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格薩尔传》的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和世界魔幻电影巨作的改编历史,根据千年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自身所包含的民族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深刻内容,探讨《格萨尔王传》所具备的文学性人物价值、历史传说、人物特点、故事结构、千年历史和传承价值等方面,并阐述根据《格萨尔王传》的内容、研究成果和文学性的诸多特点,完全成熟并具备改编成魔幻电影银幕的大有可能性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格萨尔传;史诗;电影改编
一、根据现有的格萨尔传的研究成果搬上银幕的时机已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格萨尔的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涌现出以格萨尔为题材的藏戏歌舞舞剧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这些都为拍摄英雄格萨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过去30多年中,藏族著名学者降边嘉措的全部精力就是对格萨尔这部卷帙浩繁的史诗进行重新记录挖掘整理和研究。黑格尔曾断言中国没有史诗通过对格萨尔王传的系统研究,降边嘉措推翻了黑格尔的断言,重新确立了中国史诗的世界地位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比闻名世界的五大史诗吉尔伽美什伊利亚特奥德修记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总和还要长。降边嘉措认为,中国格萨尔学有两个贡献,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重新审视这样一个民族创造了这样一部伟大的史诗;同时,格萨尔王传作为藏族人民集体创造的英雄史诗,也改变了世界史诗的版图。
二、《格萨尔王传》本身具备搬上银幕的诸多条件。
“格萨尔”故事“多如牛毛”,不可胜数,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在“格萨尔”为世人所知前,西方的工具书说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是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有10万“颂”,就是20万诗行。而“格萨尔”的长度,迄今没有很准确的统计。因为格萨尔史诗传统仍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我们很难确定其究竟有多少“部”,大约多少“字数”。对藏族内部而言,格萨尔还是他们唯一的史诗,这在世界上就很少见了,多数产生史诗演述传统的民族,都有丰厚的史诗群落,并不“一枝独秀”。藏族中的这个现象,与《格萨尔》的结构特点有关。它属于串珠式结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不断包容和吸纳新的故事内容,而且把藏族的许多叙事文类——如神话、传说、故事、民歌、谚语等,吸纳到史诗中,形成壮观的叙事画卷。在人类口头演述艺术的历史上,这也堪称奇迹。以下我们细谈它的银幕化的所具条件:
1. 人物价值
千年的史诗《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族,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这一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
2. 历史传说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
3. 人物特点
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史诗,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相比,《格萨尔王传》有几个明显特点:
① 活形态的史诗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史诗至今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在青藏高原广泛流传。被称之为“钟肯”的优秀民间说唱艺人,以不同的风格从遥远的古代吟唱至今。
② 世界上最长史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从当前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看,《格萨尔王传》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字数来看,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共24卷,15693行;《奥德修记》也是24卷 12110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全书分为七篇。旧的本子约有24000颂,按照印度的计算法,一颂为两行,共有48000行。最新的精校本已压缩到18550颂,37000多行。《摩河婆罗多》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史诗。全书分成18篇,一般说有10万颂,20多万诗行,在《格萨尔王传》被外界发现和认识之前,曾被看作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③ 塑造的人物形象
其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男子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对以格萨尔为首的众英雄形象描写得最为出色,从而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和故事情节来实现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萨尔》史诗的特色之一。
4. 从《格萨尔王传》的故事结构看,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
5. 传唱千年
“格萨尔史诗传统”,是关于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以韵散兼行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完成人间使命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一代代艺人杰出的口头艺术才华,史诗在中国西部高原的广大牧区和农村传承千年,全面反映了藏族及相关族群的历史、社会、宗教、风俗、道德和文化,至今仍是民众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族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创造力的生动见证。
6. 传承价值
《格萨尔》是相关族群社区宗教信仰、本土知识、民间智慧、族群记忆、母语表达的主要载体,是唐卡、藏戏、弹唱等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同时也是现代艺术形式的源头活水。千百年来,史诗艺人一直担任着讲述历史、传达知识、规范行为、维护社区、调节生活的角色,以史诗对民族成员进行温和教育。史诗演唱具有表达民族情感、促进社会互动、秉持传统信仰的作用,也具有强化民族认同、价值观念和影响民间审美取向的功能。《格萨尔》在多民族中传播,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生动见证。
三、结语
纵观《格萨尔传》的文学性,从它的人物价值、历史传说、人物特点、故事内容和传承价值等方面来看,各个方面都具备了改变成电影银幕的必要条件,如果能够把英雄格萨尔的史诗浩瀚的篇章中选取霍岭大战魔王鲁赞大食财宝3个故事串联改编,在尊重史诗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现代叙事,使影片既不失原著特点又具备现代特点,以藏汉英三种文字登上银幕,对于这部每天都有上百人传诵的史诗走上银幕,打造成一部像魔戒特洛伊一样的魔幻史诗巨电影巨作,对于民族、国家、世界和整个人类的文化传承的巨大贡献,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后代的圣神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霍岭大战》青海民族出版社
