”的引申义,表示[+完成]。我们推论,“下来”相对的弱标记性,高使用率促使它的意义、用法虚化,有了“完成”的引申义,而且与“吃”等结合时,凸现的是“完成”义。而“下去”的强标记性使其意义虚化程度相对较慢。这仅是我们根据标记理论及研究成果做出的推论。其虚化衍推过程能否成立,现有语料还不能论证,有待更详尽的语料来分析、验证。
3.表完成义的“下来”和“吃”类动词的组配还是有一定限制。
a.“吃下来”、“喝下来”等这类用法不能用在祈使句里,也不能独立成句。如:
(6)*把这些牛奶喝下来!/*喝下来!
(7)*这顿饭吃下来。/这顿饭吃下来,吃得我满头大汗。
“这顿饭吃下来”,句义表达不完整、明确,一定要加上分句“吃得我满头大汗”,才能表示完整的意义。这表明“下来”的完成义和“吃”等结合,表“吃”等动作完成时,并不稳固,要部分依靠句式义及句中其他成分补充说明。
b.“下来”和“吃”类动词选择共现,对“吃”类动词也有要求。例(7)“这顿饭吃下来,吃得我满头大汗。”这个句子里的“吃”凸显的不是“受事客体进入施事主体”,也不是受事客体的向下位移,只是表明“吃饭”这一动作而已。从这点看,我们认为这里的“吃”已经不是典型、合格的内向动词了。
(三)动词处在一个不断虚化的连续统中。较虚意义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较实意义的消失。更多时候是较实较虚意义同时并存于一个词中。当它与不同的词搭配共现时,会凸现相应的合语法的语义,否则就会有歧义。“吃”类动词也是如此。与表完成义的“下来”共现时,凸现的不能是具体位移[-向下位移],动作结果也不是“实物不可见”[-消失]。“吃、喝、吞、咽”等词非内向动词用法的存在,使它们与“下来”的选择共现成为可能。“吃”的虚化程度比“喝、吞、咽”相对要高,[-向下位移]、[-实物消失]的凸现度也比它们高。我们统计的语料也表明,“吃下来”的用法比“喝、吞、咽”与“下来”的组合多。
以上分析说明,弱标记项的“下来”和强标记项的“吃”类内向动词也可组配,这可能与“下来”弱标记项历时上虚化相对较快有关。它们的搭配组合,由于是两个范畴里弱标与强标构成的有标记配对,虽然合语法,但有诸多限制,具有强标记性,其组配没有“下去”和“吃、喝、吞、咽”组配来得自然、频繁。因此“吃下来”等用例的存在,同样没有违反“标记颠倒”理论,反而证明标记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三、“下来/下去”位移主体的选择限制
(一)通过对动词的进一步考察,我们发现只考察动词并不够。如:
流下来/流下去。
它们可以互换,对称分布。但加上发生位移的主体(人或物)时,就出现了不对称。如:
(8)河水缓缓地流下来了/河水缓缓地流下去了。
(9)眼泪慢慢地流下来/*眼泪慢慢地流下去。
(10)口水慢慢地流下来/*口水慢慢地流下去。
进一步推论:作为趋向意义的“下来/下去”的强弱标记现象不仅仅与动词搭配有关,该趋向补语能否成立,还与其位移主体相关。
(二)通过能与“下来/下去”搭配的动词及其位移主体的考察,我们发现它们的移动分以下几种:
A.(11)他跑下来(下去)。
(12)白丽霍地从床上滚下来(下去),发出一声沉闷的钝响。
(13)一只苍蝇从高高的天花板嗡嗡地俯冲下来(下去)。
这类动词有:走、跳、飞、爬、冲、滚、游、扑、溜、奔、奔跑、骑、赶、俯冲……
语义特点:V:[+自主][+自移];位移主体:施动者,一般为人或动物([+有生][+移动意识])
B.(14)鲜花从四周看台纷纷扬扬地扔下来(下去),……
(15)于北蓓笑着对我说,把我从栏杆上推下来(下去)。
(16)她笑笑,丢下来(下去)一大束花。
这类动词有:洒、撒、踢、扔、投、抛、丢、抽、射、扫、泼、塞、捅、推……
语义特点:V:[+自主][+他移];位移主体:受动者([+/-有生][-移动意识])
C.(17)那人把嘴上燃着的烟拿下来(下去),……
(18)学生们把我从车上弄下来(下去),几人架着,……
(19)方枪枪从楼上搬下来(下去)一张桌子。
这类动词有:带、搬、抬、拉、扛、抢、弄、拿、取、提、拖、抱、捧、捎……
语义特点:V:[+自主][+伴随移];位移主体:受动者+施动者
以上几类动词与位移主体的组合,“下来/下去”可互换,它们分布对称。也就是说,当V:[+动作][+自主][+位移]时,它们的分布是对称的。位移主体可以是有生的,也可以是无生的([+/-有生][+/-移动意识])。
