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危机和中国擦肩而过?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触摸时代脉搏,关注全球的经济文化走向,了解国际间的合作发展进程是本刊开办“高端对话”栏目的宗旨。自栏目开办以来,先后有贵州电视台的《论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的《经济半小时》走进本栏目。
  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期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使全球一亿多人深陷贫困之中,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45周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在这场挑战中,中国的粮食市场会不会受到冲击?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是否存在隐患?近日,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就这些问题独家采访了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专家的深刻解读,为中国人消除了疑虑。我们对此进行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
  敬请大家关注“高端对话”栏目,并请各相关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提供线索,以便我们把此栏目做得更好。
  
  国际粮价上涨会不会最终导致一场蔓延全球的粮食危机?这场危机离中国有多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这样的担心。面对中国老百姓所关注的粮食问题,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对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先生和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进行了独家访谈。
  
  国内粮价短期内不会跟随国际价格上涨
  
  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于2008年6月3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所在地罗马开幕。全球粮食价格的大幅飙升,让本次会议格外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气候变化与生物能源的挑战”。出席会议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式上作了主旨发言。他用亲眼所见向与会者敲响了警钟:“最近,我在利比里亚看到,那里的人以前用口袋来买米,而现在只能按杯计算。在刚结束武装冲突正在重建民主的科特迪瓦,那里的领导人告诉我,他们多么担心粮食引起的骚乱会让所有重建努力付之东流。我们担心,在阿富汗、海地、利比里亚等近年来在联合国帮助下正在进步的国家重现这一景象。”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粮价从2006年开始一路上涨,该组织全球农产品价格指数在2007年上升了24%,而今年头3个月的同比上升幅度更是高达53%。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将扩大。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说:“目前全世界人口60亿,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90亿。为了养活这么多人,我们必须将世界粮食产量在目前基础上再增加一倍。”如何确保世界粮食安全成为眼下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
  记者:“林教授会怎么评判这次全球范围出现的粮食问题?”
  林毅夫:“这是十几年、二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粮食全球性的问题。”
  记者:“问题?为什么不用危机这个词?”
  林毅夫:“因为粮食的供给这些年还是增加了,那么它产生的原因是突然增加了需求,大家没有预期到,最主要就是生物能源的问题。”
  记者:“这次粮食的问题出现之后,发达国家的生物能源政策是否也需要进行调整?”
  林毅夫:“正在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可能会。”
  林教授告诉记者,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粮食的需求突然增加了,很多国家在生产生物能源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粮食,生物能源主要指以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生产的油料替代石油。林毅夫教授认为,除了油价上涨、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产量下降,以及世界粮食需求增加等因素之外,各个国家的生物燃料产业对粮食资源的肆意争夺,是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这次全球粮荒是否会波及中国,林教授则显得非常乐观。
  记者:“在您看来,这次全球性的粮食问题会不会波及中国?”
  林毅夫:“我想间接的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目前来讲,我们中国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因为我们连续四年粮食生产产量都是增加的,而且我们政府对粮食的问题特别关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基本的格局必须是丰粮有余,然后自给自足,面对这种国际上出现的一个意想不到的价格上涨的过程,我们国内的价格上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短期内,国内粮价不会跟随国际价格上涨。但他也担心,中国粮食供应并不是高枕无忧,尤其今年,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悄悄发生着一些变化,有利条件在减少,不利因素却在增多,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应该引起重视。中央电视台记者最近在四川,就发现当地一些农田已经被撂荒了。
  近年来,随着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耕种的收入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的耕地被荒废,与此同时,受建筑占用耕地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根据《国土资源公报》报道,2007年全国耕地18.26亿亩,净减少61.01万亩,减幅0.03%,全国耕地面积正越来越逼近18亿亩“红线”。
  国际市场都在上演粮荒,国内一些农民们却不愿意种地,任由大片良田长出荒草,虽然这些现象,还只是发生在个别地方,但相信每个人看了都会对粮食安全担忧。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粮食生产上的这些漏洞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够不够养活中国人?带着这些问题,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记者采访了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
  记者:“18亿亩的红线耕地,对于我们的13亿人口的口粮来说意味着什么?”
  曾丽瑛:“18亿亩耕地,至少就是说我们肯定能够保证粮食产量在一万亿斤以上,从我们现在消费水平,我们每年大体上也是一万亿的消费,就是说保证这18亿亩的耕地,它所生产出来的产量,才能够让我们的供求基本平衡。”
  记者:“在目前看来,全球出现了粮食问题,并没有太多、太明显地影响到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林毅夫:“当然不是高枕无忧,所以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对粮食生产不重视,对耕地不保护,如果这种情况蔓延下去,就会对某些地区的粮食供给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在全国,各个地方出现粮食问题的时候,也可能出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粮食调动或者出售到缺粮省的话,可能会造成缺粮省的恐慌。其实这次国际上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那么粮食的主要生产国,为了稳定国内粮食的价格,就限制粮食出口,这样就更造成缺粮国粮食的短缺,会造成当地更紧张的情况。”
  记者:“如果我们不能高枕无忧的话,那么哪些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林毅夫:“一方面,我们可以同样地会继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会继续支持对农业科技投资的支持,加快农业科技的创新,同时对保护土地的政策会继续,锁住18亿亩的红线,也会增加对农民的这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各种生产补贴。当然,要增加中国粮食的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粮食价格适度上调也是必要的。”
  