[2]黄会林、周星主编:《影视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汪流著:《电影编剧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夏衍著:《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关键词】:格萨尔传;史诗;电影改编
一、根据现有的格萨尔传的研究成果搬上银幕的时机已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格萨尔的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涌现出以格萨尔为题材的藏戏歌舞舞剧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这些都为拍摄英雄格萨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过去30多年中,藏族著名学者降边嘉措的全部精力就是对格萨尔这部卷帙浩繁的史诗进行重新记录挖掘整理和研究。黑格尔曾断言中国没有史诗通过对格萨尔王传的系统研究,降边嘉措推翻了黑格尔的断言,重新确立了中国史诗的世界地位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比闻名世界的五大史诗吉尔伽美什伊利亚特奥德修记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总和还要长。降边嘉措认为,中国格萨尔学有两个贡献,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重新审视这样一个民族创造了这样一部伟大的史诗;同时,格萨尔王传作为藏族人民集体创造的英雄史诗,也改变了世界史诗的版图。
二、《格萨尔王传》本身具备搬上银幕的诸多条件。
“格萨尔”故事“多如牛毛”,不可胜数,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在“格萨尔”为世人所知前,西方的工具书说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是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有10万“颂”,就是20万诗行。而“格萨尔”的长度,迄今没有很准确的统计。因为格萨尔史诗传统仍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我们很难确定其究竟有多少“部”,大约多少“字数”。对藏族内部而言,格萨尔还是他们唯一的史诗,这在世界上就很少见了,多数产生史诗演述传统的民族,都有丰厚的史诗群落,并不“一枝独秀”。藏族中的这个现象,与《格萨尔》的结构特点有关。它属于串珠式结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不断包容和吸纳新的故事内容,而且把藏族的许多叙事文类——如神话、传说、故事、民歌、谚语等,吸纳到史诗中,形成壮观的叙事画卷。在人类口头演述艺术的历史上,这也堪称奇迹。以下我们细谈它的银幕化的所具条件:
1. 人物价值
千年的史诗《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族,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这一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
2. 历史传说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
3. 人物特点
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史诗,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相比,《格萨尔王传》有几个明显特点:
① 活形态的史诗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史诗至今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在青藏高原广泛流传。被称之为“钟肯”的优秀民间说唱艺人,以不同的风格从遥远的古代吟唱至今。
② 世界上最长史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从当前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看,《格萨尔王传》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字数来看,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共24卷,15693行;《奥德修记》也是24卷 12110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全书分为七篇。旧的本子约有24000颂,按照印度的计算法,一颂为两行,共有48000行。最新的精校本已压缩到18550颂,37000多行。《摩河婆罗多》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史诗。全书分成18篇,一般说有10万颂,20多万诗行,在《格萨尔王传》被外界发现和认识之前,曾被看作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③ 塑造的人物形象
其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男子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对以格萨尔为首的众英雄形象描写得最为出色,从而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和故事情节来实现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萨尔》史诗的特色之一。
4. 从《格萨尔王传》的故事结构看,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
5. 传唱千年
“格萨尔史诗传统”,是关于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以韵散兼行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完成人间使命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一代代艺人杰出的口头艺术才华,史诗在中国西部高原的广大牧区和农村传承千年,全面反映了藏族及相关族群的历史、社会、宗教、风俗、道德和文化,至今仍是民众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族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创造力的生动见证。
6. 传承价值
《格萨尔》是相关族群社区宗教信仰、本土知识、民间智慧、族群记忆、母语表达的主要载体,是唐卡、藏戏、弹唱等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同时也是现代艺术形式的源头活水。千百年来,史诗艺人一直担任着讲述历史、传达知识、规范行为、维护社区、调节生活的角色,以史诗对民族成员进行温和教育。史诗演唱具有表达民族情感、促进社会互动、秉持传统信仰的作用,也具有强化民族认同、价值观念和影响民间审美取向的功能。《格萨尔》在多民族中传播,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生动见证。
三、结语
纵观《格萨尔传》的文学性,从它的人物价值、历史传说、人物特点、故事内容和传承价值等方面来看,各个方面都具备了改变成电影银幕的必要条件,如果能够把英雄格萨尔的史诗浩瀚的篇章中选取霍岭大战魔王鲁赞大食财宝3个故事串联改编,在尊重史诗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现代叙事,使影片既不失原著特点又具备现代特点,以藏汉英三种文字登上银幕,对于这部每天都有上百人传诵的史诗走上银幕,打造成一部像魔戒特洛伊一样的魔幻史诗巨电影巨作,对于民族、国家、世界和整个人类的文化传承的巨大贡献,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后代的圣神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霍岭大战》青海民族出版社
[2]黄会林、周星主编:《影视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汪流著:《电影编剧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夏衍著:《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