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教学应该从朗读入手,来欣赏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作者思想情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朗读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关键词】古诗;朗读;文学素养
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在文学的长河中闪烁着无数耀眼的星星,唐诗、宋词更是皇冠上的明珠,如何使我们文学遗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指导学生理解、体会、欣赏这些古典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唐诗、宋词,可以说朗读至关重要。
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出来,较之于写出来的,有着更直接、更生动、更适合情感表达的优势。朗读是文章全方位的立体显现,那语气、语调、语势及音色共同构成了声音的抑扬顿挫,极富于魅力。它在提升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是以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创造独特感人的意境,来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在古诗教学中,诗的意境和诗的语言是诗歌教学的重点,教师们往往认为只要分析了诗歌的意境和语言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朗读在古诗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沟通读者与诗人的感情,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没有反复朗读,就无法了解诗的意境美,无法感受诗人深藏的思想感情,更无法体会诗的语言美。
朗读是阅读古诗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即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带领学生赏析古诗的过程中,如果能准确清晰、洪亮流畅、饱含感情的示范朗读,能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语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诱发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寻找蕴涵在诗中的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的兴趣,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而学生的文学创作思维也得以开发,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无形中提高了文学素养。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在教学古诗过程中,朗读需贯穿诗歌教学的始终,是诗歌教学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一、通过朗读,欣赏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诗歌意象通过艺术组合而创造出来的。诗歌的意象组合成生活场景,通过这个生活场景,或表现为喜,或表现为悲;或表现为激昂,或表现为哀怨……古诗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诗的意境的过程。
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抓住雨后春天早晨的情景,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啼鸟落花交织而成的秀丽清新的春晨田园画,而要体会这首诗如画的意境,就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反复体会来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预先录好音,找出与诗相匹配的画面、音乐来增加教学效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读之初,引导学生步入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春天,鲜花开放,春色宜人,贪睡起晚,不知不觉迎来又一个早晨,窗外,一阵婉转的鸟鸣声传来,给明媚的春晨增添了几分诗意,这鸟语花香、清新宜人的世界,真让人心旷神怡!这时引导学生朗读要用赞叹、舒展的语调,强调春晨的美好景象,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美妙意境。“春眠”可用缓慢的音调稍低地轻轻吐出"不觉"音调咯高,尾声略为延续后稍顿读"晓"。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领会春天气候暖和,使人倦怠,睡意很浓,不知不觉醒来,天已大亮这一情景。接着"处处"用略高音调读,以表示诗人此刻欢快的心情。“闻”要读得情真意切,然后缓缓读“啼鸟”领会一幅春天的美好景象:林间小道,柳树花丛,到处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侧耳聆听,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声。多么美妙,多么令人陶醉!教师通过朗读引领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如痴如醉。
教师在范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一幅秀丽清新的春晨田园画,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一步真切鲜活地感知诗的意境美。好的朗读,入耳动听,了然于心,它的直接性、感染性,事半功倍。通过不断朗读,不断加深体会,加深理解,读出韵味,读出诗意,最终达到诗歌教学的完美境界。
二、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詩人在创作中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自己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世界。通过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这个情景交融的世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如《春晓》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前句形成鲜明对照,写花落预示着春残,表达作者对春光将逝的惋惜心情,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诗人被喧闹的鸟鸣声唤醒,朦胧中想起昨夜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朗读时"来"字应延长读音,表明诗人在回忆、思索昨夜的事,诗人从风雨声中联想到柔弱的花朵能经得起风雨的摧残吗?于是,发出"花落知多少"的感叹。朗读时引导学生用低沉哀伤的语调,体会诗人同情和惋惜的心情,读"多少"指导学生用较暗的声音色彩,体会诗人不仅抒发对鲜花被风雨打落这一自然现象的伤感情绪,而且触景生情,流露出自己仕途坎坷的苦闷心情。朗读时,引导学生回味如画的意境,触景生情,体会诗人伤春的悲壮情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形象与感情的交融,更好地品味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再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概括了作者几十年漫长的人生之路,讲述了一个曲折的人生故事,短短28个字包含着多少人生经历,多少风霜雨雪!朗读时,用感叹的语气读出作者落叶归根的喜悦和感慨,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无可奈何的感情。教师入情入境的朗读,拔动着学生感情上的心弦,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人之所思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讲授时,可以借助音乐、图片、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与诗人同喜同悲,在古典诗歌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三、通过朗读,品味诗的语言美
