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病历1293份,对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32.1%,抗菌药物的选择过高,预防用药时间和疗程过长,用法及用量过大,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水平。
关键词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的治疗,对降低感染死亡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预防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并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但在临床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中,滥用和乱用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Ⅰ类切口手术,在临床中更容易出现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1]。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管理效果,随机抽取病历1293份,对我院2011年7~12月院内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7~12月的住院病历,以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评价标准[2],对我院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
结果
随机抽取2011年7~12月住院病历1293份,使用抗菌药物有415份,全院下半年住院病历中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32.1%,二联用药率6.3%。治疗用药76人次,病原学检测率30.36%,较上半年送检率下降了3.54%,应引起临床科室重视。
讨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2011年7~12月调查我院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抗菌药物总使用率32.1%。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主要适用于Ⅱ类(清洁-污染)及部分污染较轻的Ⅲ类手术切口,术后一般应用不超过48小时;清洁手术仅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术、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等时才考虑预防用药。静脉导管植入术为Ⅰ类切口,一般不需要预防用药,高危患者可于术前使用一代头孢,优选头孢唑啉。泌尿系手术首选一、二代头孢或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我院12月份心内科介入手术预防用药的使用率只有1.1%,创2011年最低。
抗菌药物的选择:对归档病历的回顾性分析中发现:我院预防用药以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以三代头孢菌素为主;细菌感染性治疗用药大部分科室在患者症状减轻后未降阶梯用药。因头孢孟多酯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活性与头孢噻吩和头孢唑林相仿,肠球菌属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本品耐药,由于易诱导细菌产AmpC酶而耐药;其次,该药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因此头孢孟多酯钠不作为围手术期首选药;另外氨曲南为窄谱抗G-菌药物,不能单独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时间和疗程:目前我院围手术期术前用药已基本规范,均为术前0.5~2小时用药。本次调查发现我院仍存在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现象,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诱导细菌耐药菌株不断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DR)增加,甚至发生二重感染[3]。
抗菌药物的用法及用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杀菌作用和临床疗效与其血药浓度超过其最低抑菌浓度(MIC)持续时间长短有关,持续时间越长则疗效越好。要求血药浓度>最低抑菌浓度持续的时间在两次给药间隔时间的40~60%(T>MIC=40~60%),增加浓度其杀菌作用即处于饱和状态,增加给药剂量并不会改善疗效,维持血药浓度时间取决于半衰期,随意延长给药间歇时间将不能保证T>MIC,所以推荐1天多次给药,出现问题较多的是头孢西汀2次/日给药;而氨基糖苷类与氟喹诺酮类的杀菌作用和临床疗效则与感染组织在峰浓度或药时曲线下面积与MIC的比值有关,比值大者疗效好,应将每日两次给药改为全天剂量1次给药。目前我院对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使用基本规范。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情况:长期联合用药易造成多耐药菌株的出现,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同时对厌氧性肠道正常菌群带来伤害,有利于外来的需氧性革兰阴性菌定植,促使内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2011年下半年联合用药情况,其中治疗性联用的比例6.3%,较上半年有所下降。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应有严格的指标,对于不能达到协同或相加作用的,应禁止联用。
综上所述,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病原学送检率低、联合用药依据不足、用药疗程过长以及未序贯治疗等问题。医院应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执行力度,有针对性地对抗菌药物使用干预,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强化病原微生物送检意识与规范送检病原学标本,所有治疗性感染患者均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送检微生物标本,完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硬件,及时规范的采集和送检标本。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每月对本院临床科室不定期抽查病历和处方,对其实施点评和绩效考核,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成本,提高我院医疗技术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袭荣刚,石焱,弓小雪,等.围手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J].医药世界,2009,11(1):93-94.
2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3陆武,沈红芬,刘军.抗菌药物致肠道菌群失调的机制及防治[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9(3):222-224.
关键词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的治疗,对降低感染死亡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预防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并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但在临床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中,滥用和乱用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Ⅰ类切口手术,在临床中更容易出现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1]。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管理效果,随机抽取病历1293份,对我院2011年7~12月院内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1年7~12月的住院病历,以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评价标准[2],对我院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
结果
随机抽取2011年7~12月住院病历1293份,使用抗菌药物有415份,全院下半年住院病历中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32.1%,二联用药率6.3%。治疗用药76人次,病原学检测率30.36%,较上半年送检率下降了3.54%,应引起临床科室重视。
讨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2011年7~12月调查我院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抗菌药物总使用率32.1%。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主要适用于Ⅱ类(清洁-污染)及部分污染较轻的Ⅲ类手术切口,术后一般应用不超过48小时;清洁手术仅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术、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等时才考虑预防用药。静脉导管植入术为Ⅰ类切口,一般不需要预防用药,高危患者可于术前使用一代头孢,优选头孢唑啉。泌尿系手术首选一、二代头孢或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我院12月份心内科介入手术预防用药的使用率只有1.1%,创2011年最低。
抗菌药物的选择:对归档病历的回顾性分析中发现:我院预防用药以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以三代头孢菌素为主;细菌感染性治疗用药大部分科室在患者症状减轻后未降阶梯用药。因头孢孟多酯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活性与头孢噻吩和头孢唑林相仿,肠球菌属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本品耐药,由于易诱导细菌产AmpC酶而耐药;其次,该药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因此头孢孟多酯钠不作为围手术期首选药;另外氨曲南为窄谱抗G-菌药物,不能单独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时间和疗程:目前我院围手术期术前用药已基本规范,均为术前0.5~2小时用药。本次调查发现我院仍存在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现象,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增加了细菌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诱导细菌耐药菌株不断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DR)增加,甚至发生二重感染[3]。
抗菌药物的用法及用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杀菌作用和临床疗效与其血药浓度超过其最低抑菌浓度(MIC)持续时间长短有关,持续时间越长则疗效越好。要求血药浓度>最低抑菌浓度持续的时间在两次给药间隔时间的40~60%(T>MIC=40~60%),增加浓度其杀菌作用即处于饱和状态,增加给药剂量并不会改善疗效,维持血药浓度时间取决于半衰期,随意延长给药间歇时间将不能保证T>MIC,所以推荐1天多次给药,出现问题较多的是头孢西汀2次/日给药;而氨基糖苷类与氟喹诺酮类的杀菌作用和临床疗效则与感染组织在峰浓度或药时曲线下面积与MIC的比值有关,比值大者疗效好,应将每日两次给药改为全天剂量1次给药。目前我院对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使用基本规范。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情况:长期联合用药易造成多耐药菌株的出现,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同时对厌氧性肠道正常菌群带来伤害,有利于外来的需氧性革兰阴性菌定植,促使内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2011年下半年联合用药情况,其中治疗性联用的比例6.3%,较上半年有所下降。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应有严格的指标,对于不能达到协同或相加作用的,应禁止联用。
综上所述,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病原学送检率低、联合用药依据不足、用药疗程过长以及未序贯治疗等问题。医院应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执行力度,有针对性地对抗菌药物使用干预,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强化病原微生物送检意识与规范送检病原学标本,所有治疗性感染患者均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送检微生物标本,完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硬件,及时规范的采集和送检标本。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每月对本院临床科室不定期抽查病历和处方,对其实施点评和绩效考核,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成本,提高我院医疗技术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袭荣刚,石焱,弓小雪,等.围手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J].医药世界,2009,11(1):93-94.
2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3陆武,沈红芬,刘军.抗菌药物致肠道菌群失调的机制及防治[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9(3):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