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公开课想到的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5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节数学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分数乘法应用题”. 课上得热热闹闹,时下“流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 数学新课程目标中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很多老师一下子不知所措了,或是延续老方法老路子,或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人家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 从这节课上明显体现出几个代表性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太自由
  我认为,自主学习的主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课堂不再是以前的那种被动式的学习,而是主动参与到教师的讲课过程中,从而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境界. 这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 但时下课堂上流行的“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在这节公开课上也是如此. 老师在作完一段引语之后就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走到学生中间看了一看,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在泛泛地看书、演算,甚至有的学生书本打开着却无所事事. 像这样既不布置学习任务又不明确学习目的的“自主学习”是不是太自由了?
  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尤其适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千千万万课堂所采纳的学习方式. 然而,实事求是地说,合作学习的运用并不理想. 综观现在的数学课,合作学习被大家滥用的现象并不少见. 在课堂上无论什么问题,什么情况,教师都让学生小组“合作”或同桌“合作”. 在这节公开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几乎有一多半的学生马上举起了手,可是老师仍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真是多此一举.
  在此笔者认为: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由于缺乏科学的合作学习理论指导,缺乏切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合作教学策略,在合作学习形式的背后暗含着很多隐患:不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者是干着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 这种现象在这节公开课表现尤为明显. 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只关注小组活动的结果,并不在乎小组活动的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复制了这种不平等的、缺乏合作的交流方式,演变为“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交流模式,差学生在小组中仍然是被动的、没有表现的机会. 如何才能体现出合作学习呢?在这里笔者要综合的说一句那就是:在某些方法、结果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内容时要合作学习;在方法不确定、出现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时要合作学习;在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内容时要合作学习. 谨此一点供大家分享.
  三、多媒体频繁使用
  多媒体介入课堂,其教学的优点毋庸置疑. 但是再先进的媒体也不能代替教师声情并茂、具有感染力的教学,它不应该也不能完全代替教学活动. 在这节公开课中,多媒体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课前放短片;出示导入内容用幻灯;出示主题图用电脑投影;展示例题用扫描仪;课堂环节衔接用大屏幕导言;结束语用大屏幕;布置作业用大屏幕……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站在电脑前操作电脑指挥课堂教学. 我想:就算是这种教学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好像比写教案要繁重100倍吧?所以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是否也应该适当.
  总之,尊重数学,尊重数学的教学规律,尊重学科的双基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才是现在应提倡的一节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吧.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和实践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途径,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最基本的相关性,这也是寻求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率;课堂教学;策略    目前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满堂灌”仍为惯用的教学手段。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课
语义学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的一个术语。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意义,这里的自然语言可以是词,短语(词组),句子,篇章等等不同级别的语言
期刊
物理学史丰富有趣,寓意深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加入物理学史的内容,那么它一定能够使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增添活力,激发广大学生探索物理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好知识的同时,也培
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是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各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中把工程项目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力求在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