古诗在乐曲的韵律、节奏,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古诗朗读中,要讲究节奏、格律,诗中平仄互相交错,声音就抑扬顿挫,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体现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一般来说,古诗按表音节奏划分,四言诗为"二二"节奏,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诗为"二二一"节奏,或"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立,长河/落日/圆"。七言有"二二三"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有"二二二一"节奏,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人生/自古/谁/无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朗读不仅要按诗的节奏读,韵脚也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中,一、二、四行押ao韵,可用拉长字音和加大音量的方法读好韵脚。要体会诗的语言美,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孟浩然的《春晓》的清新自然、伤春惜春;贺知章《回乡偶书》的悲喜交加、无可奈何;李白的《望天门山》想象瑰丽、豪迈奔放;李商隐的情诗《无题》的缠绵悱恻、委婉含蓄,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清新自然、与世无争;杜甫《春望》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在朗读中要很好把握,学生通过这些富于变化的诵读,再加上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多媒体课件中的名家朗诵,从整体上感受到了诗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获得了一种审美体验。
诗歌教学包含领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品味诗的语言三方面。而反复朗读能引领学生从语言中领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进一步品味它的语言,即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的反复。诗歌教学的过程就是反复朗读和分析相结合的过程,朗读一遍,分析一遍,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达到诗歌教学的完美境界。
四、通过朗读,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古诗,从诗中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受到美的熏陶,但古诗教学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这才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最终目的,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古诗诵读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古诗,它的显性效果容易被人重视,实际上它对学生的隐性教育更为重要、更为长远。朗读中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学生积累了大量丰富生动的语言,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熏陶,在无形中提高了文学素养。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通过诗人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昂,动人心魄。教师在带领学生尽情诵读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味其沉郁顿挫的情感。首句如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朗读应该带着悲怆的情感;次句却平缓而出,让人感到一种宁静的凄凉、空旷的惆怅、孤独的忧伤,朗读者悲凉的情绪表露无疑;这一片空阔冷寂的天地,逼出了三四句的万象纷繁和百感交集;无边落木萧萧下,固然使人类深感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但不尽长江滚滚来,又往往激起人生命的激情,向人类示范着一种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学生读到如泣如诉、飒飒有声的落木,滚滚而来、咆哮不止的长江,腦海中必展现出一幅悲凉壮阔、沉郁顿挫的画面!品味出作者沉郁顿挫的情感。以下各句也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愫:万里悲秋常作客,是悲凉的进取;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不幸者对命运的不屈不挠的抗争;艰难困苦,穷愁潦倒。诗人生命旅途上的坎坷不幸、凄凉悲伤是重重叠叠,无以复加的,然而他不屈不挠的进取也是可歌可泣的。朗读时,应连读“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缓读“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等音节。整体上,应轻而流畅地读前两联,沉而缓慢地读后两联。这样才能读出情景交融,气象恢宏,意境开阔、沉郁顿挫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出作者的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苦之感,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审美情愫。而通过反复诵读,语音的轻重、缓急、情感的配合都可以得到体现,诵读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带动对古诗的理解,进一步陶冶情操,激发思维,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得到真正的提高,而这正是语文课的最终目标。
朗读从来就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更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加强朗读教学,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艺术,并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牢牢牵住学生,以情激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沉浸在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教师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让美的意境以朗读创设、让美的情感从朗读传播、让美的形象由朗读树起——从而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宋名家诗词导读》
