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理解一直是高中教学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一项重中之重,同样更是高三学生头疼和提高成绩的拦路虎。在教学中我们会说“得阅读者得天下”,虽说有些夸大其词,但同样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有所突破,笔者认为应从本文中的几点入手。
【关键词】高三英语 阅读技巧
一、进一步明确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
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近年来的全国高考统考试题中也体现出来。测验的目的从考查词句的理解到篇章的理解,从了解事实细节到确定中心思想、进行正确推论、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等等。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也逐步多样化,包括各种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同时增加了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和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考查。
二、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1.抓好课文教学,打好语言基础。
(1)课前预习,培养能力。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使学生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预习时我们一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A)拼读生词、词组,扫清阅读障碍。B)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说出段落大意。C)划出语言难点,并提出独立的见解。D)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课堂上进行问答。实践证明,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了,上课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了,从而节省了讲解时间,加强了综合训练。
(2)围绕中心,整体教学。我们认为,课文不仅仅只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综合运用,而且是围绕着某一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进行的综合运用。因此,课文首先应做一个整体来教,应该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这既强调语言结构的学习,又强调语言功能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但能够听、说、读、写,而且做到理解准确,表达得体。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全文的内容大意,再通过做理解习题来检查预习效果。对于故事体裁的课文,我们先通过听、说法来介绍课文背景和内容,再通过问答来检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这样做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一开始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分析句子时,我们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仅注意句子的表达层意义,更要注意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
(3)基础知识,精讲多练。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师的讲解要精,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精讲,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也只有精讲,才有可能多练。精讲,就是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抓。那种不分主次,不分先后,碰到什么就讲什么,甚至随意发挥、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作法,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连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能解决好。有了精讲,多练在时间上也就有了保证。然而多练不仅仅只体现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多”,还应体现在练法上的“活”。这样的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开设阅读技巧训练课。
(1)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用尽量做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生词量一般在3%左右。特别是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能反映最新科技,国外风俗“原汁原味”的文章来读。
(2)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与理解准确性是一个矛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速度,但这必须是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没有准确的理解,速度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方句,我们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做理解习题来调节阅读速度,也就是每读完一篇做一些理解选择题。正确率一般不应低于70%,如低于70%,就应考试适当放慢阅读速度。
(3)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我们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3.指导学生课外泛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进行课外泛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扩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近年来,为了应付高考,复习题、模拟试题充斥市场,占去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使他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其结果是,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上去了,而运用英语的能力却下来了。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偏向。应该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真實的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通过阅读实践来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高三英语 阅读技巧
一、进一步明确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
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近年来的全国高考统考试题中也体现出来。测验的目的从考查词句的理解到篇章的理解,从了解事实细节到确定中心思想、进行正确推论、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等等。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也逐步多样化,包括各种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同时增加了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和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考查。
二、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1.抓好课文教学,打好语言基础。
(1)课前预习,培养能力。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使学生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预习时我们一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A)拼读生词、词组,扫清阅读障碍。B)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说出段落大意。C)划出语言难点,并提出独立的见解。D)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课堂上进行问答。实践证明,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了,上课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了,从而节省了讲解时间,加强了综合训练。
(2)围绕中心,整体教学。我们认为,课文不仅仅只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综合运用,而且是围绕着某一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进行的综合运用。因此,课文首先应做一个整体来教,应该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这既强调语言结构的学习,又强调语言功能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但能够听、说、读、写,而且做到理解准确,表达得体。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全文的内容大意,再通过做理解习题来检查预习效果。对于故事体裁的课文,我们先通过听、说法来介绍课文背景和内容,再通过问答来检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这样做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一开始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分析句子时,我们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仅注意句子的表达层意义,更要注意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
(3)基础知识,精讲多练。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师的讲解要精,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精讲,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也只有精讲,才有可能多练。精讲,就是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抓。那种不分主次,不分先后,碰到什么就讲什么,甚至随意发挥、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作法,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连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能解决好。有了精讲,多练在时间上也就有了保证。然而多练不仅仅只体现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多”,还应体现在练法上的“活”。这样的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开设阅读技巧训练课。
(1)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用尽量做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生词量一般在3%左右。特别是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能反映最新科技,国外风俗“原汁原味”的文章来读。
(2)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与理解准确性是一个矛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速度,但这必须是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没有准确的理解,速度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方句,我们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做理解习题来调节阅读速度,也就是每读完一篇做一些理解选择题。正确率一般不应低于70%,如低于70%,就应考试适当放慢阅读速度。
(3)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我们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3.指导学生课外泛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进行课外泛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扩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近年来,为了应付高考,复习题、模拟试题充斥市场,占去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使他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其结果是,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上去了,而运用英语的能力却下来了。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偏向。应该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真實的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通过阅读实践来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