(三)当动词V为非自主位移动词([+动作][-自主][+位移])时,它们的搭配组合一般也是对称的。如:
(20)她充其量也只能做到勉强趴在马背上不被摔下来(下去)。
(21)(我)刚欲闭上眼睛放松一下,便掉了下来(下去)
它们的位移主体:[-移动意识] [+固有][+已存在的]
可是,正如(一)所列例句,这种情况也存在不对称的例子:
(22)眼泪流下来了。/*眼泪流下去了。
(23)口水流下来了。/*口水流下去了。
(24)大雨浇下来。/*大雨浇下去。
“眼泪、口水”等词只能和“下来”组合共现成句,却不能和“下去”共现。这固然与人们对立足点的把握有关。除去这一认知因素,我们考察与“下来”组合的合语法句的各语义成分,发现“下去”与“下来”相比,具有相对强标性。
当动词V:[-自主][+位移]时,“下来”共现的位移主体可以是[-移动意识][+固有][+已存在的](她,我),也可以是[-移动意识][+生成性](眼泪、口水);而“下去”要求共现的位移主体只能是[-移动意识] [+固有][+已存在的]。也就是说,“浇下去/流下去/沉下去”在句子层面上也是可以成立的。但它与位移主体共现时,相比“下来”有强标记限制,要求位移主体必须是固有的、已经存在的,已经形成的人或物。如:
(25)我拎着满满一壶水朝她兜头浇下去,……(位移主体:水[+固有][+已存在的])
(26)……积聚的水从漏雨铁皮筒中流下去,哗哗倾泄在路面上。
此外,现实句中,它们组合共现时往往要凸显位移起点,在句中表现形式一般为以介构形式置于主要动词前作为形式标记,如上例的“朝她”、“从漏雨铁皮筒中”。
(四)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下来”、“下去”在与动词搭配时,对动词和位移主体都有一定的标记限制。“下去”的标记强制相对强于“下来”,从而形成了它们在词语搭配组合上的不对称现象。
四、“下来/下去”与躯体动作动词的选择共现
(一)“下来/下去”的位移可以不是由高到低的明显位移,而是人体由高到低的变化,位移相对较小,立足点相对确定。我们得出:
动词运用二:表示躯体动作无明显位移,但发生变化的动词都可+下来/下去。
由于立足点相对来说没有大的变化,也可以说立足点不甚明显,所以往往都可互换。如蹲下来/蹲下去;弯下腰来/弯下腰去。它们的搭配组合基本上对称。
(二)用否定式时,我们发现了不对称现象:
否定词“没、别”等修饰时,如:“他没蹲下来/他没蹲下去;他没弯下腰来/他没弯下腰去”,这里是对“蹲、弯”动作的否定,立足点可互换,也是对称分布。
而“坐不下来/坐不下去。低不下来/低不下去”则显示出一种不对称,即所含义项的不对称。
“坐不下来”有两种含义:A.“坐下来”的可能式B.比喻用法:比喻一个人不能专心致志地工作,心浮气燥。
“坐不下去”只有一种含义:“坐下去”的可能式
“头低不下来”有两种含义:A.“头低下来”的可能式, B.比喻用法:比喻人不肯示弱,不服输。
“头低不下去”只有一种含义:“低下去”的可能式
因此孤立句:“他坐不下来。”“头低不下来。”等等都有歧义。
(三)“下来/下去”与躯体动作动词搭配时,下来:[+高到低的位移]/[-高到低的位移],[+立足点]/[-立足点],而下去:[+高到低的位移],[+立足点]。“下去”语义标记上的相对具体性、强制性,使它与“下来”相比,义项、用法相对简单。用“不”修饰时,就会显示出义项分布上的不对称性。
五、“下来/下去”与抽象位移动词的选择共现
由高到低的心理抽象位移,也可用“下来/下去”表示,得出:
动词运用三:表示命令、任务等由上级到下级,较高职位到较低职位的心理位移的动词都可+下来/下去。
比如“降下来一级/降下去一级” “分下来几个苹果/分下去几个苹果” 等等。
心理立足点相对来说容易把握,用“下来”还是“下去”主要缘自说话者的自身感受和相对出发点,它们基本对称。
六、结 语
上述考察分析说明:“下来”和“下去”在趋向意义上看似对称,而作为趋向补语,与各类动词、位移主体搭配组合时,还是呈现出一定的不对称性。我们认为,这种与动词、位移主体选择共现呈现的不对称现象,与“下来”、“下去”的强弱标记性有关。“下来”相对“下去”的弱标记性,形成了“下来/下去”的种种不对称现象。
(蔡 瑱,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