【关键词】古诗;朗读;文学素养
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在文学的长河中闪烁着无数耀眼的星星,唐诗、宋词更是皇冠上的明珠,如何使我们文学遗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指导学生理解、体会、欣赏这些古典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唐诗、宋词,可以说朗读至关重要。
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出来,较之于写出来的,有着更直接、更生动、更适合情感表达的优势。朗读是文章全方位的立体显现,那语气、语调、语势及音色共同构成了声音的抑扬顿挫,极富于魅力。它在提升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是以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创造独特感人的意境,来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在古诗教学中,诗的意境和诗的语言是诗歌教学的重点,教师们往往认为只要分析了诗歌的意境和语言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朗读在古诗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沟通读者与诗人的感情,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没有反复朗读,就无法了解诗的意境美,无法感受诗人深藏的思想感情,更无法体会诗的语言美。
朗读是阅读古诗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即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带领学生赏析古诗的过程中,如果能准确清晰、洪亮流畅、饱含感情的示范朗读,能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语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诱发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寻找蕴涵在诗中的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的兴趣,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而学生的文学创作思维也得以开发,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无形中提高了文学素养。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在教学古诗过程中,朗读需贯穿诗歌教学的始终,是诗歌教学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一、通过朗读,欣赏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诗歌意象通过艺术组合而创造出来的。诗歌的意象组合成生活场景,通过这个生活场景,或表现为喜,或表现为悲;或表现为激昂,或表现为哀怨……古诗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欣赏诗的意境的过程。
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抓住雨后春天早晨的情景,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啼鸟落花交织而成的秀丽清新的春晨田园画,而要体会这首诗如画的意境,就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反复体会来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预先录好音,找出与诗相匹配的画面、音乐来增加教学效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读之初,引导学生步入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春天,鲜花开放,春色宜人,贪睡起晚,不知不觉迎来又一个早晨,窗外,一阵婉转的鸟鸣声传来,给明媚的春晨增添了几分诗意,这鸟语花香、清新宜人的世界,真让人心旷神怡!这时引导学生朗读要用赞叹、舒展的语调,强调春晨的美好景象,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美妙意境。“春眠”可用缓慢的音调稍低地轻轻吐出"不觉"音调咯高,尾声略为延续后稍顿读"晓"。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领会春天气候暖和,使人倦怠,睡意很浓,不知不觉醒来,天已大亮这一情景。接着"处处"用略高音调读,以表示诗人此刻欢快的心情。“闻”要读得情真意切,然后缓缓读“啼鸟”领会一幅春天的美好景象:林间小道,柳树花丛,到处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侧耳聆听,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声。多么美妙,多么令人陶醉!教师通过朗读引领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如痴如醉。
教师在范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一幅秀丽清新的春晨田园画,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一步真切鲜活地感知诗的意境美。好的朗读,入耳动听,了然于心,它的直接性、感染性,事半功倍。通过不断朗读,不断加深体会,加深理解,读出韵味,读出诗意,最终达到诗歌教学的完美境界。
二、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詩人在创作中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自己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世界。通过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这个情景交融的世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如《春晓》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前句形成鲜明对照,写花落预示着春残,表达作者对春光将逝的惋惜心情,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诗人被喧闹的鸟鸣声唤醒,朦胧中想起昨夜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朗读时"来"字应延长读音,表明诗人在回忆、思索昨夜的事,诗人从风雨声中联想到柔弱的花朵能经得起风雨的摧残吗?于是,发出"花落知多少"的感叹。朗读时引导学生用低沉哀伤的语调,体会诗人同情和惋惜的心情,读"多少"指导学生用较暗的声音色彩,体会诗人不仅抒发对鲜花被风雨打落这一自然现象的伤感情绪,而且触景生情,流露出自己仕途坎坷的苦闷心情。朗读时,引导学生回味如画的意境,触景生情,体会诗人伤春的悲壮情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形象与感情的交融,更好地品味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再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概括了作者几十年漫长的人生之路,讲述了一个曲折的人生故事,短短28个字包含着多少人生经历,多少风霜雨雪!朗读时,用感叹的语气读出作者落叶归根的喜悦和感慨,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无可奈何的感情。教师入情入境的朗读,拔动着学生感情上的心弦,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人之所思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讲授时,可以借助音乐、图片、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与诗人同喜同悲,在古典诗歌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三、通过朗读,品味诗的语言美