  如何才能提高农民种粮收入,消除粮食安全隐患
  
  林毅夫教授提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今年,中央政府在预算中安排了5625亿元的支农投入,近期又追加了252.5亿元,并且还两次调高小麦及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同时还临时存储进口小麦和临时储备玉米、豆油。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维持粮价稳定,国家花了不少钱,但毕竟农业生产用的柴油、化肥,都在涨价,农民种粮承受的成本压力在不断加大。怎么才能提高农民种粮的收入,消除粮食安全隐患呢?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记者:“今年大家对粮价的问题都非常关心,包括农资的价格,化肥各方面的价格在上涨,粮价也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您觉得粮价什么时候会见底,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水平?”
  曾丽瑛:“供求肯定是基本平衡,今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粮食品种,如小麦、稻谷、玉米,还是供大于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粮价是很难涨得高的,如果说出现了粮价涨得很高的话,国家是有能力采取措施来平抑的。”
  记者:“目前,中国的老百姓对粮食的价格存在一定担忧,对此,您有什么话要告诉他们?”
  曾丽瑛:“老百姓看到物价的飞涨,所以对中国粮价很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今年的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再加上库存充裕,我们今年的粮价应该能够保持基本稳定,国家也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
  
  扶农支农,才是平抑粮价的好办法
  
  粮价上涨正在慢慢演变为一个粮食安全问题,不但对世界粮食计划署和粮食进口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中国来说,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尽管如此,中国的粮食部门给出的承诺却可以使我们对粮价稳定充满信心。但是对于有关部门来说,要解决好粮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提高对农民种田的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如果这几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那么我们一直担忧的粮价问题或许就根本算不上问题了。
  (信息反馈请发至cxj9693@sina.com)
  责编:曹晓娟
其他文献
文化是什么?龙应台在一篇同名散文里这样回答:“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  从事对外报道之初,笔者曾十分迷茫:“对外报道能做什么?”一位师长的话成了我的“开口奶”:“其实现在外界对中
期刊
郭晓勇,197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日阿语系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后在新华社任职。做过翻译、编辑、记者。1980年至1982年在科威特大学留学,学习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1985年至1988年任新华社贝鲁特分社常驻记者。1991年任新华社海湾前线报道组组长,参与海湾战争报道。2002年底调到中国外文局,现任常务副局长,同时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    -——多元文化沟通离不开媒体,翻译又是跨文
期刊
2008年12月22日至24日,“2008REAL”日本纪录片影像交流会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举行。这次活动由中央戏剧学院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以及中国日本商会协办。活动主要包括放映会、中日两国导演互动交流和观众与导演间的座淡会。以往日本给人留下“不愿与亚洲诸国为伍,一心与西方看齐”的印象,发达的市场经济、世界一流的产品质量往往让日本面对他国表现出无比的自信,总是自我标榜为天下第
期刊
《对外传播》:您到中国之前对中国有哪些了解?来中国后,原来的印象和现实反差大吗?每天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吉姆·雅德利:我2003年8月来到中国,之前来过一次。这个国家地理的广阔、密集的人口以及普通民众身上所散发出的活力都让我惊叹。我慢慢知道中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国家,也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复杂”的国家。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到中国各个地方去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故事、就一些重大问题采访一些学者和知识分
期刊
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2008年“两会”报道的主要选题集中体现在特别节目《民声与民意》中。这是一档以“两会”议题为由头,观察、解读、分析、评论中国热点问题的日播节目。从节目风格上来说,《民声与民意》以夹叙夹议的形式,追求有的放矢的传播效果。从内容上来讲,主持人每天围绕一两个主题开展访谈,并穿插记者在会场采制的动态消息和新闻特写。为了提高每日访谈话题的对外针对性,《民声与民意》汇总了最近几年境外传媒报道
期刊
黄友义,197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语大学)英语系,进入外文局,供职于外文出版社。当翻译,后兼职于中国翻译协会秘书长。现为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作为中国翻译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您对中国翻译事业现状有什么基本估计?  有两个标志表明,中国的翻译事业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是,随着全球化发展,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中外文的互译需求前所未有。另一
期刊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持续加深,对于经济外向依存度高的珠三角地区来讲,面临着“经济的寒冬”,如何使企业走出困境,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广东省及深圳、东莞等地方宣传部门,紧密配合,不断扩大宣传渠道与手段,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政府帮助企业融资、担保等举措,宣传救急与治本并重,应对眼前危机与坚持长远目标兼顾,稳健坚定地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效地营
期刊
这是一篇由外国人所写的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分析性报道,但其所表达的观点能够被中西方读者同时接受,它关注的焦点是几乎为中国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工。  这篇题为《农民工,中国改革中无人讴歌的英雄》的报道,不同于某些外电的涉华文章,它并没有刻意描述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所遭遇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也没有故意站在中国政府的对立面,对其政策的不到位横加指责,而是立足这个时代,以全球视角对中国农民工
期刊
翻译不同类型的著作应有不同的准则和尺度。除经典著作和官方文件等少数类型的文字外,很多著作译成另一种文字都不单纯是一个翻译问题。由于外国读者和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文字表达习惯,因此,对原著进行编辑加工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黄仁宇教授广为人知的著作《万历十五年》最初是用英文写成的,但在该书用中文出版时,他在不少地方作了编辑加工。即使像张岱年教授所著的《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这样学术性很强
期刊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既是一次特大自然灾害,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公共危机。从危机事件的分类来说,这是一场产生全球范围内舆论效应的自然危机,具备了大规模公共危机的所有特点。  之所以将危机与国家形象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从舆论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危机主要包括了核心行为与舆论反应两个部分。地震这场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其主要影响也是这两方面的。核心行为是抗震救灾活动,而舆论反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