古诗在乐曲的韵律、节奏,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古诗朗读中,要讲究节奏、格律,诗中平仄互相交错,声音就抑扬顿挫,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体现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一般来说,古诗按表音节奏划分,四言诗为"二二"节奏,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诗为"二二一"节奏,或"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立,长河/落日/圆"。七言有"二二三"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有"二二二一"节奏, 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人生/自古/谁/无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朗读不仅要按诗的节奏读,韵脚也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中,一、二、四行押ao韵,可用拉长字音和加大音量的方法读好韵脚。要体会诗的语言美,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孟浩然的《春晓》的清新自然、伤春惜春;贺知章《回乡偶书》的悲喜交加、无可奈何;李白的《望天门山》想象瑰丽、豪迈奔放;李商隐的情诗《无题》的缠绵悱恻、委婉含蓄,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清新自然、与世无争;杜甫《春望》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在朗读中要很好把握,学生通过这些富于变化的诵读,再加上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多媒体课件中的名家朗诵,从整体上感受到了诗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获得了一种审美体验。
诗歌教学包含领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品味诗的语言三方面。而反复朗读能引领学生从语言中领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进一步品味它的语言,即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的反复。诗歌教学的过程就是反复朗读和分析相结合的过程,朗读一遍,分析一遍,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达到诗歌教学的完美境界。
四、通过朗读,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古诗,从诗中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受到美的熏陶,但古诗教学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这才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最终目的,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古诗诵读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古诗,它的显性效果容易被人重视,实际上它对学生的隐性教育更为重要、更为长远。朗读中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学生积累了大量丰富生动的语言,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熏陶,在无形中提高了文学素养。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通过诗人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昂,动人心魄。教师在带领学生尽情诵读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味其沉郁顿挫的情感。首句如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朗读应该带着悲怆的情感;次句却平缓而出,让人感到一种宁静的凄凉、空旷的惆怅、孤独的忧伤,朗读者悲凉的情绪表露无疑;这一片空阔冷寂的天地,逼出了三四句的万象纷繁和百感交集;无边落木萧萧下,固然使人类深感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但不尽长江滚滚来,又往往激起人生命的激情,向人类示范着一种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学生读到如泣如诉、飒飒有声的落木,滚滚而来、咆哮不止的长江,腦海中必展现出一幅悲凉壮阔、沉郁顿挫的画面!品味出作者沉郁顿挫的情感。以下各句也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愫:万里悲秋常作客,是悲凉的进取;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不幸者对命运的不屈不挠的抗争;艰难困苦,穷愁潦倒。诗人生命旅途上的坎坷不幸、凄凉悲伤是重重叠叠,无以复加的,然而他不屈不挠的进取也是可歌可泣的。朗读时,应连读“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缓读“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等音节。整体上,应轻而流畅地读前两联,沉而缓慢地读后两联。这样才能读出情景交融,气象恢宏,意境开阔、沉郁顿挫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出作者的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苦之感,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审美情愫。而通过反复诵读,语音的轻重、缓急、情感的配合都可以得到体现,诵读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带动对古诗的理解,进一步陶冶情操,激发思维,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得到真正的提高,而这正是语文课的最终目标。
朗读从来就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更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加强朗读教学,让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语言艺术,并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牢牢牵住学生,以情激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沉浸在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教师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让美的意境以朗读创设、让美的情感从朗读传播、让美的形象由朗读树起——从而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宋名家诗词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